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加热不燃烧器具总体上分为两类:内加热和外加热。无论是内加热器具还是外加热器具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着烟媒掉落在发热仓内,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烟媒受热后产生的烟气在发热仓内冷凝结焦的问题。现有的烟具产品针对上诉两种情况采用的解决方法是毛刷+加热自清洁的方案,即用毛刷清洁发热仓残留物,用高温加热的方式蒸发冷凝油或燃烧结焦物,从而达到清洁发热仓的目的。但是,由于发热仓内体积较小,始终存在清理不彻底,而高温加热清洁方式由于受到材料耐高温特性的限制,不能使用过高的温度,故清洁效果也不是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气雾产生装置中发热仓清洁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通过将加热元件从气雾产生装置中拆卸出来,以对加热元件及加热腔进行彻底清洁,从而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安装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并能够用于加热位于加热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置入所述加热腔中;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加热元件连接,并能够使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安装件脱离;所述加热元件能够从所述第二开口脱离于所述壳体。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加热元件从气雾产生装置中脱离,以对加热元件及加热腔进行彻底清洁,从而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加热元件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锥形孔,用于安装所述加热元件的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锥形孔适配。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电连接触点,所述电连接触点能够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或检测所述加热元件相关信息的检测单元电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接触,并与所述电连接触点电接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凹口,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感温部通过所述凹口与所述加热元件接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感温部的两端设置有延伸部,当所述加热元件连接到所述安装件上时,所述延伸部通过弹性件与所述电连接触点电接触。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第二固定件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凹部中。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操作部,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可使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安装件分离。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开口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二锥形孔,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锥形孔适配。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线圈支架和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上,所述线圈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端;所述线圈支架上还设置有电连接触点,当所述线圈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电连接触点可与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紧固件,套设于所述加热元件上。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括:上述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基质,采用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对所述气雾产生基质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紧固件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与弹性触点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雾产生装置的爆炸图。
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1‑
壳体;110

