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口内装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口内装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口内装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口颌面部肌肉发育或功能异常可能影响颌骨以及牙齿之间的受力平衡,是导致牙颌畸形的常见原因。通过肌功能训练,协调肌肉、颌骨和牙齿之间的受力,预防、阻断或纠正错合(he)畸形的发生发展,简化了正畸治疗方式,提高了治疗效果以及正畸治疗的长期稳定性。
3.现有口腔肌功能训练主要包括唇肌、舌肌、咀嚼肌的训练。
4.常用舌肌训练方式有:

口香糖摊饼训练:利用口香糖上抬舌体:患者利用舌头的力量将已经咀嚼成球形的口香糖在硬腭处压平,然后舌头在压住口香糖的同时做吞咽运动。

弹舌训练:通过吸附舌体使其击打上腭以发出响声。

舔小球:利用口外装置将一滚球放置在患者硬腭处,嘱患者利用舌头舔小球让其滚动。
④“
n”点训练:将舌尖位于上颌切牙后方约5mm处的位置,保持10秒,进行多个循环。
5.常用唇肌训练方式有常用唇肌训练方式有:

抿纸条:患者含住长纸条的一端,通过唇肌力量逐步将整个纸条含进口腔。

拉纽扣:用线穿过纽扣,将纽扣置于患者前庭沟处,以适当的力量将纽扣往外扯,正中、左右方向各数次。患者通过唇肌的力量包住纽扣,使其不被拉出。

拉纸片法:取一大小厚度合适的光滑软质纸片,一端用力夹于上下唇之间,另一端露于口腔外;用手指捏住于口腔外的部分用力抽拉,同时保持双唇紧闭,待到纸片被抽出;吹纸条:患者含住纸条,在口唇紧闭的情况下尝试吹动纸条。

