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成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瓦楞纸是由挂面纸和通过瓦楞棍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瓦楞纸粘合而成的板状物,一般分为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两类,按照瓦楞的尺寸分为: a、b、c、e、f五种类型。瓦楞纸的发明和应用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加工易、强度大、印刷适应性样优良、储存搬运方便等优点, 80%以上的瓦楞纸均可通过回收再生,瓦楞纸可用作食品或者数码产品的包装,相对环保,使用较为广泛。瓦楞纸的成型主要是由原纸板经过机械加工成瓦楞状后,再用传动装置对瓦楞纸和纸板进行传送,再经喷胶后对瓦楞纸和衬垫纸进行压合拼接即可加工瓦楞纸成型,再经过切割即可得到最终想要的产品
3.市面上现有的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需要分别对各原料纸板进行涂胶操作,再将涂胶后的各原料纸板整合在一起,整个过程需要人工进行干预,涂胶速率不一致且胶层涂覆不平整,人工成本高且涂胶效率较低。
4.因此,发明一种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以解决技术中市面上现有的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需要分别对各原料纸板进行涂胶操作,再将涂胶后的各原料纸板整合在一起,整个过程需要人工进行干预,涂胶速率不一致且胶层涂覆不平整,人工成本高且涂胶效率较低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成型箱,所述成型箱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成型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一侧设有加热区间,所述分隔板另一侧设有涂胶区间,所述涂胶区间内部设有第一涂胶机构,所述第一涂胶机构底部设有第二涂胶机构;
7.所述第一涂胶机构由第一导胶管、第一导胶辊和第一涂胶辊组成,所述第一导胶管一端与成型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胶管另一端贯穿成型箱一侧并延伸至成型箱外侧,所述第一导胶管底部开设有第一出胶槽,所述第一出胶槽内部设有第一出胶辊,所述第一出胶辊两端分别与第一出胶槽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胶辊设置于第一出胶辊底部,所述第一导胶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涂胶辊设置于第一导胶辊一侧,所述第一涂胶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
8.所述第二涂胶机构由第二导胶管、第二导胶辊和第二涂胶辊组成,所述第二导胶管一端与成型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胶管另一端贯穿成型箱一侧并延伸至成型箱外侧,所述第二导胶管顶部开设有第二出胶槽,所述第二出胶槽内部设有第二出胶辊,所述第二出胶辊两端分别与第二出胶槽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胶辊设置于第二出胶辊顶部,
所述第二导胶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涂胶辊设置于第二导胶辊一侧,所述第二涂胶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
9.所述成型箱一侧设有储胶罐,所述储胶罐顶部固定连接有输胶泵,所述第一导胶管延伸至成型箱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输入端与输胶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胶管延伸至成型箱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接口,所述第二输入接口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输入端与输胶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输胶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输入端贯穿储胶罐顶部并延伸至储胶罐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加热区间由面料加热区、芯料加热区和里料加热区组成,所述芯料加热区设置于面料加热区底部,所述里料加热区设置于芯料加热区底部,所述面料加热区、芯料加热区和里料加热区内部均设有加热辊,所述加热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成型箱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料槽,所述成型箱另一侧开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与涂胶区间相连通,第一进料槽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料槽,所述第二进料槽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料槽,所述第一进料槽与面料加热区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槽与芯料加热区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料槽与里料加热区相连通。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槽内部设有面板,所述面板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进料槽、面料加热区、分隔板、涂胶区间和出料槽并延伸至成型箱外侧,所述第二进料槽内部设有瓦楞原纸,所述瓦楞原纸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进料槽、芯料加热区、分隔板、涂胶区间和出料槽并延伸至成型箱外侧,所述第三进料槽内部设有里板,所述里板一端依次贯穿第三进料槽、里料加热区、分隔板、涂胶区间和出料槽并延伸至成型箱外侧。