底板;120

顶板;1210

第一开口;1110

第二开口;2

安装件;3

第一锥形孔;4

加热元件;410

底座;5

支撑件;610

第一固定件;620

第二固定件;630

卡块;640

凹口;650

凹部;7

温度检测元件;710

感温部;720

延伸部;8

线圈支架;9

电磁线圈;10

盖板;11

线圈热缩膜;12

连接部;13

u型手柄;14

第一通孔;15

第二通孔;16

固定销钉;17

按键;18

紧固件;180

卡槽;19

电池;20

副板pcb;21

主板pcba;22

弹性件;a

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7]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顶”、“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1]
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第一开口1210、第二开口1110和位于第一开口1210与第二开口1110之间的安装件2,第一开口1210和第二开口1110设置在壳体1的两端;加热元件4,加热元件4通过安装件2与壳体1连接,并能够用于加热位于加热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气溶胶形成基质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210置入加热腔中;支撑件5,支撑件5与加热元件4连接,并能够使加热元件4与安装件2脱离;加热元件4能够从第二开口1110脱离于壳体1。
[0032]
具体来说,支撑件5与加热元件4连接,并能够使加热元件4与安装件2脱离,并从第二开口1110脱离于壳体1。
[0033]
当需要清洗加热元件4或加热元件4所在的加热腔时,也就是说,加热腔内部出现烟媒残留、冷凝油及结焦等现象时,此时可以将支撑件5从气雾产生装置中拆卸下来,由于加热元件4与支撑件5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加热元件4也随着支撑件5与气雾产生装置脱离,采用擦拭、水洗、超声清洗等清洁方式进行清洁,而残留在气雾产生装置内的烟油也无需专用毛刷进行清理,可以采用纸巾擦拭的方式清洁甚至可以用清水冲洗的方式进行清洁,以对发热体及发热仓进行彻底清洁,从而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便于用户使用,并具有
良好的抽吸体验,也保证了气溶胶释放的一致性。
[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撑件5与加热元件4可拆卸连接,在保证加热元件从第二开口脱离于气雾产生装置的同时,也可以对支撑件5、加热元件4分别进行清洁,便于零部件的制造及安装使用,当需要更换支撑件或加热元件4时,仅需单独更换或支撑件或加热元件4即可,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0035]
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安装件2包括第一锥形孔3,用于安装加热元件4的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锥形孔3适配。
[0036]
具体来说,加热元件4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第一开口1210与第一锥形孔3之间,并向第一开口1210处延伸,气雾产生基质从第一开口1210置入加热腔中,通过加热元件4对气雾产生基质进行加热,而且安装加热元件4的固定件的一部分与第一锥形孔3的适配,避免了气雾产生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加热腔的烟油渗入到安装件的下方,从而影响电路连接,并难以清洁的情况,以延长气雾产生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便于清洁。
[0037]
这里,第一锥形孔3的内径可以沿第一方向a逐渐减小,既避免加热腔的烟油渗入到安装件的下方,也便于加热元件4与安装件2的脱离和安装。
[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安装件2上设置有电连接触点,电连接触点能够与加热元件4电连接或检测加热元件4相关信息的检测单元电连接。
[003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气雾产生装置还包括线圈支架8和电磁线圈9,电磁线圈9设置于线圈支架8上,线圈支架8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1的第一开口端;线圈支架8上还设置有电连接触点,当线圈支架8安装在壳体1上时,电连接触点可与装置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0040]
具体来说,感应加热的自感系数表示线圈产生自感能力的物理量,常用l表示,单位是亨利,即我们常说的电感量;感应加热的磁化是磁矩有序排列的结果,越有序,则磁化强度越大。感应加热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
[0041]
(1)当气雾产生装置中未设置温度检测元件,加热元件为铁素体或奥氏体,工作过程为在线圈中插入一根铁棒(即发热体),其自感系数会增大,是因为铁棒会被磁化,线圈通电后导致线圈和铁棒组成的电磁铁内部磁感应强度增大,相同的电流,电磁铁的磁性就会增强。那么,当铁棒温度升高后,分子的热运动会加强,磁矩的有序性会降低,这时电磁铁(线圈+铁棒)的磁性就会减弱,自感系数会减少。
[0042]
自感系数计算公式:
[0043]
l=(u*s*n2)/i,其中,
[0044]
l—自感系数;
[0045]
u—介质磁导率;
[0046]
s—线圈截面积;
[0047]
n—线圈匝数;
[0048]
i—线圈长度。
[0049]
依据上述公式,在整个过程中,s、n、i在整个过程中是不变的,有变化的只有介质的磁导率,即铁棒温度升高导致其磁导率下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l会降低,那么根据l降低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即可反馈温度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检测l值就可以检测温度值,无需设置温度检测元件。
