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羽毛球运动训练附属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捡拾羽毛球和归纳整理羽毛球的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在一些比较大的羽毛球训练场馆里,人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场地上通常会散落很多羽毛球,通过人工捡拾,不仅对人力造成耗损,而且还不能够对羽毛球进行很好的收纳整理。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设计了一种自动捡拾羽毛球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很好地将羽毛球捡拾起来,并进行收纳整理。使人们能够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控球和走位等技术动作的练习上。
3.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乒乓球、网球等辅助捡球设备。羽毛球由于形状不规则、容易受到损伤、外形小等特性,使得捡拾羽毛球机的设计与实现面临不易捡球和不易归纳整理等难点。
4.经检索,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 210495107 u公开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羽毛球捡球理球机器人,内部设有理球装置和分选装置,理球装置包括提升器、分流筒和落球滑道,储球装置包括储球筒、废球箱和快拆转盘,快拆转盘包括盘体、t型锁紧块和张紧弹簧,盘体沿圆周均布有四个凸台,凸台与盘体之间交错设有多个t型锁紧块,t型锁紧块上套设有张紧弹簧,t型锁紧块通过张紧弹簧将储球筒卡设在所述凸台上,分选装置包括球体筛选摄像头、凸轮组和夹球机构。
5.该实用新型存在的不足是:
6.(1)所述提升器不能将羽毛球完全提升到顶部进入储球装置,进入分流筒后容易造成卡球问题,对羽毛球的损伤较大。
7.(2)所述分流装置容易受外界干扰,并不能完全将好球与废球分离,所述滑球道与储球筒相距较远,羽毛球在进入储球筒之前,自身位置可能发生偏移,不会完全进入储球筒之中。
8.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 110681132 a公开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捡球机器人,内部球桶供给机构固定连接在底盘上方,球桶下端插接在球桶供给机构上、上端位于机头的下方,吸球管下部与底盘中心上的孔固定连接、上端位于机头中心的下方,中心支柱管两端分别位于底盘和机头之间、用于支撑机头,中空的铝型材线槽下端与底盘上方固定连接、上端与铰链固定连接,铰链还与机头铰接,机头可绕铰链的铰链轴转动。
9.该实用新型存在的不足是:
10.(1)所述气动捡球不能完全将羽毛球吸入吸球管,且进入吸球管后,羽毛球会因为吸力不足而导致羽毛球掉落。
11.(2)所述气动捡球不能把羽毛球规律地排列好,羽毛球的收集会变得杂乱无章,会对羽毛球造成损伤。
12.因此需要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高效捡拾羽毛球并整齐落叠的羽毛球捡拾装
置。


技术实现要素:

13.1、要解决的问题
14.针对现有的羽毛球难以捡拾并很好的归纳整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捡拾羽毛球的机器,能够很好的将羽毛球捡拾起来并归纳整理。
15.2、技术方案
1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7.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其结构包括滚扫部,传送部,固定架,收集部,车轮部,电力控制部,壳体,所述滚扫部靠近地面将羽毛球扫至传送部,所述传送部的夹持输送区倾斜设置并通过电机的控制将羽毛球以头朝下的状态输送至收集部,所述固定架用于连接传送部上端,所述车轮包括前置车轮和后置车轮,同时,当人力推动整个装置移动时,所述前置车轮的转动带动滚动部工作,滚动部工作时带动滚扫部旋转;其中,所述传送部包括夹持输送区和拱形复位区,所述夹持输送区设有若干个,用于将羽毛球以头部朝下的状态卡接输送至收集部,所述夹持输送区由电机带动工作,相邻两个夹持输送区之间设置拱形复位区,所述拱形复位区将羽毛球引流至夹持输送区,进一步把羽毛球以头部朝下的状态卡接输送至收集部。
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输送区为两根倾斜设置的传送条,传送条之间的距离介于羽毛球头部和尾部直径之间,所述固定架用于连接夹持输送区的上端,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凸起的滚动轴承,用于保证夹持输送区能够以很小的摩擦工作,所述靠近传送条底端处还设置可转动连接于壳体的第三传送杆,所述传送条套在滚动轴承和第三传送杆上传送。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部还包括传送带,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所述传送带套接于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上,所述第二传送杆与第三传送杆之间套接第三制动传送条,所述电机通过第二制动传送条带动第三传送杆转动,同时驱使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转动,使得传送带承接滚扫部扫入的羽毛球后,并将羽毛球输送至夹持输送区,并通过夹持输送区进入收集部。
2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滚扫部包括滚轴、拨爪和楔形铲,所述滚轴可转动并连接在壳体上,拨爪设有若干个并分布在滚轴的周面上,所述楔形铲固定在滚轴的下方,且所述楔形铲包括滚扫面,工作时,拨爪将羽毛球扫至楔形铲的滚扫面上,所述滚轴带动滚扫柱工作时,滚扫柱上的拨爪会接触楔形铲的滚扫面。
2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输送区和传送带的两端有壳体保护,可以防止羽毛球掉入该装置其他部位。
2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电力控制部,所述锂电池和所述电机在壳体底板上方,所述开关、所述电源电量显示灯和充电接口在壳体一侧,所述开关、所述电源电量显示灯和所述充电接口外部有透明外壳。
2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前部两侧和底侧有支撑板伸出,两侧的支撑板与滚扫柱的滚轴连接,并且滚轴可以转动,底侧的支撑板与楔形铲连接,所述壳体后部设置有可开关的门。
