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冷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属于术后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冷敷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骨科和外伤造成的肢体肿胀在24小时内采用冷敷治疗已经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手段,通过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减缓,并使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降低,组织液外渗减少,局部代谢减缓,同时有效地减少了炎性介质的释放,可降低局部组织温度、收缩血管、减少皮下出血、减轻组织肿胀,同时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度、提高疼痛阈值,达到止痛、消肿的作用;在冷敷过程中若采用冰块(其表面温度过低)直接对患者患处进行冷敷,则极易造成患处产生冻伤的情况,而且由于冰块较硬导致其无法与患处紧密贴合,造成患处与冰块接触部位过冷而未与冰块接触部位冷敷效果较差,现有的越来越多通过冰水混合物(由冰渣、冰水混合而成且将其装进冷敷袋内)来替代冰块进行冷敷,由于冰渣堆积在一起,导致产生很多缝隙,随着冷敷的进行而当冰渣融化时,导致冷敷袋体积减小进而使得冷敷袋无法与患处紧密贴合(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密度小,当冰渣融化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现象),同样会导致冷敷效果降低或者无法达到应有的质量效果;现有的冷敷装置通常用冷敷袋直接将患者患处以及患处周围组织全部覆盖,由此一来,由于患处与患处周围的组织需要的冷敷强度不同,此种情况极易造成患处周围的组织因过渡冷敷而产生二次损伤;鉴于以上,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冷敷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冷敷装置,该冷敷装置设有若干可移动的冷敷袋可根据使用需求任意调整冷敷袋的位置,针对患处、患处周围组织有针对性的、精准的进行冷敷,另外该装置可检测冷敷袋与患处之间的贴合情况,而相应的调整冷敷袋的位置,使得冷敷袋始终能够紧密贴合在患处、患处周围组织表面,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冷敷治疗效果。
4.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冷敷装置,包括两转动安装配合的半圆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架上同轴心转动安装有若干横杆且横杆上可移动安装有冷敷架,所述冷敷架上设有控制箱且控制箱内滑动安装有阀板,所述阀板置于控制箱外一端一体设有弧形板且弧形板内弧形面上设有冷敷袋,所述冷敷袋背离弧形板一侧一体设有感温袋且感温袋内设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控制箱上下两壁经u形管连通且u形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箱、u形管内充满液体介质,所述感温袋连通有设于u形管上的压力阀且压力阀连通有设于控制箱上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经单向机构驱动阀板,所述控制阀、压力阀相配合满足:当压力阀导通时同步使得控制阀打开;
所述半圆形架横向两端分别设有夹紧机构。
5.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1)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冰渣融化成水而导致冷敷袋产生干瘪进而使得冷敷袋无法与患处紧密贴合时,可自动调整冷敷袋相对于患处表面的位置并且使得其始终与患处、患处周围组织表面位置保持紧密贴合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冷敷治疗效果;(2)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感温袋内设置碳酸溶液,当冷敷袋与患处表面不再紧密贴合而导致患处温度上升时,碳酸溶液受热分解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氧化碳气体做功的同时,碳酸溶液受热分解时从患处位置吸收一定的热量,从而减缓了患处温度过快上升的趋势,为使得当冷敷袋再次紧密贴合在患处位置而提供时间缓冲余量,进一步提高了冷敷效果;(3)该冷敷装置设有若干可移动的冷敷袋可根据使用需求任意调整冷敷袋的位置,针对患处、患处周围组织有针对性的、精准的进行冷敷,而且该装置针对患处冷敷过程中不影响对患处部位的固定 ,使用方便、轻巧,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横向一侧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两半圆形架打开时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横杆、半圆形架配合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弧形板、横杆配合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安装块、横杆配合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折弯管、感温袋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转箱、控制箱、传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弧形板、冷敷袋、感温袋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压力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压力球、u形杆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阀板、从动架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磁力发生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15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8.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冷敷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两转动安装配合的半圆形架1,两半圆形架1一端转动安装配合,另一端通过锁扣37实现将闭合的两半圆形架1进行固定,本方案的改进之处在于:在半圆形架1上同轴心转动安装有若干横杆2(本方案中在每个半圆形架1上设有两个横杆2,关于横杆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相应的设定),每个横杆2上可移动安装有冷敷架,在每个半圆形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夹紧机
构,可用于实现对患者肢体(腿部、胳膊等)进行夹紧、固定,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设于半圆形架1上的锁扣37打开并且转动两半圆形架1,使得两半圆形架1分别向外展开,如附图3所示,此时可将患者的肢体(腿、胳膊)放入至两半圆形架1之间的空间内,随后转动两半圆形架1并且使之闭合(两半圆形架1之间的尺寸大于患者腿、胳膊的尺寸,使得患者的腿部、胳膊等可放入至两半圆形架1中),通过锁扣37将完成闭合的两半圆形架1进行固定、定位,如附图1所示,随后通过设于半圆形架1两端的夹紧机构实现对患者腿部、胳膊的定位、夹紧,避免其肢体随意晃动(患者骨折刚做完手术后,应实现对患者骨折手术位置进行定位,避免其乱动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 当患者的肢体穿入至两半圆形架1内并且被夹紧机构实现夹紧、定位后,医务人员通过患者肢体上的患处位置而相应的调整两半圆形架1上横杆2的位置,以及滑动安装在横杆2上冷敷架的位置,以使得弧形板5移动至患者患处部位,如附图1所示,若患者患处位置覆盖面积较大,则可通过移动两半圆形架1上的横杆2、调整横杆2上冷敷架的位置,使得若干弧形板5对接在一起,共同实现将患者患处进行覆盖冷敷的效果(在本方案中两个半圆形架1上共设有四个横杆2、四个冷敷架),当医务人员将相应数量的弧形板5移动至患处位置时,随后通过调整弧形板5(使得弧形板5相对于横杆2沿半圆形架1径向移动)进而控制弧形板5与患处之间的距离,如附图1所示,医务人员可选择通过将三个弧形板5对接在一起来实现将患处进行包裹、覆盖而进行冷敷的效果,若患者患处覆盖面积较小,则只需要将其中一个弧形板5移动至患者患处位置即可(具体可根据患者患处覆盖面积的大小而选择弧形板5的数量),待将相应数量的弧形板5移动至患处位置并且将患处覆盖后,其余的弧形板5可实现对患处周围的组织进行冷敷(患处的组织需要的冷敷程度较大,而患处周围组织需要冷敷的程度较小,进而可根据冷敷部位的不同而控制冷敷时间,避免将患处以及患处周围一并进行冷敷而导致患处周围组织因过渡冷敷产生冻伤); 