[0050]
(2)当气雾产生装置中设置温度检测元件,加热元件的材质不限,工作过程为进一步引用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感性元件的电感量与电流电压关系如下公式:
[0051]
u(t)=l*(di(t)/dt),其中,
[0052]
u(t)是电压值;
[0053]
di(t)/dt是电流对时间的微分。
[0054]
其中,u(t)、di(t)/dt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得,因此可以获得l值,以间接反馈温度。
[0055]
参考图1、图3和图4,支撑件5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7,温度检测元件7与加热元件4接触,并与电连接接触点电接触。
[0056]
参考图2,支撑件5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610和第二固定件620,第二固定件620上设置有凹口640,温度检测单元7设置在第一固定件610和第二固定件620之间,温度检测单元7的感温部710通过凹口640与加热元件4接触。
[0057]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620上还设有卡块,用以与加热元件4形成卡合结构,实现支撑件5与加热元件4可拆卸地连接,这里对可拆卸地连接不作限制,还可以是螺纹连接或其他可拆卸地连接方式。
[0058]
继续参考图2,温度检测元件7的感温部710的两端设置有延伸部720,当加热元件4连接到安装件2上时,延伸部720通过弹性件与电连接接触点接触。第一固定件610和第二固定件620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凹部650,延伸部720设置在凹部650中。
[005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610上设置有凹部650,温度检测元件7与第一固定件610、第二固定件620的安装方式包括:
[0060]
温度检测元件7的感温部710两端的延伸部720可以从凹口640嵌入,并使得延伸部720设置在第一固定件610的凹部650上;
[0061]
还可以是温度检测元件7的延伸部720先设置在第一固定件610的凹部650上,并且感温部710保持为加热元件4下方的相对位置,然后再安装第二固定件620,将第二固定件620固定在第一固定件610上,并将感温部710设置在凹口640中。
[0062]
参考图3和图4,支撑件5上设置有操作部,通过操作操作部可使加热元件4与安装件2分离。由于支撑件5与加热元件4连接,因此通过操作操作部使得支撑件5带动加热元件4与安装件2分离,从而脱离出气雾产生装置。
[0063]
进一步地,参考图4,支撑件5包括连接部12,连接部12与第二开口1110可拆卸连接。
[0064]
这里,连接部12可以为螺旋结构、卡合机构等。
[0065]
进一步地,第二开口1110包括第二锥形孔,连接部1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锥形孔适配。具体来说,参考图1,沿第一方向a第二锥形孔的孔径逐渐减小,使得连接部1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锥形孔适配时,防止气雾产生装置内烟油或其他污染物从第二锥形孔渗出而污染外部环境。
[0066]
参考图1和图4,气雾产生装置还包括紧固件18,套设于所述加热元件4上,紧固件18上还设有卡槽180,可有与第二固定件620上的卡块630进行卡合,进一步紧固加热元件的位置,保证加热元件的垂直度。
[0067]
参考图4,壳体1的第一开口1210处设有盖板10,盖板10设于线圈支架8的上方,与壳体1的顶板120可旋转连接,当需要将气雾产生基质插入气雾产生装置中时,旋转盖板10
远离第一开口1210,使用完毕后,再旋转盖板10盖在第一开口1210处。
[0068]
进一步地,参考图4,气雾产生装置还包括:线圈热缩膜11,包覆于电磁线圈9的外部。
[006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当气雾产生装置的加热方式为内部加热,加热元件的内部设有金属丝或导电轨迹。
[0070]
参考图1和图4,支撑件5的连接部12与第二开口111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螺旋结构时,操作部包括:u型手柄13,u型手柄13的端部沿垂直于第一方向a开设有第一通孔14,支撑件5的连接部12沿垂直于第一方向a开设有第二通孔15,u型手柄13通过固定销钉16与支撑件5连接。
[0071]
具体来说,用户手拉住u型手柄13进行旋转至连接部12完全脱离底板110,加热元件4与支撑件5此时作为一个整体通过u型手柄13牵拉出气雾产生装置。
[0072]
操作部不限于此,也可以包括与辅助拆卸工具结合的接口,在保证装置整体性的情况下,可通过辅助拆卸工具结合到操作部的接口,使加热元件可从装置上拆卸,以进行清洁。
[0073]
参考图3,弹性件22在副板pcb20上,副板pcb20与主板pcba21导通,温度检测元件7的延伸部720组装嵌入第一固定件610的两侧,以实现气雾产生装置的电连接。
[0074]
具体来说,弹性件22的设置在实现电连接的同时,基于弹性件22的弹性特点,弹性件22还可以进一部协助调整加热元件4沿第一方向a的位置,使得加热元件4适用于加热具有不同长度或尺寸的气雾产生基质。
[0075]
参考图1和图4,气雾产生装置还包括:电池19,用于提供加热气雾产生基质所需电力;按键17,用于启动气雾产生装置。
[0076]
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括:上述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基质,采用气雾产生装置对气雾产生基质进行加热。该气雾产生系统中可以对发热体及发热仓进行彻底清洁,从而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便于用户使用,并具有良好的抽吸体验,也保证了气溶胶释放的一致性。
[0077]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