牵口角法:用两手小指牵拉口角,使口唇做收缩闭拢动作,反复练习,每日早晚练习,致肌肉疲劳为止。

鼓腮吹气。

口哨。
6.常用咀嚼肌训练为:患者咀嚼肌功能较弱侧后牙用力咀嚼口香糖、花生米等较硬的食物。
7.以上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训练方式枯燥乏味:传统肌功能训练方式较为枯燥乏味,而肌功能训练的主要人群为青少年,这类人群注意力相对不易集中,容易放弃,最终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不高;2.现有的训练方式不能够准确的量化训练的强度与时间,比如:拉纽扣的力度,口香糖的硬度等,可能导致训练强度不够,无法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3.不便于监控训练方法是否完全正确:如:“口香糖摊饼训练”无法准确得知患者吞咽时压上腭的力度,“抿纸条训练”无法监控患者是否使用舌头;4.训练仪器不方便重复利用,且卫生性较难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8.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口内装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及方法。
9.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的口内装置,包括传感器以及通讯模块,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口腔肌的训练情况,通讯模块用于传输口腔肌肉训练数据。
10.进一步的,口内装置包括以下五种的至少一种;用于舌肌训练的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包括基托、固位装置和数据获取装置,所述基托上装有至少一个数据获取装置,所述数据获取装置包括薄膜压力传感器以及与薄膜压力传感器连接的通讯模块;用于舌肌训练的舔小球装置,舔小球装置包括可滚动的小球,与小球连接的转速传感器,以及与转速传感器连接的通讯模块;用于唇肌训练的吹气训练装置,吹气训练装置包括管体和通讯模块,管体内装有至少一个压力感受器和/或流速传感器;用于唇肌训练的抿片装置,抿片装置上有至少一个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连接有通讯模块;用于咀嚼肌训练的咬物训练装置,咬物训练装置包括通讯模块和软质基体,软质基体内部有若干压力感受器。
11.特别的,舔小球装置还包括第一基体,所述小球装于所述第一基体上,第一基体的顶端有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与舔小球装置的通讯模块连接。
12.可选的,第一基体的顶端有硅胶软垫,所述第一基体顶端的压力感受器设于硅胶软垫上,所述小球位于硅胶软垫下方。
13.特别的,抿片装置包括片状基体,片状基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均布设有若干压力感受器。
14.可选的,片状基体一端有端部压力感受器,端部压力传感器与抿片装置的通讯模块相连。
15.可选的,口内装置配备有专门的橡胶套。
16.其中,所述通讯模块为无线或有线通讯模块。
17.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包括虚拟现实设备、处理组件和所述的口内装置,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包括训练场景模拟系统和显示设备,所述训练场景模拟系统用于提供虚拟仿真训练环境;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由训练场景模拟系统构造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所述口内装置,用于在预设虚拟仿真训练环境中训练时获取口腔肌的训练情况并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给处理组件;口内装置的传感器可感受到肌肉训练的力度、速度、频次,肌肉训练的时长、次数;处理组件,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方案制定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口内装置采集的数据,具体可包括运动的力度、速度、频次,肌肉训练的时长、次数,并将数据同步更新于系统化管理平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口内装置采集的数据,确定口内装置是否良好就位、在口内位
置是否摆放正确;当口内装置摆放正确时并测定患者当前阶段肌功能所对应的等级或该阶段训练效果;方案制定模块,用于训练方案的制定,根据制定的初始训练目标以及肌功能训练情况制定下一步训练目标,虚拟现实仿真场景根据训练方案作出相应的改变。
18.可选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还包括系统化管理平台,获取模块将从口内装置获取的数据同步更新于系统化管理平台;系统化管理平台,用于查看、分享口腔肌功能训练的训练数据,疗程化记录患者肌功能训练情况;系统化管理平台包括医生端和患者端,医生端可根据患者的口腔肌功能的初始情况在系统化管理平台上制定个性化训练目标,并将信息发送至处理组件中的方案制定模块;患者端用于患者进行训练打卡、练习情况交流。
19.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者佩戴vr眼镜,将口内装置放入口腔中,选择对应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s2,进入虚拟仿真训练环境,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通过口内装置可监测到的训练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肌肉位置,肌肉运动轨迹、力度、速度、频次、肌肉训练时长、肌肉训练次数中的至少一种。