2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部,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平行放置,距离为一对输送传送条之间的距离,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限位端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由限位端的孔插入方形铁条连接固定。
2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推把手,后方设置有门,门上有拉把手。
2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滚轴与前置车轮的轮轴之间套接第一制动传送条。
2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滚扫面为开口朝上的弧面。
2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滚扫部还包括滚扫柱,所述滚扫柱套接在滚轴上,所述拨爪设有若干个并分布在滚扫柱的周面上,其中所述滚扫柱上的拨爪为弹性材料。
2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集部为圆筒状结构,其中,收集部上端设有遮挡区,所述遮挡区高于传送部的上端。
3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集部上方设置有遮挡区。
3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楔形铲与水平地面不直接接触,之间相距5~10mm。
3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拱形复位区形状为三角形,斜边部分为拱形,羽毛球进入传送条之后,会因为拱形复位区的影响,进入到夹持输送区。
3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输送区夹持在羽毛球的中部,相邻两传送条之间的距离为40mm。
3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滚动轴承采用外部直径为22mm,内部直径为15mm 深沟球不锈钢滚动轴承。
3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滚扫柱为铁制的空心结构,滚扫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开口小孔,用于存放尼龙丝。
3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拨爪为工业用pp尼龙丝制成,该工业用pp尼龙丝具有优良的硬度性能,吸水率低,化学稳定性好,同时具有优良的韧性,一个拨爪由若干根工业用pp尼龙丝制成,一根工业用pp尼龙丝直径为1mm。
3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带由pvc聚氯乙烯,工业聚酯布制作,具有耐磨,耐热,耐油,不易变形的特点。
3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输送区的传送条组分,由tpe材质包裹若干根直径为0.1mm的钢丝,传送条外部采用tpe制成,可以增大摩擦夹持羽毛球中部,从而保证羽毛球不会再次滑落,内部包裹若干根钢丝,可以增加传送条的拉伸强度。
39.3、有益效果
4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41.(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采用多余的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摄像头,自动识别系统等,采用传统的电机带动整个传送部,人力推动控制方向同时前置车旋转带动滚扫部,进而传送羽毛球,楔形铲上方的滚扫面为开口向上的弧面,能够降低拨爪的弯曲程度,延长拨爪的使用寿命。
42.(2)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简单,通过夹持输送区传送条装置能够确保羽毛球小球
朝下,被顺利的传送到夹持输送区顶部,再经由收集部的遮挡区作用进而保持羽毛球小球朝下,从而顺利进入收集部,并规律地排列收纳,通过电机带动制动传送条,进而带动传送杆,从而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该装置内部结构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并且实施简单。
43.(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拨爪为为工业用pp尼龙丝制成,该工业用pp尼龙丝具有优良的硬度性能,吸水率低,化学稳定性好,同时具有优良的韧性,一个拨爪由若干根工业用pp 尼龙丝制成,一根工业用pp尼龙丝直径为1mm,在拨爪旋转的同时,不会因为接触楔形铲的滚扫面而造成变形,同时极好的韧性也能保护扫入的羽毛球。
44.(4)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输送区和传送带的两端有壳体保护,可以防止羽毛球掉入该装置其他部位,锂电池和电机在壳体内部,开关、电源电量显示灯和充电接口外部设置有透明保护壳,不仅可以保护上述结构,而且可以通过观察电源电量显示灯,确定该装置的使用时间。
45.(5)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后方设置有门,门上有拉把手,收集部的上方设置有透明保护盖,当收集部快装满羽毛球时,可以透过透明保护盖观察到,进而从壳体后方把门打开,更换储球筒,收集部的羽毛球储球筒盛放装置,收集部的最上方存在遮挡区,夹持输送区将羽毛球传到顶部极限位置时,通过这种后高前低开口的圆筒进一步将羽毛球保持小球朝下,规律地落叠在羽毛球筒里。
46.(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壳体底部,固定架的上方存在限位端,可以防止固定架的晃动,从而使整个装置的运行稳定,固定架的上方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采用外部直径为22mm,内部直径为15mm深沟球不锈钢滚动轴承,从而确保夹持输送区能够正常运转。
47.(7)本实用新型的滚扫柱为铁制的空心结构,滚扫柱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开口小孔,用于存放尼龙丝。楔形铲与水平地面不直接接触,之间相距5~10mm,可避免楔形铲接触地面摩擦而产生的噪音,同时可减少楔形铲的磨损,拱形复位区形状为三角形,斜边部分为拱形,羽毛球进入传送部之后,会因为拱形复位区的影响,进入到夹持输送区。
