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健康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集成血压测量仪的智能健康机器人。
背景技术:2.随着老龄化的加速以及慢性病的增加,健康机器人已逐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市面上已有的家庭健康机器人,本身多不具备体征检测功能,需外接检测器械,通过蓝牙方式连接机器人才能实现,具有如下缺点:
3.对于家庭健康机器人,机器人本身不具备体征检测功能:如需进行血压、心率测量,要通过外接的设备才能实现,操作麻烦,同时由于测量仪器和机器人分离,占地方、且易丢失;
4.对于带智能功能的体征检测器械,不仅功能单一,只能测量单项数据,而且也不具备健康机器人的其他智能化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血压测量仪的智能健康机器人,通过巧妙集成的方式,把隧道式血压计与智能机器人进行结合,能够实现通过机器人即可便捷、快速的进行血压、心率测量;使得智能健康机器人能够围绕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用药提醒、在线问诊、养生锻炼等提供一套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血压测量仪的智能健康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设在所述机身上的头部组件,所述头部组件上设有电性相连的第一电路主板与显示屏:
7.所述机身包括壳体以及设在所述壳体内的血压测量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壳体的隧道筒;
8.所述血压测量模块包括气囊机构与测量机构,所述气囊机构设在所述隧道筒的内壁上且与所述测量机构通过管路相连;
9.所述测量机构与所述第一电路主板通信相连。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机构包括筒状结构的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且所述第一气囊套设在所述第二气囊上;
11.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气泵组件、第二电路主板、第一气压传感器与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气泵组件相通,所述第二气囊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气泵组件相通;
12.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电路主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管路相通,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电路主板上且与所述第二气囊通过管路相通,所述第二电路主板与所述第一电路主板通信相连。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第一泄气阀、第二泄气阀与第三泄气
阀;
14.所述第一泄气阀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通,所述第二泄气阀、所述第三泄气阀分别通过第四管路、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通;
15.所述第一泄气阀、所述第二泄气阀、所述第三泄气阀均与所述第二电路主板电性相连。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内支架,所述内支架固定设在所述壳体内部;
17.所述内支架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气泵组件、所述第一泄气阀、所述第二泄气阀、所述第三泄气阀均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设在所述内支架上。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固定相连的前胸部与后背部,所述前胸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背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隧道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隧道筒包括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所述第一筒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首端相连,所述第二筒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
20.所述第一筒体的首端相较于尾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二筒体的尾端相较于首端向上倾斜,且所述第一筒体的首端高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尾端,所述气囊机构设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上。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上设有能够覆盖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缝隙的装饰环。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收纳桶,所述收纳桶可拆卸的插装在所述隧道筒内。
23.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的一种集成血压测量仪的智能健康机器人,通过巧妙集成的方式,合理利用机器人胸腔内部空间,把隧道式血压计与智能机器人进行结合,同时将气路、电路硬件合理布局在周边胸腔,能够实现通过机器人即可便捷、快速的进行血压、心率测量,保证测量的易用性和准确性;使得智能健康机器人能够围绕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用药提醒、在线问诊、养生锻炼等提供一套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其结构模块化结构设计,稳定可靠,能为使用者带来便利,同时能加快血压心率测量速度。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健康机器人的轴测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健康机器人的爆炸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量机构与隧道筒的轴测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量机构的轴测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量机构的爆炸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健康机器人上安装收纳桶的轴测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32.头部组件10、显示屏101、舵机102、摇头定位圈103
