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一种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夜灯。


背景技术:

2.小夜灯主要用于卧室、室内过道、卫生间等处,其灯光以柔和,方便在起夜时提供一定的光线,以便于行走,同时避免影响其他家庭成员。
3.现有技术中,小夜灯的插头是固定于小夜灯的一侧的,虽然有部分插头能够360度旋转,但插头是始终的凸出于小夜灯的外表面的。这就使得,在非使用状态下,小夜灯不便于被收纳,且占用空间较大。
4.因此,如何将小夜灯的插头收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夜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便于将小夜灯的插头收折,以便于在非使用状态时,更容易被收纳,以减小占用空间。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夜灯,其中,包括本体和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底座、导电片和导电插片;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导电插片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导电插片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导电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本体电连接;
7.所述导电插片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导电插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片抵接,所述导电插片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本体的外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导电插片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8.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与所述容置槽连通;当所述导电插片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导电插片远离其转动中心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操作槽内。
9.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操作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10.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转轴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插片的一端;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头,且与所述连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导电凸起;所述导电凸起与所述导电插片电连接;所述导电片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导电凸起适配的凹陷部;当所述导电插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导电凸起抵靠在所述凹陷部处。
11.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底座上设有弹片槽;
12.所述导电片的凹陷部位于所述弹片槽内,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弹片槽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
13.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转轴的方向弯折。
14.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灯罩和电
路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为平面,所述插头组件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导电插片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时,所述导电插片垂直于所述平面;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位于远离所述平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灯罩孔;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电路板位于正对所述灯罩孔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灯罩孔处,所述灯罩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电路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15.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若干灯珠,所述灯珠位于靠近所述灯罩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上还连接有光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
16.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7.如上所述的小夜灯,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绕所述灯罩孔的周向分布;所述挡圈向远离所述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尺寸,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小夜灯的本体上设置插头组件,由于插头组件可以旋转,并在旋转时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插头组件的导电插片伸出于所述本体,以便于导电插片起到接入市电网的作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导电插片位于所述容置槽内。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由于将导电插片收折到容置槽内,导电插片不再突出于所述本体。方便于在非使用状态下,对小夜灯进行收纳。
19.由于在第二壳体上设置了挡圈,且挡圈伸向外伸出的长度呈上长下短的形状。在使用时,能够将灯光的投射方向控制在斜向下的方向。当人正常直立行走时,眼睛处于挡圈的上部所形成的阴影内,有利于提高眼睛对于光线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夜灯的立体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夜灯在另一的视角下的立体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小夜灯的主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头组件的立体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插头组件的主视图;
25.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壳体与电路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本体,2-插头组件;
31.11-容置槽,12-操作槽,13-第一壳体,14-第二壳体,15-灯罩,16-电路板,17-平面;
