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2.中医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康复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患者采用各种中医学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他有用的措施,以促使患者身体能够尽快恢复。
4.在中医临床上,针对于重症患者,由于其在治疗期间长时间卧床,因此,在针对重症患者的中医康复过程中,通常需对患者有计划的进行康复训练。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中医康复训练装置大都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对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锻炼,不利于中医康复过程中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及经络流通,不利于提高患者的中医康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该康复系统通过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及经络流通;此外患者可以通过上肢或下肢自己进行康复强度的调节,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恢复效果,还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效果。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滑轨、倒u形支架、座椅装置和凹槽,所述滑轨内设有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固定箱体和两个滑动装置,所述固定箱体的底部设有竖直固定板,两个所述滑动装置分别位于竖直固定板两侧,且两所述滑动装置之间设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均位于竖直固定板内;所述固定箱体的两相对侧壁均设有进出口;所述滚动装置一的一端穿过倒u形支架的竖直段与两个滑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滚动装置二的一端穿过座椅装置与两个滑动装置远离滚动装置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倒u形支架的水平段和靠近滚动装置一的竖直段设有传动机构;所述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均与传动机构连接;
7.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活动箱体、活动板、直齿轮、轴承、l形传动杆、脚踏和多个条形杆;所述活动箱体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装置一和传动装置二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位于活动箱体内,且所述活动板与活动箱体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侧壁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为封闭的类椭圆形;多个所述条形杆的端部与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条形杆沿活动箱体滑动方向依次排列,且多个所述条形杆均位于滑槽一之间;所述l形传动杆的一端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l形传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滑槽一和固定箱体的侧壁与脚踏的
端部连接;所述直齿轮套接于l形传动杆上,且所述直齿轮与多个条形杆啮合;两个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顶杆机构,所述顶杆机构的顶部与座椅装置触接;
8.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滚轮三、定滑轮装置一、定滑轮装置二、定滑轮装置三、连接带一、连接带二和两个握把;所述定滑轮装置一、定滑轮装置二和定滑轮装置三均与倒u形支架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三与倒u形支架靠近滚动装置一的竖直段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握把连接,所述连接带一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滑轮装置一和滚轮三与滚动装置一连接;所述连接带二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滑轮装置二和定滑轮装置三与滚动装置二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均与滑动装置连接,且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分别与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连接,患者可以通过握住握把的同时用脚推动滑动装置往复运动来达到对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即使患者只有上肢或下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可以通过下肢或上肢的活动来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达到最佳的康复训练效果;将顶杆机构的顶部与座椅装置连接,可以通过拉动握把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摆动训练,达到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的效果。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装置一包括两个滚轮一、转轴三、绕线柱一、水平连接杆一和u形连接杆一;所述u形连接杆一的一端与两个活动箱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u形连接杆一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滚轮一和水平连接杆一远离u形连接杆一的端部均套接于转轴三上,两个所述滚轮一对称分布于水平连接杆一两侧;所述滚轮一外侧壁与绕线柱一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柱一与连接带一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轮一的外侧壁与绕线柱一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带一缠绕在绕线柱一上,可以实现滚动装置一在滑轨上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握把上下移动,达到对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训练的效果。