13.优选的,所述涂胶区间内部设有第一张紧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张紧辊设置于面板底部,所述第一张紧辊一侧设有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二张紧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张紧辊设置于面板顶部,所述第一张紧辊底部设有第三张紧辊,所述第三张紧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张紧辊设置于里板顶部,所述第三张紧辊一侧设有第四张紧辊,所述第四张紧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张紧辊设置于里板底部。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涂胶辊一侧与面板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一涂胶辊另一侧与瓦楞原纸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涂胶辊一侧与里板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涂胶辊另一侧与瓦楞原纸底部相接触,所述涂胶区间内部设有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两端分别与成型箱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挤压辊设置于出料槽一侧,所述挤压辊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挤压辊上下对称分布,所述面板、瓦楞原纸和里板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挤压辊之间。
15.优选的,所述出料槽一侧设有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平机构关于出料槽对称设置,所述压平机构由固定侧板、连接板和压平辊组成,所述固定侧板一端与成型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固定侧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成型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侧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压平辊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之间,所述压平辊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压平辊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固定侧板转动连接。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通过第一涂胶机构和第二涂胶机构的双重设置,便于同时对面板、瓦楞原纸和里板进行涂胶操作,通过第一出胶辊和第二出胶辊带动第一涂胶辊和第二涂胶辊进行涂胶操作,无需人工干预,涂胶速率稳定可调且胶层涂覆平整,有利于提高涂胶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18.2、通过面料加热区、芯料加热区和里料加热区的分层设置分别对面板、瓦楞原纸和里板进行加热软化处理,避免集中加热时受热不均匀,继而造成面板、瓦楞原纸和里板三者软化程度不一致,进而影响后续成型操作,软化处理有利于避免成型过程中原料纸发生破损,且成型后的纸板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涂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涂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胶管的结构剖视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导胶管的结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支撑座;2、成型箱;3、分隔板;4、涂胶区间;5、第一涂胶机构;6、第二涂胶机构;7、第一导胶管;8、第一导胶辊;9、第一涂胶辊;10、第一出胶辊;11、第二导胶管;12、第二导胶辊;13、第二涂胶辊;14、第二出胶辊;15、储胶罐;16、输胶泵;17、第一连接管;18、第二连接管;19、第三连接管;20、面料加热区;21、芯料加热区;22、里料加热区;23、加热辊;24、第一进料槽;25、出料槽;26、第二进料槽;27、第三进料槽;28、面板;29、瓦楞原纸;30、里板;31、第一张紧辊;32、第二张紧辊;33、第三张紧辊;34、第四张紧辊;35、挤压辊;36、压平机构;37、固定侧板;38、连接板;39、压平辊。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瓦楞纸成型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成型箱2,所述成型箱2内部设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与成型箱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3一侧设有加热区间,所述分隔板3另一侧设有涂胶区间4,所述涂胶区间4内部设有第一涂胶机构5,所述第一涂胶机构5底部设有第二涂胶机构6;
