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灰回转窑低氮燃烧器。
背景技术:2.目前,石灰回转窑用燃烧器燃料品种很多,如煤粉、天然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等。
3.本公司针对混合燃烧成功设计了一种燃烧器喷头(见申请号:201720638511.5;专利名称:回转窑用煤气混烧燃烧器的喷头),其目的在于减少回转窑的环境污染、提高燃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但在实际大量的生产中,因为成本制约的影响,依旧采用煤粉作为燃料是目前常用的方式;因此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保证燃烧的稳定可靠,需要设计工程师不断的对燃烧器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燃烧器中的结构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以保证煤粉与气体的混合均匀,达到促进燃烧,提高火焰稳定性、可靠性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
7.一种石灰回转窑低氮燃烧器,包括具有拢焰筒的拢焰罩,所述拢焰筒包括本体部和与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一端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与所述本体部同轴设置;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缩口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8.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缩口部平滑连接以形成拥有渐变结构的拢焰通道。
9.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缩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拢焰罩还包括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套设在所述拢焰筒上且与所述拢焰筒同轴设置;所述防护筒的内径大于所述拢焰筒的外径以形成隔温空间。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至少笼罩所述拢焰筒的本体部。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筒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13.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4.通过将传统的直筒状结构的拢焰罩设计为拥有缩口结构的拢焰罩,利用缩口部与本体部形成的渐变结构,使得气体与燃烧的煤粉经过缩口部后进一步的均匀混合,使得最终形成的火焰更加稳定,促进燃烧的稳定、可靠。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喷嘴具有喷嘴的燃烧喷头,所述拢焰罩安装在所述喷嘴的前端。
16.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前端设置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拢焰罩与所述喷嘴可拆卸固定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从外到内依次设有轴流风道、旋流风道、煤风通道、中心风道和点火通道;所述燃烧喷头上还设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轴流风道的出口截面面积;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旋流风道的出口截
面面积。
18.进一步的,包括助燃风管所述助燃风管上引出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喷嘴内的轴流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喷嘴内的旋流风道连通;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喷嘴内的中心风道连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拢焰罩的立体结构图。
20.图2为拢焰罩的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燃烧喷头的剖面结构图。
22.图4为低氮燃烧器结构图。
23.其中:10拢焰筒、11本体部、12缩口部、20防护筒、100燃烧喷头、200助燃风管、201轴流风调节阀、202旋流风调节阀、203中心风调节阀、204侧风补偿器、300煤粉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中的拢焰罩,这里的拢焰罩与喷嘴前端进行配合安装,以达到促进煤粉燃烧,提高燃烧效率,保证燃烧火焰稳定的目的。
26.具体的,参见图1、图2,拢焰罩包括拢焰筒10,拢焰筒10包括本体部11和与设置在本体部11一端的缩口部12,缩口部12与本体部11同轴设置。
27.这里的缩口部12可以理解为将本体部11的出口进行了缩小,使得经过本体部11的气流和煤粉在本体部11内形成逆流漩涡;从而进一步提升煤粉与气流混合的均匀性,促进燃烧的稳定;同时缩口部12的存在能够进一步汇聚产生的火焰,使得火焰更加的稳定。
