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一种射灯组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射灯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灯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在随之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场、公园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被建造,以供给人们假期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与公园的步行道上为了照明与美观考虑,都会在地面设置一些led射灯,射灯与地板砖交错设置,不仅在夜间提供一定照明,且在夜间也增添了一种美感。
3.现有技术中的射灯组件在使用过程中,led射灯为了透光度表面均为玻璃板,这使得在雨天,其玻璃表面在下雨天时较为湿滑,行人踩踏玻璃面会存在有滑倒的风险,安全性较差;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射灯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射灯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一种射灯组件,包括灯框、灯珠和玻璃面,地面上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嵌入安装着所述灯框,所述安装槽一侧还设置有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用于对所述玻璃面进行防滑动作,所述灯珠安装于所述灯框内部的底面上,所述玻璃面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灯框的上表面上。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机构包括凹槽、铰接板、拉绳、卷簧和滑块,所述安装槽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铰接板,两个所述铰接板对称分布,所述铰接板上表面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活动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上分别固连着所述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所述卷簧的一端,所述卷簧通过固定柱安装于所述凹槽相对的一侧地面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拉绳上串联若干个防滑珠,所述防滑珠等距离间隔分布。
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防滑珠外侧均设置刷毛。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铰接板的相靠近一端均设置有卷曲边,所述卷曲边的两侧设置翻边,所述翻边和所述卷曲边配合形成积水区。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安装槽两侧内壁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抵紧槽、安装弹簧和抵紧块,所述抵紧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槽两相对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抵紧槽内壁上,所述安装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抵紧块,所述抵紧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抵紧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下方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灯框底部,所述灯珠的内、外侧缠绕设置有散热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一端与通道连通,另一端贯穿延伸出灯框底部将雨水排向地下;
16.进一步地,所述灯珠沿涡旋分布于灯框底部。
17.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中部采用吸水材料制成,滑块的两侧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并与滑槽滑动连接。
18.(3)有益效果:
19.a.本发明通过在玻璃面一侧设置防滑机构,所述防滑机构用于在对玻璃表面进行防滑动作,从而解决了下雨天地面上的射灯的玻璃面较为湿润的问题,容易让新人踩踏滑道的风险得到了降低,同时安装结构的设置,也便于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射灯损坏时,方便拆卸玻璃面,从而更快速的对灯框内部的灯珠进行维修,拆卸、维修便利性得到提高,使得本发明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20.b.本发明在雨天时,滑块吸收雨水之后会逐渐变重,滑块在变重之后压动铰接板沿铰接点逐渐倾斜,随后两个滑块在重力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会拉动两侧的拉绳从竖直状态变为斜线状态,使得两个斜线的拉绳覆盖在玻璃面上,如此行人在雨天踩踏在湿滑的玻璃面上时,受拉绳作用,增大了行人踩踏在玻璃上的摩擦力,从而尽最大程度减少了行人滑倒的风险,保证了行人的安全性;当天晴时,滑块中吸收的水分被蒸发,使得滑块的重量逐渐减低,此时卷簧的恢复力作用下会拉动拉绳收卷,此时滑块被拉动沿滑槽回到初始位置,此时的拉绳位于玻璃面的两侧,不会在天晴的时候影响射灯的正常使用。
