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能执行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公开了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包括第1热交换器和第2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通过交替地执行第1热交换器以及第2热交换器的除霜,能不停止制热就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在该空气调节装置中设有2个流路切换阀,以便能使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向第1热交换器和第2热交换器。流路切换阀由利用了四通阀的三通阀构成。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94148号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一般来讲,在空气调节装置中,作为流路切换阀使用压差驱动式的阀。压差驱动式的阀例如具有与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的高压用孔口和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的低压用孔口,利用高压与低压的压差进行动作。在压差驱动式的阀中,规定了用于使阀可靠地动作的最低动作压差。在高压与低压的压差变成最低动作压差以下的场合,阀不再正常动作,不能进行流路的切换。
8.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在可执行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制冷剂回路中使压差驱动式的流路切换阀正常动作的制冷循环装置。
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0.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1流路切换阀,该第1流路切换阀具有第1孔口、第2孔口、第3孔口以及第4孔口;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该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分别具有第5孔口、第6孔口以及第7孔口,利用压差进行驱动;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口;排出配管,该排出配管连接排出口与第1孔口;吸入配管,该吸入配管连接吸入口与第2孔口;第1高压配管,该第1高压配管连接排出配管与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各自的第5孔口;第2高压配管,该第2高压配管连接第3孔口与设在第1高压配管的分支部;旁通膨胀阀,该旁通膨胀阀设在第1高压配管之中的排出配管与分支部之间;阀,该阀设在第2高压配管;低压配管,该低压配管连接吸入配管与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各自的第6孔口;第1室外热交换器,该第1室外热交换器与第2流路切换阀的第7孔口连接;第2室外热交换器,该第2室外热交换器与第3流路切换阀的第7孔口连接;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与第4孔口连接;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以及旁通膨胀阀的开度,控制装置在切换第2
流路切换阀或者第3流路切换阀时执行压差确保处理,在该压差确保处理中,在不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将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设为第1频率,将旁通膨胀阀的开度设为第1开度,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将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设为比第1频率大的第2频率,或者将旁通膨胀阀的开度设为比第1开度大的第2开度。
11.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1流路切换阀,该第1流路切换阀具有第1孔口、第2孔口、第3孔口以及第4孔口;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该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分别具有第5孔口、第6孔口以及第7孔口,利用压差进行动作;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口;排出配管,该排出配管连接排出口与第1孔口;吸入配管,该吸入配管连接吸入口与第2孔口;第1高压配管,该第1高压配管连接排出配管与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各自的第5孔口;第2高压配管,该第2高压配管连接第3孔口与设在第1高压配管的分支部;旁通膨胀阀,该旁通膨胀阀设在第1高压配管之中的排出配管与分支部之间;阀,该阀设在第2高压配管;低压配管,该低压配管连接吸入配管与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各自的第6孔口;第1室外热交换器,该第1室外热交换器与第2流路切换阀的第7孔口连接;第2室外热交换器,该第2室外热交换器与第3流路切换阀的第7孔口连接;以及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与第4孔口连接,旁通膨胀阀具有在关闭状态的场合也使制冷剂流过的流路。
12.发明的效果
13.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切换第2流路切换阀或者第3流路切换阀时执行压差确保处理,能在压差驱动式的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中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其结果,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使第2流路切换阀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正常动作。
附图说明
14.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图。
15.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
16.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四通阀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
17.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热运转时的动作的图。
18.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除霜运转时的动作的图。
19.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之中的第1运转时的动作的图。
20.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之中的第2运转时的动作的图。
21.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22.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2流路切换阀中的压力与外气温度的关系的一例的表。
23.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2流路切换阀中的压力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关系的一例的表。
24.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压差确保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25.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第2流路切换阀中的压力与外气温度的关系的一例的表。
26.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第2流路切换阀中的压力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关系的一例的表。
27.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流程的流程图。
28.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旁通膨胀阀的概略构成图。
29.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的台座的俯视图。
30.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的节流部的剖视图。
31.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为关闭状态的场合的节流部的剖视图。
32.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的节流部的剖视图。
33.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的节流部的剖视图。
34.图21是示出旁通膨胀阀中的开度与cv值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方式1.
