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滑雪板用于滑雪靴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2.在用滑雪板运动时,通常会使用辅助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固定装置在滑雪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起到了雪板和鞋子之间的固定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固定滑雪者身体的作用。
3.然而现有的滑雪板为一体式结构,无法折叠,出行携带或运输时极为不方便,且现有的滑雪板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无法调节尺寸的大小,不能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滑雪板用于滑雪靴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雪板用于滑雪靴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滑雪板不能折叠和固定装置不能调节尺寸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雪板用于滑雪靴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左侧面铰接连接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折叠组件,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九组尺码限位孔,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踏板,两组所述踏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内槽,两组所述第一内槽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限位开孔,且四组限位开孔均与两组第一内槽相互连通,两组所述第一内槽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滑动开孔,且四组滑动开孔均与两组第一内槽相互连通,两组所述滑动开孔内均开设有两组固定槽,两组所述第一内槽内均设置有调节组件,两组所述踏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组件。
6.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折叠组件,从而达到折叠滑雪板的目的,通过设置尺码限位孔,从而达到固定滑杆目的,通过设置踏板,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角度的目的,通过设置限位开孔,从而达到限制螺帽转动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动开孔,从而达到使第一连接杆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尺寸的目的,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从而达到固定装置更好使用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底板内部的第一移动槽,且第一移动槽的上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贯穿性开孔,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上表面穿透第二底板,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且第一连接槽的左侧面开设有贯穿性开孔,所述第一底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性开孔,并且限位槽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所述限位槽内插设有第一拉杆,且第一拉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并且弹簧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外表面套接有顶板,且顶板位于限位槽内。
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移动杆,从而达到连接第一底板的目的,通过设置凹槽,从而达到固定第二底板的目的,通过设置限位槽,从而达到限制移动杆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顶
板,从而达到挤压第一拉杆外表面弹簧的目的。
9.优选的,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槽内壁上表面的电机,两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链接第一锥齿轮,两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两组第二锥齿轮,四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四组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四组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均穿透踏板,四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滑块,四组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四组螺纹杆的相反面均与第一内槽内壁转动连接,四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螺帽,四组所述螺帽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四组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均穿过踏板的上表面。
10.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电机,从而达到为调节组件提供动力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从而达到可以驱动四组第二锥齿轮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从而达到可以控制螺纹杆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块,从而达到可以固定第一连接杆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杆,从而达到调节控制装置尺寸的目的。
11.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设置在踏板上表面的第一鞋板,且两组第一鞋板的底部均与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鞋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鞋带a,且两组第一鞋带a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卡扣,两组所述第一鞋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鞋带b,两组所述第一鞋带b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组件,两组所述踏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鞋板,且两组第二鞋板的底部均与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鞋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鞋带a,且两组第二鞋带a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卡扣,两组所述第二鞋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鞋带b,两组所述第二鞋带b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组件,两组所述第二鞋板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后板。
12.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鞋带a,从而达到固定滑雪靴前端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鞋带a,从而达到固定滑雪靴后端的目的,通过设置后板,从而达到支撑滑雪靴的目的,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松紧的目的。
13.优选的,四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固定安装在两组第一鞋带b和两组第二鞋带b外表面的连接盒,四组所述连接盒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且四组连接盒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贯穿性开孔,四组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四组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且四组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四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均插设有活动架,且四组活动架的下表面均与第二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活动架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且四组第二拉杆的顶部均穿透连接盒。