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装置二包括两个滚轮二、转轴四、绕线柱二、水平连接杆二和u形连接杆二;所述u形连接杆二的一端与两个活动箱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u形连接杆二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二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滚轮二和水平连接杆二远离u形连接杆二的端部均套接于转轴四上,两个所述滚轮二对称分布于水平连接杆二两侧;所述滚轮二外侧壁与绕线柱二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柱二与连接带二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轮二的外侧壁与绕线柱二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带二缠绕在绕线柱二上,可以实现滚动装置二在滑轨上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握把上下移动,达到对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训练的效果。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转轴一、转轴二、支杆和滚轮四;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转轴一和转轴二均位于空腔内,所述固定箱体的内侧壁和竖直固定板的侧壁均设有竖直滑槽;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的两端与竖直固定板的侧壁和固定箱体的内侧壁连接,且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的两端均位于竖直滑槽内;所述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分别套接于转轴一和转轴二上,所述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分别与空腔的顶部和底部啮合;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有穿孔槽,所述支杆的一端套接于转轴一上,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穿孔槽和固定箱体与滚轮四连接,所述滚轮四与座椅装置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啮合,且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分别与空腔的顶部和底部啮合,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分别套接在转轴一和转轴二上,这样活动板往复运动过程时支杆不会左右移动,但是活动板上下移动时,支杆会随着活动板上下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对患者的双腿进行摆动训练的效果,达到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的效果。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座椅装置包括伸缩杆、底座、角度控制旋钮、靠背、两个扶手和两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的端部与靠背的端部连接,所述底座角度控制旋钮与底座的侧壁连接,所述底座角度控制旋钮的输出端与靠背的端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与两个扶手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两个滑槽二,两个所述伸缩装置位于滑槽二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伸缩装置位于滑槽二内,可以将伸缩装置从底座中拉出或推入,这样患者可以在下肢摆动训练和全身训练之间相互切换。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腿部支撑板和限位杆,所述腿部支撑板设有贯穿腿部支撑板侧壁的滑槽三,所述限位杆的两端与滑槽二的两侧壁连接,且所述限位杆位于滑槽三内,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底部与顶杆机构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腿部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滑槽三,将限位杆置于滑槽三内;这样即可以实现腿部支撑板在滑槽二中任意转动,还可以使腿部支撑板从底座中拉出后绕限位杆转动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支撑板的底部与滚轮四触接,实现下肢摆动训练的效果。
20.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均与滑动装置连接,且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分别与连接带一和连接带二连接,患者可以通过握住握把的同时用脚推动滑动装置往复运动来达到对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
22.2.即使患者只有上肢或下肢需要康复训练时,也可以通过下肢或上肢的活动来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达到最佳的康复训练效果;
23.3.将顶杆机构的顶部与座椅装置连接,可以通过拉动握把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摆动训练,达到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固定箱体内的滑动装置位置的俯视剖视图;
2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固定箱体内的空腔位置的俯视剖视图;
2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的活动板的侧面剖视图;