36.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例示了空调机。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10和控制制冷剂回路10的控制装置50。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11、第1流路切换阀12、室内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如后述那样,制冷剂回路10构成为至少能执行制热运转、逆循环除霜运转(以下简称为“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制冷剂回路10也可以构成为能执行制冷运转。在制冷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被设定成与除霜运转时同样的状态。
37.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压缩机11、第1流路切换阀12、膨胀阀14、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收容于室外机,室内热交换器13收容于室内机。
38.压缩机11是吸入并压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将其作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的流体机械。作为压缩机11,使用能调整运转频率的变频驱动的压缩机。在压缩机11中预先设定运转频率范围。压缩机11构成为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以运转频率范围所包含的可变的运转频率进行运转。压缩机11具有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11a和排出经过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口11b。吸入口11a被维持成吸入压力即低压,排出口11b被维持成排出压力即高压。
39.第1流路切换阀12是四通阀,具有4个孔口e、f、g以及h。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孔口g、孔口e、孔口f以及孔口h分别称为“第1孔口g”、“第2孔口e”、“第3孔口f”以及“第4孔口h”。第1孔口g是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被维持成高压的高压用孔口。第2孔口e是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被维持成低压的低压用孔口。第1流路切换阀12可取得图1中实线所示的第1状态和图1中虚线所示的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第1孔口g与第4孔口h连通,并且第2孔口e与第3孔口f连通。在第2状态下,第1孔口g与第3孔口f连通,并且第2孔口e与第4孔口h连通。第1流路切换阀12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在制热运转时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被设定成第1状态,在除霜运转时被设定成第2状态。
40.室内热交换器13是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收容于室内机的室内风扇(未图
示)送风的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1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41.膨胀阀14是使制冷剂减压的阀。作为膨胀阀14,使用能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来调整开度的电子膨胀阀。
42.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都是进行流通于内部的制冷剂与由收容在室外机中的室外风扇(未图示)送风的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在制冷剂回路10中相互并列地连接。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例如通过将1个热交换器在上下分割成两部分而构成。例如,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配置在下方,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配置在上方。在该场合,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相对于空气的流向也相互并列地配置。
43.第2流路切换阀21a是四通阀,具有4个孔口i、j、k以及l。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孔口k、孔口i、孔口l以及孔口j分别称为“第5孔口k”、“第6孔口i”、“第7孔口l”以及“第8孔口j”。第5孔口k是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被维持成高压的高压用孔口。第6孔口i是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被维持成低压的低压用孔口。第8孔口j被闭塞以防止制冷剂漏出。第2流路切换阀21a可取得图1中实线所示的第1状态和图1中虚线所示的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第5孔口k与第8孔口j连通,并且第6孔口i与第7孔口l连通。在第2状态下,第5孔口k与第7孔口l连通,并且第6孔口i与第8孔口j连通。第2流路切换阀21a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在制热运转时被设定成第1状态,在除霜运转时被设定成第2状态,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如后述那样被设定成第1状态或者第2状态。
44.第3流路切换阀21b是四通阀,具有4个孔口m、n、o以及p。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孔口o、孔口m、孔口p以及孔口n分别称为“第5孔口o”、“第6孔口m”、“第7孔口p”以及“第8孔口n”。第5孔口o是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被维持成高压的高压用孔口。第6孔口m是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被维持成低压的低压用孔口。第8孔口n被闭塞以便防止制冷剂漏出。第3流路切换阀21b可取得图1中实线所示的第1状态和图1中虚线所示的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第5孔口o与第8孔口n连通,并且第6孔口m与第7孔口p连通。在第2状态下,第5孔口o与第7孔口p连通,并且第6孔口m与第8孔口n连通。第3流路切换阀21b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在制热运转时被设定成第1状态,在除霜运转时被设定成第2状态,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如后述那样被设定成第1状态或者第2状态。
45.第1流路切换阀12、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均为利用压缩机11的排出侧的压力与吸入侧的压力的压差进行动作的压差驱动式的四通阀。作为第1流路切换阀12、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可使用相同构成的四通阀。
46.压缩机11的排出口11b与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1孔口g之间由排出配管61连接。在排出配管61中,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流通着从压缩机11的排出口11b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压缩机11的吸入口11a与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2孔口e之间由吸入配管62连接。在吸入配管62中,在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
时运转中的任一运转中都流通着被吸入压缩机11的吸入口11a的低压的制冷剂。
47.在设于排出配管61的中途的分支部63,连接有第1高压配管67的一端。第1高压配管67的另一端侧在分支部68分支成第1高压配管67a和第1高压配管67b。第1高压配管67a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的第5孔口k连接。第1高压配管67b与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高压用的第5孔口o连接。
48.在第1高压配管67之中的分支部63与分支部68之间设有其他的分支部65。第1高压配管67的分支部65与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之间由第2高压配管64连接。
