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插输液器。
背景技术:2.临床中使用的双插输液器,在茂菲式滴管以上的部分都是同样的长度,在同时输入不同体积大小的液体瓶时,就会出现两侧药水针不等高的现象,因此经常出现低处的输液管折返的现象,同时由于较高处的液体瓶受到输液管较大的拉扯力量,容易导致输液瓶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双插输液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双插输液器连接不同高度的输液瓶时,连接低处输液瓶的输液管折返,以及高处的输液瓶容易受力过大脱落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插输液器,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流速调节器、茂菲式滴管、输液软管和输液针,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药水针,另一端均连通至所述茂菲式滴管,且通过所述茂菲式滴管依次连接有所述输液软管和输液针,所述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上分别安装有流速调节器,所述第二分管上设置有延长结构,所述延长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实现长度的调节,同时所述第二分管的药水针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紧固装置。
5.进一步的,所述延长结构为螺旋形软管结构,所述螺旋形软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二分管的管腔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延长结构为拉伸套管结构,包括内管、外套管和防护套,所述内管滑动连接在所述外套管的内部,且二者的管腔连通,所述内管的底端沿其边缘位置处设置有限位部,其上端与所述第二分管的管腔连通,所述外套管顶端设置有能够限位所述限位部的封堵,其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管的管腔连通,所述防护套环绕包裹设置在所述内管和外套管的外部,同时所述防护套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使得所述外套管的顶端设置在所述防护套密闭的腔体内,所述防护套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堵塞。
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为柔性防水材质且具有多道折叠褶皱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为能够进行伸缩的波纹管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延长结构为能够进行折弯和拉伸的波纹管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上紧固带、下紧固带和连接带,所述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通过所述连接带进行连接,同时所述上紧固带和下紧固带的首尾两端分别能够进行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的中部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受力时能够进行形变拉伸。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插输液器具有以下优势:
13.(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双插输液器连接不同高度的输液瓶时,连接低处输液瓶的输液管折返,以及高处的输液瓶容易受力过大脱落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相同高度的输液瓶同时输液,还适用于不同的输液瓶同时输液,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插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延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延长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
19.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延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第一分管;2、第二分管;3、流速调节器;4、茂菲式滴管;5、输液软管;6、输液针;7、延长结构;8、紧固装置;9、内管;10、外套管;11、防护套;12、通气管;13、限位部;14、上紧固带;15、下紧固带;16、连接带;17、弹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6.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插输液器,包括第一分管1、第二分管2、流速调节器3、茂菲式滴管4、输液软管5和输液针6,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所述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药水针,另一端均连通至所述茂菲式滴管4,且通过所述茂菲式滴管4依次连接有所述输液软管5和输液针6,所述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上分别安装有流速调节器3,所述第二分管2上设置有延长结构7,所述延长结构7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实现长度的调节,当所述第二分管2的延长结构7没有进行延长第二分管2的长度之前,所述第一分管1的长度等于或者稍微大于第二分管2的长度,当第二分管2的延长结构7对第二分管2的长度进行延长后,所述第二分管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分管1的长度,如此一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分管1用来连接较低处的输液瓶/输液袋,第二分管2用来连接相同高度或者较高处的输液瓶/输液袋,该情况下所述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均不会发生折返,同时所述第二分管2连接的输液瓶/输液袋,由于第二分管2上设置有延长结构7,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分管2的有效长度增加,进而释放了现有双插输液管等长结构造成的高处输液瓶/输液袋受力过大,从而有效避免了输液瓶/输液袋脱落。输液瓶/输液袋为现有基础。所述第二分管
2的药水针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紧固装置8,当延长结构7受力延伸时,能够对药水针进行施力保护,从而避免药水针脱落,提高了安全性与可靠性。
27.所述延长结构7为螺旋形软管结构,受外力时能够被拉伸至一定长度,从而增加第二分管2的长度,所述螺旋形软管的管腔与所述第二分管2的管腔连通,所述螺旋形软管结构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分管2可以是通过现有技术的输液软管5接头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
28.所述紧固装置8包括上紧固带14、下紧固带15和连接带16,所述上紧固带14和下紧固带15通过所述连接带16进行连接,同时所述上紧固带14和下紧固带15的首尾两端分别能够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在更换输液瓶/输液袋时将所述紧固装置8取下然后再对新换的输液瓶/输液袋重新进行固定。
29.所述连接带16的中部设置有弹性部17,所述弹性部17受力时能够进行形变拉伸,从而使得所述紧固装置8能够适用不同的输液瓶口尺寸。
30.实施例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延长结构7为拉伸套管结构,包括内管9、外套管10和防护套11,所述内管9滑动连接在所述外套管10的内部,且二者的管腔连通,所述内管9的底端沿其边缘位置处设置有限位部13,其上端与所述第二分管2的管腔连通,所述外套管10顶端设置有能够限位所述限位部13的封堵,其下端与所述第二分管2的管腔连通,所述防护套11环绕包裹设置在所述内管9和外套管10的外部,同时所述防护套1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内管9的外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套管10的外壁上,使得所述外套管10的顶端设置在所述防护套11密闭的腔体内,从而有效避免所述内管9与所述外套管10滑动连接的外壁接触外部环境,从而提高了卫生性和安全性,所述防护套11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通气管12,以备调节压力所用,所述通气管12上设置有堵塞。所述拉伸套管结构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分管2可以是通过现有技术的输液软管5接头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当需要增加第二分管2的长度时,施力使得所述内管9向外拉伸,从而有效增加了第二分管2的长度,所述内管9的底端设置有限位部13,通过与所述外套管10的顶端封堵配合,能够避免所述内管9从外套管10中滑脱出来,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伴随着所述内管9的拉伸,所述防滑套也随着所述内管9不断拉伸,以便适应所述内管9的行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所述防护套11为柔性防水材质且具有多道折叠褶皱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防护套11的上端能够随着所述内管9的移动而进行伸缩移动。
32.所述防护套11为能够进行伸缩的波纹管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防护套11的上端能够随着所述内管9的移动而进行伸缩移动。
33.实施例三,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延长结构7为能够进行折弯和拉伸的波纹管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被拉伸至一定长度或者折弯成一定带弧度的角度,从而便于调节所述第二分管2的长度,所述波纹管结构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分管2可以是通过现有技术的输液软管5接头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
34.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置多头输液器,包括一个第一分管1和多个第二分管2,或
者全部为第二分管2,第二分管2上分别设置有延长结构7和紧固装置8。
35.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分管1用来连接较低处的输液瓶/输液袋,第二分管2用来连接相同高度或者较高处的输液瓶/输液袋,该情况下所述第一分管1和第二分管2均能够舒展开,故二者的管路均不会发生折返,同时由于第二分管2上设置有延长结构7,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分管2的有效长度增加,进而释放了现有双插输液管等长结构造成的高处输液瓶/输液袋受力过大,从而有效避免了输液瓶/输液袋脱落。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