32.所述第一涂胶机构5由第一导胶管7、第一导胶辊8和第一涂胶辊9 组成,所述第一导胶管7一端与成型箱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胶管 7另一端贯穿成型箱2一侧并延伸至成型箱2外侧,所述第一导胶管7底部开设有第一出胶槽,所述第一出胶槽内部设有第一出胶辊10,所述第一出胶辊10两端分别与第一出胶槽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胶辊8设置于第一出胶辊10底部,所述第一导胶辊8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涂胶辊9设置于第一导胶辊8一侧,所述第一涂胶辊9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
33.所述第二涂胶机构6由第二导胶管11、第二导胶辊12和第二涂胶辊13 组成,所述第二导胶管11一端与成型箱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胶管 11另一端贯穿成型箱2一侧并延伸至成型箱2外侧,所述第二导胶管11顶部开设有第二出胶槽,所述第二出胶槽内部设有第二出胶辊14,所述第二出胶辊14两端分别与第二出胶槽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胶辊12设置于第二出胶辊14顶部,所述第二导胶辊12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涂胶辊13设置于第二导胶辊12一侧,所述第二涂胶辊13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
34.所述成型箱2一侧设有储胶罐15,所述储胶罐15顶部固定连接有输胶泵16,所述第一导胶管7延伸至成型箱2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7,所述第一连接管17输入端与输胶泵16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胶管11延伸至成型箱2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入接口,所述第二输入接口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8,所述第二连接管18输入端与输胶泵16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输胶泵16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9,所述第三连接管19输入端贯穿储胶罐15顶部并延伸至储胶罐15内部。
3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区间由面料加热区20、芯料加热区21和里料加热区22组成,所述芯料加热区21设置于面料加热区20 底部,所述里料加热区22设置于芯料加热区21底部,所述面料加热区 20、芯料加热区21和里料加热区22内部均设有加热辊23,所述加热辊23 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通过面料加热区20、芯料加热区 21和里料加热区22的分层设置分别对面板28、瓦楞原纸29和里板30进行加热软化处理,有利于避免集中加热时各原料纸板受热不均匀。
3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箱2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料槽 24,所述成型箱2另一侧开设有出料槽25,所述出料槽25与涂胶区间4 相连通,第一进料槽24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料槽26,所述第二进料槽26底部开设有第三进料槽27,所述第一进料槽24与面料加热区20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槽26与芯料加热区21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料槽27与里料加热区22相连通。
3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料槽24内部设有面板 28,所述面板28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进料槽24、面料加热区20、分隔板 3、涂胶区间4和出料槽25并延伸至成型箱2外侧,所述第二进料槽26 内部设有瓦楞原纸29,所述瓦楞原纸29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进料槽26、芯料加热区21、分隔板3、涂胶区间4和出料槽25并延伸至成型箱2外侧,所述第三进料槽27内部设有里板30,所述里板30一端依次贯穿第三进料槽27、里料加热区22、分隔板3、涂胶区间4和出料槽25并延伸至成型箱2外侧。
3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涂胶区间4内部设有第一张紧辊 31,所述第一
张紧辊31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张紧辊31设置于面板28底部,所述第一张紧辊31一侧设有第二张紧辊 32,所述第二张紧辊32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张紧辊32设置于面板28顶部,所述第一张紧辊31底部设有第三张紧辊 33,所述第三张紧辊33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张紧辊33设置于里板30顶部,所述第三张紧辊33一侧设有第四张紧辊 34,所述第四张紧辊34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张紧辊34设置于里板30底部,第一张紧辊31和第二张紧辊32的设置有利于对面板28进行张紧,第三张紧辊33和第四张紧辊34的设置有利于对里板30进行张紧,避免面板28和里板30因褶皱而造成胶层涂覆不平整。