49.在第1高压配管67之中的分支部63与分支部65之间设有旁通膨胀阀18。旁通膨胀阀18是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来控制开度的电子膨胀阀。旁通膨胀阀18也具有将制冷剂减压的功能。关于旁通膨胀阀18的动作在后叙述。
50.在第2高压配管64,设有止回阀22。止回阀22构成为允许从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朝向第1高压配管67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阻止从第1高压配管67朝向第3孔口f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也可以替代止回阀22而使用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进行开闭的电磁阀或者电动阀等开闭阀。关于替代止回阀22而使用开闭阀时的动作在后叙述。
51.在设于吸入配管62的中途的分支部69,连接有低压配管70的一端。低压配管70的另一端侧在分支部71分支成低压配管70a和低压配管70b。低压配管70a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低压用的第6孔口i连接。低压配管70b与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低压用的第6孔口m连接。
52.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4孔口h经由制冷剂配管80而与室内热交换器13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连接。制冷剂配管80的一部分由将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的延长配管构成。在制冷剂配管80之中的比延长配管靠室外机侧的位置,设有未图示的截止阀。
53.室内热交换器13的另一方的流出流入口经由制冷剂配管81而与膨胀阀14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连接。制冷剂配管81的一部分由将室外机与室内机连接的延长配管构成。在制冷剂配管81之中的比延长配管靠室外机侧的位置,设有未图示的截止阀。
54.在膨胀阀14的另一方的流出流入口,连接有制冷剂配管82的一端。制冷剂配管82的另一端侧在分支部84分支成制冷剂配管82a和制冷剂配管82b。在制冷剂配管82a,设有毛细管17a等减压装置。制冷剂配管82a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连接。在制冷剂配管82b,设有毛细管17b等减压装置。制冷剂配管82b与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连接。即,膨胀阀14的另一方的流出流入口经由制冷剂配管82而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和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连接。另外,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经由制冷剂配管82a以及制冷剂配管82b而与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一方的流出流入口连接。
55.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另一方的流出流入口经由制冷剂配管83a而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7孔口l连接。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另一方的流出流入口经由制冷剂配管83b而与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7孔口p连接。至少在制热运转时以及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中,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相互并列地连接。
56.在室外机的框体,设有检测室外机周边的外气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91。在室外机设置于屋内的场合,外气温度是指室外机的周边温度。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设有检测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的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在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设有检测第
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温度的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外气温度传感器91、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例如是热敏电阻。由外气温度传感器91、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得到的检测结果被送往控制装置50,被用于控制装置50的控制。制冷剂回路10也可以具备上述以外的温度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
57.控制装置50具有具备cpu、rom、ram、i/o接口等的微机。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装置50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那样,向控制装置50输入由外气温度传感器91、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以及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得到的检测结果。也可以向控制装置50输入来自设于制冷剂回路10的其他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来自接受用户操作的操作部的操作信号。
58.对于控制装置50,作为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的功能部,具有运转控制部501、条件判定部502以及压差确保部503。控制装置50还具有由rom或者ram等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504。运转控制部501基于输入的信号,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整体的动作,执行制热运转、除霜运转以及制热除霜同时运转。具体来讲,运转控制部501控制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膨胀阀14的开度、第1流路切换阀12、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切换、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以及风扇。
59.条件判定部502在切换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时,基于外气温度传感器91、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以及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满足第1条件。压差确保部503在由条件判定部502判定为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控制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确保压差。关于条件判定部502以及压差确保部503,在后详细叙述。存储部504存储运转控制部501、条件判定部502以及压差确保部503的处理所使用的各种数据以及程序。
60.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那样,第2流路切换阀21a具有阀主体100和先导电磁阀120。第2流路切换阀21a是压差驱动式的四通阀。
61.阀主体100具有:缸体101;形成于缸体101的内壁的一部分的滑动台102;以及沿缸体101的中心轴方向在滑动台102上滑动的滑动阀103。在缸体101的中心轴方向,在滑动台102的中央部,设有作为低压用孔口的第6孔口i。在缸体101的中心轴方向,在隔着第6孔口i的两侧,设有第7孔口l以及第8孔口j。在隔着缸体101的中心轴而与第6孔口i相向的位置,设有作为高压用孔口的第5孔口k。
62.滑动阀103具有朝向滑动台102开口的圆顶状的形状。在缸体101的中心轴方向,在滑动阀103的一端侧,设有与滑动阀103连结的活塞104。在缸体101的一端与活塞104之间,形成有第1室106。在缸体101的中心轴方向,在滑动阀103的另一端侧,设有与滑动阀103连结的活塞105。在缸体101的另一端与活塞105之间,形成有第2室107。活塞104以及105设置成沿着缸体101的内壁面自由滑动。活塞104以及105与滑动阀103一起沿缸体101的中心轴方向移动。