具体的:如附图8所示,在弧形板5内弧形面上安装有冷敷袋6且冷敷袋6内装填有冰水混合物(具体为冰渣、冰水的混合物且两者比例1:1设置),冷敷袋6背离弧形板5一侧安装有感温袋7且感温袋7内设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实现将感温袋7处于充满且鼓起状态),医务人员通过设于弧形板5上的注入口,同时冷敷袋6侧面设有排液口,可实现在不使用时,将冷敷袋6内的水向外排出(注入口、排液口在图中示出,均未标号),可实现箱冷敷袋6内灌注冰水混合物,医务人员通过调整冷敷架相对于横杆2沿半圆形架1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感温袋7以一定压力抵触于患者患处部位(若只是将感温袋7与患处接触而无挤压力,则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的缝隙中会有外界空气流过,使得冷敷袋6内的温度经过感温袋7向患处组织转移时,部分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影响冷敷效果无法较好的实现对患处组织进行降温),如附图7所示,在控制箱3内滑动安装有阀板4且控制箱3与u形管8内充满液体介质(如液压油等,也可以是水),初始时设于u形管8上的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则控制箱3、u形管8内的液体介质无法流动,进而使得阀板4在控制箱3内无法移动,从而也就实现了对冷敷架进行定位的效果,随后即可实现使得感温袋7保持一定压力抵接在患处表面位置并且对患处进行冷敷(注:当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位置紧密贴合时,患处位置始终处于较好的冷敷状态,可足以实现对患处内部炎症部位的降温,此时气体发生器不会产生气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敷袋6内的冰渣会有部分融化,此时冷敷袋6内的冰水混合物中冰水的比例增多,从而造成冰袋的体积减小,因为初始当冷敷袋6内充满冰渣、冰水混合物时,冰渣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缝隙,从而导致冷敷袋6内的部分空间被浪费,而且同等质量的冰的体积是大于水的,因此,
上述两种情况会导致当冷敷袋6内的冰渣部分融化成冰水时,则导致冷敷袋6相对于初始时产生一定程度的干瘪(不再处于如初始时的饱满状态),使得安装在冷敷袋6上的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位置的抵触力减小,无法实现与患处紧密贴合(此时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产生缝隙且有外接空气流过,影响冷敷袋6的温度向患处转移),由于有部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产生散失,此时会造成患处表面温度上升(患处组织内部的炎症会导致患处组织起热),此时患处表面位置的温度上升并且传递到设于感温袋7内的气体发生器,使得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随着冰渣的融化,导致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的紧密贴合程度进一步降低,患处内部的炎症组织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提升患处表面的温度,则使得气体发生器产生更多的气体,由于感温袋7连通有设于u形管8上的压力阀,则当气体产生一定量并且使得压力阀内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进而将压力阀打开(当压力阀导通时,同步使得控制阀打开,此时控制箱3、u形管8处于连通状态并且阀板4可在控制箱3内移动),此时气体通过压力阀进入至设于控制箱3上的传动装置并且通过传动装置、单向机构带动阀板4沿着控制箱3进行移动,进而带动与阀板4固定连接的弧形板5朝着靠近患处表面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感温袋7再次与患处表面紧密贴合接触; 