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用于照明装置的光学设备和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用于照明装置的光学设备和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光学设备以及一种包括光学设备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多种不同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光学设备。通常,借助光学设备应将光源的光束以特定的类型和方式偏转或成形。光源、如例如led典型地具有小的、扩展的、发光的面。光根据类型通常旋转对称地放射到半空间中。如果用led垂直地照到平坦的面上,那么典型地,光密度在中心最高并且关于中心光路径向地减小。然而,通常所述光分布不是期望的并且设有如下光学设备,所述光学设备从所述光源起尝试,实现均匀辐射的光面和/或将放射的光均匀地沿着线性延伸分布。
3.从de 199 30 461 a1中例如已知车灯,所述车灯具有光学设备,所述光学设备具有两件式的透镜。透镜具有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光出射面构成为菲涅尔透镜。光入射面构成为透镜部段,所述透镜部段具有柱形构成的表面。借助所述设置方式从点状的光源起虽然可以实现包括基本上平行的光束的放射特性,然而所述设置方式具有光密度、即光强度的不均匀的分布。从光源起,光强度在光路中在中心明显高于与此径向间隔开的地方。
4.借助de 10 2011 085 314 b3已知另一种光学设备,借助所述光学设备尝试,将光强度在线性延伸中从近似点状的光源、例如led起均匀地分布。在此,为每光源设有多个串联设置的透镜。在此,第一透镜具有旋转对称的横截面,具有通过旋转椭圆得到的光出射面和柱形构成的光入射面。与光源相关联的第二透镜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入射面和光出射面,所述光出射面对应于椭圆部段。在由透镜构成的所述组合下游可以设置有漫散射器。de 10 2011 085 314 b3的光学设备具有多个单个元件,这些单个元件必须以高的精度相对于彼此设置,并且尤其以高的精度相对于光源设置。
5.如已经在导论中阐述的,led在更准确地观察时不是点状的辐射器,如例如激光二极管,而是从一个面放射光。


技术实现要素:

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缺点。尤其,应当实现如下光学设备,所述光学设备可实现将光源的光束均匀地且尤其以相同的光强度散射到基准面上,其中尤其地,光学设备在安装方面是简单的并且各个器件相对于彼此在大的区域中的设置相对于公差波动或位置不准确性是不敏感的。
7.所述目的通过在本发明中限定的设备来实现。其他实施方式从下面的说明书中得出。
8.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光学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在下文中称作为透镜,所述透镜具有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在光出射面上构成有阶梯透镜结构,尤其菲涅尔结构。
9.菲涅尔结构的特征在于,将透镜借助焦点划分为环形区域并且这些区域分别减小
其厚度从而构成为具有小的结构高度的阶梯透镜。所有这些环形区域具有共同的焦点。
10.然而,在当前的阶梯透镜结构中可以提出,每个环形区域,即每个阶梯具有单独的焦点,其中所述焦点尤其沿着光入射面,或在光入射面的平面中或附近设置。
11.这可实现光束在阶梯透镜处的定向,所述光束并非仅从点发出,而且从细长的或伸长的或扁平的光源、如led发出。
12.在此可设想的是,阶梯透镜不构成为具有环形区域,而是从透镜的中心起具有平行设置的区域,即具有平行的各个阶梯。
13.替选地,各个阶梯也可以构成为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的中点朝向透镜的中心移动。
14.透镜的中心由透镜的几何中点限定并且与中心光路重叠。所述中心光路由光源的几何中点限定,或由替代光源的假想的点光源的光路限定。
