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助行仪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助行仪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行仪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助行仪用于在使用者行走时提供辅助功能,避免使用者摔倒。然而,由于助行器的使用者的腰腿力量不足,经常出现使用者不能独自站立起来的情况,此时便需要外人提供助力,使其可以站立起来,但这样每次都需要外人帮忙,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也耗费看护人力;且现有的助行仪,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支撑力不稳定,便可能出现使用者摔倒的情况;同时,现有的助行仪结构较大,各部件难以折叠,占用空间多,存在存放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助行仪支撑结构,以达到实现支撑结构折叠并方便存放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助行仪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用于提升第一连接杆的第一气缸组件、用于提升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气缸组件、和支撑管;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骨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骨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支撑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5.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人体的第一支撑件;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人体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嵌合连接;
6.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一卡接条;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卡接条与所述第一支撑条铰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条和第一支撑条的铰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卡接条的第一旋钮;在所述第一卡接条上设置有卡块;
7.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条和第二卡接条;所述第二支撑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卡接条与所述第二支撑条铰接;在所述第二卡接条和第二支撑条的铰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卡接条的第二旋钮;在所述第二卡接条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第一卡接条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条内部,且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孔内。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上均设置有坐垫;在所述支撑管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持手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骨架上及所述第二骨架上均设置有后轮;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上均设置有前轮。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骨架侧边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连杆组件;在所述第二骨架侧边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上均设置侧轮。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均设置有第一海绵块;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海绵块。
12.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气缸;若干个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骨架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
14.所述第二气缸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二气缸;若干个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骨架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
15.在其中一个所述把持手柄上设置有控制手柄;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控制手柄电连接。
16.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一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锁件;在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第二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锁件。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手垫。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让使用者坐在坐垫上,并让使用者将左右腋下分别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面,然后通过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驱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向上提升,从而将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缓慢提升上去,以此提供助力让使用者可以借助提升力逐渐站立起来,然后借助助行仪行走,方便腿脚受伤的人进行康复治疗,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可进行折叠,方便存放。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第一骨架;2、第二骨架;3、第一气缸组件;4、第二气缸组件;5、第一连接杆;6、把持手柄;7、第一支撑件;701、第一支撑条;702、第一旋钮;703、第一卡接条;704、卡块;8、第二支撑件;801、第二支撑条;802、第二旋钮;803、第二卡接条;804、卡孔;9、第一海绵块;10、第二海绵块;11、控制手柄;12、防护条;13、后垫;14、第一锁件;15、第二锁件;16、坐垫;17、第一连杆组件;18、后轮;19、侧轮;20、前轮;21、手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
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行仪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骨架1、第二骨架2、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用于提升第一连接杆5的第一气缸组件3、用于提升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气缸组件4、和支撑管;所述第一骨架1和所述第二骨架2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骨架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骨架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支撑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上,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其中,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铰接,以此可以进行折叠,从而方便助行仪的存放,而在需要使用助行仪的时候,可以将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打开,然后将支撑管插接在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之间,以此形成支撑框架,从而进行助行仪的使用。