32.131-开关按钮;
33.141-灯罩孔,142-挡圈;
34.161-灯珠;
35.21-底座,22-导电片,23-导电插片,24-转轴,25-连接头,26-导电凸起;
36.211-弹片槽;
37.221-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实施例1,
40.请参照图1到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小夜灯,其中,包括本体1和插头组件2;其中,所述本体1包括小夜灯的壳体和内部电子元器件,本实施例所指的本体1,是指小夜灯除插头之外的部分,其能够在接入电源的情况下,实现小夜灯的基本功能,由于小夜灯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应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此处所指的本体1,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理解和实现的。所述插头组件2的作用为连接所述本体1与电源,即,插头组件2起到插头的作用。与现有的小夜灯的插头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组件2能够被收折于本体1内,即,在收折的情况下,不凸出于本体1的外周,以便于在非使用状态下进行收纳,以减少小夜灯占用的空间,在非使用状态下满足日常的收纳需求。
41.为了达到前述使用目的,本实施例中具体作了如下改进:
42.所述插头组件2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具体地,所述插头组件2可以是嵌设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也可以是微微凸出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还可以是设置于本体1内,只是在使用时,能够从本体1的一侧旋出,以便于与室内的插座连接。
43.更具体地,所述插头组件2包括底座21、导电片22和导电插片23;所述底座21的设置是为导电插片23提供支撑,以供导电插片23旋转;所述导电片22的引入,是为了避免直接通过导线将导电插片23与本体1连接时,由于导电插片23旋转时,对导线所造成的磨损。所述导电片22用于在所述导电插片23旋转到使用状态时,导电片22连接所述导电插片23。本实施例中所指的使用状态,是下文所指的第一工作状态。导电插片23是指条形的金属片,如具有一定厚度的条形铜片,与通用插头上的金属片相当。实施时,为了能够与插座适配,所述导电插片23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将导电插片23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适配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当所述导电插片23的数量为两个时,两所述导电插片23应当平行设置,且能够同步旋转。所述导电片22的数量与所述导电插片23相等,且一一对应。在以下部分,以两个导电插片23的数量为两个作进一步说明。
44.具体地,所述底座21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导电插片23与所述底座21转动连接;所述本体1靠近所述导电插片23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可以是一个矩形槽,也可以是一个u型槽,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保证导电插片23被收折于容置槽11内即可。
45.对于导电片22的设置,所述导电片22安装在所述底座21上,且与所述本体1电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底座21上设置多个侧板,以给导电片22隔出对应的弹片槽,而导电插片23转动安装于对应该导电片22的弹片槽内。
46.通过以上设置,所述导电插片23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导电插片23的一端与所述导电片22抵接,所述导电插片23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本体1的外周;第二
工作状态下,所述导电插片位于所述容置槽11内。第一工作状态即为使用状态,第二工作状态则为非使用状态。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是通过对导电插片23的转动来实现的。
47.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将导电插片23旋转到第一工作状态下,将导电插片23插入到插座上,以实现对小夜灯的供电。在非使用状态下,将导电插片23旋转到的第二工作状态下,由于导电插片23被收折到容置槽11内,能够减少导电插片23凸出于本体1外周的长度,从而减小收纳时所占用的体积,从而达到便于收纳的目的。应当指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指的非使用状态下的收折,包括出厂时的包装、用户拆开包装后但并未将小夜灯插入到插座上的状态。
48.此外,由于是通过导电片22实现导电插片23与本体1的电连接,避免使用导线,防止由于旋转而导致的磨损及接头松动、断开的现象,能够有效提高使用时可靠性。具体实施时,所述导电片22可以选用弹性金属片。
49.通过以上设计,能够有利于方便小夜灯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收纳。但导电插片23在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工作状态时,并不方便。尤其是容置槽11为u形槽时,不便于将位于容置槽11内的导电插片23旋出。为此,本实施例作了进一步改进:
50.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操作槽12,所述操作槽12与所述容置槽11连通。当所述导电插片23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导电插片23远离其转动中心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操作槽12内。使用时,以将手指插入到操作槽12内,将导电插片23旋出到第一工作状态即可。较佳地,为达到更好的切换效果,可以将所述操作槽12设置于容置槽11的一端,更具体地来讲,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操作槽12位于所述导电插片23远离其旋转中心的一端。实施时,所述导电插片23远离其旋转中心的一端为弧形面,以便于通过手指将导电插片23抠并旋转到第一工作状态。
51.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将导电插片23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操作槽12的深度大于所述容置槽11的深度。如此,便于对处于容置槽11内的导电插片23进行施力以将旋出。具体实施时,应当使所述导电插片23略微伸入到所述操作槽12内。
52.为了实现前述的作用,使导电插片23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本实施例对插头组件2还作了进一步设计。具体地,所述插头组件2还包括转轴24和连接头25。实施时,所述转轴24与所述连接头25之间固定连接,连接头25的数量与所述导电插片23相等且一一对应。具体地,所述连接头25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插片23的一端;所述转轴24穿过所述连接头25,且与所述连接头25之间固定连接。实施时,所述连接头25与所述转轴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卡接。
5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24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头25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导电凸起2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头25可以是由导体材料制成,导电凸起26与所述连接头25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