14.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通过设置连接盒,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松紧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从而达到挤压活动架向上的目的,通过设置活动架,从而达到固定架与活动架相互夹持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拉杆,从而达到控制活动架升降的目的。
15.优选的,四组所述踏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移动槽,且四组第二移动槽的右侧面均开设有贯穿性开孔,并且四组第二移动槽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四组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杆,且四组滑杆的顶部均与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四组滑杆的底部均设置在尺码限位孔内。
16.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槽,从而达到为滑杆提供卫衣空间的目的,通过设置滑杆,从而达到与尺码限位孔固定的目的。
17.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槽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一端与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皮带,且皮带的一端与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且皮带的另一端与移动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扭力弹簧,从而达到带动皮带自动收缩的目的,通过设置皮带,从而达到滑雪板自动折叠的目的。
19.优选的,两组所述后板的外表面均粘合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20.进一步的,通过将后板的外表面粘合橡胶垫,从而达到穿戴固定装置更加舒适的目的。
2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滑雪板用于滑雪靴辅助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折叠组件,从而达到出门或运输时,携带方便的目的,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从而达到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节固定装置尺寸的目的。
22.1、通过设置转动杆、扭力弹簧和移动杆,当向上拉动限位槽时,限位槽的底部移出移动杆外表面的凹槽时,移动杆失去第一拉杆的固定,且扭力弹簧带动皮带收缩,皮带收缩时带动移动杆向左移动,从而达到折叠的目的,当需要组合滑雪板时,只需合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将移动杆向右推动,移动杆右侧面与限位槽的地面接触并挤压限位槽受到限位槽的限制,会向上移动,当移动杆外表面的第一连接槽对准限位槽底部时,限位槽受到外表面弹簧的弹力,自动弹入凹槽内固定住,完成滑雪板的组合。
23.2、通过设置电机、第一伸缩杆和第二连接杆,当需要调节固定装置尺寸时,可推动任意一组第一连接杆将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并将滑块按入固定槽内固定住,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伸缩杆转动,第一伸缩杆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带动螺帽转动,螺帽在第二连接杆与限位开孔的限位下实现左右移动,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鞋板或第二鞋板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固定装置尺寸的目的。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中图3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中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中图3中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中图4中d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4.图中:100、第一底板;101、第二底板;102、尺码限位孔;200、踏板;201、第一内槽;202、限位开孔;203、滑动开孔;204、固定槽;300、折叠组件;301、第一移动槽;302、移动杆;303、转动杆;304、扭力弹簧;305、皮带;306、凹槽;307、第一连接槽;308、限位槽;309、第一拉杆;310、顶板;400、调节组件;401、电机;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一伸缩杆;405、第一连接杆;406、滑块;407、螺纹杆;408、螺帽;409、第二连接杆;410、第二移动槽;411、滑杆;500、固定组件;501、第一鞋板;502、第一鞋带a;503、第一鞋带b;504、第二鞋板;505、第二鞋带a;506、第二鞋带b;507、鞋后跟;600、连接组件;601、连接盒;602、第二连接槽;603、固定架;604、第二伸缩杆;605、活动架;606、第二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一
37.参考图1-9所示的一种滑雪板用于滑雪靴辅助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底板100,第一底板100的左侧面铰接连接有第二底板101,第一底板100和第二底板101的内部设置有折叠组件300,第一底板100和第二底板101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九组尺码限位孔102,第一底板100和第二底板101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踏板200,两组踏板200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内槽201,两组第一内槽201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限位开孔202,且四组限位开孔202均与两组第一内槽201相互连通,两组第一内槽201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滑动开孔203,且四组滑动开孔203均与两组第一内槽201相互连通,两组滑动开孔203内均开设有两组固定槽204,两组第一内槽201内均设置有调节组件400,两组踏板200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组件500。
38.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折叠组件300,从而达到折叠滑雪板的目的,通过设置尺码限位孔102,从而达到固定滑杆411目的,通过设置踏板200,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角度的目的,通过设置限位开孔202,从而达到限制螺帽408转动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动开孔203,从而达到使第一连接杆405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调节组件400,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尺寸的目的,通过设置固定组件500,从而达到固定装置更好使用的目的。
39.实施例二
40.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折叠组件300包括开设在第二底板101内部的第一移动槽301,且第一移动槽301的上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贯穿性开孔,第一移动槽30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杆302,且移动杆302的上表面穿透第二底板101,移动杆302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306,第一底板10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307,且第一连接槽307的左侧面开设有贯穿性开孔,第一底板100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308,且限位槽308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性开孔,并且限位槽308与第一连接槽307相互连通,限位槽308内插设有第一拉杆309,且第一拉杆309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并且弹簧位于限位槽308内,限位槽308的外表面套接有顶板310,且顶板310位于限位槽308内。
41.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移动杆302,从而达到连接第一底板100的目的,通过设置凹槽306,从而达到固定第二底板101的目的,通过设置限位槽308,从而达到限制移动杆302
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顶板310,从而达到挤压第一拉杆309外表面弹簧的目的。
42.实施例三
