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用冰枕。
背景技术:2.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感冒发烧的治疗手段从使用退烧药到使用退热贴,再到使用双用冰枕。但是,在患者高热使用双用冰枕时,为了防止双用冰枕融化吸收热量而产生的水浸湿枕头,会在双用冰枕外包裹毛巾,从而使双用冰枕降温的效果降低。在患者高热使用双用冰枕时,当双用冰枕吸收热量部分融化后,因重力作用导致双用冰枕内部冰块移位,易造成患者冻伤,也造成患者使用双用冰枕的舒适度下降。在患者使用双用冰枕降温时,若包裹双用冰枕的毛巾厚度不够,在双用冰枕融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滴会浸湿枕头,会使患者头颈部皮肤处于潮湿状态,提高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用冰枕,旨在提高双用冰枕的降温效果,防止双用冰枕冻伤患者,提高患者使用双用冰枕时的舒适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用冰枕,所述双用冰枕包括:
5.枕套,所述枕套包括第一枕面和第二枕面;
6.防水隔层,所述防水隔层设置于第一枕面和第二枕面间;
7.枕芯,所述枕芯设置于所述防水隔层与第一枕面间;
8.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设置于所述防水隔层与所述第二枕面件间,所述降温组件与所述第一枕面通过第一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9.可选地,所述降温组件与所述防水隔层通过第二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10.可选地,所述降温组件包括:不冻结冰胶层和设置于所述不冻结冰胶层外侧的防水层。
11.可选地,所述防水层外侧还设置有尼丝纺面料层。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枕面包括设置于所述降温组件侧的防水透气层。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枕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水透气层外侧的透气网眼层。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第一绒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降温组件的四角;
15.所述第一魔术贴的第一勾层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枕面的四角。
16.可选地,所述第二魔术贴的第二绒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降温组件的四角;
17.所述第二魔术贴的第二勾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水隔层的四角。
18.可选地,所述第一枕面为海绵材料构成。
19.可选地,所述第二枕面与所述防水隔层的一侧通过拉链连接,另外三侧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降温组件防止在第二枕面和防水隔层之间,可以提高双用冰枕的降温效果,又能防止双用冰枕冻伤患者,通过枕套、枕芯和降温组件可以提高患
者使用双用冰枕时的舒适度。通过在降温组件和第一枕面之间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魔术贴,可以便于降温组件拆卸,在降温组件降温效果不佳时,可以将降温组件从第二枕面上拆卸,放入冰箱冷冻,提高降温组件的降温效果。通过第一魔术贴将降温组件与第二枕面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因重力作用导致降温组件在双用冰枕内部移动,降低患者使用双用冰枕的舒适度下降。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用冰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用冰枕降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用冰枕第二枕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用冰枕降温组件的剖面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用冰枕第二枕面的剖面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双用冰枕111第一枕面112第二枕面120防水隔层130枕芯140降温组件150第一魔术贴141不冻结冰胶层142防水层143尼丝纺面料层113防水透气层114透气网眼层
2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
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用冰枕100。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双用冰枕100包括枕套、防水隔层120、枕芯130和降温组件140;所述枕套包括第一枕面111和第二枕面112;所述防水隔层120设置于第一枕面111和第二枕面112间;所述枕芯130设置于所述防水隔层120与第一枕面111间;所述降温组件140设置于所述防水隔层120与所述第二枕面112件间,所述降温组件140与所述第一枕面111通过第一魔术贴150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为患者降温是,将患者的头颈枕在第二枕面112上,降温组件140可以时第二枕面112降温,第二枕面112可为患者降温;第一枕面111和防水隔层120间的枕芯130可以抬高患者头颈的高度,使双用冰枕100的高度适合患者平躺的高度。
35.通过将降温组件140防止在第二枕面112和防水隔层120之间,可以提高双用冰枕100的降温效果,又能防止双用冰枕100冻伤患者,通过枕套、枕芯130和降温组件140可以提高患者使用双用冰枕100时的舒适度。通过在降温组件140和第一枕面111之间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魔术贴150,可以便于降温组件140拆卸,在降温组件140降温效果不佳时,可以将降温组件140从第二枕面112上拆卸,放入冰箱冷冻,提高降温组件140的降温效果。通过第一魔术贴150将降温组件140与第二枕面112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因重力作用导致降温组件140在双用冰枕100内部移动,提高患者使用双用冰枕100的舒适度。
36.具体的,为了进一步固定降温组件140,进一步防止因重力作用导致降温组件140在双用冰枕100内部移动,提高患者使用双用冰枕100的舒适度;所述降温组件140与所述防水隔层120通过第二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37.具体的,为了防止降温组件140内的不冻结冰胶内的组分流出到第二枕面112上,影响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双用冰枕100冻伤患者,所述降温组件140包括:不冻结冰胶层141和设置于所述不冻结冰胶层141外侧的防水层142。
38.具体的,为了便于魔术贴的固定,防止降温组件140在双用冰枕100内移动,所述防水层142外侧还设置有尼丝纺面料层143。通过尼丝纺面料层143可以将魔术贴的绒层固定在降温组件140上,魔术贴的勾层固定在防水隔层120和/或第二枕面112上。
39.具体的,为了提高双用冰枕100的透气效果和降温效果,所述第二枕面112包括设置于所述降温组件140侧的防水透气层113。
40.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双用冰枕100的透气效果,提高双用冰枕100的舒适度,所述第二枕面1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水透气层113外侧的透气网眼层114。
41.具体的,为了提高降温组件140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魔术贴150的第一绒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降温组件140的四角;所述第一魔术贴150的第一勾层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枕面111的四角。
42.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降温组件140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二魔术贴的第二绒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降温组件140的四角;所述第二魔术贴的第二勾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水隔层120的四角。
43.具体的,提高冰枕作为普通枕头使用是的舒适度,所述第一枕面111为海绵材料构成。当使用者需要正常使用双用冰枕100时,可以将头颈枕在第一枕面111上,枕芯130可以起到隔绝降温组件140的效果,作为普通枕头使用。
44.具体的,为了便于降温组件140放入第二枕面112和防水隔层120内,所述第二枕面112与防水隔层120的一侧通过拉链连接,另外三侧固定连接。
45.具体的,所述第一枕面111与所述防水隔层120的四侧固定连接。
46.具体的,对降温组件140采用格状线型固定,防止降温组件140移位。
4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降温组件140防止在第二枕面112和防水隔层120之间,可以提高双用冰枕100的降温效果,又能防止双用冰枕100冻伤患者,通过枕套、枕芯130和降温组件140可以提高患者使用双用冰枕100时的舒适度。通过在降温组件140和第一枕面111之间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魔术贴150,可以便于降温组件140拆卸,在降温组件140降温效果不佳时,可以将降温组件140从第二枕面112上拆卸,放入冰箱冷冻,提高降温组件140的降温效果。通过第一魔术贴150将降温组件140与第二枕面112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因重力作用导致降温组件140在双用冰枕100内部移动,提高患者使用双用冰枕100的舒适度。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