28.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人体的第一支撑件7;所述第一支撑件7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人体的第二支撑件8;所述第二支撑件8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件7与所述第二支撑件8嵌合连接;其中,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嵌合安装后,可以稳定支撑在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上,接着,使用者可以将腋下分别放置在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上,然后通过第一气缸组件3和第二气缸组件4的驱动,以此将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缓慢提升上去,从而让使用者可以缓慢站立起来,且可以对人体进行支撑,从而使其可以借助助行仪行走。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7和所述第二支撑件8上均设置有第一海绵块9;在所述第一支撑件7和所述第二支撑件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海绵块10;两个海绵块可以让使用者将腋下放置在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上的时候,增加舒适感,从而增强使用性能。
3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支撑件8上设置有防护条12;所述防护条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8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7可拆卸连接,防护条12可以在使用者站立起来的时候为其提供阻挡作用,防止使用者向后倾倒,并在防护条12上设置有后垫13,以此防止防护条12与使用者产生碰撞,从而对其造成伤害。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7包括第一支撑条701和第一卡接条703;所述第一支撑条70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铰接;所述第一卡接条703与所述第一支撑条701铰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条703和第一支撑条701的铰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卡接条703的第一旋钮702;在所述第一卡接条703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支撑件8嵌合连接的卡块704。
32.所述第二支撑件8包括第二支撑条801和第二卡接条803;所述第二支撑条80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卡接条803与所述第二支撑条801铰接;在所述第二卡接条803
和第二支撑条801的铰接处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卡接条803的第二旋钮802;在所述第二卡接条803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第一支撑件7嵌合连接的卡孔804。
33.其中,第一支撑件7可以在第一连接杆5上转动,第二支撑件8可以在第二连接杆上转动,接着通过第一卡接条703插接到第二卡接条803内,并让第一卡接条703上的卡块704卡入第二卡接条803的卡孔804内,以此实现第一卡接条703和第二卡接条803的嵌合连接,同时,卡孔804设置有多个,以此调节第一卡接条703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的支撑点位,而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连接之后,可以稳定支撑在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上,以此为使用者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34.所述第一骨架1和所述第二骨架2上均设置有坐垫16,坐垫16为使用者提供位置;在所述支撑管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持手柄6,以此让使用者握着把持手柄6来行走或让使用者握着稳定站立起来,从而提高助行仪的安全性能。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骨架1上及所述第二骨架2上均设置有后轮18;所述第一骨架1和所述第二骨架2上均设置有前轮20;以此让使用者可以推着助行仪行走,从而进行康复治疗。
36.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骨架1侧边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连杆组件17;在所述第二骨架2侧边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17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上均设置侧轮19;其中,两个侧轮19可以提供两个支撑点,从而使助行仪可以更加稳定地行走,而第一连杆组件17和第二连杆组件可以进行两个侧轮19的收缩折叠,从而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方便助行仪的存放。
3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组件3包括若干个第一气缸;若干个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骨架1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铰接;
38.所述第二气缸组件4包括若干个第二气缸;若干个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骨架2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
39.在其中一个所述把持手柄6上设置有控制手柄11;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控制手柄11电连接。
40.其中,通过控制手柄11可以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开关,使两种气缸可以同步启动,从而将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缓慢向上提升或下降,以此让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将使用者缓慢提升上去,从而让其可以借力站立起来,或通过下降让使用者可以缓慢坐到坐垫16上,以此进行助行仪的智能使用,并方便使用者进行康复治疗。
4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骨架1与所述第二骨架2的第一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锁件14;在所述第一骨架1和所述第二骨架2的第二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锁件15;其中,在需要使用助行仪的时候,打开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然后通过第一锁件14和第二锁件15将两者锁紧,从而让助行仪可以稳定移动,而在使用完毕后,可以松开第一锁件14和第二锁件15,使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可以折叠起来;其中,第一锁件14和第二锁件15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实现锁件两个铰接连杆的功能。
4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手垫21;两个手垫21分别对应一个把持手柄6,以此让使用者在握着把持手柄6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垫21垫着手臂,从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
4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让使用者将两边腋下分别放置在第一支撑件7和
第二支撑件8上面,然后通过操作控制手柄11,以此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使其驱动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向上提升,从而将第一支撑件7和第二支撑件8缓慢提升上去,以此提供助力让使用者可以借助提升力逐渐站立起来,然后借助助行仪行走,方便腿脚受伤的人进行康复治疗,且在使用者行走劳累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再通过操作控制手柄11,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使其控制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向下下降,从而让使用者可以缓慢坐到坐垫16上休息。
4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为使用者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其可以借助稳定行走,主要用于腿脚受伤的病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其主要是起辅助康复治疗及助行的作用,让这些人群方便行走,同时可保证这类腿脚不便的特殊人群的使用效果。
4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完毕后,可以将其折叠起来,从而减少占地空间,方便存放。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