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跳绳装置。
背景技术:2.在相关技术中,跳绳通常指有绳跳绳,包括握把和与握把相连的绳体,有绳跳绳在使用过程中受限于场地,在室内或其他小空间区域使用时绳体的甩动可能伤到运动空间内的人或物,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如何避免跳绳的绳体对运动空间内的干扰,同时确保跳绳的运动效果成为当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公开提供一种跳绳装置,以降低跳绳对运动场地的要求,提升使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跳绳装置,包括:握持主体、配重组件和转动件;
5.所述配重组件组装于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握持主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配重组件和所述转动件绕所述握持主体的轴向转动;
6.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主体件和配重件,所述主体件设有容纳空间,所述配重件活动的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
7.可选的,所述配重组件还包括配重轴,所述主体件和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配重轴转动连接;
8.所述主体件包括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当所述主体件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主体件在预设区域内转动,当所述主体件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主体件与所述转动件固定配合。
9.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主体件设有限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配重轴转动连接;当所述主体件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主体件包括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端部抵接的工作位置;当所述主体件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配合。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当所述主体件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固定。
11.可选的,所述容纳空间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件的球型空心结构。
12.可选的,围成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设有减震层。
13.可选的,所述容纳空间设置于所述主体件远离所述握持主体的一端。
14.可选的,所述跳绳装置还包括辅助转动件和至少一个辅助轴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辅助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辅助转动件固定配合,所述辅助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握持主体固定配合。
15.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远离所述配重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辅助转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端部和
所述第四端部分别与所述辅助轴承的内圈固定配合。
16.可选的,所述握持主体、配重组件和所述转动件中至少之一包括分体的轴对称结构。
1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公开跳绳装置的配重组件包括主体件和配重件,配重件活动的收容在主体件的容纳空间内,当用户手握握持主体并旋转施力时,配重组件通过转动件实现相对于握持主体的转动,且能够通过配重件在容纳空间内的活动获得类似有绳跳绳的手感和运动效果。上述配重组件的结构设置通过配重件在容纳空间内的活动代替了有绳跳绳的绳体,降低了跳绳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使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1.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跳绳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跳绳装置的主体件处于活动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跳绳装置的主体件处于固定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跳绳装置的主体件处于活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跳绳装置的主体件处于固定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7.在相关技术中,跳绳通常指有绳跳绳,包括握把和与握把相连的绳体,有绳跳绳在使用过程中受限于场地,在室内或其他小空间区域使用时绳体的甩动可能伤到运动空间内的人或物,造成安全隐患。
28.本公开提出一种跳绳装置,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跳绳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跳绳装置1包括:握持主体11、配重组件12和转动件13。配重组件12组装于转动件13,转动件13与握持主体11转动连接,以使配重组件12和转动件13绕握持主体11的轴向转动。配重组件12包括主体件121和配重件123,主体件121设有容纳空间122,配重件123活动的收容于容纳空间122。
29.需要说明的是,握持主体11用于用户手部的抓握,手部在抓握握持主体11时,形成
作用于握持主体11的握紧力。如图1中虚线所示,握持主体11的轴向可以指垂直于握紧力f1的方向。例如,当握持主体11为柱状体时,握持主体11的轴向可以指柱状体的高度方向。
30.在上述实施例中,跳绳装置1的配重组件12包括主体件121和配重件123,配重件123活动的收容在主体件121的容纳空间122内,当用户手握握持主体11并旋转施力时,配重组件12通过转动件13实现相对于握持主体11的转动,且能够通过配重件123在容纳空间122内的活动获得类似有绳跳绳的手感和运动效果。上述配重组件12的结构设置通过配重件123在容纳空间122内的活动代替了有绳跳绳的绳体,避免绳体甩伤人或物体,降低了跳绳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使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13可以是刚性件,使得配重组件12和握持主体11之间形成刚性的转动连接,避免配重组件12在受离心力甩动过程中伤到周围的人和物体,也便于跳绳装置1的整体收纳。例如,转动件13可以是转动连接器。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配重组件12还可以包括配重轴126,主体件121和转动件13通过配重轴126转动连接。主体件121包括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当主体件121处于活动状态时,主体件121在预设区域内转动,当主体件121处于固定状态时,主体件121与转动件13固定配合。主体件121处于活动状态使得配重组件12受重力作用形成不同的活动姿态,当配重组件12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离心力时,主体件121在预设区域内转动能够获得类似有绳跳绳的运动体验。主体件121与转动件13固定配合使得主体件121与转动件13的相对位置固定,配重组件12不会跳绳装置1在不同姿态下因为重力作用为发生下垂,使得跳绳装置1便于收纳。