63.先导电磁阀120分别经由4根先导管110、111、112、113而与阀主体100连接。先导管110与阀主体100的第5孔口k连接。先导管111与阀主体100的第6孔口i连接。先导管112与阀主体100的第1室106连接。先导管113与阀主体100的第2室107连接。
64.先导电磁阀120通过控制装置50的控制而切换成第1状态和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先导管110和先导管113在先导电磁阀120的内部连通,并且先导管111和先导管112在先
导电磁阀120的内部连通。因而,在第1状态下,通过第5孔口k与第2室107连通,第2室107的压力变成高压,通过第6孔口i与第1室106连通,第1室106的压力变成低压。滑动阀103利用第1室106与第2室107的压力差朝第1室106侧移动,成为图3所示的状态。由此,第6孔口i与第7孔口l连通,并且第5孔口k与第8孔口j连通。
65.在第2状态下,先导管110与先导管112在先导电磁阀120的内部连通,并且先导管111与先导管113在先导电磁阀120的内部连通。因而,在第2状态下,通过第5孔口k与第1室106连通,第1室106的压力变成高压,通过第6孔口i与第2室107连通,第2室107的压力变成低压。滑动阀103利用第1室106与第2室107的压力差朝第2室107侧移动。由此,第6孔口i与第8孔口j连通,并且第5孔口k与第7孔口l连通。
66.由于在第1状态以及第2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第5孔口k的压力都比第6孔口i的压力高,所以,滑动阀103利用压力差而被推压于滑动台102。由此,可抑制滑动阀103处的制冷剂的泄漏。
67.虽省略图示以及说明,但第3流路切换阀21b以及第1流路切换阀12具有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同样的构成。
68.接着,对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热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热运转时的动作的图。如图4所示那样,在制热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被设定成第1孔口g与第4孔口h连通且第2孔口e与第3孔口f连通的第1状态。第2流路切换阀21a被设定成第5孔口k与第8孔口j连通且第6孔口i与第7孔口l连通的第1状态。第3流路切换阀21b被设定成第5孔口o与第8孔口n连通且第6孔口m与第7孔口p连通的第1状态。
69.旁通膨胀阀18被设定成打开状态。在此,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被设定成全开。通过将旁通膨胀阀18设定成打开状态,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的压力被维持成高压或者中压。在此,所谓中压是指比压缩机11的吸入压力高且比压缩机11的排出压力低的压力。在旁通膨胀阀18被设定成打开状态的场合,第1高压配管67的末端侧由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8孔口j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8孔口n闭塞。因而,制冷剂不会从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其他孔口流出。旁通膨胀阀18也可以被设定成关闭状态。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6孔口i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6孔口m的压力被维持成低压。因而,即便旁通膨胀阀18被设定成关闭状态,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的压力也被维持成比第6孔口i的压力高的压力,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的压力被维持成比第6孔口m的压力高的压力。
70.从第1高压配管67朝向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由止回阀22阻止。在替代止回阀22地使用开闭阀的场合,开闭阀被设定成关闭状态。由此,从第1高压配管67朝向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由开闭阀阻止。
71.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配管61、第1流路切换阀12以及制冷剂配管80,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3。在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室内热交换器13中,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送风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冷凝热向室内空气进行放热。由此,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13的气体制冷剂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另外,由室内风扇送风的室内空气通过来自制冷剂的放热而被加热。
72.从室内热交换器13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1,流入膨胀阀14。流入至
膨胀阀14的液体制冷剂被减压成为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从膨胀阀14流出的二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2,向制冷剂配管82a和制冷剂配管82b分流。分流至制冷剂配管82a的二相制冷剂由毛细管17a进一步减压,流入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分流至制冷剂配管82b的二相制冷剂由毛细管17b进一步减压,流入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
73.在制热运转时,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都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即,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中,分别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送风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蒸发热被室外空气吸收。由此,分别流入至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二相制冷剂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74.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3a、第2流路切换阀21a、低压配管70a、低压配管70以及吸入配管62,被吸入压缩机11。从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3b、第3流路切换阀21b以及低压配管70b,与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流出的气体制冷剂合流,被吸入压缩机11。即,分别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不经由第1流路切换阀12地被吸入压缩机11。被吸入至压缩机11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制热运转时,连续地反复进行以上的循环。
75.在制热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1孔口g、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都被维持成高压或者中压。另外,在制热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2孔口e、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6孔口i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6孔口m都被维持成低压。
76.接着,对制冷循环装置1的除霜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除霜运转时的动作的图。如图5所示那样,在除霜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被设定成第1孔口g与第3孔口f连通且第2孔口e与第4孔口h连通的第2状态。第2流路切换阀21a被设定成第5孔口k与第7孔口l连通且第6孔口i与第8孔口j连通的第2状态。第3流路切换阀21b被设定成第5孔口o与第7孔口p连通且第6孔口m与第8孔口n连通的第2状态。