3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涂胶辊9一侧与面板28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一涂胶辊9另一侧与瓦楞原纸29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涂胶辊13一侧与里板30顶部相接触,所述第二涂胶辊13另一侧与瓦楞原纸 29底部相接触,所述涂胶区间4内部设有挤压辊35,所述挤压辊35两端分别与成型箱2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挤压辊35设置于出料槽25一侧,所述挤压辊35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挤压辊35上下对称分布,所述面板28、瓦楞原纸29和里板30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挤压辊35之间,挤压辊35的设置便于对涂胶后的面板28、瓦楞原纸29和里板30进行初步压合。
4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槽25一侧设有压平机构 36,所述压平机构3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平机构36关于出料槽25对称设置,所述压平机构36由固定侧板37、连接板38和压平辊39 组成,所述固定侧板37一端与成型箱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8一端与固定侧板3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8另一端与成型箱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侧板3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压平辊39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37之间,所述压平辊39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侧板37 转动连接,所述压平辊39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固定侧板37转动连接,压平机构36的设置便于对初步压合的瓦楞纸板进行平整处理,使之粘接牢固且平整。
41.本实用工作原理:
42.参照说明书附图1-8,本装置在使用时,将面板28从第一进料槽24穿入面料加热区20内并穿过分隔板3进入涂胶区间4内部,再将面板28依次绕过第一张紧辊31和第二张紧辊32,并使得面板28底部与第一涂胶机构5上的第一涂胶辊9相接触,再将面板28通过两个挤压辊35之间并由出料槽25牵引出成型箱2,将瓦楞原纸29从第二进料槽26穿入芯料加热区21内并穿过分隔板3进入涂胶区间4内部,再将瓦楞原纸29通过第一涂胶机构5和第二涂胶机构6之间,并使得瓦楞原纸29顶部与第一涂胶机构5上的第一涂胶辊9相接触,同时瓦楞原纸29底部与第二涂胶机构6 上的第二涂胶辊13相接触,再将瓦楞原纸29通过两个挤压辊35之间并由出料槽25牵引出成型箱2,将里板30从第三进料槽27穿入里料加热区 22内并穿过分隔板3进入涂胶区间4内部,再将里板30依次绕过第三张紧辊33和第四张紧辊34,并使得里板30顶部与第二涂胶机构6上的第二涂胶辊13相接触,再将里板30通过两个挤压辊35之间并由出料槽25牵引出成型箱2,面板28、瓦楞原纸29和里板30自上而下叠加后穿出出料槽25并置于两个压平机构36上的压平辊39之间,进行成型加工时,启动输胶泵16、第一出胶辊10和第二出胶辊14,输胶泵16通过第三连接管19 对储胶罐15内的胶水进行抽取,并通过第一连接管17和第二连接管18将胶水注入第一导胶管7和第二导胶管11内,胶水流经第一导胶槽时,第一出胶辊10转动并将胶水传递至第一导胶辊8表面,第一出胶辊10转动并带动第
一导胶辊8进行转动,第一导胶辊8转动并将胶水传递至第一涂胶辊9表面,第一导胶辊8转动并带动第一涂胶辊9进行转动,第一涂胶辊 9转动并将胶水涂覆于面板28底部和瓦楞原纸29顶部,胶水流经第二导胶槽时,第二出胶辊14转动并将胶水传递至第二导胶辊12表面,第二出胶辊14转动并带动第二导胶辊12进行转动,第二导胶辊12转动并将胶水传递至第二涂胶辊13表面,第二导胶辊12转动并带动第二涂胶辊13进行转动,第二涂胶辊13转动并将胶水涂覆于里板30顶部和瓦楞原纸29底部,启动挤压辊35,两个挤压辊35对涂有胶水的面板28、瓦楞原纸29 和里板30进行初步压合,并将压合后的瓦楞纸板通过出料槽25向外输出,启动压平辊39,通过两个压平机构36上的压平辊39对初步压合的瓦楞纸板进行平整处理,使之粘接牢固且平整,从而完成对瓦楞纸的成型加工,通过第一涂胶机构5和第二涂胶机构6的双重设置,便于同时对面板 28、瓦楞原纸29和里板30进行涂胶操作,通过第一出胶辊10和第二出胶辊14带动第一涂胶辊9和第二涂胶辊13进行涂胶操作,无需人工干预,涂胶速率稳定可调且胶层涂覆平整,有利于提高涂胶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43.参照说明书附图1-8,本装置在使用时,将面板28从第一进料槽24穿入面料加热区20内,通过面料加热区20内的加热辊23对面板28进行加热软化,将瓦楞原纸29从第二进料槽26穿入芯料加热区21内,通过芯料加热区21内的加热辊23对瓦楞原纸29进行加热软化,将里板30从第三进料槽27穿入里料加热区22内,通过里料加热区2内的加热辊23对里板 30进行加热软化,通过面料加热区20、芯料加热区21和里料加热区22的分层设置分别对面板28、瓦楞原纸29和里板30进行加热软化处理,避免集中加热时受热不均匀,继而造成面板28、瓦楞原纸29和里板30三者软化程度不一致,进而影响后续成型操作,软化处理有利于避免成型过程中原料纸发生破损,且成型后的纸板不易变形。
44.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4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