21.c.本发明中滑块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在雨天吸水增重,实现拉动拉绳的移动,增大了拉绳在玻璃面的分布范围,使得玻璃面的防滑性能得到提高,最大可能的防止行人滑倒,增强了射灯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压动铰接板向下摆动分离,打开了凹槽向下的通道,从而将多余的雨水经散热毛细管流出,实现了对灯珠的散热,避免了灯珠过热,提高了灯珠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够减少雨水堆积在凹槽内,造成滑块过度浸泡在凹槽内吸水,导致无法在天晴时复位,影响射灯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射灯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射灯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射灯组件中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射灯组件的图2的b向视图;
26.图5为本发明射灯组件中图4的状态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射灯组件中积水区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如下:
29.1、玻璃面;2、灯框;3、灯珠;4、防滑机构;41、凹槽;42、铰接板;43、拉绳;44、卷簧;45、滑块;451、滑槽;46、防滑珠;461、刷毛;5、通道;6、散热毛细管;7、翻边;8、卷曲边;9、积水区;10、固定柱;11、安装槽;12、安装结构;13、抵紧槽;14、安装弹簧;15、抵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1-6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1.一种射灯组件,包括灯框2、灯珠3和玻璃面1,地面上设置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嵌入安装着所述灯框2,所述安装槽11一侧还设置有防滑机构4,所述防滑机构4用于对所述玻璃面1进行防滑动作,所述灯珠3安装于所述灯框2内部的底面上,所述玻璃面1通过安装结构12安装于所述灯框2的上表面上。通过在玻璃面1一侧设置防滑机构4,所述防滑机构4用于在对玻璃表面进行防滑动作,从而解决了下雨天地面上的射灯的玻璃面1较为湿润的问题,容易让新人踩踏滑道的风险得到了降低,同时安装结构12的设置,也便于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射灯损坏时,方便拆卸玻璃面1,从而更快速的对灯框2内部的灯珠3进行维修,拆卸、维修便利性得到提高,使得本发明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32.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机构4包括凹槽41、铰接板42、拉绳43、卷簧44和滑块45,所述安装槽11一侧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铰接板42,两个所述铰接板42对称分布,所述铰接板42上表面上均设置有滑槽451,所述滑块45活动在所述滑槽451内,所述滑块45上分别固连着所述拉绳43的一端,所述拉绳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所述卷簧44的一端,所述卷簧44通过固定柱10安装于所述凹槽41相对的一侧地面上;所述滑块45中部采用吸水材料制成。在雨天时,滑块45吸收雨水之后会逐渐变重,滑块45在变重之后压动铰接板42沿铰接点逐渐倾斜,随后两个滑块45在重力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会拉动两侧的拉绳43从竖直状态变为斜线状态,使得两个斜线的拉绳43覆盖在玻璃面1上,如此行人在雨天踩踏在湿滑的玻璃面1上时,受拉绳43作用,增大了行人踩踏在玻璃上的摩擦力,从而尽最大程度减少了行人滑倒的风险,保证了行人的安全性;当天晴时,滑块45中吸收的水分被蒸发,使得滑块45的重量逐渐减低,此时卷簧44的恢复力作用下会拉动拉绳43收卷,此时滑块45被拉动沿滑槽451回到初始位置,此时的拉绳43位于玻璃面1的两侧,不会在天晴的时候影响射灯的正常使用。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绳43上串联若干个防滑珠46,所述防滑珠46等距离间隔分布。通过上述设计从而能够在雨天时进一步增大行人踩踏玻璃面1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强地面射灯的防滑性能和安全性;并且在人行走时,踩踏在拉绳43和防滑珠46上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拉扯力,相较于直接固定设置的防滑绳,本发明中一侧的卷簧44和可滑动的滑块45相配合,可以对拉扯力进行卸力,避免拉绳43的损坏,提高了防滑机构4的使用寿命。
34.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防滑珠46外侧均设置刷毛461。刷毛461一方面能够在随拉绳43移动时对玻璃面1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增加了刷毛461的防滑珠46对行人的防滑性能会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保证。
35.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铰接板42的相靠近一端均设置有卷曲边8,所述卷曲边8的两侧设置翻边7,所述翻边7和所述卷曲边8配合形成积水区9。所述积水区9可以存积一部分雨水,从而在滑块45滑到此处时迅速吸水饱和,雨水和滑块45的重量之和,加剧了铰接板42端部的重量,铰接板42更快速的向下摆动,提高了防滑机构4的反应速度,使得防滑机构4可以在雨天快速的展开并处于工作状态,使得行人踩踏玻璃面1滑倒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36.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12安装于安装槽11两侧内壁上,所述安装结构12包括抵紧槽13、安装弹簧14和抵紧块15,所述抵紧槽13开设在所述安装槽11两相对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弹簧14固定连接在所述抵紧槽13内壁上,所述安装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