当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紧密贴合接触时,则使得冷敷袋6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较好的传递至患处位置(此时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紧密贴合,不再有空气流经),则开始对温度上升的患处位置进行冷却、降温,则使得患处温度开始下降,伴随着患处温度的下降,使得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减小以至停止产生气体, 待患处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气体发生器开始吸收之前产生的气体(进入至传动装置内的气体经压力阀回流至感温袋7内的气体发生器内)并且使得压力阀内气压降低,以至使得压力阀再次关闭(与此同时,控制阀同步关闭),此时控制箱3、u形管8再次不导通(液体介质在控制箱3、u形管8内无法流动),进而实现对阀板4再次定位(同步实现对弧形板5进行定位),而此时,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再次保持紧密贴合状态(实现对患处位置表面较好的冷敷效果); 注:当传动装置内的气体在回流至感温袋7内的气体发生器时,由于传动装置经单向机构与阀板4连接,故,传动装置不会经单向机构带动阀板4动作,待继续冷敷一段时间并且冷敷袋6内的冰渣、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渣进一步融化时,则使得冷敷袋6干瘪程度进一步增加,此时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之间无法继续保持紧密贴合程度,则导致患处温度再次上升,随后过程同上,通过该装置调整弧形板5与患处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当感温袋7与患处位置无法保持贴合时,及时做出调整,使得针对患处的冷敷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一般冷敷过程持续十分钟左右结束) 。
9.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6所示,u形管8上一体设有承载块9,如附图10所示,u形管8穿过承载块9,初始时置于u形管8内的控制球10(控制球10外径与u形管8内径相同)上的通孔11处于如附图10所示状态(此时该控制球10实现将u形管8与控制箱3之间进行隔断,此时液体介质无法在控制箱3、u形管8之间流动进而使得阀板4处于定位状态),此时设于控制球10内的通孔11处于水平方向上,控制球10经设于承载块9内的传动机构与压力阀连接,当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不断的涌入至压力阀会迫使压力阀在承载块9内移动,以至移动一定距离后,使得压力阀打开并且此时压力阀通过与之连接的传动机构实现带动控制球10转动一定角度(使得设于控制球10内的通孔11与u形管8连通进而使得控制箱3、u形管8连通),此时气体产生的气体经压力阀进入至传动装置内并且通过传动装置、单向机构带动阀板4在控制箱3内移动(阀板4与控制箱3内侧被滑动配合接触,当阀板4在控制箱3
内移动时,带动液体介质经过设于控制球10上的通孔11在控制箱3、u形管8内流动)。
10.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附图10所示,压力阀包括设于承载块9内的阶梯孔12且阶梯孔12内直径较大一端内竖向滑动安装有压力球13(阶梯孔12直径较小一端与感温袋7连通),压力球13外径与阶梯孔12直径较大一端内径相同,初始时,压力球13在伸缩弹簧14的作用下其下端面抵触于阶梯孔12直径较小一端上端面,如附图11所示,压力球13内贯穿设有圆孔18且圆孔18内设有开闭阀且当压力球13处于如附图11所示位置时,开闭阀处于关闭状态,伴随着冷敷的进行以至当冷敷袋6内冰渣部分融化时(导致冷敷袋6产生一定程度干瘪),使得患处表面位置温度开始上升,此时气体发生器开始产生气体并且进入至阶梯孔12直径较小一端,由于此时开闭阀处于关闭状态,故,伴随着气体的持续产生,则在气压的作用下顶着压力球13克服伸缩弹簧14的作用力而带动压力球13在阶梯孔12内上移; 如附图11所示,压力球13上一体设有u形杆15且u形杆15其中一悬臂置于阶梯孔12上方位置,另一悬臂与承载块9竖向滑动配合,如附图12所示,u形杆15与承载块9竖向滑动配合部位下端设有若干齿系16且齿系16啮合有与控制球10同轴转动的齿轮17(承载块9内设有用于容纳齿系16、u形杆15悬臂、齿轮17的空间),当压力球13在气压的作用下沿阶梯孔12上移过程中,会通过配合的u形杆15、齿系16、齿轮17同步带动控制球10进行转动,以至压力球13上移一定距离后(此时开闭阀被打开),与此同时,刚好带动控制球10转动至使得通孔11与u形管8实现连通,此时产生的气体经圆孔18以及打开的开闭阀不断进入至传动装置内并且通过单向机构实现带动阀板4移动。