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用呼吸锻炼面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儿科用呼吸锻炼面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科用呼吸锻炼面罩。


背景技术:

2.呼吸功能锻炼是肺部感染预防和护理中的重要措施,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将浅而快呼吸改变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通过锻炼,能够有效加强患者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增加活动耐力,在针对儿童进行呼吸锻炼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快速用力呼气法、缓慢平稳呼气法等方式对儿童的呼吸进行锻炼,但是因为儿童天性好动、存在叛逆期的原因,经常会不听医护人员的要求,影响呼吸锻炼的效果,延长康复时间,而且由于儿科针对的儿童年龄段比较广,不同年龄的鼻孔间距、鼻孔大小和鼻口距离差别较大,一般根据年龄使用不同大小的呼吸锻炼面罩,十分的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调节,而且能够增加儿童呼吸锻炼兴趣的儿科用呼吸锻炼面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用呼吸锻炼面罩,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达到了可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需求的目的,减小了患者面部所受的压力大小,减小了压疮产生概率,优化了患者的使用体验,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趣味性,达到了可使患者连续地吹出泡泡的目的,增加了患者可使用两种锻炼方式可随意切换锻炼的功能,达到了可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调节鼻塞高度的目的,减小了不同患者使用时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锻炼壳,所述锻炼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所述锻炼壳的内部设有一个可沿滑动杆上下滑动的梯形块,梯形块的前方铰接有两个吸气柱,每个吸气柱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吸气塞,每个所述吸气柱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吸气管,所述锻炼壳上设有一个氧气管,每个所述吸气管均与氧气管连通,所述吸气管的前方设有一个与锻炼壳固定连接的吹气柱,所述锻炼壳的前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伸缩气囊,伸缩气囊与吹气柱相连通,所述锻炼壳的上方设有一个与伸缩气囊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的左右两侧各设有多个吹龙卷,所述锻炼壳的后方设有两个与出气管相连通的第一气泡管,所述出气管的下方设有一个与锻炼壳固定连接的第二气泡管,每个所述第一气泡管均与第二气泡管连通,所述第二气泡管的下方设有一个可转动的转动架,所述锻炼壳的左右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带和一个第二固定带。
5.优选的,所述转动架的前方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前方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柱,转动柱与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相互配合形成转动架转动的结构,所述锻炼壳的后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气泡盒,所述转动架与气泡盒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的上方啮合
有一个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的后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扇叶,扇叶与所述第二气泡管转动连接,扇叶、第四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相互配合形成转动柱转动的结构。
7.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换气阀,换气阀的内部开设有一个t形槽。
8.优选的,所述锻炼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所述梯形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氧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波纹管,所述吹气柱的前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吹气罩。
10.优选的,所述伸缩气囊下方的后侧设有两个固定管,每个固定管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具有吹气柱、伸缩气囊和锻炼壳,有效的减小压疮产生概率,增加患者的使用感受,使用时患者可通过吹气柱呼出气体,呼出的气体经吹气柱进入伸缩气囊中,伸缩气囊可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间歇性增大锻炼壳与患者面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患者面部所受锻炼壳的压力大小。2.本实用新型具有第二气泡管和转动架,使患者能够使用缓慢平稳呼气法锻炼的同时增加装置的趣味性,当装置使用时,可在气泡盒中加入泡泡液,患者从口中吹出的废气经伸缩气囊、出气管、第一气泡管和第二气泡管吹出后,随着转动架的转动可吹出连续的泡泡。3.本实用新型具有螺纹杆、梯形块、和滑动杆,有效的达到了可根据患者年龄改变鼻塞高度的目的,使用时可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梯形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吸气柱与吸气塞高度改变。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架的位置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t形槽的位置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梯形块和螺纹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管的位置示意图。
18.图中:1-锻炼壳、2-滑动杆、3-梯形块、4-吸气柱、5-吸气塞、6-吸气管、7-氧气管、8-吹气柱、9-伸缩气囊、10-出气管、11-吹龙卷、12-第一气泡管、13-第二气泡管、14-转动架、15-第一固定带、16-第二固定带、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转动柱、20-气泡盒、21-第三锥齿轮、22-第四锥齿轮、23-扇叶、24-换气阀、25-t形槽、26-螺纹杆、27-波纹管、28-吹气罩、29-固定管、3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实施例一,由图1-2和图4-5给出,本实用包括锻炼壳1,为了达到可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使用需求,所述锻炼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2,所述锻炼壳1的内部设有一个可沿滑动杆2上下滑动的梯形块3,梯形块3的前方铰接有两个吸气柱4,每个吸气柱4