77.旁通膨胀阀18例如被设定成关闭状态。由止回阀22允许从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朝向第1高压配管67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未使用止回阀22而使用开闭阀的场合,开闭阀被设定成打开状态。由此,由开闭阀允许从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朝向第1高压配管67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
78.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配管61、第1流路切换阀12、第2高压配管64以及第1高压配管67,向第1高压配管67a和第1高压配管67b分流。分流至第1高压配管67a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制冷剂配管83a,向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流入。分流至第1高压配管67b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3流路切换阀21b以及制冷剂配管83b,向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流入。在除霜运转时,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都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中,分别通过从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的放热,使分别附着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霜融解。由此,进行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除霜。另外,分别流入至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气体制冷剂冷凝成为液体制冷剂。
79.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由毛细管17a减压,经由制冷剂配管82a
以及制冷剂配管82,向膨胀阀14流入。从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由毛细管17b减压,经由制冷剂配管82b,与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合流,向膨胀阀14流入。流入至膨胀阀14的液体制冷剂被减压成为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从膨胀阀14流出的二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1,向室内热交换器13流入。在除霜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1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即,在室内热交换器13中,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的蒸发热被室内空气吸收。由此,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13的二相制冷剂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13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0、第1流路切换阀12以及吸入配管62,被吸入压缩机11。被吸入至压缩机11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除霜运转时,连续地反复进行以上的循环。
80.在除霜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1孔口g、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都被维持成高压。另外,在除霜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2孔口e、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6孔口i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6孔口m都被维持成低压。
81.接着,对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包括第1运转和第2运转。在第1运转时,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除霜并且继续进行制热。在第2运转时,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由此,进行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除霜并继续进行制热。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之中的第1运转时的动作的图。
82.如图6所示那样,在第1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被设定成第1孔口g与第4孔口h连通且第2孔口e与第3孔口f连通的第1状态。第2流路切换阀21a被设定成第5孔口k与第7孔口l连通且第6孔口i与第8孔口j连通的第2状态。第3流路切换阀21b被设定成第5孔口o与第8孔口n连通且第6孔口m与第7孔口p连通的第1状态。
83.旁通膨胀阀18以规定的开度被设定成打开状态。由止回阀22阻止从第1高压配管67朝向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未使用止回阀22而使用开闭阀的场合,开闭阀被设定成关闭状态。由此,由开闭阀阻止从第1高压配管67朝向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3孔口f的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
84.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从排出配管61向第1高压配管67分流。分流至第1高压配管67的气体制冷剂由旁通膨胀阀18减压成中压,经由第1高压配管67a、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制冷剂配管83a,向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流入。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中,通过来自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的放热,使附着的霜融解。由此,进行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除霜。流入至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气体制冷剂冷凝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或者二相制冷剂而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流出,由毛细管17a减压。
85.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之中的除分流至第1高压配管67的一部分以外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1流路切换阀12以及制冷剂配管80,向室内热交换器13流入。在室内热交换器13中,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送风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冷凝热向室内空气放热。由此,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13的气体制冷剂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另外,由室内风扇送风的室内空气通过来自制冷剂的放热被加热。
