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具,特别是一种可提升炉具燃烧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2.现有的炉具一般采用如下结构,底部是炉具的烟灰仓,烟灰仓上端为炉桥,在炉桥上层是可燃物,可燃物和上盖或出烟口之间炉膛,可燃物燃烧后通过出烟口排出,这种结构具有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它的可燃物是通过上盖加入,炉灰从底部排泄。
3.在这种结构中,上盖的下面一侧是出烟口,未完全燃烧的烟气会从出烟口通过排烟筒排出,这是由于冷的空气分子密度大,相对于热空气来说冷空气更重,所以冷气往下降,热的空气分子密度小,相对于冷空气来说热空气更轻,热气往上升,未完全燃烧的烟气温度高直接从出烟口排出。同时又没有氧气补充。 结论是:在燃烧腔和出烟口之间为直通道,也就是直通道越短,氧气越少,出烟口的烟越多。燃烧越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间、燃烧效率高的可提升炉具燃烧效率的方法。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提升炉具燃烧效率的方法,至少包括炉具本体(1),炉具本体(1)的底部是炉具的炉灰仓(18),炉灰仓(18)一侧是第一进风口(19),炉灰仓(18)上端为炉排(4),炉具本体(1)的顶部一侧是出烟口(8),炉排(4)上有燃料(17),炉排(4)和出烟口(8)之间有炉膛(3),其特征是:在炉膛(3)和出烟口(8)之间有分风管腔(10),所述的分风管腔(10)位于炉膛(3)正上方,分风管腔(10)的结构依据炉膛(3)的结构形状设计,分风管腔(10)上端有环绕的聚烟板(9),环绕的聚烟板(9)与炉具本体(1)的顶部形成取热室(13),在炉膛(3)的两侧分别是炉门(16)和炉膛壁(6),其中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在第二进风口(2)和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之间构成补风加热通道(5);分风管腔(10)与聚烟板(9)之间的四周形成烟气通道间隔为燃烟室(12),分风管腔(10)与燃烟室(12)相通的端口是分风管腔出风口(14);分风管腔(10)的数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均匀的分布在炉膛(3)的上方;空气经炉排(4)下侧的第一进风口(19)进入炉膛(3)与燃料(17)接触燃烧放热,并产生含有碳颗粒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烟气,这些含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高温烟气气体密度小,形成自然上升;上升到炉膛(3)上部的烟气在分风管腔(10)的阻挡下向分风管腔(10)四周的方向运动,与周边向上的烟气一起进入分风管腔(10)上端的燃烟室(12);同时空气还经第二进风口(2)进入补风加热通道(5),空气经补风加热通道(5)加热后上升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进入分风管腔(10),从分风管腔(10)的数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与上升的烟气相遇;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这些烟气不断的燃烧上升并从出火口(11)排出,进入取热室对取热室(13)加热,在取热室(13)没有燃烧完的可燃物会继续燃烧;在取热室最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汽体从出烟口(8)排入大气中。
6.所述的聚烟板(9)与分风管腔(10)之间有空间间隔,空间间隔形状态由分风管腔
(10)形状和聚烟板(9)的形状决定。
7.所述的分风管腔(10)的数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尽可能均匀的分布在炉膛(3)的上方,分风管腔出风口(14)排出的热空气使上升到炉膛(3)上部各处的烟气都有充足的氧气燃烧。
8.所述的炉膛(3)是圆型的,炉膛(3)一侧有一开口与燃料入口(15)相通通向炉门(16),炉膛(3)的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四个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分别桥接两个分风管腔(10)的入口。
9.所述的分风管腔(10)是弧形段结构的圆管构成,弧形段结构的圆管两端开口,插入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弧形段有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补风加热通道(5)的加热补风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经分风管腔(10),在从分风管腔(10)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所述的第二进风口(2)是沿炉膛(3)内外壁之间分布的直通管道下端口;所述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间隔分布在弧形段的分风管腔(10)上。
10.所述的炉膛(3)外壁是方型的,内腔壁是圆型的,内腔壁和方型壁一侧有一开口与燃料入口(15)相通通向炉门(16),在炉膛(3)的外壁和内腔壁形成封闭,炉膛(3)的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四个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分别插接四个分风管腔(10)的入口,四个分风管腔(10)向中间倾斜;所述的分风管腔(10)是直段圆管,直段圆管两端开口,插入或对接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直段圆管有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补风加热通道(5)的加热补风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经分风管腔(10),在从分风管腔(10)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炉膛(3)的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所述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间隔分布在直段圆管上。
11.所述的炉膛(3)是圆型的,炉膛(3)一侧有一开口与燃料入口(15)相通通向炉门(16),在炉膛壁(6)中有间隔分布的补风加热通道(5),间隔分布的补风加热通道(5)分别与分风管腔(10)相对应间隔分布的入口相通;所述的分风管腔(10)由间隔分布的l形管道和圆形空腔体构成,l形管道与圆形空腔体相通,l形管道与圆形空腔体分别有分布的分风管腔出风口(14);炉膛(3)的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