抵紧块15,所述抵紧块15滑动连接在所述抵紧槽13内。将所述玻璃面1放入到安装槽11,随后在安装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抵紧块15从抵紧槽13内伸出,两个抵紧块15配合作用下,对放入的玻璃面1进行了夹紧,从而实现了对玻璃面1的快速安装,且方便拆卸、方便对内部的灯珠3进行维修。
37.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1下方设置有通道5,所述通道5的底部延伸至所述灯框2底部,所述灯珠3的内、外侧缠绕设置有散热毛细管6,所述毛细管一端与通道5连通,另一端贯穿延伸出灯框2底部将雨水排向地下;在两个滑块45相向移动的过程中,滑块45会压动铰接板42沿铰接点向下摆动,从而使得凹槽41打开,多余的雨水会沿着通道5进入到相连通的散热毛细管6内,随后经过散热毛细管6排入地下,散热毛细管6内流动的雨水会将灯珠3发热产生的热量进行换热带走,从而实现了对灯珠3的散热,实现了灯珠3使用寿命的提高,且避免雨水在凹槽41内堆积,造成在天晴时滑块45和相应的防滑机构4仍然处于防滑工作的状态,影响了射灯的正常工作;
38.滑块45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在雨天吸水增重,实现拉动拉绳43的移动,增大了拉绳43在玻璃面1的分布范围,使得玻璃面1的防滑性能得到提高,最大可能的防止行人滑倒,增强了射灯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压动铰接板42向下摆动分离,打开了凹槽41向下的通道5,从而将多余的雨水经散热毛细管6流出,实现了对灯珠3的散热,避免了灯珠3过热,提高了灯珠3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够减少雨水堆积在凹槽41内,造成滑块45过度浸泡在凹槽41内吸水,导致无法在天晴时复位,影响射灯的正常使用。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珠3沿涡旋分布于灯框2底部。涡旋状分布便于散热毛细管6对其进行围绕,减低安装难度。
40.本实施例中,滑块45的两侧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并与滑槽451滑动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得滑块45与滑槽451一直处于滑动连接的状态,从而使滑块45吸水之后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滑动,及后序的防滑机构4的运作。
41.本发明有益效果:
42.本发明通过在玻璃面1一侧设置防滑机构4,所述防滑机构4用于在对玻璃表面进行防滑动作,从而解决了下雨天地面上的射灯的玻璃面1较为湿润的问题,容易让新人踩踏滑道的风险得到了降低,同时安装结构12的设置,也便于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射灯损坏时,方便拆卸玻璃面1,从而更快速的对灯框2内部的灯珠3进行维修,拆卸、维修便利性得到提高,使得本发明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43.在雨天时,滑块45吸收雨水之后会逐渐变重,滑块45在变重之后压动铰接板42沿铰接点逐渐倾斜,随后两个滑块45在重力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会拉动两侧的拉绳43从竖直状态变为斜线状态,使得两个斜线的拉绳43覆盖在玻璃面1上,如此行人在雨天踩踏在湿滑的玻璃面1上时,受拉绳43作用,增大了行人踩踏在玻璃上的摩擦力,从而尽最大程度减少了行人滑倒的风险,保证了行人的安全性;当天晴时,滑块45中吸收的水分被蒸发,使得滑块45的重量逐渐减低,此时卷簧44的恢复力作用下会拉动拉绳43收卷,此时滑块45被拉动沿滑槽451回到初始位置,此时的拉绳43位于玻璃面1的两侧,不会在天晴的时候影响射灯的正常使用;
44.通过上述的防滑珠46的设计,从而能够在雨天时进一步增大行人踩踏玻璃面1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强地面射灯的防滑性能和安全性;并且在人行走时,踩踏在拉绳43和防滑
珠46上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拉扯力,相较于直接固定设置的防滑绳,本发明中一侧的卷簧44和可滑动的滑块45相配合,可以对拉扯力进行卸力,避免拉绳43的损坏,提高了防滑机构4的使用寿命;刷毛461一方面能够在随拉绳43移动时对玻璃面1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增加了刷毛461的防滑珠46对行人的防滑性能会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保证;
45.通过所述翻边7和所述卷曲边8配合形成积水区9,所述积水区9可以存积一部分雨水,从而在滑块45滑到此处时迅速吸水饱和,雨水和滑块45的重量之和,加剧了铰接板42端部的重量,铰接板42更快速的向下摆动,提高了防滑机构4的反应速度,使得防滑机构4可以在雨天快速的展开并处于工作状态,使得行人踩踏玻璃面1滑倒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46.两个滑块45相向移动的过程中,滑块45会压动铰接板42沿铰接点向下摆动,从而使得凹槽41打开,多余的雨水会沿着通道5进入到相连通的散热毛细管6内,随后经过散热毛细管6排入地下,散热毛细管6内流动的雨水会将灯珠3发热产生的热量进行换热带走,从而实现了对灯珠3的散热,实现了灯珠3使用寿命的提高,且避免雨水在凹槽41内堆积,造成在天晴时滑块45和相应的防滑机构4仍然处于防滑工作的状态,影响了射灯的正常工作;
47.滑块45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在雨天吸水增重,实现拉动拉绳43的移动,增大了拉绳43在玻璃面1的分布范围,使得玻璃面1的防滑性能得到提高,最大可能的防止行人滑倒,增强了射灯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压动铰接板42向下摆动分离,打开了凹槽41向下的通道5,从而将多余的雨水经散热毛细管6流出,实现了对灯珠3的散热,避免了灯珠3过热,提高了灯珠3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够减少雨水堆积在凹槽41内,造成滑块45过度浸泡在凹槽41内吸水,导致无法在天晴时复位,影响射灯的正常使用。
48.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