28.可选的,缩口部12的结构与筒状结构的去顶圆锥相似,将缩口部12与本体部11的一端平滑连接以形成拥有渐变结构的拢焰通道;促进多火焰的汇聚效果。
29.可选的,本体部11与缩口部12为一体成型结构。
30.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保证拢焰筒定期的更换,需要拢焰筒10与喷嘴能够可拆卸的连接,因此在本体部11远离缩口部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喷嘴的前端设置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互配合使得拢焰筒10与喷嘴可拆卸固定连接。
31.通过设置可拆卸结构,使得喷嘴和拢焰筒10共同组成的燃烧喷头100结构便于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可拆卸结构可以为螺纹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快拆卡扣连接的方式;比如螺纹连接时;可以设置第一连接部上设置外螺纹,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内螺纹,利用内外螺纹的旋合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可拆卸。
32.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拢焰筒10的破损需要及时更换的情况,但是此时的拢焰筒10温度较高,操作人员根本无法及时的对其进行拆卸;因此为了防止出现突发情况,这里还设置了防护筒20。
33.即拢焰罩还包括防护筒20,防护筒20套设在拢焰筒10上且与拢焰筒10同轴设置;防护筒20的内径大于拢焰筒10的外径以形成隔温空间。
34.因为隔温空间的存在,使得拢焰筒10表面产生的高温无法直接快速地向防护筒20
上传递,这样使得防护筒20的温度始终低于拢焰筒10表面的温度;操作人员在进行拆卸操作时,可以利用工具直接作用在防护筒20上对整个拢焰罩进行拆卸;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的危险性。
35.防护筒20的防护部位至少笼罩拢焰筒10的本体部11,优选防护筒20能够笼罩本体部11和缩口部12,使得整个拢焰筒10都处于防护筒20的防护笼罩之下,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36.可选的,防护筒20上设有多个散热孔,以促进高温地降温。
37.通过将传统的直筒状结构的拢焰罩设计为拥有缩口结构的拢焰罩,利用缩口部12与本体部11形成的渐变结构,使得气体与燃烧的煤粉经过缩口部12后进一步均匀混合,使得最终形成的火焰更加稳定,促进燃烧的稳定、可靠;通过在拢焰罩中设置防护筒20,以便于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有效的杜绝安全隐患。
38.本方案还提出了一种燃烧器中的燃烧喷头100,参见图3,该燃烧喷头100由上述的喷嘴和拢焰罩共同组成,并且,喷嘴从外到内依次设有轴流风道a、旋流风道b、煤风通道c、中心风道d和点火通道e;并且喷嘴上还设有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整轴流风道a的出口截面面积;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旋流风道b的出口截面面积。
39.这里利用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分别对轴流风道a的出口截面面积、旋流风道b的出口截面面积进行调节;这样使得轴流风道a和旋流风道b的出口端截面积相对于远离出口端方向的截面积上逐渐减小,便于在轴流风道a、旋流风道b的出口分别形成截面积逐渐减小的轴风出口及旋风出口,形成截面积逐渐收窄的风道使气流在喷出时气压增大,当煤风按一定的扩散角旋流向外喷出(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的流动方向),有外邻的旋流风和轴流风传递给煤风相当高的动量和动量矩,同时与煤风混合并以高速度螺旋前进,保证了煤粉混合更为均匀彻底。
40.本实施例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石灰回转窑低氮燃烧器,参见图4,包括助燃风管200和如上所述的燃烧喷头100,助燃风管200上引出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一支管与喷嘴内的轴流风道a连通;第二支管与喷嘴内的旋流风道b连通;第三支管与喷嘴内的中心风道d连通;同时在第一支管上设置轴流风调节阀201,在第二支管上设置旋流风调节阀202,在第三支管上设置中心风调节阀203;通过对应的调节阀门分别对轴流风道、旋流风道及中心风道进行风量的补偿调节,这三个调节阀门可以独立调节,也可联动调节,可以满足回转窑对火焰长短、强度的不同要求,从而保证调节火焰形状的需求。
41.另外在助燃风管200上上还设有侧风补偿器204,侧风补偿器204的结构与上述第一调节机构或第二调节机构结构相似,用于对助燃风管200内的助燃风起调节补偿作用。
42.在石灰回转窑低氮燃烧器上还设有煤粉进管300,煤粉进管300呈一定角度斜括入通道c并焊接在燃烧器上,在倾斜的煤粉进管300内壁上设有耐磨陶瓷片,可防止煤粉对煤粉进管300的冲刷。
43.可选的,在燃烧喷头100最外侧焊有增加浇注料强度的扒钉和耐高温的浇注料保护层,用以保护整个燃烧器头部和位于窑口内的燃烧器风管。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