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超声止血刀的夹钳机构。
背景技术:2.超声波刀是一种高频电外科设备,主要用于生物组织的切割和血管闭合等操作,具有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作用是对人体组织起到切割与凝闭的作用,不会引起组织干燥、灼伤等副作用,刀头在工作的过程中是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不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因此,其在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无血手术刀之称。
3.超声波刀是通过操作外管,使外管沿内管的轴向移动来带动夹钳和刀头进行啮合和分离,以此来起到手术进程中的对肌肉组织的切割和对血管的封闭等操作。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刀头和内管是固定连接的,且夹钳是铰接于内管的,因此,在操作外管使得夹钳和刀头相作用配合的过程中,夹钳也会相应地发生位移,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手术进程中夹钳的切割和凝血性能。
4.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如何确保夹钳在手术进程中,其在和刀头进行配合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从而提高夹钳的切割和凝血性能,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声止血刀的夹钳机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操作外管使得夹钳和刀头相作用配合的过程中,夹钳会相应地发生位移,从而影响手术进程中夹钳的切割和凝血性能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超声止血刀的夹钳机构,包括:
8.一外管,其一端设有一限位部;及
9.一插设于所述外管内的内管,具有一和所述限位部同侧设置的对接部;及
10.一铰接于所述对接部的夹钳,设有一和所述限位部相对接的配合部;及
11.一插设于所述内管内部的刀杆,具有一刀头,所述刀头经所述对接部延伸至所述内管外侧;
12.其中,所述外管沿所述内管的轴向进行往返滑动,以使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可活动地相对接配合,从而将所述夹钳锁定于所述外管对应于所述限位部所在的位置,及使所述夹钳和所述刀头进行对接和分离。
13.本专利中,内管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内管插设于外管内,外管可被操作相对于内管进行往返滑动,以带动夹钳和刀杆进行对接和分离,从而起到手术进程中的切割和凝血作用。本专利通过进一步在外管的一端设有一限位部,并在夹钳设有和限位部相适配的配合部,通过将限位部和配合部可活动地进行对接配合,以限制夹钳相对于外管发生位移,使得夹钳始终在外管对应于限位部所在的位置来和刀头进行对接配合,从而确保夹钳在使用
过程中的稳定性,可大大提高手术进程中夹钳的切割和凝血性能。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钳具有一安装端;
15.所述安装端沿所述夹钳转动轴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壁面;及
16.所述内管的对接部包括两朝向背对所述内管方向延伸的两支撑臂;
17.其中,每一所述安装壁面均设有一凸柱,每一所述支撑臂均开设有一转孔;
18.两所述支撑臂分别贴合于两所述安装壁面,且两所述凸柱和两所述转孔一一嵌合,以使所述夹钳相对于所述内管转动。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管的端部设有一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延伸的开口;
20.所述开口使所述端部形成两相对设置的抵接壁面和一作用底面;
21.其中,两所述抵接壁面分别用于和两所述凸柱的自由端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凸柱从所述转孔内脱离,从而限制所述夹钳沿所述外管的径向发生运动。
22.进一步优选地,每一所述支撑臂和与其同侧的所述抵接壁面之间预设有间隙。
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钳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抵接壁面或所述作用底面;及
25.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壁面远离所述夹钳的一端。
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两开设于所述作用底面的第一限位通孔,两所述第一限位通孔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对称设置;及
27.所述配合部为两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壁面远离所述夹钳一端的限位凸片,两所述限位凸片分别朝向所述安装壁面背对所述夹钳的方向延伸设置;
28.其中,两所述限位凸片分别可活动地插嵌于两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内,从而限制所述夹钳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发生运动。
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呈方形孔状;及所述限位凸片沿所述外管轴向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弧形凹面和一第二弧形凹面,所述第一弧形凹面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面分别和所述第一限位通孔的两侧边相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限位凸片从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内脱离。