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附图11所示,开闭阀包括轴向滑动安装于圆孔18内的开闭板19(开闭板19上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气体只能由上而下穿过开闭板19而无法由下而上穿过开闭板19),在阶梯孔12上端位置内壁上固定有l形杆21且l形杆21竖向延伸部位置于圆孔18内,如附图11所示,初始时,l形杆21竖向部位抵接于t形杆20上端面,t形杆20与圆孔18内壁之间连接有升降弹簧39且圆孔18内轴向两侧设有抵触于开闭板19上端面的凸起(图中示出未标号);当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进入至阶梯孔12直径较小一端时,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迫使压力球13克服伸缩弹簧14的作用力而向上移动,在上移过程中l形杆21竖向部分末端抵触在t形杆20上端面,会迫使 t形杆20相对于压力球13向下移动,以至使得开闭板19沿着圆孔18向外滑出圆孔18(此时开闭板19处于圆孔18下方且间隔一定距离),此时气体经开闭板19与圆孔18之间空隙进入至圆孔18内并且经圆孔18向上移动,而最终进入至传动装置内,实现带动阀板4在控制箱3内移动的效果; 伴随着阀板4的移动进而同步带动弧形板5朝着靠近患处表面的位置移动,进而使得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之间的贴合程度进一步增加,使得冷敷袋6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通过感温袋7向患处表面位置进行传递时,不会产生损失,进而加快对患处位置的冷敷,以至使得患处位置的温度缓慢下降,在患处表面位置温度下降过程中,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的速率同步减小,以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且开始吸收之前产生的气体,此时进入至传动装置内的气体会重新返流并且通过设于开闭板19上的单向阀返流至感温袋7内,在此过程中阶梯孔12内的气压逐渐减小,则压力球13在伸缩弹簧14弹力作用下也同步向下并且朝着初始位置移动,以至当移动至初始位置时,再次实现将阶梯孔12进行封堵(此时开闭板19相对于圆孔18的位置也完成复位,如附图11所示); 注:在阶梯孔12直径较大一端上方相应位置处设有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当压力球13在气压作用下上移至一定距离后,受到挡块的阻
碍无法继续上移,即,压力球13在阶梯孔12内能够上移的最大距离,满足:通过u形管8、齿系16、齿轮17的传动能够带动控制球10由初始位置转动90
°
,即,使得通孔11由初始时的处于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控制球10处于最大开启状态),当压力球13恢复至初始位置时,通过u形杆15、齿系16、齿轮17的配合使得设于控制球10内的通孔11再次处于水平状态。 实施例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附图8所示,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控制箱3侧壁且底部设有开口的传动箱22,传动箱22内竖向滑动安装有传动板23(传动板23与传动箱22侧壁滑动配合接触且滑动接触部位设有密封圈)且传动板23下端面与传动箱2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24,如附图6、7所示,阶梯孔12上端经管道43与传动箱22连通(具体和位于传动板23上方的传动箱22空间连通),如附图8所示,当气体经阶梯孔12、管道43进入至位于传动板23上方的传动箱22内时,会迫使传动板23在传动箱22内朝着压缩复位弹簧24的方向移动(位于传动板23下方空间内的气体经设于传动箱22底部的开口向外排出),传动板23上端连接有单向机构,当传动板23在传动箱22内向下移动时,通过单向机构实现带动阀板4同步在控制箱3内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弧形板5与患处表面之间距离的效果(实现将产生干瘪的冷敷袋6朝着靠近患处表面位置移动进而使得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位置恢复紧密贴合状态),进而避免冰水混合物温度的散失,以实现较好的冷敷效果; 