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2.加热不燃烧型雾化装置是一种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雾化材料形成可抽吸气雾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目前,加热不燃烧型雾化装置通常采用发热管对气溶胶产生基体进行加热,气溶胶产生基体插入发热管内与发热管直接接触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取出气溶胶产生基体时,气溶胶产生基体因经高温容易粘连部分残余物质在发热管内壁上或断裂在发热管内,需要辅助工具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用于收容并加热气溶胶产生基体的红外辐射发热管;所述红外辐射发热管被配置为:在收容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时,所述红外辐射发热管的内壁面与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于固定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的固定组件。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红外辐射发热管内的雾化段以及设置于所述雾化段上方的降温段,所述固定组件夹持于所述降温段外。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用于固定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的第一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来回旋转位移或者滑动位移。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壁凸出形成有导向柱,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以旋转位移。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活动件合围以夹持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壳体的顶壁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壳体的顶壁组装在一起。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活动件之间的密封垫。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的弹性元件。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运动的电机。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通过螺纹螺杆传动或凸轮传动驱动所述活动件运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连通所述红外辐射发热管管腔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被配置为:在所述红外辐射发热管收容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时,所述容置孔夹持所述气溶胶产生基体。
17.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红外辐射发热管不与气溶胶产生基体接触,气溶胶产生基体插入比较轻松,也容易整体取出气溶胶产生基体,避免气溶胶产生基体断裂在红外辐射发热管内;此外,还可大幅降低气溶胶产生基体的残余物质残留在红外辐射发热管的内壁,减少清洁工作,提升使用体验和口感。气溶胶产生基体主要通过红外辐射加热,因红外辐射透射性较强,所以气溶胶产生基体的外包层的温度相对接触式热传导温度要低,有利于减轻外包层的烧糊味道,提升口感。
附图说明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中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大致可呈方形柱状并包括壳体1以及沿纵向设置于壳体1内的红外辐射发热管21和电池4。红外辐射发热管21用于收容并在通电后加热气溶胶产生基体6。气溶胶产生基体6可以为烟支,其可包括设置于红外辐射发热管21中的雾化段61、设置于雾化段61上方的降温段62以及包覆于雾化段61和降温段62外的外包层63。其中,外包层63可以为外包纸,雾化段61可以为固态片状或丝状的草叶。可以理解地,该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横截面并不局限于呈方形柱状,其也可以呈椭圆形柱状、圆形柱状等其他形状。
25.红外辐射发热管21可呈圆管状,并可与壳体1的顶壁组装在一起。气溶胶产生基体6可从壳体1的顶壁上开设的插入口10向下插入到红外辐射发热管21内,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内壁面与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通过红外辐射对气溶胶产生基体6进行加热。因红外辐射发热管21不与气溶胶产生基体6挤压接触,气溶胶产生基体6插入比较轻松,也容易整体取出气溶胶产生基体6,避免气溶胶产生基体6断裂在红外辐射发热管21内;此外,可大幅降低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残余物质残留在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内壁,减少清洁工作,提升使用体验和口感。气溶胶产生基体6主要通过红外辐射加热,因红外辐射透射性较强,所以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外包层63的温度相对接触式热传导温度要低,有利于减轻外包层63烧糊味道,提升口感。
26.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套设于红外辐射发热管21外的隔热
管22、将红外辐射发热管21和隔热管22上端密封的上密封件23以及将红外辐射发热管21和隔热管22下端密封的下密封件24。隔热管22的内径大于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外径,隔热管22的内壁面与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20,可将该环形空间20内抽真空形成真空隔热层,或者也可在该环形空间20内填充空气形成空气隔热层。隔热管22能较好地阻断热辐射,避免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温度向壳体1传递而影响用户使用。
27.上密封件23、下密封件24分别将环形空间20的上端和下端密封。上密封件23、下密封件24分别呈圆环状,并可采用耐高温、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制成,可减少热量从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两端向外传导。