3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两分别开设于两所述抵接壁面的第二限位通孔,两所述第二限位通孔邻近于所述作用底面设置;及
31.所述配合部为两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壁面远离所述夹钳一端的限位凸块,两所述限位凸块分别朝向所述安装壁面背对另一所述安装壁面的方向延伸设置;
32.其中,两所述限位凸块分别可转动地插嵌于两所述第二限位通孔内,从而限制所述夹钳沿所述外管的轴向发生运动。
3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刀头位于两所述安装壁面之间;及
34.所述夹钳具有一用于和所述刀头作用配合的作用面,所述作用面设有齿纹垫片。
3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36.1、本专利中,内管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内管插设于外管内,外管可被操作相对于内管进行往返滑动,以带动夹钳和刀杆进行对接和分离,从而起到手术进程中的切割和凝血作用。
37.2、本专利中,通过进一步在外管的一端设有一限位部,并在夹钳设有和限位部相适配的配合部,通过将限位部和配合部可活动地进行对接配合,以限制夹钳相对于外管发
生位移,使得夹钳始终在外管对应于限位部所在的位置来和刀头进行对接配合,从而确保夹钳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大大提高手术进程中夹钳的切割和凝血性能。
38.3、本专利中,通过在外管的端部设置两对称的抵接壁面分别来和两凸柱进行限位配合,如此可确保凸柱不会从转孔内脱离,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夹钳沿外管的径向发生运动,可大大提高夹钳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是图1的剖面图;
42.图3是图1所示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43.图4是图1所示的夹钳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是图1所示的外管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是图1所述的外管、内管及夹钳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7是图1所述的外管、内管及夹钳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7.图8是图1所述的外管、内管及夹钳在又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8.图9是图1所示的夹钳在又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0是图1所示的外管在又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50.附图标号说明:
51.夹钳机构100;外管1;开口11;抵接壁面12;作用底面13;第一限位通孔14;第二限位通孔15;缝隙16;内管2;支撑臂21;转孔211;夹钳3;安装端31;安装壁面311;凸柱3111;限位凸片32;第一弧形凹面321;第二弧形凹面322;限位凸块33;作用面34;齿纹垫片341;刀杆4;刀头41。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3.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54.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55.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
型中的具体含义。
56.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用于超声止血刀的夹钳机构100,包括一外管1、一内管2、一夹钳3及一刀杆4。外管1的一端设有一限位部。内管2插设于外管1内,且内管2具有一和限位部同侧设置的对接部。夹钳3铰接于对接部,且夹钳3设有一和限位部相对接的配合部。刀杆4插设于内管2内部,且刀杆4具有一刀头41,刀头41经对接部延伸至内管2外侧。其中,外管1沿内管2的轴向进行往返滑动,以使限位部和配合部可活动地相对接配合,从而将夹钳3锁定于外管1对应于限位部所在的位置,及使夹钳3和刀头41进行对接和分离。
58.本实施例中,内管2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内管2插设于外管1内,外管1被可操作地沿内管2的轴向进行往返移动,以带动夹钳3和刀杆4进行对接和分离,从而起到手术进程中的切割和凝血作用。本专利通过进一步在外管1的一端设置一限位部,并在夹钳3对应于其转动的位置设有和该限位部相适配的配合部,通过将限位部和配合部可活动地进行对接配合,以限制夹钳3相对于外管1发生位移,使得夹钳3始终在外管1对应于限位部所在的位置来和刀头41进行对接配合,从而确保夹钳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大大提高手术进程中夹钳3的切割和凝血性能。
59.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限位部和配合部相对接的位置接近于夹钳3相对于内管2的对接部转动的位置,也即是偏向于夹钳3的转动轴心,如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夹钳3在转动过程中,对其定位更为精准可靠,避免因夹钳3的定位不准确而带来手术误差,从而影响手术进程。
60.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参见图2至图4,内管2的对接部可包括两朝向背对内管2方向延伸设置的两支撑臂21。其中,两支撑臂21沿内管2的轴向对称设置,且两支撑臂21均可呈条形片状结构。相对应地,夹钳3具有一安装端31。其中,安装端31在沿夹钳3转动轴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壁面311,且两安装壁面311平行设置,用以和两支撑臂21相作用配合。具体地,两支撑臂21可分别贴合于两安装壁面311的内侧,每一安装壁面311背离另一安装壁面311的一侧均设有一呈圆柱体状的凸柱3111,且两凸柱3111对称设置。相对应地,每一支撑臂21的自由端部均开设有一和凸柱3111相适配的转孔211,两凸柱3111用以和两转孔211一一嵌合,以使夹钳3能够相对于内管2转动。
