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艾灸仪,尤其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迷你艾灸仪。
背景技术: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3.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间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灸法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且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较直接灸更为常用,目前市场上间隔灸的部分艾灸仪虽然方便携带,在使用时手部握持不便,导致艾灸时位置有限,部分艾灸仪体积虽小,但使用后拆分不便,导致使用后清理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随身携带的迷你艾灸仪。
技术实现要素: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随身携带的迷你艾灸仪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艾灸仪艾灸时手动位移不便和使用后清理不便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随身携带的迷你艾灸仪,包括防护握把和燃烧筒,所述燃烧筒外表面固定有燃烧筒;所述燃烧筒顶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顶端卡合有出烟筒,所述出烟筒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出烟孔,所述出烟筒内部卡合放置有滤网筒,所述出烟筒顶端卡合有连接底座,且连接底座顶端通过卡扣连接有卡块。
6.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筒外表面胶粘有隔热胶垫,所述燃烧筒顶端开设有与固定环底端配合的连接口。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外圈直径等于防护握把的内圈直径,所述防护握把顶部的固定环底端胶粘有环形密封胶垫,所述固定环中部的外圈直径大于防护握把的外圈直径。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内部的出烟筒外表面等距固定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固定环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导槽,且限位导槽设置为环形。
9.进一步地,所述出烟筒底端固定有第一封气板,所述第一封气板底端的固定环上固定有第二封气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出烟筒底端设置为阶梯状,所述出烟筒阶梯状顶端的内圈直径小于滤网筒的外圈直径。
11.进一步地,所述出烟筒内部底端等距固定有多个放置隔杆,且放置隔杆两端皆设置为与滤网筒内部配合的弧形。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气板底端和第二封气板顶端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封气板和第二封气板的面积皆大于固定环底端的面积二分之一。
13.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底端的连接底座内部对滑动连接有限位拉板,两个所述限位
拉板相对的一侧皆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皆分别固定在限位拉板和连接底座上。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拉板皆设置为“l”形,所述出烟筒顶端皆开设有与限位拉板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卡块顶端皆开设有与限位拉板配合的移动槽。
15.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分体式艾灸结构,在燃烧筒内部进行艾灸,然后通过滤网筒导出,在使用时握持防护握把即可移动艾灸仪,从而可以对身体不同位置进行艾灸,提高了艾灸仪的适用范围,且使用完成后,滤网筒和燃烧筒可以拆分后单独清理,避免内部污渍残留影响多次使用,决了现有的艾灸仪艾灸时手动位移不便和使用后清理不便的问题,提高了艾灸仪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防护握把,2、燃烧筒,3、隔热胶垫,4、固定环,5、出烟筒,6、第一封气板,7、第二封气板,8、限位块,9、限位导槽,10、滤网筒,11、连接底座,12、卡块,13、限位拉板,14、导向杆,15、弹簧,16、出烟孔,17、放置隔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
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9.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随身携带的迷你艾灸仪,包括防护握把1和燃烧筒2,燃烧筒2外表面固定有燃烧筒2;燃烧筒2顶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环4,且固定环4顶端卡合有出烟筒5,出烟筒5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出烟孔16,出烟筒5内部卡合放置有滤网筒10,出烟筒5顶端卡合有连接底座11,且连接底座11顶端通过卡扣连接有卡块12,通过手持式设置,方便携带的同时,也方便将艾灸仪移动至任意穴位处进行艾灸,提高了艾灸的效果。
