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锻炼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2.老年人如果患有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必须进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换上人工膝关节,过一段时间后,人工膝关节处会与原断骨生长结合为一体,术后三周内,每日都要进行腿部屈伸锻炼,每日4-5次,每次4-5分钟,以促使人工膝关节与原膝关节达到协调结合的目的,但由于患者手术后疼痛无力,难以达到符合标准的锻炼,并且锻炼的次数少,时间也短,影响术后快速康复,通常,需要在家属的协助下,帮助患者膝关节以下的下肢做被动屈伸活动锻炼,家属在陪护过程中已经非常劳累,这种方式使患者家属在陪护中更加辛劳,因此,怎样能够使患者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更轻松的活动锻炼下肢,并且能够达到符合医嘱标准的锻炼强度,减轻患者家属在陪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通过患者自身进行锻炼下肢,并且能够达到符合医嘱标准的锻炼强度,减轻患者家属在陪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无需家属在陪护中更滑辛苦,减轻家属的负担,并且提高了锻炼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气缸、第一套筒、中心轴、大腿板、第二套筒、小腿板、量角板、插槽、滑槽、限位槽、限位块、导向孔、限位杆和滑轴,所述底板的顶端外壁上分布镶嵌安装有气缸,所述底板的顶端外部分布安装有第一套筒,且气缸的伸缩杆顶端固接于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外壁上套接固定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一侧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大腿板,所述中心轴位于大腿板之间的外壁上套接固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小腿板,所述小腿板的一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滑轴,所述大腿板的底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量角板,所述量角板的一侧内壁上对应滑轴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一侧内壁上套接固定有限位杆,所述插槽的顶端外壁上对应限位杆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槽的底端内壁上对应限位杆分布开设有限位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大腿板与小腿板一侧外壁上分布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末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合板,所述松紧带位于第一卡合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合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槽的内壁上,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外壁上放置有垫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通过患者自身进行锻炼下肢,并且能够达到符合医嘱标准的锻炼强度,减轻患者家属在陪护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无需家属在陪护中更滑辛苦,减轻家属的负担,并且提高了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1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14.图中:1、底板;2、气缸;3、第一套筒;4、中心轴;5、大腿板;6、第二套筒;7、小腿板;8、松紧带;9、第一卡合板;10、第二卡合板;11、量角板;12、插槽;13、滑槽;14、限位槽;15、限位块;16、导向孔;17、转动槽;18、转动轴;19、转动块;20、弹簧;21、限位杆;22、滑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3所示,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气缸2、第一套筒3、中心轴4、大腿板5、第二套筒6、小腿板7、量角板11、插槽12、滑槽13、限位槽14、限位块15、导向孔16、限位杆21和滑轴22,底板1的顶端外壁上分布镶嵌安装有气缸2,底板1的顶端外部分布安装有第一套筒3,且气缸2的伸缩杆顶端固接于第一套筒3的内部,第一套筒3的一侧外壁上套接固定有中心轴4,中心轴4的一侧外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大腿板5,中心轴4位于大腿板5之间的外壁上套接固定有第二套筒6,第二套筒6的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小腿板7,小腿板7的一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滑轴22,大腿板5的底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量角板11,量角板11的一侧内壁上对应滑轴22开设有插槽12,插槽12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导向孔16,导向孔16的一侧内壁上套接固定有限位杆21,插槽12的顶端外壁上对应限位杆21开设有滑槽13,插槽12的底端内壁上对应限位杆21分布开设有限位槽14;
17.大腿板5与小腿板7一侧外壁上分布固定连接有松紧带8,松紧带8的末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合板9,松紧带8位于第一卡合板9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合板10,方便将大腿和小腿固定到大腿板5与小腿板7桑;
18.限位块1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7,转动槽17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转动块19,转动块19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8,且转动轴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槽17的内壁上,转动块19的一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弹簧20,使转动块19上的转动轴18沿着转动槽17进行转动,从而使弹簧20转动到插槽12内部,可以在下压小腿板7时增加反弹力,可以确保锻炼效果;
19.底板1的底端外壁上放置有垫子,坐在椅子上进行锻炼,需要在底板1下方放置有垫子,确保底板1底部的清洁性。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躺在床上锻炼时,首先将底板1放到床面上,然后将气缸2伸缩至合适的高度,然后通过第一套筒3使中心轴4上的大腿板5与小腿板7进行升降,然后将大腿放置到大腿板5,然后将松紧带8上的第一卡合板9卡合到另一个松紧带8上的第二卡合板10,使大腿固定到大腿板5上,然后将小腿放置到小腿板7上,然后将松紧带8上的第一卡合板9卡合到另一个松紧带8上的第二卡合板10,使小腿固定到小腿板7上,当小腿摆动时,使小腿板7上的滑轴22进行向下滑动,使小腿板7上第二套筒6沿着中心轴4进行转动,当小腿板7转动到最大程度后,记下量角板11上的刻度,然后将限位块15沿着插槽12滑动到指定刻度处,并且使限位杆21沿着滑槽13进行滑动,此时使限位杆21沿着导向孔16进行下降,并且使限位杆21插进限位槽14内部,当小腿的活动角度逐渐增大后,逐渐调节限位块15的位置,并且使小腿一直做下压小腿板7,然后使小腿做往复运动,当坐在椅子上进行锻炼,需要在底板1下方放置有垫子,确保底板1底部的清洁性,然后使转动块19上的转动轴18沿着转动槽17进行转动,从而使弹簧20转动到插槽12内部,可以在下压小腿板7时增加反弹力,可以确保锻炼效果。
21.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