6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当内管2插设于外管1内时,外管1对应于夹钳3的一端设有一开口11,且该开口11优选为沿外管1的轴向剖切形成。如此,该开口11可使得外管1对应的该端部位置形成两相对设置的抵接壁面12和一连接于两抵接壁面12的作用底面13。值得一提的是,当该端部设置呈方形端口时,两抵接壁面12和作用底面13均可呈平整的片状结构,且该端部的纵向剖面呈u形状。当该端部呈和外管1的轮廓相一致的圆形端口时,两抵接壁面12和作用底面13均可呈和外管1轮廓一致的弧形面状。也即是说,开口11对应端部的两侧形成两抵接壁面12,开口11对应端部的相对一侧形成作用底面13,至于两抵接壁面12和作用底面13的具体构造均不作任何限制,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62.具体地,参见图5至图8,当外管1相对于内管2进行滑动的过程中,夹钳3的安装端31逐步进入外管1的开口11内,当夹钳3的配合部对接于外管1的限位部时,夹钳3由于受到
配合部和限位部的限位作用,不会继续跟随内管2一起移动,此时,设置于夹钳3上的两凸柱3111的自由端分别和两抵接壁面12相作用配合,使得两凸柱3111在两抵接壁面12的限位作用下,不会因收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沿外管1径向的运动,从而可确保其始终不会从转孔211中脱离,最终可确保进入开口11内的夹钳3不会从内管2上脱落,最终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63.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臂21和与其同侧的抵接壁面12之间均预设有间隙,如此可确保夹钳3在相对于内管2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摩擦阻碍。
64.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夹钳3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最大距离小于开口11的宽度。如此可有效确保夹钳3在相对于内管2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管1开口11的阻碍,从而可确保其能够顺畅地和刀头41进行对接和分离,且能够确保其能够达到预设的伸展幅度。
65.本实施例中,限位部设置于抵接壁面12或作用底面13,及配合部设置于安装壁面311远离夹钳3的一端。两者可活动地相对接配合,用以将夹钳3锁定于外管1对应于限位部所在的位置,防止夹钳3跟随内管2继续发生移动。
6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示例,参见图4和图5,限位部可为两开设于作用底面13的第一限位通孔14,两第一限位通孔14沿外管1的轴向对称设置。及配合部可为两分别设置于两安装壁面311远离夹钳3一端的限位凸片32,两限位凸片32分别朝向安装壁面311背对夹钳3的方向延伸设置。其中,两限位凸片32分别可活动地插嵌于两第一限位通孔14内,从而限制夹钳3沿外管1的轴向发生运动。
67.具体地,限位凸片32的壁厚可和安装壁面311的壁厚相同,且限位凸片32可由安装壁面311直接延伸形成,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可确保限位凸片32具备足够的稳固性。
68.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通孔14可呈方形孔状,及限位凸片32沿外管1轴向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弧形凹面321和一第二弧形凹面322,第一弧形凹面321和第二弧形凹面322分别和第一限位通孔14的两侧边相限位配合,以限制限位凸片32从第一限位通孔14内脱离。其中,夹钳3在转动的过程中,当夹钳3朝向远离刀头41的一侧转动时,第一弧形凹面321和第一限位通孔14的一侧边相转动配合,可确保夹钳3的顺畅转动。当夹钳3朝向靠近刀头41的一侧转动时,第二弧形凹面322和第一限位通孔14的相对一侧边相转动配合,可确保夹钳3能够顺畅地对接刀头41。且第一弧形凹面321和第二弧形凹面322可使得限位凸片32的端部的横向截面大于限位凸片32和安装壁面311连接处的横向截面,以达到和第一限位通孔14的限位作用,防止其从第一限位通孔14中脱离。
69.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示例,参见图9和图10,限位部可为两分别开设于两抵接壁面12的第二限位通孔15,两第二限位通孔15邻近于作用底面13设置。及配合部为两分别设置于两安装壁面311远离夹钳3一端的限位凸块33,两限位凸块33分别朝向安装壁面311背对另一安装壁面311的方向延伸设置。其中,限位凸块33和第二限位通孔15的轮廓相适配,两限位凸块33分别可转动地插嵌于两第二限位通孔15内,从而限制夹钳3沿外管1的轴向发生运动。
70.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两限位凸块33自由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抵接壁面12之间的距离,为了确保两限位凸块33能够顺畅地插嵌于两第二限位通孔15内,可在作用底面13沿外管的轴线方向开设一缝隙16,该缝隙16优选为开设于作用底面13的中心线上,但并不限
于此。其中,当两限位凸块33抵接于两抵接壁面12时,两抵接壁面12在缝隙16的作用下张开,以确保两限位凸块33能够插嵌于两第二限位通孔15内部,然后可将该缝隙16焊接固定,以防止两限位凸块33从两第二限位通孔15内脱离。
71.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刀杆4的刀头41经对接部延伸至内管2外侧。值得一提的是,该刀头41可为钝刀头41或者尖锐刀头41,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可根据实际手术需求作具体选择。且夹钳3在转动的过程中,刀头41始终位于两安装壁面311之间,从而可确保刀头41不会限制夹钳3的自由转动。且值得一提的是,夹钳3具有一用于和刀头41作用配合的作用面34,该作用面34设有齿纹垫片341。
7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