30.燃烧筒2外表面胶粘有隔热胶垫3,燃烧筒2顶端开设有与固定环4底端配合的连接口,通过隔热胶垫3阻隔燃烧筒2内部艾条燃烧时的热量,方便握持防护握把1;固定环4的外圈直径等于防护握把1的内圈直径,防护握把1顶部的固定环4底端胶粘有环形密封胶垫,固定环4中部的外圈直径大于防护握把1的外圈直径,方便固定环4与防护握把1卡合,且保证固定环4和防护握把1之间的密封性;固定环4内部的出烟筒5外表面等距固定有多个限位块8,固定环4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8配合的限位导槽9,且限位导槽9设置为环形,通过限位块8和限位导槽9卡合,方便固定环4和出烟筒5限位固定,同时也保证限位块8可以在限位导槽9内部转动,从而方便对第一封气板6和第二封气板7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出烟筒5底端固定有第一封气板6,第一封气板6底端的固定环4上固定有第二封气板7,通过第一封气板6和第二封气板7方便对燃烧筒2的出烟量进行调整;出烟筒5底端设置为阶梯状,出烟筒5阶梯状顶端的内圈直径小于滤网筒10的外圈直径,方便滤网筒10卡合放置在出烟筒5内部,且当连接底座11和卡块12固定在滤网筒10内部时,滤网筒10也会在连接底座11和出烟筒5的配合下固定在出烟筒5内部;出烟筒5内部底端等距固定有多个放置隔杆17,且放置隔杆17两端皆设置为与滤网筒10内部配合的弧形,方便在放置隔杆17上放置辅助艾灸材料,且避免放置隔杆17造成滤网筒10底端封堵,保证烟气可以散出;第一封气板6底端和第二封气板7顶端贴合设置,第一封气板6和第二封气板7的面积皆大于固定环4底端的面积二分之一,保证第一封气板6和第二封气板7转动后,可以对出烟量进行调整,当第一封气板6和第二封气板7对称放置时,燃烧筒2处于密封状态;卡块12底端的连接底座11内部对滑动连接有限位拉板13,两个限位拉板13相对的一侧皆固定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皆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两端皆分别固定在限位拉板13和连接底座11上,通过限位拉板13和弹簧15配合,方便将连接底座11和卡块12与出烟筒5固定,避免未经过滤网筒10过滤的烟气散出;限位拉板13皆设置为“l”形,出烟筒5顶端皆开设有与限位拉板13配合的固定孔,卡块12顶端皆开设有与限位拉板13配合的移动槽,方便在拆分和安装时拉动限位拉板13,也方便限位拉板13插入出烟筒5内部,从而可以将连接底座11和卡块12与出烟筒5固定。
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使用艾灸仪时,握持固定环4拧动防护握把1,带动燃烧筒2转动,即可使得燃烧筒2与固定环4分离,然后将点燃的艾放置在燃烧筒2内部,使得艾在燃烧筒2内部的燃烧腔燃烧,然后将固定环4拧动至燃烧筒2上固定,按动相对拉动两个限位拉板13,使得两个限位拉板13相对移动压缩弹簧15,即可使得限位拉板13与出烟筒5分离,此时连接底座11与出烟筒5之间的固定解除解除,将连接底座11从出烟筒5内部取出,即可将滤网筒10打开,将姜片、附子、盐等物品放置在放置隔杆17上,再按动限位拉板13,将连接底座11卡合按入出烟筒5内部,并松开限位拉板13,使得限位拉板13在弹簧15的推动下插入固定孔内部,即可将连接底座11与出烟筒5固定,此时艾燃烧的烟通过滤网筒10和出烟孔16排出,握持防护握把1,将出烟筒5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即可,且在艾灸时,可以转动出烟筒5,带动第一封气板6转动,通过调整第一封气板6和第二封气板7之间的错位面积,对艾灸的强度进行调整,艾灸完成后,先拧动燃烧筒2,使得燃烧筒2与固定环4分离后,即可将燃烧后的艾从燃烧筒2内部倒出,然后对燃烧筒2进行单独清理,再次按动限位拉板13,即可将连接底座11从出烟筒5内部取出,然后将滤网筒10从出烟筒5内部倒出,再拉动出烟筒5,即可将出烟筒5从固定环4内部拔出,即可对固定环4、滤网筒10和出烟筒5单独清理,清理完成后,将燃烧筒2拧动至与固定环4固定,再将出烟筒5插设至固定环4内部,使得限位块8与限位导槽9卡合,然后将连接底座11重新安装至出烟筒5内部即可。
3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3.1.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燃烧筒2、固定环4和出烟筒5的分体式设计,方便在艾灸完成后,对燃烧筒2、固定环4和出烟筒5单独清洗,也方便握持燃烧筒2调整艾灸位置,且通过滤网筒10进行过滤,避免艾条燃烧时,有颗粒飘出影响使用者呼吸,提高了艾灸仪的实用性;
34.2.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第一封气板6和第二封气板7配合,方便对艾灸时的烟飘出的量进行调节,避免烟气过大或过小影响艾灸效果,且在限位块8和限位导槽9的配合下,避免出烟筒5与固定环4分离,提高了艾灸仪的适用性;
35.3.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放置隔杆17可以在滤网筒10内部放置姜片等辅助艾灸材料,使得艾条的烟气先经过材料浸染后再排出,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进行放置和调整,提高了艾灸仪的整体艾灸效果。
36.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