15.阶梯靠近中心光路可以具有基本上三角形的横截面,其中所述横截面具有朝向中心光路的侧边和背离中心光路的侧边。随着距中心光路的间距增大,背离的侧边的角度变得更陡峭直至近似垂直。从透镜体之内平缓地射到所述侧边上的光束在透镜体之内反射,并且在此沿中心光路的方向定向。在此可以提出,三角形的横截面随着距中心光路的间距增大变成梯形的横截面。换言之,三角形的尖部被削平。通过削平尖部,在阶梯的侧边上反射的射束不受阻碍地近似垂直地、即沿中心光路的方向从透镜射出。
16.附加地可以提出,改变阶梯的高度,使得阶梯间的槽随着距中心光路的间距增大而更深地延伸到透镜体中。这增大了侧边的面积,在所述侧边处可以反射射束。
17.在光入射面处构成有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由重复的、特别是周期性设置的隆起部和凹陷部构成。所述隆起部和凹陷部可以分别彼此类似。优选地,所述隆起部和凹陷部分别相同地构成。不言而喻的是,光入射面关于单个光源构成,从而为每个要射入的光束构成多个这种隆起部和凹陷部。
18.优选地,为每个光源因此设有至少一个隆起部和凹陷部,其中作为光源仅考虑实际放射光的区域,即在led的情况下是发光芯片。然而优选地,为每个光源设有至少两个,优选三个,尤其多于五个交替的隆起部和凹陷部。
19.不言而喻,表面结构也可以在发光芯片的尺寸之上具有附加的另外的隆起部和凹陷部。
20.表面结构在二维区域之上延伸。所述区域当然也可以沿着在空间中弯曲的平面,例如球表面的部段延伸。
21.具有表面结构的所述区域优选不具有中断部。换言之,光入射面的表面结构是连通的。
22.隆起部和凹陷部的彼此连接限定所述区域的长度,沿着凹陷部或隆起部的延伸限定所述区域的宽度。长度和宽度的方向与透镜的相应的方向一致,即隆起部和凹陷部横向于透镜的长度延伸。在此类使用中,每个光源与所述区域中的一个相关联。
23.通过构成为重复的表面结构,将散入的光与其特定的射入点无关地沿多个不同方向折射和/或散射到光入射面中。透镜关于光源的光路的中心的点准确的放置不是必需的,尤其当具有表面结构的区域超过led芯片的长度时如此。
24.构成为重复的结构,尤其构成为由类似的和/或相同的元件构成的重复的结构保
证,射入的光同样重复地相同地或类似地折射。光源相对于重复的结构的位置偏差不对在结构之后的光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这使得整个设置是公差鲁棒的。
25.光路沿着从光入射面朝向光出射面的方向限定。所述光路在光入射面上基本上垂直。因此,光入射面基本上位于垂直于光路的平面上。相应地,光出射面同样位于基本上垂直于光路从而基本上平行地与光入射面的平面间隔开的平面上。在光入射面和/或光出射面的所述定义中,分别考虑相应的设置在这些面上的结构的几何中点。这也适用于例如光出射面略微倾斜的情况。
26.光入射面以及光出射面分别具有宽度和长度。光出射面的长度优选对应于光出射面的宽度的至少三倍。
27.在光入射面的情况下,长度基本上对应于宽度,优选地,光入射面的长度大于光入射面的宽度的1.5倍。
28.透镜体在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之间延伸。所述透镜体在一侧上与光出射面齐平,在另一侧上与光入射面齐平。在此,透镜体然而可以在光入射面的区域中沿光入射面的纵向方向在两侧上比光入射面或具有表面结构的区域随后更大,换句话说更长地构成。透镜体可以在所述延长部中构成为没有表面结构。
29.这种构成方案可实现,沿纵向方向在表面结构的两侧,在透镜体中散射的辐射具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在透镜体的限界壁部处反射。
30.可以提出,隆起部和/或凹陷部分别彼此平行地设置。
31.在本文中,将平行设置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定义,例如当两条直线平行时,然而所述表述在此也包括弧形形状的平行的构成,即例如同心设置的圆部段和/或均匀间隔设置的自由形状线。
32.尤其在直线意义上的设置的情况下,这能够实现构成关于相对于光源的光路的中心的位置更容差的表面结构。
33.隆起部和凹陷部优选均匀间隔开地设置。隆起部与隆起部和/或凹陷部与凹陷部的间距优选小于1mm,尤其小于500μm并且优选小于100μm。
34.在led作为光源的情况下,间距尤其可以选择成led的微结构的函数。led的典型的微结构是25μm至500μm。在此,间距优选小于相应的微结构的最长扩展。
35.相应的结构与led芯片的微结构,即led芯片的尺寸相比越小,那么入射面相对于光源的光路的中心的位置就越不敏感,因为多个重复的结构同时由光源加载。
36.隆起部和凹陷部可以分别从隆起部的最高点至相邻的凹陷部的最低点具有小于1mm的距离。尤其所述距离小于500μm并且优选小于100μm。