86.从室内热交换器13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1,向膨胀阀14流入。流入至膨胀阀14的液体制冷剂被减压成为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从膨胀阀14流出的二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2,与由毛细管17a减压的液体制冷剂或者二相制冷剂合流,由毛细管17b进一步减压而向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流入。在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中,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送风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蒸发热被室外空气吸收。由此,流入至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二相制冷剂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83b、第3流路切换阀21b、低压配管70b、低压配管70以及吸入配管62,被吸入压缩机11。即,从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体制冷剂不经由第1流路切换阀12地被吸入压缩机11。被吸入至压缩机11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之中的第1运转时,连续地反复进行以上的循环,从而进行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除霜并且继续进行制热。
87.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第1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1孔口g、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都被维持成高压或者中压。另外,在第1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2孔口e、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6孔口i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6孔口m都被维持成低压。
88.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转时之中的第2运转时的动作的图。如图7所示那样,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之中的第2运转时,与第1运转时相反,第2流路切换阀21a被设定成第1状态,第3流路切换阀21b被设定成第2状态。第1流路切换阀12以及旁通膨胀阀18被设定成与第1运转时相同的状态。由此,在第2运转时,进行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除霜,并且继续进行制热。在第2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1孔口g、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都被维持成高压或者中压。另外,在第2运转时,第1流路切换阀12的第2孔口e、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6孔口i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6孔口m都被维持成低压。
89.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控制装置50的运转控制部501基于来自操作部的制热运转开始信号等,开始制热运转(s1)。若制热运转开始,则运转控制部501判定是否满足除霜判定条件(s2)。除霜判定条件例如是自制热运转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超过阈值时间(例如20分钟)。在判定为满足除霜判定条件的场合(s2:是),转移到步骤s3的处理,在判定为不满足除霜判定条件的场合(s2:否),定期地反复进行步骤s2的处理。
90.在步骤s3中,运转控制部501取得当前点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值或者自制热运转开始至当前点为止的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平均值来作为运转频率f。之后,控制装置50判定通过从压缩机11的最大运转频率fmax减去运转频率f而得的频率差的值(fmax-f)是否为阈值fth以上(s3)。在此,最大运转频率fmax是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范围的上限值。最大运转频率fmax以及阈值fth的值被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rom。压缩机11被控制成制热负荷越大则运转频率越大,因而,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与制热负荷处于大致成比例的关系。
91.在通过从最大运转频率fmax减去运转频率f而得的值为阈值fth以上的场合(fmax-f≥fth)(s3:是),转移到步骤s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过从最大运转频率fmax减去运转频率f而得的值小于阈值fth的场合(fmax-f<fth)(s3:否),转移到步骤s7的处理。
92.在步骤s4中,在从制热运转向制热除霜同时运转切换之前,执行依靠条件判定部502以及压差确保部503进行的压差确保处理(s4)。关于压差确保处理的内容,在后详细叙述。并且,在压差确保处理之后,运转控制部501以规定时间执行制热除霜同时运转(s5)。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首先执行进行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除霜的第1运转,之后执行进行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除霜的第2运转。在此,运转控制部501具有存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执行次数n的计数器。计数器的初始值为0。运转控制部501在执行了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场合,在存储于计数器的执行次数n的值上加1。
93.接着,运转控制部501判定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执行次数n是否为阈值次数nth以上(s6)。在执行次数n为阈值次数nth以上的场合(n≥nth)(s6:是),转移到步骤s8的处理。也可以在转移到步骤s8的处理之前执行制热运转。另一方面,在执行次数n小于阈值次数nth的场合(n<nth)(s6:否),返回步骤s1而再次开始制热运转。
94.在步骤s7中,运转控制部501进一步以规定时间继续进行制热运转。之后,转移到步骤s8的处理。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50结束制热运转或者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以规定时间执行除霜运转。通常,除霜运转的执行时间比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执行时间短。另外,运转控制部501在执行了除霜运转的场合,将计数器初始化,将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执行次数n的值设定为0。运转控制部501在除霜运转结束后,返回步骤s1而再次开始制热运转。
95.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压差确保处理进行说明。以下,作为压差驱动式的阀以第2流路切换阀21a为例进行说明,但第1流路切换阀12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构成也相同。对第2流路切换阀21a规定了动作所需的最低动作压差。若作为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的第5孔口k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与作为低压用孔口的第6孔口i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差为最低动作压差以下,则第2流路切换阀21a不驱动。所谓第2流路切换阀21a不驱动包括不进行孔口的切换的情况或者发生孔口的切换在中途停止的中间停止的情况。最低动作压差根据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规格而有所不同,例如为0.1mpa~0.2mpa。在通常的动作环境中,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但在特定的状况下有时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96.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与外气温度的关系的一例的表。在图9的例子中,在制热运转时,表示旁通膨胀阀18关闭的状态下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另外,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最低动作压差设成0.20mpa。