注:当患处表面位置的温度还未下降时,气体发生器始终产生气体并且进入至阶梯孔12内,使得阶梯孔12直径较小一端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进而使得压力球13在该气压作用下相对于阶梯孔12的位置在一个范围内维持(以确保l形杆21竖向部位末端抵触于t形杆20上端并且使得开闭板19向外伸出圆孔18,此时控制球10也使得控制箱3与u形管8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产生的气体会不断进入至传动箱22内并且迫使阀板4相对于控制箱3移动,当患处表面温度开始下降时(说明此时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位置之间的紧密贴合程度开始恢复,使得冷敷袋6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能够较好的传递至患处位置而实现抑制患处温度上升),此时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的速率减缓,则使得位于压力球13下方阶梯孔12内的气压逐渐减小,压力球13在伸缩弹簧14的作用下开始逐渐向下移动,而与此同时通过u形杆15、齿系16、齿轮17的配合则使得控制球10同步在u形管8内沿反方向转动,使得圆孔18与竖向的夹紧越来越大(控制球10开启的程度越来越小),以至患处表面位置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此时气体发生器不再产生气体并且开始吸收之前产生的气体,此时位于压力球13下方的阶梯孔12内的气体首先会被气体发生器所吸收,导致位于压力球13下方阶梯孔12内的气压减小,压力球13在伸缩弹簧14的作用下开始下移,与此同时,由于传动箱22内不再进入气体,则穿挡板在复位弹簧24(传动板23下移时使得复位弹簧24被压缩储能)的作用下开始向上移动并且使得之前进入至传动箱22内的气体经管道43返流至阶梯孔12内,返流至阶梯孔12内的气体经设于开闭板19上的单向阀回流至气体发生器,在此过程中,压力球13在伸缩弹簧14的作用下不断下移,以至移动至初始位置(待压力球13移动至初始位置时(由于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位置紧密贴合,则使得患处的温度逐步恢复至与之前相同的温度范围区间,而此时气体发生器基本将之前产生的气体全部吸收),通过u形杆15、齿系16、齿轮17的配合使得控制球10转动至初始位置,并且实现将u形管8、控制箱3实现隔断),此时液体介质在控制箱3、u形管8内无法继续流动进而实现对阀板4定位的效果,使得感温袋7以当前状态下保持与患者患处部位紧密贴合; 注:由于传动板23经单向机构与阀板4实现连接,因此,当传动板23在复位弹簧24作用下沿着传动箱22上移时,并不会通过单向机构带动阀板4动作。
11.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附图8所示,阀板4上端面一体连接有向上伸出控制箱3的从动架25,从动架25设置为u形且从动架25置于传动箱22上方部位贯穿设有矩形孔27,如附图14所示,在矩形孔27两侧壁内分别均布设有若干微齿28,传动板23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单向杆26且单向杆26向上伸出传动箱22,单向杆26上转动安装有与微齿28抵接配合的抵接板29(抵接板29与单向杆26转动安装部位设有扭簧且抵接板29与微齿28配合部位进行削尖处理),当产生的气体不断进入至传动箱22内并且迫使传动板23向下移动时,会同步带动单向杆26下移,由于此时转动安装在单向杆26上的抵接板29抵触于微齿28上,进而会同步带动从动架25下移,如附图13所示,从而实现带动阀板4在控制箱3内向下移动的效果,当感温袋7与患处表面位置紧密贴合且持续一段时间后,使得患处表面温度下降并且下降至与之前处于相同温度范围过程中,传动板23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开始向上移动,进而同步带动单向杆26上移,如附图14所示,此时伴随着单向杆26的上移,则使得抵接板29在扭簧的作用下不断的越过微齿28并且越过微齿28后在扭簧作用下再次抵触于微齿28上,重复上述动作,以至传动板23上移至初始位置处,在上述过程中,单向杆26的上移并不能通过抵接板29、微齿28的配合带动从动架25同步上移,从而实现当感温袋7恢复与患处位置保持紧密贴合并且使得患处表面位置温度降低时,气体发生器开始吸收之前所产生的气体(使得阶梯孔12内气压降低)并且使得位于传动板23上方的气体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通过带动传动板23在传动箱22内上移)沿与之前相反的方向进行回流。