37.在高度小的情况下,系统是对公差更不敏感的。优选地,隆起部和凹陷部的高度处于升高部和凹陷部的宽度的范围内。在此可以提出,高度仅为宽度的90%,优选仅为宽度的80%,尤其仅为宽度的70%。
38.隆起部和凹陷部优选正弦形地构成并且尤其共同形成正弦或余弦形的伸展。正弦形的伸展可以在其宽度或高度方面拉伸或压缩。通常可以说,压缩的正弦具有更陡峭的侧边,从而射入的光束被更强地折射,从而射入的光进一步扇形散开。
39.这种构成方案可实现,多个射到光入射面上的射束朝光出射面方向偏转并且尤其在光入射面后方分布。
40.优选地,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借助两个壁部彼此连接。所述壁部优选均匀地相对于彼此间隔开并且尤其彼此平行。所述限定然而不排除,所述面可以具有倾斜,所述倾斜由制造决定,例如为了在注塑成型时的可脱模性。这样,例如可以设有直至5
°
的倾斜。所述壁部平行于光路并且沿光出射面的纵向延伸的方向延伸。由此,所述壁部分别将光入射面的和光出射面的长边连接。所述壁部由此提供透镜体的限界壁部。
41.通过将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借助相应的壁部连接,在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之间可以提供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是两种材料的边界面。在此,射到所述边界面上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被反射从而留在透镜体之内。
42.透镜体本身优选均匀地构成。尤其,在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之间的直接连接中不设有其他边界面。
43.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是光学设备的向外,即朝向光源或被照亮的对象定向的边界面。
44.优选地,透镜体与相应的光入射面和相应的光出射面一件式地构成并且尤其不具有空腔。
45.壁部的间距典型地通过存在的结构空间给出。所述结构空间优选比光入射面与光出射面的间距的四分之一更小,然而对应于所述间距的至少十分之一。为了测量间距,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分别从其相应的几何中点起考虑。
46.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保证,射到所述壁部上的光束被反射并且相应地相对直接地由光入射面朝向光出射面继续传导。
47.优选地,所述壁部具有大于90%,尤其大于96%的反射率。
48.由此,使由于错误射出的辐射引起的损耗最小化。
49.还可以提出,所述壁部至少在其从光入射面朝向光出射面的延伸的子区域之上彼此经由两个从光入射面朝向光出射面发散地设置的壁部彼此连接。所述壁部由此提供透镜体的另外的限界壁部。
50.通过提供所述发散的壁部可以在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之间提供另外的光学元件,所述另外的光学元件是两种材料的边界面。在此,射到所述边界面上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被反射从而留在透镜体之内。
51.由所述发散的壁部围住的角度优选小于90
°
,然而至少为30
°
,优选至少为45
°
。所述发散的壁部优选关于光路对称地设置。
52.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保证,射到所述壁部上的光线被反射并且相应地相对直接地从光入射面朝向光出射面继续传导。
53.优选地,所述壁部具有大于90%,尤其大于96%的反射率。
54.由此,使由于错误射出的辐射引起的损耗最小化。
55.为了提高射入的光的均匀化也可以在所述壁部上设有散射表面。
56.还可以提出,光入射面具有在表面结构之上设置的拱起部或凹陷部。
57.这允许,对光源的特定的放射特性进行考虑。尤其在光入射面的凹陷部的情况下,所述凹陷部可以至少局部地围绕光源设置。
58.光学设备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尤其至少三个透镜,所述透镜尤其沿着均匀间隔开的壁部相继设置。换言之,透镜线性地依次设置,尤其沿光入射面或光出射面的纵向延伸的
方向设置。透镜因此形成线性阵列。
59.不言而喻,所述阵列也可以沿着弯曲的曲线构成。