5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24和所述连接头25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导电凸起26与所述导电插片23一体成型。
55.所述导电凸起26与所述导电插片23电连接。所述导电片22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导电凸起26适配的凹陷部221;当所述导电插片2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导电凸起26抵靠在所述凹陷部221处。具体实施时,当导电插片23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凹陷部221与
所述导电凸起26卡接。一方面起到导电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卡合所述导电插片23,使其能够稳定地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56.更具体地,所述底座21上设有弹片槽211;所述导电片22的凹陷部221位于所述弹片槽211内,且所述凹陷部221与所述弹片槽211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实施时,所述导电片22为金属弹片,利用金属弹片的弹性,在第一工作状态下,使导电插片23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设定的位置。
57.所述导电片2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1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转轴24的方向弯折。如此,能够保证在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工作状态时,防止导电片22与导电凸起26干涉。
58.实施例2
59.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进,即,是对所述本体1的进一步阐述。
60.具体地,请参照图7到图9,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14、灯罩15和电路板16。所述第一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4和所述灯罩15共同围成一个用于安装电路板16的腔体。
61.所述电路板16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一壳体14围成的腔体内。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也通过螺钉连接。
62.实施时,所述第一壳体13的一侧为平面17,所述插头组件2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上;所述导电插片23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时,所述导电插片23垂直于所述平面17。具体地,所述插头组件2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3具有所述平面17的一侧。
63.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14与所述第一壳体13之间可拆卸连接,如,可以是卡接或前述的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4位于远离所述平面17的一侧。
64.所述第二壳体14上设有灯罩孔141;所述电路板16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4之间;所述电路板16位于正对所述灯罩孔141处,所述电路板16与所述导电片22电连接;所述灯罩15安装在所述灯罩孔141处,所述灯罩15与所述第一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4或所述电路板16之间可拆卸连接。如此,便于本体1的安装。
65.在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光线较为柔和,所述灯罩15为半透明罩;实施时,灯罩15可以由亚克力板制成,选用透光率在40%到80%透光率的亚克力板。所述电路板16上设有若干灯珠161,所述灯珠161位于靠近所述灯罩15的一侧;所述灯珠161的数量可以是3到8颗,如,3、4、5、6、7或8颗,灯珠16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并联或串联,优选并联。所述电路板16上还连接有光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当环境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灯珠161不工作。当光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光线低于一定的强度时,使小夜灯上的灯珠161处于可以被点亮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经过时,控制灯珠161点亮。即,当光敏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光线低于一定强度,且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经过时,控制灯珠161点亮。实施时,光敏传感器可以为lxd/gb5-a1dpz或gvbl-s12sd,红外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为lhi958或re200b等。以上仅是对其原理性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小夜灯的电路及控制属于现有技术,且本方案的关键点在于结构上,而非电路及控制关系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且实施,因此不再赘述。
66.在使用时,为了便于对小夜灯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第一壳体13的外周上设有开关按钮131,所述开关按钮131与所述电路板16电连接。实施时,所述开关按钮131设置
于所述第一壳体13的顶部。由于小夜灯的安装位置通常较低,将开关按钮131设置于第一壳体13的顶部便于操作。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开关按钮131用于控制小夜灯的总电源。当所述开关按钮131断开时,所述电路板失电的,所有电子器件均不工作。而在开关按钮131接通时,所述电路板16得电,所述光敏传感器和所述红外传感器均工作。因此,通过所述开关按钮131,在某些情况下,如短期外出时,将所述小夜灯彻底关闭,以减少能耗。
67.小夜灯在使用时,虽然其光线柔和,但对于半夜醒来的人来说,若直视小夜灯的灯光,依然会有些许不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68.所述第二壳体14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3的一侧设有挡圈142;所述挡圈142绕所述灯罩孔141的周向分布;所述挡圈142向远离所述平面17的方向延伸的尺寸,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此处所指的上与下,是指在插入竖直墙面插座的状态下,对应的小夜灯的上与下。
69.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二壳体14与所述挡圈142的配合,形成一个球窝状的结构,而灯罩孔141即设置于所述球窝内。当灯珠161被点亮时,能够在挡圈142的遮挡下,在上方形成阴影区。使人在行走时,眼部处于挡圈142所形成的阴影区内,从而达到防止刺眼的目的。
70.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