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光影台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光影台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与台灯有关,尤指一种具投影效果之台灯结构者。


背景技术:

2.按,一般在家中屋内大环境的照明大多仰赖天花板所设之日光灯,而其他的角落部分则常见以灯饰、台灯等作为装饰用,而这类装饰用之灯具除了照明之外,更可提升环境的气氛。
3.例如本案的申请人日前提出已获核准之美国专利us 9,222,663b1之灯饰品,主要是一种在水灯外缘的顶部另设一可透光立体造型饰物,并于内部设一发光组件,藉以使其在通电的状态下,除了水灯主体内部的低沸点液体流动及底座的光源之外,同时上方的造型饰物内部的光源也会透射出,进而产生炫目的视觉效果。然而,此灯饰结构也仅是局限在水球主体的外部做增加光源的变化。
4.而常见包括落地型或桌上型的台灯,其仅以光的照射为功能性设计,并不具有营造环境的视觉效果,而其他以艺术造型取胜之台灯作品,虽可对于室内环境形成美化效果,惟,无法同时兼具造型、光影变化等功能。因此,具有装饰、照明功能的台灯若能再结合其他部位的趣味性功效或突破外观视觉的优点,相信必定更受到大众的青睐。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光影台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6.一台灯座,其内部设有一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包含至少一发光组件设于所述台灯座顶部。
7.一投影片,对应设于所述发光组件上方,所述投影片设有一透光图案。以及
8.一灯罩,设于所述台灯座顶部,并框围于所述投影片及所述至少一发光组件周围。
9.藉由所述至少一发光组件的光源,而将所述投影片之所述透光图案投影于外部的一物体上,达到光影形成于外部之变化投影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是实用新型之投影状态立体示意图。
11.图2:是实用新型之分解示意图。
12.图3:是实用新型之剖面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13.图4:是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14.图5:是图4之分解示意图。
15.图6:是图5之电控单元分解示意图。
16.图7:是图4之局部剖面示意图。
17.图8:是第二实施例之投影作动状态示意图。
18.本实用新型:(1)台灯;(2)台灯座;(21)通道;(22)固定架;(3)投影片;(31)透光图
案;(32)披覆层;(4)灯罩;(41)投影孔;(42)透光花纹;(43)容置部;(5)电控单元;(51)电路板;(52)电源部;(53)发光组件;(54)开关;(55)马达;(551)转轴;(56)转盘;(561)第一透镜;(57)灯杯;(571)平台;(572)杯体;(573)配合孔;(574)第二透镜;(h1)第一孔洞;(h2)第二孔洞;(h3)第三孔洞;(h4)第四孔洞;(l)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藉由图式的配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以及实施例,俾使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影台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台灯座(2)、一投影片(3)及一灯罩(4),其中不限制所述台灯座的材质,其可为木材、塑料或金属制。
20.所述台灯座(2)呈一底座及一设于所述底座并向上延伸的支撑柱的倒t字型结构型态,所述台灯座(2)内部设有一电控单元(5),所述电控单元(5)包含一电路板(51)、一电源部(52)、复数发光组件(53)及一开关(54),所述电源部(52)、各所述发光组件(53)及所述开关(54)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51),实用新型不限制所述发光组件(53)之数量,但至少需一个,图式是以复数为例作说明,而各所述发光组件(53)可为led灯、钨丝灯泡