60.这可实现,尤其在相应的透镜的一定区域中,也就是说在光出射面的宽边的区域中叠加光,并且补偿在这些区域中的光强度的可能的降低。因此,多个透镜的彼此连接可实现,光从第一透镜散射到第二透镜的端部区域中并且反之亦然。相应地,在这些区域中的光强度可以通过两个光源的叠加提高。
61.在此可以提出,阶梯透镜结构在根据期望两个光源的光所射到的这些区域中构成为,考虑多个射入角。例如,背离中心光路的侧边可以对准第一透镜并且朝向光路的侧边可以对准相邻的透镜。
62.在此可以提出,至少两个透镜相互间以间距设置,所述间距至少对应于从光入射面至光出射面的间距的一半,并且尤其最多对应于所述间距的三倍。
63.所述最大值保证,在透镜的相应的端部区域中一方面不发生过强的叠加并且另一方面不发生过弱的叠加。在光出射面的区域中由此可以实现相对均匀的光强度。
64.同样可设想的是,多个所述线性阵列彼此并排地,即沿光出射面的宽度的方向设置,以便这样得到二维的阵列。这可实现照亮面和/或显示图案。
65.要理解的是,这种线性阵列具有第一透镜和最后的透镜作为终端透镜。在仅两个透镜的情况下,在终端透镜之间不设置另外的透镜,在由多于两个透镜组成的装置的情况下,在所述终端透镜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透镜。第一透镜和最后的透镜可以具有与在其之间的透镜的配置不同的配置,因为这两个终端透镜各自具有端部区域,所述端部区域不与另外的透镜的第二端部区域叠加。这样例如可设想的是,终端透镜以不同角度具有发散的壁部。换言之,具有未覆盖的或遮盖的端部区域的终端透镜可以具有发散的壁部,所述壁部是陡峭的从而提供如下端部区域,所述端部区域从光路起缩短地构成。
66.这样可以提出,阶梯透镜结构朝向端部区域,与不是终端透镜的透镜相比,设有更陡峭的侧边或各个区域的焦点更靠近彼此。与不是终端透镜的透镜相比,在所述端部区域中仅必须考虑单个光源。
6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透镜一件式地构成。在此,所述透镜可以在其延伸的至少四分之一之上沿光路的方向彼此连接。
68.这可实现透镜的线性阵列的简单的且低成本的生产,其中在组装时可以不用将各个透镜相互间耗费地定位。
69.光学设备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元件。在此,每个透镜可以与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相关联,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尤其在多个透镜的情况下设置在透镜之间。
70.固定元件可实现,将透镜固定在相应的构件上。通过将固定元件设置在透镜之间,使固定元件对透镜的光学特性的影响最小化。
71.在此可以提出,尤其在阵列中在中心设有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将阵列关于三个轴线固定。所述固定元件优选在中心,也就是说在阵列的中点设置。另外的固定元件可以构成为,使得可以补偿阵列朝向两侧的延长,所述延长例如通过温度差引起。换言之,沿阵列的纵向方向可实现非中心的固定元件的运动。
72.紧随光出射面可以设置有漫散射器。换言之,光学设备除了一个透镜或多个透镜之外具有漫散射器。在此可以提出,漫散射器作为单个构件在两个或更多个透镜之上延伸。
73.漫散射器的设置可实现,将光进一步散射和/或给予光散射的放射特性。此外,借助漫散射器保证被照亮的面的视角独立性。
74.漫散射器可以具有朗伯形散射特性。在此,可以包含例如高斯形的向前散射。
75.这可实现漫散射器的表面的均匀亮度的外观和均匀的散射。
76.在光的入射侧上,漫散射器同样可以附加地具有呈阶梯透镜的形式的结构,以便将射入的辐射定向为期望的形状。
77.漫散射器可以设置在漫散射器壳体中。在此,尤其可以提出,至少一个透镜固定在漫散射器壳体上。
78.这一方面可实现透镜关于漫散射器的位置准确的固定,并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漫散射器壳体提供对透镜的屏蔽或遮盖,其中漫散射器壳体可以构成为白色散射的反射器,尤其在透镜所贴靠的区域中,和/或漫散射器壳体覆盖透镜。这改善光在透镜体之内的均匀分布和散射。
79.在此可以提出,透镜借助固定元件固定在漫散射器壳体上。
80.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上文所描述的光学设备以及光源的照明装置,所述光源尤其直接与光入射面相邻地设置。换言之,光入射面朝向光源。