28.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沿纵向设置于壳体1中并与红外辐射发热管21相连通的导气管31、设置于壳体1上的进气板33以及密封地设置于导气管31和进气板33之间的密封圈32。进气板33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孔330,以将导气管31与外界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气板33嵌置于壳体1的底部,进气板33上沿纵向开设有多个进气孔330。
29.密封圈32可呈圆环状,其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以提高密封性。导气管31的下端可紧密地嵌置于密封圈32中,导气管31的外壁面与密封圈32的内壁面密封连接。导气管31的上端可穿过下密封件24并伸入到红外辐射发热管21中,导气管31的上端外壁面与下密封件24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30.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设置于壳体1用于固定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可夹持于降温段62外,通过局部压紧降温段62固定气溶胶产生基体6。该固定组件可包括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分别呈半圆环状,用于合围后夹持固定降温段62。固定件52可由壳体1顶壁上的插入口10的边缘一体向上延伸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52也可单独制造后与壳体1的顶壁组装在一起。
31.活动件51能够相对于壳体1在用于固定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第一位置和用于释放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第二位置之间来回旋转。活动件51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动件51的周向两端分别与固定件52的周向两端相互对接,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分别夹持于降温段62的两相对侧。活动件51处于第二位置时,固定组件释放对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固定,可直接把气溶胶产生基体6整个取出。
32.该固定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与活动件51连接的弹性元件57,用于提供活动件51复位时的弹性力。壳体1的顶壁上可沿纵向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凸缘11以及沿纵向设置于环形凸缘11中并向外凸出的导向柱12。活动件51的周向一端可转动套设于导向柱12外,活动件51的底面可抵靠于环形凸缘11的上端面上。弹性元件57可以为扭簧,其可将活动件51弹性保持在第一位置。弹性元件57的下端可套设于环形凸缘11和导向柱12之间,上端可套设于活动件51和导向柱12之间。
33.该固定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设置于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之间的密封垫53、用于驱动活动件51运动的电机54以及分别与电机54和活动件51连接的连接件56。电机54可横向设置于壳体1的顶壁上,电机54的输出端可设置有一凸轮55。连接件56可呈弯折的板状,其可采用钣金材料制成。连接件56的第一端561与凸轮55抵靠连接,第二端562与活动件51固定连接。连接件56的第二端562可嵌置于活动件51的周向另一端并通过螺钉固定。电机54转动时带动凸轮55转动,从而推动连接件56的第一端561运动,进而带动活动件51围绕
导向柱12转动。此外,电机54还可根据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插入检测信号自动上电压紧,抽吸完毕后自动打开;或者,也可设置一按键开关,用于启动和停止电机5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手动机械推拉的方式驱动活动件51运动,从而无需设置电机54。
34.密封垫53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密封垫53可呈半圆环状并可设置于活动件51的内壁面,在活动件51闭合后可压紧密封垫53,使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之间密封连接,防止外界空气经由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之间的间隙进入红外辐射发热管21内或者红外辐射发热管21内雾化的气雾经由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之间的间隙流出,影响口感和扰乱气道路径。
35.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件51也可相对于壳体1在用于固定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第一位置和用于释放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此时,电机54的转动可通过螺纹螺杆传动或凸轮机构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活动件51来回移动。
3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组件也可包括至少两个活动件51,该至少两个活动件51可相对于壳体1在用于固定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第一位置和用于释放气溶胶产生基体6的第二位置之间来回运动。此时,该至少两个活动件51闭合后与固定件52合围夹紧气溶胶产生基体6;或者,也可不设置有固定件52,该至少两个活动件51闭合后合围夹紧气溶胶产生基体6。
3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还可设置有与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管腔相连通的容置孔,在红外辐射发热管21收容气溶胶产生基体6时,该容置孔夹持固定气溶胶产生基体6。该容置孔可由壳体1的顶壁上开设的插入口10形成,或者,该容置孔也可形成于壳体1的顶壁与红外辐射发热管21的上端之间。此时,该气溶胶产生装置也可不设置有固定组件。
38.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3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