33.前胸部201、后背部202、左臂部203、右臂部204、第一通孔205、第二通孔206、装饰环207
34.第一筒体301、第二筒体302
35.内支架401、第二电路主板402、第一泄气阀403、第二泄气阀404、第三泄气阀405、第一气泵406、第二气泵407、启动按键408、五通409
36.收纳桶501与电源502
3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3.如图1-6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集成血压测量仪的智能健康机器人,其主要包括机身以及设在机身上的头部组件10,头部组件10上设有电性相连的第一电路主板与显示屏101。头部组件10通过舵机102与摇头定位圈103转动连接在机身上,其中,头部组件10上具有显示屏101、触控面板、麦克风、摄像头与主板等智能健康机器人的常规件组成,其具体连接方式与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头部组件10上的主板为第一电路主板。
44.本实施例中,机身包括壳体以及集成在壳体内腔的血压测量模块,壳体上设有贯穿壳体的隧道筒。其中,血压测量模块包括启动按键408、气囊机构与测量机构,气囊机构设
在隧道筒的内壁上且与测量机构通过管路相连,启动按键408设在壳体的外壁上且与测量机构电性相连,测量机构与第一电路主板通信相连,其中,血压测量模块的测试方式为示波测定法。当使用者进行血压测量时将手臂伸入隧道筒,手肘顶至隧道筒中部位置保持上手臂与心脏齐平后,按压启动按键408后血压测量模块启动,通过血压测量模块对使用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第一电路主板,最终在头部组件10上的显示屏101上显示,同时,还可以对智能健康机器人进行设置,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识别使用者,将测量结果(血压、心率数据)实时传送给机器人在屏幕上进行显示,并对每次测量数据分人进行记录。
45.本实施例通过巧妙集成的方式,合理利用机器人胸腔内部空间,把隧道式血压计与智能机器人进行结合,同时将气路、电路硬件合理布局在周边胸腔,能够实现通过机器人即可便捷、快速的进行血压、心率测量,保证测量的易用性和准确性;使得智能健康机器人能够围绕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用药提醒、在线问诊、养生锻炼等提供一套完整的健康解决方案。其结构模块化结构设计,稳定可靠,能为使用者带来便利,同时能加快血压心率测量速度。
46.本实施例中,气囊机构包括筒状结构的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且第一气囊套设在第二气囊上,第一气囊固定设置在隧道筒的内壁上。测量机构包括气泵组件、第二电路主板402、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压传感器、第一泄气阀403、第二泄气阀404与第三泄气阀405,第一气囊通过第一管路与气泵组件相通,第二气囊通过第二管路与气泵组件相通,第一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第二电路主板402上且与第一气囊通过管路相通,第二气压传感器电性连接在第二电路主板402上且与第二气囊通过管路相通,第一泄气阀403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相通,第二泄气阀404、第三泄气阀405分别通过第四管路、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相通,且第一泄气阀403、第二泄气阀404、第三泄气阀405均与第二电路主板402电性相连。第二电路主板402与第一电路主板通信相连。其中,气泵组件包括第一气泵406与第二气泵407,第一气泵406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气囊相通,用于对第一气囊充气加压,第二气泵407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气囊相通,用于对第二气囊充气加压。
47.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之间通过三通或者五通409相连通。
48.上述测量机构的工作过程为:
49.当使用者将按压启动按键408后,第二电路主板402控制第一气泵406运行,随后第一气泵406对第一气囊充气加压,使第一气囊上的第二气囊逐渐包裹并束紧手臂,并在当第一气压传感器测得第一气囊内的气压达到束紧气压阈值后,第二电路主板402控制第一气泵406停止运行。随后第二电路主板402控制第二气泵407运行,随后第二气泵407对第二气囊充气加压,使得第二气囊膨胀,当第二气囊膨胀的最大后,停止第二气泵407的运行。随后启动第三泄气阀405,第三泄气阀405对第二气囊缓慢放气,在第二气泵407充气与第三泄气阀405泄气过程中,第二气压传感器实时采集第二气囊内的气压,完成示波测定法的血压测量。在血压测量结束后,同时启动第一泄气阀403与第二泄气阀404,将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内的气体全部释放,同时第二电路主板402通过蓝牙将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一电路主板,最终在头部组件10上的显示屏101上显示测量结果。
50.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泵406与第一泄气阀403的数量均为两组,以增加对第一气囊
的充气速度与放气速度。
51.本实施例中,测量机构还包括内支架401,内支架401固定设在壳体内部。其中,内支架401上设有若干固定槽作为固定结构,气泵组件、第一泄气阀403、第二泄气阀404、第三泄气阀405均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设在内支架401上。
52.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可拆卸固定相连的前胸部201与后背部202,以及设在前胸部201、后背部202左右两侧的左臂部203与右臂部204。其中,前胸部201上设有第一通孔205,后背部202上设有第二通孔206,隧道筒设在第一通孔205与第二通孔206之间。具体地,隧道筒包括筒状结构的第一筒体301与第二筒体302,第一筒体301的首端与第一通孔205相连,第一筒体301的尾端与第二筒体302的首端相连,第二筒体302的尾端与第二通孔206相连;第一筒体301的首端相较于尾端向上倾斜,第二筒体302的尾端相较于首端向上倾斜,且第一筒体301的首端高于第二筒体302的尾端,气囊机构设在第一筒体301的内壁上。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通孔205上设有能够覆盖第一通孔205与第一筒体301连接缝隙的装饰环207。
53.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健康机器人还包括收纳桶501与电源502,收纳桶501可拆卸的插装在隧道筒内,该收纳桶501用于收纳其他常规的测量器械,例如温度计、采血器等。电源502固定设在壳体的内部,用于为头部组件与血压测量模块供电。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