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儿科疾病许多需要血液检查,例如专利号为:201920300346.1的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背面焊接有同一个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焊接在底座上,虽然该装置在采血时,可固定儿童手臂且遮挡儿童视线,但由于采用无法调节位置高度的挡板和窗帘来对儿童的视线进行遮挡,针对于一些个子比较高或坐在父母的大腿上且头部高于挡板和窗帘的儿童来说,其视线仍可注视到胳膊采血的地方,无法有效地挡住儿童视线,致使儿童仍具有紧张抗拒打针的心理,影响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局限性大,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对此来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右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安装有挡杆,所述基座的顶端左侧安装有捆绑带,所述捆绑带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粘合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导杆的内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插孔,所述导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腔外侧安装有滑块的一端,且滑块的另一端延伸进滑槽的内腔,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连接座的外侧销轴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后侧安装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第一挡板的内腔装配有固定机构。
5.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弹簧分别安装在第一挡板的内腔左右两侧,所述弹簧的外侧安装有插杆的一端,且插杆的另一端延伸进插孔的内腔,所述第一挡板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筒的一端,所述转筒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挡板的前端面且安装有把手,所述转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固定缠绕有连接绳的一端,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穿过弹簧且连接在插杆的内侧。
6.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形状呈“t”字形设置。
7.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海绵垫。
8.优选的,所述插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插孔之间的距离为2c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通过连接板、挡杆、捆绑带、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将胳膊捆绑固定在基座上,通过导杆、滑槽、插孔、连接座、滑块和固定机构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调节第一挡板、第二挡
板和电子显示屏的位置高度,即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遮挡住儿童的视线,而电子显示屏可以播放动画来吸引儿童的注意,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高度调节的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儿童来对其视线进行遮挡,有效地遮挡住儿童视线且吸引注意力,大大减轻了儿童打针采血时的紧张心理,并且,设置的捆绑带也可根据使用需求以最佳的力度来对儿童的胳膊进行捆绑固定,避免采血时胳膊乱动影响操作,使用灵活,实用性强,满足现有市场上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绳俯视图。
13.图中:1、底板,2、基座,3、连接板,4、挡杆,5、捆绑带,6、公魔术贴,7、母魔术贴,8、导杆,9、滑槽,10、插孔,11、连接座,12、滑块,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电子显示屏,16、固定机构,161、弹簧,162、插杆,163、转筒,164、连接绳,165、把手,17、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儿科护理采血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基座2,基座2的右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内侧安装有挡杆4,基座2的顶端左侧安装有捆绑带5,捆绑带5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粘合的公魔术贴6和母魔术贴7,把儿童的胳膊放置在基座2上,将捆绑带5的一端从挡杆4的下方穿过且绕其外壁一周,将母魔术贴7粘合在公魔术贴6上,此时儿童的胳膊会被捆绑带5所捆绑固定在基座2的顶端,底板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杆8,导杆8的外侧开设有滑槽9,导杆8的内侧从上至下均开设有插孔10,导杆8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的内腔外侧安装有滑块12的一端,且滑块12的另一端延伸进滑槽9的内腔,连接座1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挡板13,连接座11的外侧销轴连接有第二挡板14,通过第二挡板14可以增大对儿童视线所遮挡的范围,第一挡板13的后侧安装有电子显示屏15,通过电子显示屏15可用于播放动画,从而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第一挡板13的内腔装配有固定机构16。
1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机构16包括弹簧161,弹簧16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弹簧161分别安装在第一挡板13的内腔左右两侧,弹簧161的外侧安装有插杆162的一端,且插杆162的另一端延伸进插孔10的内腔,第一挡板13的内腔后侧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转筒163的一端,转筒163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挡板13的前端面且安装有把手165,转筒163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固定缠绕有连接绳164的一端,连接绳164的另一端穿过弹簧161且连接在插杆162的内侧,转动把手165,把手165会带动转筒163一起转动,而转动的转筒163可将连接绳164的一端逐渐缠绕在其外壁上,而连接绳164的另一端会拉动插杆162向内侧移动且对弹簧161进行挤压,当插杆162从插孔10的内腔完全移出时,第一挡板13便没有了
任何的阻挡,此时可根据使用需求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一挡板13,从而对其位置高度进行调节。
1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杆162的形状呈“t”字形设置。
1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基座2的顶端设置有海绵垫17,通过海绵垫17可以提高胳膊放置时的舒适度。
19.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孔1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两个相邻的插孔10之间的距离为2cm。
20.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21.使用时,把儿童的胳膊放置在基座2上,将捆绑带5的一端从挡杆4的下方穿过且绕其外壁一周,将母魔术贴7粘合在公魔术贴6上,此时儿童的胳膊会被捆绑带5所捆绑固定在基座2的顶端,即完成对胳膊的固定操作;转动把手165,把手165会带动转筒163一起转动,而转动的转筒163可将连接绳164的一端逐渐缠绕在其外壁上,而连接绳164的另一端会拉动插杆162向内侧移动且对弹簧161进行挤压,当插杆162从插孔10的内腔完全移出时,第一挡板13便没有了任何的阻挡,此时可根据使用需求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一挡板13,从而对其位置高度进行调节,当高度调节好后,去除对把手165的外力,借由弹簧161的弹力可推动插杆162向外侧移动且插入进相对应插孔10的内腔,与此同时,向外侧移动的插杆162会拉动连接绳164促使转筒163和把手165复位,当插杆162完全插入进插孔10的内腔时,第一挡板13的位置随即被卡紧固定住,即完成对第一挡板13的位置调节操作;转动第二挡板14,第二挡板14可以增大对儿童视线所遮挡的范围;电子显示屏15可用于播放动画,从而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该装置采用高度调节的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儿童来对其视线进行遮挡,有效地遮挡住儿童视线且吸引注意力,大大减轻了儿童打针采血时的紧张心理,并且,设置的捆绑带5也可根据使用需求以最佳的力度来对儿童的胳膊进行捆绑固定,避免采血时胳膊乱动影响操作,使用灵活,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