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冷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冷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冷库。


背景技术:

2.冷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冷库通常位于运输港口或原产地附近。冷库与冰箱相比较,制冷面积更大,且有共同的制冷原理,组合式冷库一般指通过板体材料组装而成的冷库。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5279572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冷库,包括冷却系统、顶板、底板和壁板,所述壁板包括有平板模块和拐角模块,所述底板设置有与平板模块以及拐角模块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顶板设置有与平板模块以及拐角模块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置有第一弹性凸起,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第二弹性凸起。一来,通过组装的方式,保证了拆装方便,便于运输,二来,通过组装结构的设计,保证了组装完成后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制冷循环系统提高了制冷效果,整体结构稳定,密封性较佳。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制冷设备设于冷库内壁墙上的上部,容易造成冷库内水平的中间区域的位置,下部温度过低与上部温度相差较大,制冷设备上的温度检测设备,检测冷库上部温度未达到阈值,持续制冷,不仅浪费能源,还容易造成冷库下部温度较低冻坏货物,2、冷库内空间大量空出,会加快冷库内冷气的流失,进而需要制冷设备工作弥补这部分冷气的流失,继而增加冷库运行需要的能源消耗量。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冷库,其包括: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冷库空间管理单元、应急处理单元,所述应急处理单元与所述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所述冷库空间管理单元连接;
6.所述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包括温差计算模块、空气循环驱动模块、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空气循环驱动模块与所述温差计算模块、所述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连接,所述温差计算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冷库内下部的温度,通过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冷库内上部的温度,然后将两组温度数据传递给温差计算模块计算温差,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根据温差计算模块内数据,当温差大于阈值时,开启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
8.综上,通过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使冷库内下部的冷空气吹向冷库内上部,提高冷库温度均匀度的同时,降低冷库能源浪费的几率。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库空间管理单元包括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货物移动模块、填充物移动模块、货物位置存储模块、空隙计算模块,且所述空隙计算模块
与所述货物移动模块、所述货物位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与所述空隙计算模块、所述货物移动模块、所述填充物移动模块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计算出冷库的空隙位置,然后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通过填充物移动模块填充冷库空隙,减低冷库运行能源消耗。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包括设置于货物预留通风间隙内的风扇,且所述风扇的风向垂直于地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风扇带动冷库下部的冷空气吹向冷库上部平衡冷库温度差。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扇内的风扇转速控制模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将新的货物或填充物的温度降低,进而减低新的货物或填充物对周围货物的影响。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应急处理单元与所述风扇转速控制模块、所述货物移动模块、所述填充物移动模块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将新的货物或填充物的温度降低,进而减低新的货物或填充物对周围货物的影响。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设于冷库内部的下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设于冷库内部的上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统计冷库内上部下部温度差,避免温度相差较大,影响冷库内货物存放效果。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货物移动模块、填充物移动模块均为快递仓库常用的普通agv小车,且在agv小车上安装有gps定位模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填充物移动模块填充冷库空隙,减低冷库运行能源消耗,并通过货物移动模块、填充物移动模块上的gps定位模块,将新入库的物体位置传递给应急处理单元,便于应急处理单元处理新入库的物体。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转速控制模块可选为pwm风扇转速控制器mc642,便于通过pwm风扇转速控制器mc642内含的故障检测电路检测风扇故障。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3.通过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使冷库内下部的冷空气吹向冷库内上部,提高冷库温度均匀度的同时,可降低冷库能源浪费的几率;
24.通过快速计算出冷库的空隙位置,使填充物移动模块填充冷库空隙,减低冷库运行能源消耗;
25.通过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快速将新的货物或填充物的温度降低,可减低新的货物或填充物对周围货物的影响,避免周围的货物温度升高范围较大而造成货物腐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节能组合式冷库,包括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冷库空间管理单元、应急处理单元,应急处理单元与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冷库空间管理单元连接;
29.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包括温差计算模块、空气循环驱动模块、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空气循环驱动模块与温差计算模块、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连接,温差计算模块与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连接,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设于冷库内部的下部,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设于冷库内部的上部,冷库内壁板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有橡胶密封垫,便于降低冷库组合的连接处漏气的几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均设有冷库组合板体的中心处,进而降低冷库组合的连接处意外漏气对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采集参数的影响。
30.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均为冷库用智能温度计。
31.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冷库内下部的温度,通过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冷库内上部的温度,然后将两组温度数据传递给温差计算模块计算温差,温差计算模块将数据传输给空气循环驱动模块,温差大于阈值时,空气循环驱动模块开启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通过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使冷库内下部的冷空气吹向冷库内上部,提高冷库温度均匀度的同时,降低了因感应温度未达到阈值而持续制冷,从而造成能源浪费的几率。
32.冷库空间管理单元包括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货物移动模块、填充物移动模块、货物位置存储模块、空隙计算模块,且空隙计算模块与货物移动模块、货物位置存储模块连接,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与空隙计算模块、货物移动模块、填充物移动模块连接。
33.货物位置存储模块记录的货物存储位置数据传递给空隙计算模块,货物移动模块将货物移动位置数据传递给空隙计算模块,空隙计算模块接收两组数据,进而快速计算出冷库的空隙位置,然后空隙计算模块将空隙位置传递给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通过填充物移动模块移动填充物填充冷库空隙,减低冷库运行能源消耗。
34.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包括设置于货物预留通风间隙内的风扇,且风扇的风向垂直于地面,便于通过风扇带动冷库下部的冷空气吹向冷库上部平衡冷库温度差,冷库纵向空气循环单元还包括设置于风扇内的风扇转速控制模块,应急处理单元与风扇转速控制模块、货物移动模块、填充物移动模块连接,风扇转速控制模块可选为pwm风扇转速控制器mc642,pwm风扇转速控制器mc642内含故障检测电路,便于检测风扇故障;货物移动模块、填充物移动模块均为快递仓库常用的普通agv小车,且在agv小车上安装有gps定位模块。
35.当应急处理单元接收货物移动模块或填充物移动模块发出的新入冷库物体的位置信息,应急处理单元会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通过风扇转速控制模块提高新入冷库物体周侧风扇的转速,提高新入冷库物体的温度降低速度,减低新入冷库物体对周围货物的影响,避免周围的货物温度升高范围较大而造成货物腐败的问题。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
37.步骤一: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冷库内下部的温度,通过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冷库内上部的温度,然后将两组温度数据传递给温差计算模块计算温差,温差计算模块将数据传输给空气循环驱动模块,温差大于阈值时,空气循环驱动模块开启冷库纵向空
气循环模块,通过冷库纵向空气循环模块使冷库内下部的冷空气吹向冷库内上部,提高冷库温度均匀度的同时,降低了因感应温度未达到阈值而持续制冷,从而造成能源浪费的几率;
38.步骤二:货物位置存储模块记录的货物存储位置数据传递给空隙计算模块,货物移动模块将货物移动位置数据传递给空隙计算模块,空隙计算模块接收两组数据,进而快速计算出冷库的空隙位置,然后空隙计算模块将空隙位置传递给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冷库物体调度管理模块通过填充物移动模块移动填充物填充冷库空隙,减低冷库运行能源消耗;
39.步骤三:当有新的货物或填充物要进入冷库时,通过应急处理单元接收货物移动模块或填充物移动模块发出的新入冷库物体的位置信息,应急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通过风扇转速控制模块提高新入冷库物体周侧风扇的转速,进而提高新入冷库物体的温度降低速度,进而减低新入冷库物体对周围货物的影响,使周围的货物温度升高范围较大,进而造成货物腐败的问题。
4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