[0012] 实施例7,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附图9所示,气体发生器包括充满于感温袋7内的饱和碳酸溶液(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溶液,碳酸溶液的热稳定性很差,在受热或者摇晃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在常温下通常一体积的水可以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注:当需要进行冷敷时,应在感温袋7内充满处于0℃-5℃范围内的碳酸的饱和溶液(在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在0-5℃时的溶解度处于1:1.713
‑‑
1:1.424之间,而在20℃-23℃左右时其溶解度为1:0.8左右),当医务人员调整好弧形板5的位置并且使得安装在弧形板5上的冷敷袋6、感温袋7依次保持紧密抵触于患处位置时,冷敷袋6内冰水混合物的低温开始穿过感温袋7并且向患处表面传递(实现冷敷); 如附图8所示,在感温袋7一侧设有注入口(图中示出未标号),如附图6所示,感温袋7另一侧经若干折弯管连通有固定安装在控制箱3侧壁上的中转箱31,如附图7所示,折弯管42设为u形且包括两部分直管以及连接于两直管之间的管道43(在设置的时候使得两直管设为硬管,使得连接于两直管之间的管道43设为软管,软管选用高压软管),其中一个直管与感温袋7连接,另一直管与弧形板5连接(弧形板5内布置有与直管连通的暗管并且暗管另一端向上伸出弧形板5,实现与中转箱31连通),当冷敷袋6产生干瘪时会导致感温袋7与弧形板5之间的距离产生改变,故,在两直管之间经软管进行连通,如附图6所示,中转箱31经中转管30与阶梯孔12下端实现连通,为了阻隔感温袋7内的碳酸溶液经折弯管42流向至中转箱31,如附图7所示,在与感温袋7连接的直管内设有防水透气阀32(防水透气阀32是通过把eptfe膜注塑、超声焊接等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封的组件,透气阀主要有两个重要指标:1、透气量 2、防护等级),防水透气阀32多应用于led户外灯具、太阳能光伏行业中(用于实现在防水的同时,使得空气能自由进出灯具、太阳能外壳,以实现内外压差平衡),其原理为:其由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微孔膜加工制造,该膜的微孔直径在0.1-10μm之间,而气体的分子只有0.0004μm左右,而水分子直径远大于该膜微孔的直径,进而能够实现阻隔水通过的效果,其防护等级从ip65至ip68
不等,还可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订制以实现更高的防水要求; 注:初始当医务人员将感温袋7抵触于患处表面位置时,受患处表面温度的影响会导致感温袋7内碳酸溶液的温度有所升高(会有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出来),有感温袋7内充满碳酸溶液,因此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经防水透气阀32向外进入至中转箱31并且经中转管30进入至阶梯孔12下端,如附图10所示,为此可将阶梯孔12上端直径较大部位竖向长度设置的较长一些,并且使得l形杆21竖向部分末端距离t形杆20上端面距离较远一些(即,初始时,使得两者不接触),即使,有部分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至阶梯孔12内下端并且会迫使压力球13在阶梯孔12直径较大部分中上移,只要 t形管上端位置与l形杆21竖向末端位置距离较远(两者之间的距离用于为初始时产生的部分稍许二氧化碳气体提供空间余量),就不会导致压力阀打开,待冷敷稍许时间后,使得患处表面位置温度降低至一定程度时,感温袋7内的碳酸溶液靠近患处位置部分温度也会降低,进而使得先前产生的稍许二氧化碳气体再次被温度降低后的碳酸溶液所吸收(温度越低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越高); 当冷敷袋6内的冰水混合物中冰渣部分融化并且实现对弧形板5的位置进行调整,重复几次上述动作之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有所略微上升(在上述过程中,每当冷敷袋6产生一定干瘪并且使得感温袋7无法与患处保持紧密贴合而导致患处表面温度上升时,碳酸溶液会吸收来自患处的温度而受热分解,在分解的同时,会吸收一部分来自患处的热量,从而实现对患处降温的效果,为使得感温袋7再次恢复与患处表面紧密贴合前,为患处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冷却),待将感温袋7恢复至与患处表面位置紧密贴合后,感温袋7内的温度也会略微有所上升,此时碳酸溶液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会有所下降,因此,每次当患处表面位置温度恢复至合理范围内后,折弯管42、中转箱31、阶梯孔12内会有稍许二氧化碳气体无法返流至感温袋7内并且被碳酸溶液所吸收,会导致折弯管42、中转箱31、阶梯孔12、管道43、传动箱22内的气压环境有所上升,进而会使得压力球13每次最终所能返回到的位置均不能达到上一次所返回位置,并且随着调整次数的累计,压力球13最后所能返回的位置距离初始位置越来越远(此时阶梯孔12内的气压环境相对于初始时有所上升,伸缩弹簧14在其弹力作用下无法将压力球13移动至初始位置),但是,这并不影响该装置的正常工作,由于在设置时使得阶梯孔12上方直径较大部位竖向长度设置的较长,而且l形管末端位置与t形 