外气饱和压力是与外气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第5孔口k)处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吸入压力是与通过从外气温度减去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而得的吸入饱和温度对应的压力,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低压用孔口(第6孔口i)处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极限旁通压力通过在吸入压力加上最低动作压差而得,是第2流路切换阀21a动作所需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误差是通过从极限旁通压力减去外气饱和压力而得的值。换言之,误差是用于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所需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与实际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的差。在误差为负值的场合,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在为正值的场合,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97.如图9所示那样可知,外气温度越低,则误差越大。具体来讲,在外气温度为5℃的场合,误差为0.062mpa,相对于此,在外气温度为-15℃的场合,误差为0.118mpa。即,在外气温度为-15℃的场合,与外气温度为5℃的场合相比,若不增大高压用孔口的压力,则无法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98.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与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关系的一例的表。在图10的例子中,示出在制热运转时旁通膨胀阀18关闭的状态下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另外,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最低动作压差设为0.20mpa。压缩机11被控制成制热负荷越大则运转频率越大,因而,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与制热负荷处于大致成比例的关系。另外,制热负荷与外气温度和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大致成比例。热交换温度例如是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检测的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与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检测的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温度的平均值。另外,热交换温度可以是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和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温度中的任一者。在图10中,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设成表示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
99.外气饱和压力是与外气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第5孔口k)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吸入压力是从外气温度减去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而得的与吸入饱和温度对应的压力,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低压用孔口(第6孔口i)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极限旁通压力通过在吸入压力加上最低动作压差而得,是第2流路切换阀21a动作所需的高压用孔口处的压力。误差是极限旁通压力与外气饱和压力的差。换言之,误差表示用于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所需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与实际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的差。在误差为负值的场合,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在为正值的场合,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100.如图10所示那样可知,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越小,即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越低,则误差越大。具体来讲,在外气温度为2℃、温度差为15℃的场合,误差为-0.142mpa,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相对于此,在温度差为5℃的场合,误差为0.072mpa,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即,在外气温度为2℃的场合且温度差为5℃的场合,与温度差为15℃的场合相比,若不增大高压用孔口的压力,则无法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101.根据上述内容,在外气温度低的场合或者在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小的场合,即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低的场合,有时无法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气温度低的场合或者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小的场合、即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低的场合设成第1条件,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控制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以便高压用孔口的压力变大。
102.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压差确保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本处理由控制装置50的条件判定部502以及压差确保部503执行。在本处理中,首先由外气温度传感器91检测外气温度(s101)。并且,由条件判定部502计算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s102)。具体来讲,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检测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检测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温度。并且,这些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热交换温度被计算。之后,计算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
103.接着,由条件判定部502判断是否满足第1条件(s103)。第1条件例如是外气温度为第1阈以下的场合或者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2阈值以下的场合。第1阈值以及第2阈值被预先设定,被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存储部504。例如,第1阈值为0℃。如图9所示那样,在外气温度为5℃以下的场合,误差为正值。因而,也可以将5℃以下的任意温度作为第1阈值。另外,第2阈值例如是8.05℃。如图10所示那样,在外气温度为2℃的场合,在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8.05℃时,误差为0。由此推定,即便在外气温度大于0℃的场
合,当温度差小于8.05℃时,也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因而,将第2阈值设为8.05℃。