81.这可实现简单地提供彼此协调的由光学设备和光源构成的系统。
82.照明装置作为光源优选具有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具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其上的led,其中一个或多个led各自可以提供光源。
83.这允许提供在所有组件方面相互协调的系统。
84.在此可以提出,每个透镜与作为光源的led相关联。
85.优选地,每个led构成为rgb-led。
86.相应地,照明装置能够以不同色彩和色彩组合运行。
87.透镜可以由聚酰胺,例如pa12、pa1010、pa610或pa612制成,以商品名grilamid已知,并且优选具有大于90%的透射率。
附图说明
88.下面,根据示意图阐述实施例。附图示出:
89.图1示出透镜的立体图;
90.图2示出图1的透镜的剖视图;
91.图3示出朝向图1的光出射面的视图;
92.图4示出朝向图1的光入射面的视图;
93.图5示出贯穿图4的光入射面的剖视图;
94.图6示出由透镜构成的阵列的立体图;
95.图7示出图6中的阵列的侧视图;
96.图8示出图4中的细节图;
97.图9示出照明装置的部段的立体图;
98.图10示出图9中的照明装置的侧视图;
99.图11示出由透镜构成的阵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0.图1示出光学设备20的透镜30的立体图。不言而喻,透镜30本身已经可以提供光学设备20,然而优选还考虑其他光学元件、如漫散射器作为光学设备20的一部分(对此参见图9等)。透镜30具有光入射面31和光出射面32。所述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经由没有详细示出的透镜体彼此连接。在此,可设想的是,透镜体多件式地构成,一件式的构造然而是优选的。透镜体在此具有两个均匀间隔开的壁部41和42,所述壁部将光入射面31与光出射面32连接。这两个壁部41、42与两个发散的壁部51和52彼此连接。透镜30具有长度l和宽度b,所述长度和宽度通过光出射面32的纵向延伸l1和宽度b1(参见图3)限定。光路s从光入射面31延伸至光出射面32。光入射面31和光出射面32基本上直角地关于所述光路s设置。
101.基本上均匀地间隔开的壁部41和42具有96%的反射率。发散的壁部51和52也具有96%的反射率。优选地,反射率然而是更高的。
102.在光入射面31上构成在此未详细示出的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在此由正弦形的隆起部和凹陷部形成(参见图4和5)。
103.在光出射面32上构成有在该图中未详细示出的阶梯透镜结构(参见图2和3)。
104.图2示出沿长度l的方向贯穿图1中的透镜的光路s的剖视图。在图2中可见的是,透镜30基本上关于光路s中心对称地构成。在光路s的两侧上,发散的壁部51和52以角度α或α’设置。在此,角度α对应于角度α’。角度α和α’总共为77
°

105.清楚可见光出射面32的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基本上根据菲涅尔结构的原理构成,然而构成为,使得单独的散射透镜不在唯一的焦点中射中,而是使得焦点至少部分地沿着长度l2(见图4)分布。
106.光入射面31的表面结构由于其小的尺寸在图2中实际上是不可见的。
107.同样在图2中示出透镜30的高度h,所述高度由光入射面31的和光出射面32的相应的几何中心的间距限定。
108.图3示出光出射面32的俯视图。在图3中清楚可见各个阶梯透镜围绕光路s的基本上圆形的设置(为此参见图1)。光出射表面32从而在其上设置的结构具有长度l1和宽度b1。长度l1在此大致对应于宽度b1的十倍。
109.图4示出朝向光入射面31的视图。光入射面31具有宽度b2和长度l3,所述宽度和长度对应于透镜30的长度l和宽度b(为此参见图1)限定。在光入射面31上,在具有表面结构的区域中构成有隆起部311和凹陷部312,所述隆起部和凹陷部基本上从第一壁部41朝向第二壁部42延伸。隆起部311和凹陷部312形成均匀的表面结构。在光入射面31的所述区域的两侧上,透镜体在光入射面31的平面中延伸超过所述区域。透镜体在此具有长度l3,所述长度大于区域的长度l2。所述扩宽部接着过渡到发散的壁部51中或过渡到发散的壁部52中。
110.图5示出在沿着光路s(参见图1)的长度l方向上贯穿图4的表面结构的剖视图。表面结构由正弦形的凹陷部312和正弦形的隆起部311形成。所述凹陷部312和隆起部311周期性地以135μm的间距a设置。隆起部311的最高点在凹陷部312的最低点处具有间距t,该间距是50μm。