48.(8)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拨爪为工业用pp尼龙丝制成,该工业用pp尼龙丝具有优良的硬度性能,吸水率低,化学稳定性好,同时具有优良的韧性,一个拨爪由若干根工业用pp尼龙丝制成,一根工业用pp尼龙丝直径为1mm,传送带由pvc聚氯乙烯,工业聚酯布制作,具有耐磨,耐热,耐油,不易变形的特点,夹持输送区的传送条组分,由tpe材质包裹若干根直径为0.1mm的钢丝,传送条外部采用tpe制成,可以增大摩擦夹持羽毛球中部,从而保证羽毛球不会再次滑落,内部包裹若干根钢丝,可以增加传送条的拉伸强度。
附图说明
4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览图,包括壳体。
5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左视图。
5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5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和楔形铲结构示意图。
54.图6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图。
55.图7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局部放大图。
5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5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滚动轴承结构示意图。
5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挡板和收集部储球筒结构示意图。
59.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控制部结构示意图。
60.图中:
61.100、滚扫部;110、滚轴;120、滚扫柱;130、拨爪;140、楔形铲;141、滚扫面;200、传送部;210、传送带;211、第一传送杆;212、第二传送杆;220、夹持输送区;221、第三传送杆;222、传送条;230、拱形复位区;240、电机;241、第四传送杆;250、第一制动传送条;251、第二制动传送条;252、第三制动传送条;300、固定架;301、第一固定架;302、第二固定架;303、限位端;310、滚动轴承;400、收集部;410、遮挡区;500、车轮部;510、前置车轮;511、第五传送杆;520、后置车轮;600、电力控制部;610、锂电池;620、开关;630、电源电量显示灯;640、充电接口;700、壳体;710、透明保护盖;720、门;730、拉把手;740、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6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包括壳体700,所述壳体700两侧伸出的支撑板用于架起滚扫部100上的滚轴110,滚扫柱120由滚轴110 旋转带动,所述壳体700由车轮部500支撑,车轮部500用于移动整个装置。
63.如图2,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包括滚扫部100、传送部200和收集部400,所述滚扫部100 包括滚轴110,滚扫柱120,拨爪130,楔形铲140,所述拨爪130分布在滚扫柱120的周面上,所述滚轴110与前置车轮510的轮轴之间套接第一制动传送条250,前置车轮510转动,进而带动滚轴110转动,所述楔形铲140被壳体700底侧伸出的支撑板固定,所述楔形铲140 与水平地面不直接接触,之间相距5~10mm。
64.如图2,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包括传送部200,所述传送部200包括传送带210、夹持输送区220和拱形复位区230,其中夹持输送区由两个传送条222组成,所述拱形复位区220 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夹持输送区220之间,用于将羽毛球引流至夹持输送区220中。
65.如图3和图6的a处放大图,所述传送部200还包括传送带210,所述壳体700上还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的第一传送杆211和第二传送杆212,所述传送带210套接于第一传送杆211 和第二传送杆212上,所述第二传送杆212与第三传送杆221之间套接第三制动传送条252,所述电机240通过第二制动传送条251带动第三传送杆221转动,同时驱使第一传送杆211 和第二传送杆212转动,使得传送带210承接滚扫部100扫入的羽毛球后,并将羽毛球输送至夹持输送区220,所述滚轴110与前置车轮510的轮轴之间套接第一制动传送条250。
66.如图9,所述固定架300包括第一固定架301和第二固定架302,第一固定架301与第二固定架302平行放置,距离为一对传送条222之间的距离,第一固定架301和第二固定架302 上设置有滚动轴承310,所述固定架300上设置有限位端303,所述限位端303在第一固定架 301和第二固定架302上,第一固定架301和第二固定架302由限位端303的孔插入方形铁条连接固定。
67.如图11,所述拱形复位区230形状为三角形,斜边部分为拱形,羽毛球进入传送部200 之后,会因为拱形复位区230的影响,进入到夹持输送区220,所述收集部400,储球筒的上方设置有遮挡区410,羽毛球经过夹持输送区220的输送,能够继续保持羽毛球小球朝下
进入收集部400,从而小球朝下规律地落叠。
68.一种羽毛球捡拾装置的使用方法:
69.如附图所示,本羽毛球捡球装置在打开开关后,人力外部推动推把手740控制该装置的移动,楔形铲140铲入前方散落的羽毛球,同时前置车轮510转动会通过第一制动传送条250 带动滚轴110转动,再通过滚扫柱120上的拨爪130转动,将羽毛球扫入传送带210上,传送带210和夹持输送区220都由电机240带动,羽毛球被滚扫部扫入传送带210上,再进一步通过传送带210传送到夹持输送区220上,羽毛球由于小球部分重力较大,羽毛球被传送到夹持输送区220上后,羽毛球会因为自身小球重力较大从而卡在夹持输送区220的一对传送条222之间,同时拱形复位区230可以把传送带210上传入的羽毛球复位到夹持输送区220,羽毛球经过夹持输送区220的输送,到达传送条222顶端时,会再一次因为收集部上方存在遮挡区410,能够继续保持羽毛球小球朝下进入收集部400,从而小球朝下规律地落叠,在收集部400的上方设置有透明保护盖710,当装置运作时,收集部400快被装满时,可以手动停止运转装置,拉动壳体700后方门上的拉把手740,将存放满的收集部400取出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