20.可选的,s3,患者在系统化管理平台中查看并分享训练情况,医生通过系统化管理平台对训练情况进行评估,可根据具体治疗效果制定新的训练目标。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口内装置的传感器,可准确量化患者训练的每个动作是否正确,如:运动的肌肉是否正确,舌头位置是否摆放正确等,提升肌功能训练的准确性及有效性;2,口内装置配备有专门的橡胶套,可以进行高温灭菌,不同的患者更换保护套即可使用同一口内装置,口内装置能重复使用,利于降低成本;3,本发明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将患者置身于预设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营造沉浸式体验,提升肌功能训练的趣味性,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及依从性;4,通过统计、分析每次患者训练的数据,在治疗过程中逐步增强训练目标,既增强了患者对于训练的适应性,又更好地保证了医生对患者的监测管理,利于治疗的推进。
22.5,系统化管理平台可以记录、指导、监测、管理、分享训练情况以及设置个性化的训练目标。
附图说明
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
24.图1是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于口腔中的示意图;图2是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舔小球装置的三维图;图4是舔小球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第一种吹气训练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种吹气训练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第三种吹气训练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抿片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咬物训练装置的主视图;图10是欢乐小青蛙场景的示意图;图11是歌唱比赛场景的示意图;图12是品尝美味冰激凌场景的示意图。
25.图13是咬物训练装置的侧视图;图14是速度赛场景的示意图;图15是障碍赛场景的示意图;图16是吹气球场景吹气过程中气球大小变化的示意图;图17是拔河比赛场景的示意图;图18是只有一个鼠洞时打地鼠场景的示意图;图19是有多个鼠洞时打地鼠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本实施例公开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包括虚拟现实设备、处理组件、口内装置和系统化管理平台。
33.所述虚拟现实设备包括训练场景模拟系统和显示设备,训练场景模拟系统用于提供虚拟仿真训练环境;
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由训练场景模拟系统构造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口内装置用于在预设虚拟仿真训练环境中训练时获取口腔肌的训练情况;口内装置的传感器可感受到肌肉运动的力度、速度、频次,肌肉训练的时长、次数。
34.口内装置把口腔肌的训练情况准确实时地传递给虚拟仿真训练环境,虚拟仿真训练环境中的虚拟陪练模型根据接收的口腔肌的训练情况作出反馈,使使用者以更加直接,更加自然,更加有效的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大大增强了互动性和沉浸感,从而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35.虚拟现实设备与处理组件连接,处理组件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方案制定模块。
36.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口内装置采集的训练情况,包括运动的力度、速度、频次,肌肉训练的时长、次数等,并将数据同步更新于系统化管理平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口内装置采集的数据,确定口内装置在口腔中是否摆放正确、确定患者肌功能所对应的等级,训练效果等;方案制定模块,用于训练方案的制定。系统根据肌肉的训练情况预设多个等级,装置获得使用者肌肉训练数据之后,与程序预设数据相比较,判断其当前所处等级,并将下一等级的训练方案作为使用者的方案,直到使用者肌功能达到最高等级;也可以根据医嘱直接选择训练等级。
37.系统化管理平台,1)可查看、分享口腔肌功能训练的运动学数据,疗程化记录患者肌功能训练情况;2)医生端:可根据患者的口腔肌功能的初始情况在系统化管理平台上制定个性化训练目标,并将信息发送至处理组件中的方案制定模块;3)患者端:患者可进行训练打卡、练习情况交流等。
38.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选择vr眼镜,患者佩戴vr眼镜,以置身于预设虚拟仿真训练环境。
39.口内装置为含有传感器和通讯模块的装置。通讯模块可为无线或有线通讯模块,口内装置通过导线或无线通讯方式与vr眼镜相连。
40.值得说明的是,vr眼镜只是对显示设备的列举,并不是限定。
4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口内装置配备有专门的橡胶套,可以进行高温灭菌,多次使用,不同的患者更换保护套即可使用同一口内装置。
42.特别的,当口内装置采用有线通讯方式时,口内装置与数据线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比如采用usb等接口连接,便于对口内装置进行单独消毒,实现口内装置的更换和重复利用。
43.为实现对不同部位的训练,本实施例提供以下五种类型的口内装置。
44.(1)用于舌肌训练的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5:如图1、图2所示,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5包括基托51、固位装置52和数据获取装置53。
45.基托51上装有至少一个数据获取装置53。数据获取装置53的数量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可为1个、2个、3个甚至更多。