33.其中,主体件121的固定状态可以处于平行于握持主体11轴向的位置,以形成竖直状态,使得跳绳装置1便于收纳。主体件121的活动状态可以是相对于上述竖直状态偏转的倾斜状态,以便于配重组件12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在使用跳绳装置1时将主体件121手动掰至倾斜状态,或使主体件121自动切换至倾斜状态,在使用完毕后,将主体件121掰回竖直状态,或使主体件121自动切换回竖直状态以便于收纳。
34.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动件13可以包括第一端部131和第一定位部134,主体件121设有限位部125和第二定位部128,第一端部131与配重轴126转动连接。当主体件121处于活动状态时,主体件121包括限位部125与第一端部131抵接的工作位置,当主体件121处于固定状态时,第一定位部134和第二定位部128固定配合。例如,在跳绳装置1的使用过程中,将主体件121手动掰至倾斜状态,用户抓握握持主体11并甩动,转动件13和配重组件12绕握持主体11的轴向转动,配重组件12的主体件121受到离心力作用而逐渐远离竖直状态,在离心力足够大时,主体件121的工作位置转动至的限位部125与第一端部131抵接的极限位置,并由于第一端部131的抵接不再发生转动。在使用完毕跳绳装置1后,可以将主体件121掰回竖直状态,并通过主体件121的第二定位部128与转动件13的第一定位部134配合使主体件121固定。
35.需要说明的是,主体件121可以设有避让凹槽124,第一端部131组装于上述避让凹槽124,且通过设置于避让凹槽124底部的配重轴126与主体件121转动连接,使得位于避让凹槽124内的第一端部131与主体件121可以发生相对转动。限位部125可以是避让凹槽124在转动方向上的侧壁,避让凹槽124在转动方向上的两侧壁可以分别作为限位部125,两个侧壁在固定状态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是45
°
,以限定主体件121的转动范围。当限位部
125与第一端部131抵接时,避让凹槽124的任一侧壁处于竖直状态。
36.第一定位部134包括设置于转动件13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第二定位部128包括设置于主体件121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当主体件121处于固定状态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磁吸固定。通过设置于转动件13的第一磁性件和设置于主体件121的第二磁性件使得主体件121和转动件13在固定状态下吸合固定,提升了用户的操作手感和使用便利性。例如,转动件13可以设有两个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可以设置于第一端部131两侧的底部,主体件121可以设有两个第二磁性件,两个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位置对应的设置在主体件121靠近转动件13的底部。当主体件121回到固定状态时,磁极相异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吸合固定。当主体件121需要由固定状态切换至活动状态时,只需手动克服上述吸合力将主体件121掰至倾斜位置。
37.或者,主体件121和转动件13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限位配合等方式实现固定,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22包括设置于主体件121的球型空心结构,以便于偏重件在受到离心力时在容纳空间122内滚动,形成类似绳体甩动的运动体验。配重件123可以是金属球,例如钢球,使得配重件123在容纳空间122内滚动时能够利用自身的重力形成较好的运动体验。
3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围成容纳空间122的内壁设有减震层129,以避免配重件123在滚动过程中与形成容纳空间122的内壁形成硬性碰撞产生噪音和摩擦等问题,同时能够利用配重件123与减震层129的碰撞提升甩动手感。减震层129可以是粘接或涂覆在围成容纳空间122内壁的软胶层,便于制造且成本低。
40.在上述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22可以设置于主体件121远离握持主体11的一端,以便于在配重件123在容纳空间122滚动时产生较好的甩动手感。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跳绳装置1还包括辅助转动件14和至少一个辅助轴承15,转动件13与辅助转动件14固定连接,辅助轴承15的内圈与辅助转动件14固定配合,辅助轴承15的外圈与握持主体11固定配合。为跳绳装置1设置辅助转动件14和辅助轴承15,并使转动件13与辅助转动件14固定连接,转动件13旋转时带动辅助转动件14同步旋转,辅助转动件14延长了转动件13与抓握主体的配合长度,避免转动件13于抓握主体的配合长度过短而造成损坏,辅助轴承15能够降低旋转摩擦力。其中,辅助转动件14和转动件1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卡接结构等方式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辅助轴承15可以是滚珠轴承。
42.抓握主体内可以设有组装空间111,至少一部分转动件13、辅助转动件14和辅助轴承15可以设置在组装空间111内,以提升跳绳装置1的整体美观性。辅助轴承15的外圈可以与围成组装空间111的内壁固定。如图4、图5所示,至少一部分转动件13可以设置于抓握主体外部,以便于配重组件12与转动件13的配合。设置于抓握主体外部的转动件13可以包括与抓握主体流畅过渡的外观面,以提升跳绳装置1的整体外观效果。配重组件12的主体件121靠近转动件13的一端可以设有弧形配合面127,设置于抓握主体外部的转动件13可以形成半球形凹槽132,弧形配合面127与半球形凹槽132结构匹配,以便于主体件121在半球形凹槽132中绕配重轴126转动。
43.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动件13可以包括远离配重组件12的第二端部133,辅助转动件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部141和第四端部142,第三端部141与第二端部133固定连接,第
三端部141和第四端部142分别与辅助轴承15的内圈固定配合。双辅助轴承15与辅助转动件14的两端配合使辅助转动件14旋转产生的偏心力分散到两个辅助轴承15上,减小了辅助转动件14的局部受力,降低了转动件13和辅助转动件14在旋转中的晃动量,提升了结构稳定性。其中,辅助转动件14的第四端部142可以配合于握持主体11远离配重组件12的尾部,以增加辅助转动件14与抓握主体的配合长度,提升结构稳定性。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握持主体11、配重组件12和转动件13中至少之一包括分体的轴对称结构。例如,握持主体11、配重组件12、转动件13可以分别沿图4、图5中的中心面16形成的两部分轴对称结构,两部分轴对称结构便于加工制造,当握持主体11、配重组件12、转动件13的轴对称结构组装至一起时即可形成完整的跳绳装置1。
45.需要说明的是,跳绳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跳绳装置1。当跳绳包括一个跳绳装置1时,用户可以单独使用一个跳绳装置1抓握握持主体11进行甩动运动。当跳绳包括两个跳绳装置1时,用户可以双手各抓握一个跳绳装置1的握持主体11,采用类似传统跳绳的施力方式进行运动。
46.由于跳绳装置1的配重组件12包括主体件121和配重件123,配重件123活动的收容在主体件121的容纳空间122内,当用户手握握持主体11并旋转施力时,配重组件12通过转动件13实现相对于握持主体11的转动,且能够通过配重件123在容纳空间122内的活动获得类似有绳跳绳的手感和运动效果。上述配重组件12的结构设置通过配重件123在容纳空间122内的活动代替了有绳跳绳的绳体,降低了跳绳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使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4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48.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