2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的活动板的座椅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的滚动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的滚动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倒u形支架;2、滚轮三;3、固定箱体;4、连接带一;5、进出口;6、滑轨;7、底板;8、滚轮一;9、绕线柱一;10、水平连接杆一;11、凹槽;12、u形连接杆一;13、活动板;14、活动箱体;15、滑槽一;16、脚踏;17、条形杆;18、直齿轮;19、l形传动杆;20、支杆;21、伸缩杆;22、滚轮四;23、u形连接杆二;24、水平连接杆二;25、滚轮二;26、底座;27、角度控制旋钮;28、连接带二;29、滑槽二;30、靠背;31、定滑轮装置三;32、扶手;33、限位杆;34、握把;35、定滑轮装置二;36、定滑轮装置一;37、滑槽三;38、腿部支撑板;39、固定杆;40、滑槽四;41、轴承;42、竖直固定板;43、传动齿轮二;44、传动齿轮一;45、穿孔槽;46、转轴二;47、转轴一;48、空腔;49、竖直滑槽;50、转轴三;51、绕线柱二;52、转轴四。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实施例:一种中医重症康复系统,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底板7,底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轨6、倒u形支架1、座椅装置和凹槽11,滑轨6内安装有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凹槽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箱体3和两个滑动装置,固定箱体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直固定板42,两个滑动装置分别位于竖直固定板42两侧,且两滑动装置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39,竖直固定板42开有滑槽四40,两个固定杆39均位于滑槽四40内;固定箱体3的两相对侧壁均开有进出口5;滚动装置一的一端穿过倒u形支架1的竖直段与两个滑动装置固定连接,滚动装置二的一端穿过座椅装置与两个滑动装置远离滚动装置一的端部固定连接;倒u形支架1的水平段和靠近滚动装置一的竖直段安装有传动机构;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均与传动机构活动连接;
34.滑动装置包括活动箱体14、活动板13、直齿轮18、轴承41、l形传动杆19、脚踏16和多个条形杆17;活动箱体14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装置一和传动装置二固定连接,活动板13位于活动箱体14内,且活动板13与活动箱体1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活动板13的侧壁开有滑槽一15,滑槽一15为封闭的类椭圆形;多个条形杆17的端部与活动板13的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条形杆17沿活动箱体14滑动方向依次排列,且多个条形杆17均位于滑槽一15之间;l形传动杆19的一端与轴承41固定连接,l形传动杆19的另一端穿过滑槽一15和固定箱体3的侧壁与脚踏16的端部活动连接;直齿轮18套接于l形传动杆19上,且直齿轮18与多个条形杆17啮合;两个固定杆3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箱体14的侧壁固定连接;活动板13内设有空腔48,空腔48内设有顶杆机构,顶杆机构的顶部与座椅装置触接;
35.传动机构包括滚轮三2、定滑轮装置一36、定滑轮装置二35、定滑轮装置三31、连接带一4、连接带二28和两个握把34;定滑轮装置一36、定滑轮装置二35和定滑轮装置三31均与倒u形支架1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滚轮三2与倒u形支架1靠近滚动装置一的竖直段活动连接;连接带一4和连接带二2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握把34固定连接,连接带一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滑轮装置一和滚轮三2与滚动装置一活动连接;连接带二2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滑轮装置二35和定滑轮装置三31与滚动装置二活动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需要使用该系统进行康复训练时,首先坐在座椅装置上,双手握住握把34,双脚踩在脚踏16上;两个脚踏16位于相反的方向,但是由于固定杆39将两个活动箱体14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证两个脚踏16可以同步运动;患者通过踩踏脚踏16带动直齿轮18转动,由于直齿轮18与条形杆17啮合连接,所以条形杆17会向后移动,条形杆17会
给活动板13一个向后运动趋势的力,这样两个活动箱体14都会沿着凹槽11向后移动;由于l形传动杆19的一端是固定在轴承41上的,所以直齿轮18只会在固定位置转动,而条形杆17会带动整个活动箱体14向后移动,由于l形传动杆19位于滑槽一15内,当端部的条形杆17与直齿轮18啮合后,活动板13受到滑槽一15的作用,会沿着活动箱体14向上运动,使得直齿轮18的上部与条形杆17啮合,这样条形杆17再带动活动箱体14向前移动,这样就实现了活动箱体14在凹槽11中进行往复运动;在活动箱体14向后运动时,滚动装置二会拉动连接带二28,连接带二28沿着定滑轮装置二35和定滑轮装置三31移动,从而与连接带二28连接的握把34向上运动;滚动装置一向后移动,患者可以向下拉动与连接带一4连接的握把34;当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反向运动时,两个握把34的方向反向移动,这样就实现了两个握把34朝不同方向运动,整个这一过程就实现了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如果患者仅仅是下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通过拉动握把34,减小脚踏16的阻力,如果只是为了康复训练上肢,通过脚踏16带动滑动装置移动,从而减小拉动握把34的拉力,这样患者就可以自己根据自身情况来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当患者需要进行腿部摇摆训练时,可以将全身躺在座椅装置上,通过拉动握把34,使得滚动装置带动滑动装置前后移动,这样活动板13会上下移动,活动板13上下移动会带动顶杆机构上下移动,从而顶起座椅装置的效果,达到腿部摇摆训练的效果。
37.滚动装置一包括两个滚轮一8、转轴三50、绕线柱一9、水平连接杆一10和u形连接杆一12;u形连接杆一12的一端与两个活动箱体14的端部固定连接,u形连接杆一12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一10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滚轮一8和水平连接杆一10远离u形连接杆一12的端部均套接于转轴三50上,两个滚轮一8对称分布于水平连接杆一10两侧;滚轮一8外侧壁与绕线柱一9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带一4的一端绕接在绕线柱一9上。
