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拾球小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拾球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拾球小车。


背景技术:

2.乒乓球作为国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增强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极佳方式。然而,在乒乓球球训练中,尤其是在单人发球训练时,需要用到很多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场地面积较大,乒乓球常常散落在较大的范围内,尤其是一个人练习时,需要频繁捡球,既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捡球效率也不高,而且还降低了练习的连贯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识别兵乓球位置并进行自动拾球的拾球小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拾球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球仓,设置在此储球仓内的吸球动力装置,与此吸球动力装置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储球仓底部前方的吸球铲,设置在所述储球仓前方的智能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储球仓上方的激光雷达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球仓下方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的智能识别模块、激光雷达识别装置和驱动和传动装置相连接的主控系统。
6.所述的吸球铲内部设有四个吸球孔洞,在此四个吸球孔洞的中心位置设有分流挡板。
7.所述的储球仓下方设有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所述的吸球铲下方设有前方小轮,所述的驱动轮ⅰ、驱动轮ⅱ和前方小轮均由所述的驱动和传动装置控制。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9.本实用新型的拾球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底部配有吸球铲,当感应到地面散落的乒乓球时,可以通过底部的吸球铲将乒乓球吸到储球仓,拾球者在拾球时不需弯腰,大大减轻拾球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拾球效率,解决了人工拾球效率低的问题,解决了训练时需要重复拾球的问题。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形态前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形态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拾球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球仓4,设置在此储球仓4内的吸球动力装置,与此吸球动力装置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储球仓4底部前方的吸球铲9,设置在所述储球仓4前方的智能识别模块3,设置在所述储球仓4上方的激光雷达识别装置1,设置在所述储球仓4下方的驱动和传动装置5,分别与所述的智能识别模块3、激光雷达识别装置1和驱动和传动装置5相连接的主控系统。
16.所述的吸球铲9内部设有四个吸球孔洞,在此四个吸球孔洞的中心位置设有分流挡板8。
17.所述的储球仓4下方设有驱动轮ⅰ6和驱动轮ⅱ7,所述的吸球铲9下方设有前方小轮2,所述的驱动轮ⅰ6、驱动轮ⅱ7和前方小轮2均由所述的驱动和传动装置5控制。
18.本实用新型的拾球小车,如附图所示,激光雷达识别装置1位于机器顶端,视野开阔,更便于识别乒乓球的位置,构建物体三维数据;中间部分为储球仓4,吸入的乒乓球在取出之前都会储存在该装置中,吸球动力装置也位于储球仓4内部;储球仓4前方为乒乓球智能识别模块3,用来精准识别出前方物体是否为乒乓球,从而进行精准收集;机器下方为吸球铲9,是一个铲子的形状,吸口内部有四个吸球孔洞,通过吸球动力装置的吸力将乒乓球吸入,中间有分流挡板8,用以平衡四个吸球孔洞吸入的乒乓球数量,平衡装置工作;吸球铲9下方有一个前方小轮2,用以平衡后方的驱动轮ⅰ6和驱动轮ⅱ7,使得该装置可以正常运行;后方为该装置的驱动和传动装置5以及驱动轮,用以控制该装置的行动,驱动轮后方配以充电插孔,电动装置节能环保。
19.本实用新型的拾球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底部配有吸球铲9,当感应到地面散落的乒乓球时,可以通过底部的吸球铲9将乒乓球吸到储球仓4,拾球者在拾球时不需弯腰,大大减轻拾球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拾球效率,解决了人工拾球效率低的问题,解决了训练时需要重复拾球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拾球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球仓,设置在此储球仓内的吸球动力装置,与此吸球动力装置相连接且位于所述储球仓底部前方的吸球铲,设置在所述储球仓前方的智能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储球仓上方的激光雷达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球仓下方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的智能识别模块、激光雷达识别装置和驱动和传动装置相连接的主控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球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球铲内部设有四个吸球孔洞,在此四个吸球孔洞的中心位置设有分流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球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球仓下方设有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所述的吸球铲下方设有前方小轮,所述的驱动轮ⅰ、驱动轮ⅱ和前方小轮均由所述的驱动和传动装置控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拾球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球仓,设置在此储球仓内的吸球动力装置,与此吸球动力装置相连接且位于储球仓底部前方的吸球铲,设置在储球仓前方的智能识别模块,设置在储球仓上方的激光雷达识别装置,设置在储球仓下方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分别与智能识别模块、激光雷达识别装置和驱动和传动装置相连接的主控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底部配有吸球铲,当感应到地面散落的乒乓球时,可以通过底部的吸球铲将乒乓球吸到储球仓,拾球者在拾球时不需弯腰,大大减轻拾球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拾球效率,解决了人工拾球效率低的问题,解决了训练时需要重复拾球的问题。解决了训练时需要重复拾球的问题。解决了训练时需要重复拾球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 郭思宇 苏鑫裕 胡靖茹 楼永平 王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