46.以图1为例,数据获取装置53有两个。特别的,当患者佩戴图1所示的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5后,其中一个数据获取装置53位于切牙乳头处,另一个数据获取装置53位于上腭处。
47.数据获取装置53包括薄膜压力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池,薄膜压力传感器54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48.薄膜压力传感器54可选微型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微型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具有轻薄、尺寸小,可弯曲且灵敏度高的特点,其压力感受面位于装置表面,负责获取使用者舌肌的训练数据,包括力量、频率等,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可将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发送给移动端、pc端、vr设备等。
49.无线传输模块优选蓝牙模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传输模块可由有线通讯模块替换。
50.固位装置52可选择固位钩。在基托51的两侧均设有固位钩。为保护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池,可将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池装于外壳内,薄膜压力传感器54位于外壳表面。在基托51的舌侧设有嵌槽11,数据获取装置53装于嵌槽11中。
51.为增强连接的牢固性,数据获取装置53与基托51之间还可增设加固装置。本实施例中数据获取装置53通过固位钩与基托51连接,从而加强数据获取装置53在基托51上的固位。
5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获取装置53可与基托51通过化学粘接加固。
53.制作时,通过传统印模制取方式或者口腔扫描等方式获得牙列及口腔软硬组织信息,通过人工制作或者3d打印等方式制作固位装置、基托以及数据获取装置的外壳;本个性化口腔舌肌功能训练装置可以一体化成型,也可以分别制作后通过机械方式或者化学粘接等方式进行组装。
5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无线传输模块、电池和薄膜压力传感器54封装于柔性薄膜内。柔性薄膜为耐温、耐湿、耐磨、无毒材质。
55.(2)用于舌肌训练的舔小球装置1:如图3、图4所示,舔小球装置1包括第一基体11、第一基体11的顶端有硅胶软垫12,第一基体11上装有可滚动的小球13,小球13位于硅胶软垫12下方。
56.硅胶软垫12形态贴合上腭曲线,硅胶软垫12上有压力感受器,该压力感受器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顶住上腭。
57.小球13通过轴14装于第一基体11上,轴14连接有用于检测其转速的转速传感器。
58.小球13应当凸出于第一基体11的表面,以便于舌头舔小球13。
59.舔小球装置1的使用方法:s1,握住第一基体11,将第一基体11的顶端伸进口腔内,硅胶软垫12与上腭贴合,硅胶软垫12上的压力感受器,可检测是否顶住了上腭;s2,使用者用舌头舔小球13,使其转动,与小球13连接的转速传感器可监测小球旋转的速度、圈数,依此可判断使用者是否在进行训练。
60.(3)用于唇肌训练的吹气训练装置2:本实施例提供三种吹气训练装置2:第一种、如图5所示,该吹气训练装置2包括管体21,管体21内装有第二压力感受器22,管体21中心轴线最好垂直穿过第二压力感受器22的感应面。第二压力感受器22最好通过筋条与管体21连接,使得第二压力感受器22与管体21的内壁之间有供气流通过的间隙23。
61.值得一提的是,最好将第二压力感受器22设于管体21的出口端。
62.第二种、如图6所示,该吹气训练装置2包括管体21,管体21内装有流速传感器24。
63.第三种、如图7所示,该吹气训练装置2包括管体21,管体21内装有第二压力感受器22和流速传感器24。
64.第二压力感受器22最好位于流速传感器24后方,使用时,气流先经流速传感器24,然后再经第二压力感受器22。
65.吹气训练装置2的使用方法:使用者用唇包住管体21,然后朝管体21内吹气,第二压力感受器22可检测使用者吹气的气流大小,流速传感器24可检测吹气的速度。
66.(4)用于唇肌训练的抿片装置3:如图8所示,抿片装置3包括片状基体31,片状基体31一端有端部压力感受器32,端部压力感受器32的设置使为检测使用者是否用牙齿力量咬片状基体31。
67.片状基体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布设有若干第三压力感受器33,第三压力感受器33用于感受唇肌压力。
68.片状基体31优选金属材质,例如铁片。
69.特别的,片状基体31内置通讯模块(5)用于咀嚼肌训练的咬物训练装置4:如图9、图10所示,咬物训练装置4包括软质基体41,软质基体41内部有若干第四压力感受器42。软质基体41可为软硅胶材质。
70.咬物训练装置4的使用方法:使用者用牙齿咬软质基体41,其内部的第四压力感受器42可检测咀嚼力。
71.下面对本技术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口腔肌功能训练系统、平台及方法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72.患者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肌功能训练,然后根据提示将口内训练装置放于口中对应位置,程序会检测到位置是否放置正确,若放置到对应的位置后,程序会有提示,随后进入到训练模式;不同的训练方式匹配有不同的仿真场景,在不同仿真仿真场景下,传感器感受的信息可以转换为不同的视觉效果。
73.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针对舔小球装置1和抿片装置3才需要检测位置是否放置正确。靠前端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接触压力,力量需要达到系统预设的力量,才算摆放正确。
74.针对以上五种口内训练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以下八种仿真场景。