111.图6示出由多个透镜30构成的阵列的局部的立体示意图,所述多个透镜共同形成简单的光学设备20。在各个透镜30之间的过渡部仅简化地示出。透镜30在其宽侧(参见图1)上一件式地彼此连接。所述连接在高度h1之上延伸,该高度对应于高度h的四分之一。所述
连接然而例如可以构成为连接片,在所述连接片上同样设置有用于固定透镜或阵列的固定元件(例如参见图11)。
112.图7示出图6中的阵列的局部的侧视图。针对第一透镜30(在图7中左侧示出)在光入射面31处绘制光束。所述光束与中心光路s重合。所述单个光束通过在光入射面31上的表面结构折射并且宽地扇形散开并且在透镜体之内分布。这种分布也位于示出的第二透镜30(在图7中右侧示出)中。第二透镜30的光束现在相对于中心光路s错开地设置。在此清楚可发觉的是,一方面光源相对于中心光路的定位是不太重要的,另一方面馈入边缘区域中的光也宽地扇形散开。各个光线或光束在穿过光入射面31之后具有基本上扇形的分布。所述扇形的分布整体地通过阴影示出,换言之,透镜体在宽的区域中被光弥漫。
113.在这两个透镜30中同样分别绘制所属的光出射面32。在这两个透镜30的连接的区域中可见的是,相应的光束相交,由阴影的相交示出。换言之,第一透镜30的光源的光束,由在光入射面31处的箭头示出,射至第二透镜30的光出射面中并且反之亦然。因此,在所述相交的区域中,光密度提高并且补偿光强度的典型地在与光路的径向间距中产生的薄弱部。均匀的光强度或光密度示例性地通过两个在交叉的区域中绘制的较短的光束示出,所述光束然而具有较高的密度。
114.图8示出图4中的表面结构的细节图。示意示出光源的各个光束,所述光束在表面结构31处折射。通过光束在表面结构的表面处的射中角的相对于光源持续的变化发生扇形散开。
115.图9示出照明装置1的部段的立体图。照明装置1包括由多个透镜30构成的阵列和漫散射器60。
116.由透镜30构成的阵列与漫散射器60一起形成光学设备20。漫散射器60固定在漫散射器壳体61中。由透镜30构成的阵列借助在此未详细示出的固定元件固定在漫散射器壳体61上。所述光学设备20与光模块70相关联,在所述光模块处设置有多个led71。光模块70对每个透镜30具有一个led71。光模块70又借助未详细示出的固定机构与漫散射器壳体61连接。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设置在车辆的方向盘中。通过这种照明装置1可以为用户和在此情况下为车辆的驾驶员传送一定的信息。例如,可以光学地示出车辆的转弯。必要时,通过相应地激活光模块70也可以传送状态,例如车辆刚被其他车辆超过。尤其在各个led设计为rgb-led时,可以附加地以视图、例如经由颜色红色或绿色为驾驶员显示:超过其他车辆当时是否是可能的,或者例如在车辆旁在左侧或在右侧是否存在障碍。
117.图10示出图9中的照明装置1的侧视图。单个led71在光模块70上示出。所述led射入透镜30中,其中跟随所述led设置有漫散射器60。如从图10中可见,led 71可以沿箭头方向相对于透镜30移动,而在漫散射器60的出口处,射出的光不明显变化。通过光入射面31的表面结构的线性的构成方案(为此参见图4),led 71同样可以在根据图10的视图中沿纸面的方向移动,即移入到纸中或从纸中移出,而不明显地影响从漫散射器60中射出的光。
118.图11示出图6中的阵列的侧视图,其中在所述视图中相对于图6中的视图可见更多细节。光学设备20具有多个透镜30,其中为了概览性并非所有元件设有附图标记。
119.光学设备20具有多个固定元件33,其中所述固定元件33分别设置在两个透镜30之间的过渡部处。
120.在各个透镜30之间的过渡部在此详细地示出。透镜30在其宽侧(参见图1)上一件
式地彼此连接。所述连接构成为连接片,在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由透镜30构成的阵列的固定元件33。
121.所述透镜30中的每个具有光入射面31和光出射面32。所述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对应于光入射面31和光出射面32构成,如其参照其余图所描述的那样。所述光入射面31和光出射面32基本上各自在共同的平面中设置并且经由基本上均匀间隔开的壁部41和42彼此连接。每个透镜30还具有两个发散的壁部51和52,所述壁部51和52各自延伸直至将透镜30连接的连接片中的一个连接片。透镜30从俯视图中观察设置在圆弧上,使得所述透镜例如可以设置在方向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