43.结合图2、图3、图6和图8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或2,两组调节组件400均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内槽201内壁上表面的电机401,两组电机401的输出轴均固定链接第一锥齿轮402,两组第一锥齿轮402的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两组第二锥齿轮403,四组第二锥齿轮403的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04,四组第一伸缩杆404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05,且四组第一连接杆405的顶部均穿透踏板200,四组第一连接杆405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滑块406,四组第一伸缩杆404的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07,且四组螺纹杆407的相反面均与第一内槽201内壁转动连接,四组螺纹杆407的外表面均啮合连接有螺帽408,四组螺帽40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9,且四组第二连接杆409的顶部均穿过踏板200的上表面。
44.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电机401,从而达到为调节组件400提供动力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402,从而达到可以驱动第二锥齿轮403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404,从而达到可以控制螺纹杆407与第一锥齿轮402啮合连接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块406,从而达到可以固定第一连接杆405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杆409,从而达到调节控制装置尺寸的目的。
45.实施例四
46.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2或3,两组固定组件500均包括设置在踏板200上表面的第一鞋板501,且两组第一鞋板501的底部均与第二连接杆409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第一鞋板501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鞋带a502,且两组第一鞋带a50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卡扣,两组第一鞋板501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鞋带b503,两组第一鞋带b503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组件600,两组踏板200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鞋板504,且两组第二鞋板504的底部均与第二连接杆409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第二鞋板504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鞋带a505,且两组第二鞋带a50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卡扣,两组第二鞋板504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鞋带b506,两组第二鞋带b506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组件600,两组第二鞋板504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后板507。
47.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鞋带a502,从而达到固定滑雪靴前端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鞋带a505,从而达到固定滑雪靴后端的目的,通过设置后板507,从而达到支撑滑雪靴的目的,通过设置连接组件600,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松紧的目的。
48.实施例五
49.结合图1、图3、和图7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2、3或4,四组连接组件600包括固定安装在两组第一鞋带b503和两组第二鞋带b506外表面的连接盒601,四组连接盒601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602,四组第二连接槽60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03,四组固定架60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604,且四组第二伸缩杆60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四组固定架603的内部均插设有活动架605,且四组活动架605的下表面均与第二伸缩杆6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组活动架60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606,且四组第二拉杆606的顶部均穿透连接盒601。
50.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通过设置连接盒601,从而达到调节固定装置松紧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604,从而达到挤压活动架605向上的目的,通过设置活动架605,从
而达到固定架603与活动架605相互夹持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拉杆606,从而达到控制活动架605升降的目的。
51.实施例六
52.结合图2和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2、3、4或5,四组踏板200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移动槽410,且四组第二移动槽410的右侧面均开设有贯穿性开孔,并且四组第二移动槽4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四组第二移动槽410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杆411,且四组滑杆411的顶部均与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四组滑杆411的底部均设置在尺码限位孔102内。
53.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槽410,从而达到为滑杆411提供位移空间的目的,通过设置滑杆411,从而达到与尺码限位孔102固定的目的。
54.实施例七
55.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2、3、4、5或6,第一移动槽301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03,转动杆303的外表面套设有扭力弹簧304,且扭力弹簧304的一端与转动杆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扭力弹簧304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槽30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转动杆303的外表面套设有皮带305,且皮带305的一端与转动杆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且皮带305的另一端与移动杆30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56.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设置扭力弹簧304,从而达到带动皮带305自动收缩的目的,通过设置皮带305,从而达到滑雪板自动折叠的目的。
57.实施例七
58.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2、3、4、5、6或7,两组后板507的外表面均粘合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9.基于以上结构,通过将后板507的外表面粘合橡胶垫,从而达到穿戴固定装置更加舒适的目的。
60.本发明工作原理:当穿戴本装置时,先将脚踩上两组第一鞋板501和两组第二鞋板504上,然后分别将第一鞋带a502和第二鞋带a505穿过固定架603与活动架605中间,调节好松紧后固定住,当需要折叠滑雪板时,向上拉动限位槽309时,限位槽309的底部移出移动杆302外表面的凹槽306时,移动杆302失去第一拉杆309的固定,且扭力弹簧304带动皮带305收缩,皮带305收缩时带动移动杆302向左移动,从而达到折叠的目的,当需要组合滑雪板时,只需合并第一底板100和第二底板101,将移动杆302向右推动,移动杆302右侧面与限位槽309的地面接触并挤压限位槽309受到限位槽308的限制,会向上移动,当移动杆302外表面的第一连接槽307对准限位槽309底部时,限位槽309受到外表面弹簧的弹力,自动弹入凹槽306内固定住,完成滑雪板的组合。
61.当需要调节固定装置尺寸时,可推动任意一组第一连接杆405将第二锥齿轮403与第一锥齿轮402啮合连接,并将滑块406按入固定槽204内固定住,启动电机401,电机401带动第一锥齿轮402转动,第一锥齿轮402带动第一伸缩杆404转动,第一伸缩杆404带动螺纹杆407转动,螺纹杆407转动时带动螺帽408转动,螺帽408在第二连接杆409与限位开孔202的限位下实现左右移动,第二连接杆409带动第一鞋板501或第二鞋板504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固定装置尺寸的目的,通过向上拉动滑杆411,使滑杆411脱离尺码限位孔102内,然后转动踏板200,选择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滑杆411,滑杆411自动弹入其他尺码限位孔102内,可实现装置角度的调节。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