75.第一种,如图11所示的欢乐小青蛙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用于舌肌训练的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5。
76.虚拟小青蛙在池塘边捕食场景,患者通过舌肌控制小青蛙,看见食物后,患者把舌尖抵住切牙乳头处感应元件,虚拟场景中小青蛙即伸舌抵住食物,坚持10秒,小青蛙方可获取食物,并进入下一关获取新食物,由此达到反复强化舌部肌肉的目的。
77.第二种,如图12所示的歌唱比赛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用于舌肌训练的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5。
78.虚拟歌唱比赛舞台现场场景,根据舞台前字幕提示,患者把舌置于切牙乳头处数据获取装置53的薄膜压力传感器上,训练者重复发音“啦”,配乐“塞维利亚理发师”等乐曲,
或者患者把舌与上腭处数据获取装置53的薄膜压力传感器接触,快速向口底弹舌,模拟马蹄声,配乐“赛马”等乐曲。感应元件可提示患者的舌尖位置是否正确、力量大小。该训练刺激舌肌底部肌肉,实现弹舌训练。
79.第三种,如图13所示的品尝美味冰激凌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用于舌肌训练的个性化舌肌训练装置5。
80.场景中不同口味、样式的美味冰激凌即将融化,需要用舌头舔冰淇淋尽量使之不流下来。患者舌尖舔切牙乳头处的薄膜压力传感器可在vr场景中出现舌头舔冰激凌的画面,但需要同时将舌背接触腭顶处的薄膜压力传感器做吞咽动作,才能完整地完成一次品尝,该游戏可训练吞咽时舌肌处于正确的位置。
81.第四种,如图14所示的速度赛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舌肌训练的舔小球装置1。
82.障碍赛场景具有赛道、终点线和参赛者。
83.舌肌添动小球13的速度经传感器反映为速度赛场景中的参赛者的速度。不同等级训练中,参赛者需在不同的时间内到达终点,超出时间则判定为训练失败。
84.障碍赛场景中的参赛者可为虚拟的人、动物或小球等。
85.第五种,如图15所示的障碍赛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舌肌训练的舔小球装置1。
86.障碍赛场景中有障碍物、障碍物之间的陷阱和参赛者。
87.障碍赛中,参赛者需要翻越障碍物之间的陷阱,才能达到终点。这个比赛有多个障碍物需要翻越,舌肌添动小球13的速度越快,翻越的距离越大,就越不易掉入陷阱。训练等级不同,陷阱宽度和数量不同,陷阱宽度和数量不同可认为设置。
88.障碍物可为虚拟的大山。
89.第六种,如图16所示的吹气球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唇肌训练的吹气训练装置2。
90.吹气球场景中有一个气球。
91.使用者通过吹气训练装置2进行吹气,吹气的力量或速度反映为气球的大小,气球需要吹破才算成功。
92.不同等级的训练,气球被吹大的难易程度不同。相同的力量,低级别的训练,气球被吹得更大。
93.该场景下,需要持续吹气,否则气球会缩小,不同等级的训练,气球缩小的速度不同。低级别的训练,气球在不吹气时,缩小的速度更慢,而高级别的则相反。
94.第七种,如图17所示的拔河比赛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唇肌训练的抿片装置3。
95.拔河比赛场景中有参赛者a、参赛者b和绳子。参赛者a为系统自带人物,参赛者a拉绳子的力量大小根据不同训练等级而不同,参赛者a拉绳子的力量可以进行设置。
96.使用者用嘴唇包住抿片装置3的片状基体31,因片状基体31上布设有第三压力感受器33,嘴唇施加的力通过第三压力感受器33转换为参赛者b拉绳子的力量。
97.第八种,如图18、图19所示的打地鼠场景,该场景对应用于咀嚼肌训练的咬物训练装置4。
98.打地鼠场景中有地鼠和鼠洞,鼠洞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可设置一个,可设置多个。例如设置9个鼠洞时,地鼠随机从9个洞中出来。
99.不同等级的训练,地鼠出洞的频率不一样,且打地鼠所需的力随着等级的升高而升高。
100.使用者用牙齿咬软质基体41,第四压力感受器42感受一次力,则打一次地鼠。
101.牙齿咬软质基体41的力和频率经第四压力感受器42反映为打地鼠的力和频率。
102.本实施例将每个口内训练装置的训练分为不同的等级,患者需要按时完成相应等级及次数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等级进行训练。
103.本发明的使用方法:s1,使用者佩戴vr眼镜,将口内装置放入口腔中,选择对应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s2,进入虚拟仿真训练环境,进行训练;口内装置内设的传感器可感受到肌肉运动的力度、速度、频次,肌肉训练的时长、次数。
104.第一次使用,使用者选择不同的肌肉训练,系统根据训练数据判断使用者所处等级,然后推荐下一个等级的训练给使用者。比如,转小球训练,使用者速度是18,等级2是15-20,那么训练者现在处于小球训练的等级2,下一次会推荐使用者训练等级3。也可以医生通过系统化管理平台设定患者训练的等级。
105.根据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训练,系统自动调整到相应的虚拟现实仿真场景。
106.s3,在系统化管理平台中对训练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根据训练数据判断当前使用者处于什么等级,然后推荐下一个等级的训练。
107.系统化管理平台可以记录、管理、分享训练记录以及设置个性化的训练目标,使用方便。系统化管理平台的实现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108.本发明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将患者置身于预设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营造沉浸式体验,增强趣味性;指导肌训练,提升肌功能训练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监测管理,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10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