与梯形块3之间均采用球形连接的方式连接,每个吸气柱4均可转动一定角度,每个吸气柱4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吸气塞5,每个吸气塞5与对应的吸气柱4之间均过盈配合,在使用时不会脱落,每个所述吸气柱4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吸气管6,所述锻炼壳1上设有一个氧气管7,每个所述吸气管6均与氧气管7连通,当装置使用时,可将氧气管7的后方连接氧气,然后调节梯形块3的高度和吸气柱4的角度,将吸气塞5放入患者鼻孔,便可经吸气塞5吸入氧气,所述吸气管6的前方设有一个与锻炼壳1固定连接的吹气柱8,所述锻炼壳1的前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伸缩气囊9,伸缩气囊9与吹气柱8相连通,当装置使用时,患者可通过吹气柱8呼出气体,呼出的气体经吹气柱8进入伸缩气囊9中,伸缩气囊9可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间歇性增大锻炼壳1与患者面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患者面部所受锻炼壳1的压力大小,减小压疮产生概率,增加患者的使用感受,所述锻炼壳1的上方设有一个与伸缩气囊9连通的出气管10,出气管10与伸缩气囊9之间采用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伸缩气囊9,出气管10的左右两侧各设有多个吹龙卷11,吹龙卷11为现有技术,可在吹入气体后伸直并在失去气体后自动卷起,当气体经伸缩气囊9和出气管10进入吹龙卷11后,吹龙卷11便可伸直,使患者可在使用快速用力呼气法锻炼的同时增加装置使用时的趣味性,所述锻炼壳1的后方设有两个与出气管10相连通的第一气泡管12,所述出气管10的下方设有一个与锻炼壳1固定连接的第二气泡管13,每个所述第一气泡管12均与第二气泡管13连通,所述第二气泡管13的下方设有一个可转动的转动架14,所述锻炼壳1的左右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带15和一个第二固定带16,每个第一固定带15之间均采用魔术贴的方式相互贴合,每个第二固定带16之间均采用魔术贴的方式相互贴合,方便调节松紧。
2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2给出,为了增加装置的趣味性,所述转动架14的前方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齿轮17,第一锥齿轮17的前方啮合有一个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柱19,转动柱19与气泡盒20之间转动连接,转动柱19与第二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7相互配合形成转动架14转动的结构,所述锻炼壳1的后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气泡盒20,所述转动架14与气泡盒20转动连接,当装置使用时,可在气泡盒20中加入泡泡液,患者从口中吹出的废气经伸缩气囊9、出气管10、第一气泡管12和第二气泡管13吹出后,随着转动架14的转动可吹出连续的泡泡,使患者能够使用缓慢平稳呼气法锻炼的同时增加装置的趣味性。
22.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1-2给出,为了使患者能够连续地吹出泡泡,所述转动柱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锥齿轮21,第三锥齿轮21的上方啮合有一个第四锥齿轮22,第四锥齿轮22的后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扇叶23,扇叶23与所述第二气泡管13转动连接,扇叶23、第四锥齿轮22和第三锥齿轮21相互配合形成转动柱19转动的结构,当气体从第二气泡管13中吹出时,气体带动扇叶23转动,扇叶23通过第四锥齿轮22带动第三锥齿轮21转动,第三锥齿轮21通过转动杆和第二锥齿轮18带动第一锥齿轮17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架14转动。
23.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3给出,为了达到两种锻炼方式可随意切换使用的目的,所述出气管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换气阀24,换气阀24的内部开设有一个t形槽25,通过转动换气阀24,可调节第一气泡管12、吹龙卷11与出气管10的连接关系。
24.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5给出,为了达到可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调节鼻塞高度的目的,所述锻炼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26,所述梯形块3与螺纹
杆26螺纹连接,当转动螺纹杆26时,螺纹杆26会带动梯形块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吸气柱4与吸气塞5的高度。
25.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5给出,为了减小不同患者使用时交叉感染的风险,所述氧气管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波纹管27,波纹管27为现有技术,可根据需要产生一定的形变,所述吹气柱8的前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吹气罩28,吹气罩28与吹气柱8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方便拆卸更换,减小不同患者使用装置时交叉感染的风险。
26.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和图5给出,为了减小不同患者使用时交叉感染的风险,所述伸缩气囊9下方的后侧设有两个固定管29,每个固定管29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0,每个固定块30均呈锥形,每个所述固定管29的上方均开设有一个槽,锻炼壳1的下方对应每个固定管29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孔,每个固定管29均可通过对应的固定块30固定在锻炼壳1的下方,需要拆卸时可向中间捏动固定管29,便可取下更换。
2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放在患者面部合适位置,然后转动螺纹杆26调节吸气柱4与吸气塞5的高度,然后将吸气塞5放入对应的鼻孔中,口含吹气罩28,转动第一固定带15与第二固定带16绕过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将氧气管7连接氧气后便可进行呼吸锻炼,患者可从鼻部吸气,然后呼出废气,废气经过固定管29进入伸缩气囊9中,可缓解患者面部压力,之后气体经出气管10进入吹龙卷11中,吹龙卷11可在气体的作用下伸直,增加趣味性,当患者想吹泡泡时,可转动换气阀24,气体便经吹气管进入第一气泡管12与第二气泡管13中,气体带动扇叶23转动,扇叶23通过第四锥齿轮22带动第三锥齿轮21转动,第三锥齿轮21通过转动杆和第二锥齿轮18带动第一锥齿轮17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架14转动,随着转动架14的转动可吹出连续的泡泡,使患者能够使用缓慢平稳呼气法锻炼的同时增加装置的趣味性,当装置使用后,可将吹气罩28和伸缩气囊9拆下更换。
28.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达到了可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需求的目的,减小了患者面部所受的压力大小,减小了压疮产生概率,优化了患者的使用体验,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趣味性,达到了可使患者连续地吹出泡泡的目的,增加了患者可使用两种锻炼方式可随意切换锻炼的功能,达到了可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调节鼻塞高度的目的,减小了不同患者使用时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