杆上端面位置初始时保持一个较远的距离设置,即使,每次完成对弧形板5的位置调整并且使得感温袋7与患处位置紧密贴合后,阶梯孔12内的气压环境有所上升,因此造成的影响只是使得压力球13每次所能返回的最终位置不是初始位置(此时l形杆21末端与t形杆20上端面已经不再接触,压力球13处于关闭状态),但这并不影响该装置的使用; 注:若将l形杆21末端位置与t形杆20上端面位置初始时不接触并且竖向间隔一定距离,此时应同步对设于u形杆15上的齿系16相对于齿轮17的位置做出适应性调整,应满足:每当压力球13返会到其所能返回的位置时,设于u形杆15上的齿系16已经与齿轮17完成脱离并且通过齿系16与齿轮17配合均可实现将控制球10进行关闭(以实现将u形管8与控制箱3隔断的效果),在控制球10与承载块9转动配合部位设有摩擦阻尼垫,用于增大控制球10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当齿系16与齿轮17脱离时,控制球10不会轻易产生转动,实现对u形管8进行隔断效果),由于冷敷持续时间一般为十分钟左右,因此,上述调整过程不会重复很多次。
[0013]
实施例8,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6所示,冷敷架包括与横杆2滑动安装配合的安装块33且弧形板5与安装块33滑动配合安装,初始时,根据患者肢体的胖瘦而相应的通过旋
拧调节螺栓34控制弧形板5与患处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安装在弧形板5内弧形面冷敷袋6(充满冰水混合物)、感温袋7(充满饱和碳酸溶液),能够与患处表面紧密贴合; 如附图4、6所示,在横杆2一端、安装块3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磁力发生块40其结构如附图15中所示(磁力发生块40下端面与横杆2、半圆形架1弧形面滑动配合接触),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导磁体且两导磁体之间设有两磁铁,两磁铁竖向间隔设置,位于上方的磁铁固定安装 ,位于下方的磁铁转动安装在两导磁体之间且两导磁体上转动安装有旋钮41(旋钮41与位于下方的磁铁固定安装),在半圆形架1、横杆2与磁力发生块40相配合位置表面覆盖有一层铁片(图中未示出),当需要对横杆2、安装块33进行定位时,转动旋钮41并且使得位于下方的磁铁处于如附图15中右侧图位置,此时两磁铁的磁感线穿过铁片并且回到s极(磁力发生块40对外产生较大磁性),当需要调整横杆2、安装块33的位置时,转动旋钮41并且使得位于下方的磁铁处于如附图15中左侧的位置,此时两磁铁的磁感线构成闭合回路,磁感线不再 穿过铁片,磁力发生块40不会产生磁性。
[0014]
实施例9,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1所示,夹紧机构包括与半圆形架1同轴心设置且沿其径向滑动安装的夹紧板35(夹紧板35内弧形面上设有橡胶层38用于增大摩擦阻力,以实现较好的夹紧效果),医务人员通过旋拧夹紧螺栓36进而调节夹紧板35相对于患者肢体的位置,从而实现将患者肢体进行夹紧、定位的效果。 当完成对患者的冷敷后,需要将冷敷袋6、感温袋7内的冰水混合物以及碳酸溶液向外排出,如附图8所示,通过设于冷敷袋6、感温袋7侧面的排液口、注入口分别实现将冰水混合物、碳酸溶液向外排出,每当完成对一个患者的冷敷后阀板4会沿着控制箱3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为了下次能够使用,需要对阀板4进行复位(即,将其向上提拉至初始位置),此时需要手动将两转动安装在单向杆26上的抵接板29收起(使得其不与微齿28相抵接),并且医务人员手动向上提拉u形杆15,使得控制球10打开,此时即可向上提拉从动架25进而实现带动阀板4在控制箱3内上移,通过电磁力实现将两抵接板29与微齿28脱离接触(即,在单向杆26上设有电磁铁并且抵接板29上设有铁片,控制电磁铁回路得电进而实现将抵接板29吸附并且使之与微齿28脱离),另外在本方案中用于存放碳酸溶液的感温袋可选用耐腐蚀性的材质加工而成(冷敷袋、感温袋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
[0015]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