38.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中提到的滑动装置带动滚动装置一同步滑动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活动箱体14带动u形连接杆一12运动,u形连接杆一12带动水平连接杆一10运动,水平连接杆一10带动转轴三50同步运动,由于两个滚轮一8时套接在转轴三50上的,所以滚轮一8会沿着轨道上滚动,滚轮一8向后转动时,绕线柱一9会将缠绕在转动面上的连接带一4松开,从而患者可以轻松将握把34向下拉动;当绕线柱一9反向转动时,绕线柱一9将连接带一4缠绕在绕线柱一9的转动侧壁上,这样与连接带一4连接的握把34会向上运动。
39.滚动装置二包括两个滚轮二25、转轴四52、绕线柱二51、水平连接杆二24和u形连接杆二23;u形连接杆二23的一端与两个活动箱体14的端部固定连接,u形连接杆二23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二24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滚轮二25和水平连接杆二24远离u形连接杆二23的端部均套接于转轴四52上,两个滚轮二25对称分布于水平连接杆二24两侧;滚轮二25外侧壁与绕线柱二51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带二28的一端绕接在绕线柱二51上。
40.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中提到的滑动装置带动滚动装置二同步滑动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活动箱体14带动u形连接杆二23运动,u形连接杆二23带动水平连接杆二24运动,水平连接杆二24带动转轴四52同步运动,由于两个滚轮二25时套接在转轴四52上的,所以滚轮二25会沿着轨道上滚动,滚轮二25向后转动时,绕线柱二51会将缠绕在转动面上的连接带二28松开,从而患者可以轻松将握把34向下拉动;当绕线柱二51反向转动时,绕线柱二51将连接带二28缠绕在绕线柱二51的转动侧壁上,这样与连接带二28连接的握把34会向上运动。
41.顶杆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一44、传动齿轮二43、转轴一47、转轴二46、支杆20和滚轮四22;传动齿轮一44、传动齿轮二43、转轴一47和转轴二46均位于空腔48内,固定箱体3的内侧壁和竖直固定板42的侧壁均开有竖直滑槽49;转轴一47和转轴二46的两端与竖直固定板42的侧壁和固定箱体3的内侧壁连接,且转轴一47和转轴二46的两端均位于竖直滑槽49内;传动齿轮一44和传动齿轮二43分别套接于转轴一47和转轴二46上转动,传动齿轮一44和传动齿轮二43啮合,传动齿轮一44和传动齿轮二43分别与空腔48的顶部和底部啮合;活动板13的顶部开有穿孔槽45,支杆20的一端套接于转轴一47上,支杆2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穿孔槽45和固定箱体3与滚轮四22活动连接,滚轮四22与座椅装置触接。
42.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中提到的顶杆机构上顶起座椅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活动板13向上运动时,会带动传动齿轮一44和传动齿轮二43向上运动,由于支杆20的端部是套接在转轴一47上的,所以支杆20会向上运动,支杆20向上运动会带动滚轮四22向上运动,滚轮四22与座椅装置触接,会沿着座椅装置滚动,从而实现对座椅装置顶起的效果;当活动板13向下运动时,支杆20和滚轮四22同步向下运动,这样上下往复运动,就可以达到下肢摆动训练的效果;当活动板13水平移动时,由于空腔4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传动齿轮一44和传动齿轮二43啮合,这样传动齿轮一44和传动齿轮二43只会在原位置绕着转轴一47和转轴二46转动,支杆20也不会水平移动,支杆20与穿孔槽45会有一个相对移动,这样使得支杆20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而不能沿水平方向移动。
43.座椅装置包括伸缩杆21、底座26、角度控制旋钮27、靠背30、两个扶手32和两个伸缩装置;伸缩杆21的底部与底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杆21的顶部与底座26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26的端部与靠背30的端部铰接,底座26角度控制旋钮27与底座26的侧壁固定连接,底座26角度控制旋钮27的输出端与靠背30和底座26的铰接处连接;底座26的顶部与两个扶手32固定连接,底座26内开有两个滑槽二29,两个伸缩装置位于滑槽二29内。
44.在本实施例中,患者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21对底座26的高度进行调节,上述提到的患者进行腿部摆动训练时,将伸缩装置从底座26中拉出,使得伸缩装置的底部与滚轮四22触接,然后调节角度控制旋钮27将靠背30放倒,双手握住握把34并躺在靠背30上,腿部放在伸缩装置上,然后通过交替拉动两个握把34,使得伸缩杆21和滚轮四22上下往复运动,这样将伸缩装置上下摆动,从而达到了摆动训练的效果。
45.伸缩装置包括腿部支撑板38和限位杆33,腿部支撑板38开有贯穿腿部支撑板38侧壁的滑槽三37,限位杆33的两端与滑槽二29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限位杆33位于滑槽三37内,腿部支撑板38的底部与顶杆机构触接。
46.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提到的拉出伸缩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拉动腿部支撑板38,腿部支撑板38沿着滑槽二29向外移动,最终滑槽上的端部与限位杆33触接,即可停止拉动腿部支撑板38,将腿部支撑板38搭在滚轮四22上,当滚轮四22在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使得腿部支撑板38绕着限位杆33转动,从而达到了腿部摆动训练的效果;当不需要进行腿部摆动训练时,再将腿部支撑板38推回滑槽二29内。
47.工作原理: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均与滑动装置连接,且滚动装置一和滚动装置二分别与连接带一4和连接带二28连接,患者可以通过握住握把34的同时用脚推动滑动装置往复运动来达到对上肢和下肢同时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即使患者只有上肢或下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通过下肢或上肢的活动来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达到最佳的康复
训练效果;将顶杆机构的顶部与座椅装置连接,可以通过拉动握把34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摆动训练,达到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的效果。
4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