12.所述的炉膛(3)是四边柱形,四边柱形上端有分风管腔(10),炉膛(3)的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
13.所述的炉具本体(1)的炉膛是多边柱形,柱形上端有分风管腔(10),炉膛(3)的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
14.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优点是:空气经炉排4进入炉膛3与燃料17接触燃烧放热,并产生含有碳颗粒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烟气。这些含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高温烟气气体密度小自然上升。上升到炉膛3上部的烟气在分风管腔10的阻挡下向四周运动与周边向上的烟气一起进入燃烟室12。同时空气经第二进风口2进入补风加热通道5加热上升从空气经补风加热通道5加热后上升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进入分风管腔10,从分风管腔10的
数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与上升的烟气相遇;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这些烟气继续燃烧上升并从出火口11排出进入取热室13利用产生的热量。在取热室13没有燃烧完的可燃物会继续燃烧。在取热室的烟气经出烟口8排入大气中。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第一种分风管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第二种分风管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第三种分风管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炉具本体;2、第二进风口;3、炉膛;4、炉排;5、补风加热通道;6、炉膛壁;7、补风加热通道出口;8、出烟口;9、分烟板;10、分风管腔;11、出火口;12、燃烟室;13、取热室;14、分风管腔出风口;15、燃料入口;16、炉门;17、燃料;18、炉灰仓;19,第一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提升炉具燃烧效率的方法,至少包括炉具本体1,炉具本体1的底部是炉具的炉灰仓18,炉灰仓18一侧是第一进风口19,炉灰仓18上端为炉排4,炉具本体1的顶部一侧是出烟口8,炉排4上有燃料17,炉排4和出烟口8之间有炉膛3,其特征是:在炉膛3和出烟口8之间有分风管腔10,所述的分风管腔10位于炉膛3正上方,分风管腔10上端有环绕的聚烟板9,环绕的聚烟板9与炉具本体1的顶部形成取热室13,在炉膛3的两侧分别是炉门15和炉膛壁6,其中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在第二进风口2和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之间构成补风加热通道5;分风管腔10与聚烟板9之间的四周形成烟气通道间隔为燃烟室12,分风管腔10与燃烟室12相通的端口是分风管腔出风口14。
18.空气经炉排4下侧的第一进风口19进入炉膛3与燃料17接触燃烧放热,并产生含有碳颗粒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烟气,这些含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高温烟气气体密度小,形成自然上升;上升到炉膛3上部的烟气在分风管腔10的阻挡下向分风管腔10四周的方向运动,与周边向上的烟气一起进入分风管腔10上端的燃烟室12;同时空气还经第二进风口2进入补风加热通道5,空气经补风加热通道5加热后上升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进入分风管腔10,从分风管腔10的数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与上升的烟气相遇;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这些烟气不断的燃烧上升并从出火口11排出,进入取热室对取热室13加热,在取热室13没有燃烧完的可燃物会继续燃烧。在取热室最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汽体从出烟口8排入大气中。
19.所述的炉膛3是圆型的,炉膛3一侧有一开口与燃料入口15相通通向炉门16,在炉膛3的腔壁中有四个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四个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分别桥接两个分风管腔10的入口。
20.所述的分风管腔10是弧形段结构的圆管构成,弧形段结构的圆管两端开口,插入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弧形段有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补风加热通道5的加热补风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经分风管腔10,在从分风管腔10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
21.所述的第二进风口2是圆形炉膛3腔壁中分布的直通管道下端口。
22.所述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间隔分布在弧形段的分风管腔10上。
23.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提升炉具燃烧效率的方法,至少包括炉具本体,炉具本体1的底部是炉具的炉灰仓18,炉灰仓18一侧是第一进风口19,炉灰仓18上端为炉排4,炉具本体1的顶部一侧是出烟口8,炉排4上有燃料17,炉排4和出烟口8之间有炉膛3,其特征是:在炉膛3和出烟口8之间有分风管腔10,所述的分风管腔10位于炉膛3正上方,分风管腔10上端有环绕的聚烟板9,环绕的聚烟板9与炉具本体1的顶部形成取热室13,在炉膛3的两侧分别是炉门15和炉膛壁6,其中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在第二进风口2和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之间构成补风加热通道5;分风管腔10与聚烟板9之间的四周形成烟气通道间隔为燃烟室12,分风管腔10与燃烟室12相通的端口是分风管腔出风口14。
