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甘草酚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甘草酚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报告中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中国新发癌症人数位居全球第一,因此对于癌症的治疗依旧是一项重大挑战。
3.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主要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然而,这些干预措施往往具有强烈的副作用,并且在治疗后,患者仍有复发和耐药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可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并预防复发和耐药性的新型治疗方法。中医药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疗法,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此外,中药毒性较小,副作用较少。因此,中医药作为一种颇具潜力且有前景的抗癌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4.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的细胞环境,它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而且对治疗效果也有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中药的抗肿瘤作用主要取决于中药对tme的调节能力。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抑制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介导的抗癌免疫,同时募集t调节细胞(t regulatory,treg),进一步增强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肿瘤的发展。因此靶向tme中mdsc是治疗癌症的有效策略。
5.然而靶向mdsc的治疗策略面临一项重大难题,想要简便快捷地在体外进行杀伤mdsc实验时,目前主要是从荷瘤小鼠体内使用分选试剂盒或流式细胞术分选出mdsc细胞,方能进行下一步干预。这一过程操作复杂,费用昂贵。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体外无限增殖培养的mdsc细胞尤为重要。而msc2细胞是人工干预后的细胞系,为永生化mdsc细胞,是一种用于体外进行mdsc细胞抑制实验的极其方便且实用的工具细胞。
6.目前中医药治疗调控tme的复方,只要有泽漆汤、芩麻方、鳖龙软肝汤、玉屏风散、养阴温阳方、养阴温阳方、消岩汤、保元解毒汤、健脾化瘀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西黄丸等均具有调控tme的作用,进而发挥抑制肿瘤的功效。此外,中药以及中药提取物亦具有调控tme的作用,例如人参、甘草、红景天、大戟、黄芪、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大黄及这些中药的活性提取物对tme的调控均有报道。另外,还有一些专利文献也公开了关于中药组合物或中药提取物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内容。例如,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11437359a公开了一种含黄芪的中药组合物在调控胃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应用,其中药组合物由如下组分构成:黄芪20份,女贞子12份,茯苓12份,猪苓12份,薏苡仁30份,枸杞子12份,半枝莲30份,藤梨根30份,莪术10
份,八月札10份,红枣30份,炙甘草6份。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4474133a公开了一种改善肿瘤微环境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灵芝、黄芪、冬凌草、赤芍以及枸杞子。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06265704a公开了一种靶向肿瘤低氧微环境的中药小分子组合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7.但是,目前尚未中药有效成分甘草酚在调控tme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甘草酚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它可以调控肿瘤微环境。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甘草酚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10.以甘草酚作为唯一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甘草酚作为唯一活性成分,用于调控肿瘤微环境。
1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甘草酚在抗肿瘤药物中的使用浓度为12.5~50微摩尔/升。
1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甘草酚在抗肿瘤药物中的使用浓度为20~30微摩尔/升。
1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抗肿瘤药物的间隔使用时间为24~48小时。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甘草酚的药物组合物,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16.以甘草酚作为唯一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1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剂、口服溶液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气雾剂、贴剂、软膏剂、涂剂、栓剂和/或注射剂。
1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常规抗肿瘤药物。
1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常规抗肿瘤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学治疗药物、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代谢类治疗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
2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甘草酚在抗肿瘤药物中的使用浓度为12.5~50微摩尔/升;所述抗肿瘤药物的间隔使用时间为24~48小时。
21.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22.本发明采用浓度为12.5~50μm的甘草酚,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具备良好的杀伤效果,而髓源性抑制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抑制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抗癌免疫,同时募集t调节细胞,进一步增强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肿瘤的发展,因此浓度为12.5~50μm的甘草酚对肿瘤微环境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23.浓度为12.5~50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24h后有明显的杀伤效果,对msc2细胞干预48h后杀伤效果最佳,因此采用甘草酚的抗肿瘤药物的间隔使用时间为24~48小时。
附图说明
2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发明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发明构思。
25.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7.图1是以msc2细胞作为工具细胞,采用甘草酚在体外进行mdsc细胞抑制试验的试验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组分或者步骤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组分或者步骤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组分或者步骤。
29.本发明经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甘草酚具有潜在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功效,因此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中。
30.试验例:mdsc细胞抑制试验研究
31.试验材料:
32.以msc2细胞作为工具细胞在体外进行mdsc细胞抑制试验,msc2细胞的来源为中国科学院陶宁教授赠与;
33.甘草酚,溶于0.1%(体积百分比)的dmso(二甲基亚砜)中,现配现用;
34.检测内容:
35.通过mtt法(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甘草酚对msc2细胞活力的影响;
36.试验方法:
37.取对数生长期的msc2细胞,胰酶消化后计数,接种于96孔板中,细胞浓度为5x103/孔;待12h(小时)后细胞贴壁,给予不同浓度甘草酚(0,3.125,6.25,12.5,25,50μm)分别进行干预24h,48h,72h后,向96孔板每孔加入10μl(微升)mtt,放入培养箱,孵育4h,弃去液体,向每孔加入100μl dmso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结晶,使用酶标仪在57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od值),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38.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甘草酚的浓度为25μm(微摩尔/升)时,msc2细胞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此浓度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果,而msc2细胞作为体外进行mdsc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抑制实验的工具细胞,说明此浓度的甘草酚对肿瘤微环境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39.具体地,浓度为12.5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24h后,细胞活力值(即存活率)为41%;
40.浓度为12.5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48h后,细胞活力值为12%;
41.浓度为12.5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72h后,细胞活力值为38%;
42.浓度为25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24h后,细胞活力值为24%;
43.浓度为25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48h后,细胞活力值为18%;
44.浓度为25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72h后,细胞活力值为9%;
45.浓度为50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24h后,细胞活力值为29%;
46.浓度为50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48h后,细胞活力值为21%;
47.浓度为50μm的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72h后,细胞活力值为9%。
48.根据上述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9.浓度为12.5~50μm的甘草酚,具有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功效,因此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中;
50.甘草酚对msc2细胞干预24h后有明显的杀伤效果,对msc2细胞干预48h后杀伤效果最佳,因此采用甘草酚的抗肿瘤药物的间隔使用时间为24~48小时。
51.本发明的甘草酚是中药甘草、苦杏仁的有效成分,可以从甘草或苦杏仁中提取。
5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