等。实用新型亦不限制所述电源部(52)之形式,其可为市电或是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部(52)设于所述台灯座(2)底部,所述电路板(51)设于所述台灯座(2)顶部,所述台灯座(2)轴向设有一通道(21),可供容纳线路(l),各所述发光组件(53)是朝上方照射,所述台灯座(2)顶部更设有一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主要用以支撑所述灯罩(4),故,所述固定架(22)之顶部与所述台灯座(2)顶部间隔一预设距离。
21.所述投影片(3)对应设于各所述发光组件(53)上方,所述投影片(3)设有一透光图案(31),本实施例之图式是以星月图作说明,非以此为限,所述透光图案(31)可依使用者喜好进行替换为花、风景及文字等图案。
22.所述灯罩(4)是搭设于所述台灯座(2)之所述固定架(22)顶部,并框围于所述投影片(3)及各所述发光组件(53)周围,且所述灯罩(4)对应所述投影片(3)设有一投影孔(41),而所述灯罩(41)更可设有一透光花纹(42),本实施例之透光花纹(42)图式是配合所述透光图案(31)为星月图,但非以此为限;所述投影片(3)可一体成形于所述灯罩(4)顶部,或者是如本实施例之图式,在所述灯罩(4)的顶部设所述投影孔(41),并且所述灯罩(4)之顶部设有一可供容纳所述投影片(3)之容置部(43),所述容置部(43)是与所述投影孔(41)相连通,而让所述投影片(3)可分离地设于所述容置部(43)。
23.呈上所述,实用新型不限制所述透光图案(31)及所述透光花纹(42)之形式结构及外观,其可如图3之所述灯罩(4)的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透光花纹(42)为贯穿所述灯罩(4)厚度之穿孔,或者是如图3之所述投影片(3)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投影片(3)呈可透光,在其内表面或外表面设有一不透光之披覆层(32),例如:颜料涂布或电镀方式形成,且以特殊工艺将所述披覆层(32)预设之部位去除,例如:以雷射雕刻将默认的部位去除形成镂空,所述披覆层(32)镂空处即为所述透光图案(31)。
24.藉此,让各所述发光组件(53)之光源穿射过所述投影片(3)之所述透光图案(31),并经由所述投影孔(41)投影于外部之一物体上,所述物体可以是墙壁、天花板、家具

等,此外,各所述发光组件(53)之光源同时会由所述灯罩(4)之所述透光花纹(42)透射出,让所
述台灯(1)除了照明功能外,更具有投影的效果,且所述电路板(51)可控制各所述发光组件(53)的灯色变化,让其光源投影增添炫目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投影片(3)可随使用者的喜好,而更换成不同的图案,让环境的气氛变化不同的视觉感受。
25.续请配合参阅图4至图8,其显示为实用新型依据上述结构变化之第二实施例,故相同结构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单元(5)更包含一马达(55)、一转盘(56)及一灯杯(57),配合参阅图5至图7,所述马达(55)设于所述电路板(51)底部,而所述电路板(51)顶部由下而上依序设置所述灯杯(57)、所述投影片(3)、所述转盘(56),其中所述电路板(51)中央设有贯通的一第一孔洞(h1),所述灯杯(57)设有一第二孔洞(h2),所述投影片(3)设有一第三孔洞(h3),所述转盘(56)设有一第四孔洞(h4),所述第二孔洞(h2)、所述第三孔洞(h3)、所述第四孔洞(h4)分别同轴所述第一孔洞(h1),所述马达(55)具有一转轴(551),所述转轴(551)穿过所述第一孔洞(h1)、所述第二孔洞(h2)、所述第三孔洞(h3)后,所述转轴(551)顶部抵于所述转盘(56),并藉由一螺丝将所述转盘(56)固定于所述转轴(551)顶部,藉以让所述转盘(56)可以随所述转轴(551)旋转。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影片(3)之所述透光图案(31)为呈间隔设置的四个节庆图案,其以螺丝固定于所述灯杯(57)顶部。所述转盘(56)之顶面及底面对应所述透光图案(31)设有复数呈间隔之第一透镜(561)。
27.而所述灯杯(57)呈可透光,其包含一平台(571)及复数杯体(572),各所述杯体(572)设于所述平台(571)底部且朝各所述发光组件(53)延伸,并分别设有一配合孔(573),各所述配合孔(573)是罩设于各所述发光组件(53),所述平台(571)顶部对应各所述杯体(572)处分别设有一第二透镜(574),各所述第二透镜(574)是朝向所述投影片(3)之透光图案(31)。
28.配合参阅图8,当所述台灯(1)通电状态下,各所述发光组件(53)的光源经由各所述第一透镜(561)及各所述第二透镜(574)改变光源之光形,而所述投影片(3)之透光图案(31)经由所述灯罩(4)之所述投影孔(41)投影于一物体上,且所述转盘(56)随所述转轴(551)旋转,令所述透光图案(31)随着所述第一透镜(561)产生的光形变化而形成位移的动态效果,其中图8之箭头为透光图案(31)位移的示意方向。据此,所述台灯(1)除了静态的照明功能外,同时具有趣味的动态投影效果。
29.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举凡利用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技术手段、创设原理的再创作,仍属本实用新型的创作范畴,因此本实用新型图式及说明书所述的陈述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方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