24.空气经炉排4下侧的第一进风口19进入炉膛3与燃料17接触燃烧放热,并产生含有碳颗粒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烟气,这些含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高温烟气气体密度小,形成自然上升;上升到炉膛3上部的烟气在分风管腔10的阻挡下向分风管腔10四周的方向运动,与周边向上的烟气一起进入分风管腔10上端的燃烟室12;同时空气还经第二进风口2进入补风加热通道5,空气经补风加热通道5加热后上升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进入分风管腔10,从分风管腔10的数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与上升的烟气相遇;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这些烟气不断的燃烧上升并从出火口11排出,进入取热室对取热室13加热,在取热室13没有燃烧完的可燃物会继续燃烧。在取热室最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汽体从出烟口8排入大气中。
25.所述的聚烟板9与分风管腔10之间有空间间隔,空间间隔形状态由分风管腔10形状和聚烟板9的形状决定。
26.所述的炉膛3的外壁是方型的,内腔壁是圆型的,内腔壁和方型壁一侧有一开口与燃料入口15相通通向炉门16,在炉膛3的外壁和内腔壁之间有四个补风加热通道5,四个补风加热通道5上部端口是四个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四个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分别插接或者对接四个分风管腔10的入口,四个分风管腔10向中间倾斜。
27.所述的分风管腔10是直段圆管,直段圆管两端开口,插接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直段圆管有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补风加热通道5的加热补风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经分风管腔10,在从分风管腔10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
28.所述的分风管腔10是直段圆管,直段圆管两端开口,对接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直段圆管有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补风加热通道5的加热补风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经分风管腔10,在从分风管腔10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
29.所述的第二进风口2是一个沿方形炉具本体1外侧的方形环绕体。
30.所述的多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间隔分布在直段圆管上。
31.所述的补风加热通道5和分风管腔10是多个。
32.实施例3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提升炉具燃烧效率的方法,至少包括炉具本体,炉具本体1的底部是炉具的炉灰仓18,炉灰仓18一侧是第一进风口19,炉灰仓18上端为炉排4,炉具本体1的顶部一侧是出烟口8,炉排4上有燃料17,炉排4和出烟口8之间有炉膛3,其特征是:在
炉膛3和出烟口8之间有分风管腔10,所述的分风管腔10位于炉膛3正上方,分风管腔10上端有环绕的聚烟板9,环绕的聚烟板9与炉具本体1的顶部形成取热室13,在炉膛3的两侧分别是炉门15和炉膛壁6,其中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内外层上端口是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在第二进风口2和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之间构成补风加热通道5;分风管腔10与聚烟板9之间的四周形成烟气通道间隔为燃烟室12,分风管腔10与燃烟室12相通的端口是分风管腔出风口14。
33.空气经炉排4下侧的第一进风口19进入炉膛3与燃料17接触燃烧放热,并产生含有碳颗粒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烟气,这些含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的高温烟气气体密度小,形成自然上升;上升到炉膛3上部的烟气在分风管腔10的阻挡下向分风管腔10四周的方向运动,与周边向上的烟气一起进入分风管腔10上端的燃烟室12;同时空气还经第二进风口2进入补风加热通道5,空气经补风加热通道5加热后上升从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进入分风管腔10,从分风管腔10的数个分风管腔出风口14进入燃烟室12与上升的烟气相遇;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这些烟气不断的燃烧上升并从出火口11排出,进入取热室对取热室13加热,在取热室13没有燃烧完的可燃物会继续燃烧。在取热室最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汽体从出烟口8排入大气中。
34.所述的炉膛3一侧有一开口与燃料入口15相通通向炉门16,炉膛3的腔壁有间隔分布的补风加热通道5,间隔分布的补风加热通道5分别与分风管腔10相对应间隔分布的入口相通。
35.所述的分风管腔10由间隔分布的l形管道和圆形空腔体构成,l形管道与圆形空腔体相通,l形管道与圆形空腔体分别有分布的分风管腔出风口14,所述的第二进风口2是在炉膛3下端,一部分炉膛壁6分为内外层,内外层下端口是第二进风口2。
36.通过上述三个实施例不难看出,虽然三个实施例有不同的结构,但其中心目的只有一个,依据不同形状的炉膛3,设计数个第二进风口2,通过第二进风口2引入补风,然后进入补风加热通道5,最后在由补风加热通道出口7经分风管腔10从分风管腔10进入燃烟室12,向燃烟室12提供充足人氧气,使燃烟室12的未燃烧烟气充分燃烧,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汽体从出烟口8排入大气中。
37.实施上,分风管腔10还有不同的结构,通过三个实施例实际上已清楚说明了这一点,三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变换形成不同形式,如炉膛3是四边柱形,四边柱形上端有分风管腔10,下端是第二进风口2。炉膛3是多边柱形,柱形上端有分风管腔10,下端是第二进风口2。而分风管腔10的结构依据炉膛3结构形状态设计,分风管腔10上有分风管腔出风口14。其它结构本发明人在此不想在过多进行说明。
38.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