104.另外,第1条件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将第1条件设成仅仅是外气温度为第1阈以下的场合。或者,也可以将第1条件设成仅仅是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2阈值以下的场合。进而,也可以将第1条件设成外气温度为第1阈以下的场合且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2阈值以下的场合。另外,在第1条件包括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2阈值以下的场合时,也可以对应于外气温度设定多个第2阈值。例如在图10的例子的场合,也可以具有:外气温度为0~5℃时的第2阈值=8℃、外气温度为0℃~-5℃时的第2阈值=9.85℃、外气温度为-5℃~-10℃时的第2阈值=11.55℃。并且,也可以对应于外气温度选择任意的第2阈值。另外,第1阈值、第2阈值根据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最低动作压差、制冷循环装置1的规格以及动作环境来适当设定,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105.在未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s103:否),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被设定成规定的第1开度(s104)。另一方面,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s103:是),由压差确保部503将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设定成比第1开度大的第2开度(s105)。例如,第2开度设成第1开度的1.5倍。由此,压差确保处理结束,在图8的步骤s6中切换第2流路切换阀21a,执行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第1运转。此时,在满足第1条件的状况、即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未确保最低动作压差的状况下,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被设定成比第1开度大的第2开度。由此,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第5孔口k)的压力上升,在与低压用孔口(第6孔口i)之间,确保最低动作压差以上的压差。
106.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制热运转向制热除霜同时运转切换时,通过执行压差确保处理,能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其结果,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使第2流路切换阀21a正常动作。
107.实施方式2.
108.接着,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在从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第1运转向第2运转的切换时进行压差确保处理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关于制冷循环装置1的其他构成以及控制,与实施方式1相同。
109.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与外气温度的关系的一例的表。在图12的例子中,示出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第1运转时旁通膨胀阀18关闭的状态下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另外,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最低动作压差为0.20mpa。吸入压力是通过从外气温度减去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而得的与吸入饱和温度对应的压力,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低压用孔口(第6孔口i)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温度设为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检测的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温度。极限旁通压力通过在吸入压力加上最低动作压差而得,是第2流路切换阀21a动作所需的高压孔口的压力。
110.旁通压力是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第5孔口k)的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由于是除霜运转期间,所以,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中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为0℃~5℃,压力为0.813mpa~0.951mpa。在图12的例子中,将旁通压力设成0.813mpa(饱和温度=0℃)。误差是通过从极限旁通压力减去旁通压力而得的值。换言之,误差是用于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
作压差所需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与实际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的差。在误差为负值的场合,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在为正值的场合,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111.如图12所示那样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气温度越高,则误差越大。具体来讲,若外气温度高于1.45℃,则误差为正值,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另外,在将旁通压力设为0.951mpa(饱和温度=5℃)的场合,即便在外气温度为7℃时,误差也为负值(0.938mpa-0.951mpa=-0.013mpa),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因而,通过将旁通压力设为0.951mpa以下,在发生结霜的外气温度下,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可靠地动作,因而,以下作为旁通压力采用0.813mpa来进行说明。
112.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与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关系的一例的表。在图13的例子中,示出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第1运转时旁通膨胀阀18关闭的状态下的第2流路切换阀21a处的压力。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最低动作压差为0.20mpa。与实施方式1同样,假设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表示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热交换温度设成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检测的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温度。吸入压力是与通过从外气温度减去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而得的吸入饱和温度对应的压力,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低压用孔口(第6孔口i)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当。极限旁通压力通过在吸入压力加上最低动作压差而得,是第2流路切换阀21a动作所需的高压孔口的压力。旁通压力是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第5孔口k)的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压力。在图12的例子中,将旁通压力设为0.813mpa(饱和温度=0℃)。误差是通过从极限旁通压力减去旁通压力而得的值。换言之,误差是为了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所需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与实际的高压用孔口的压力的差。在误差为负值的场合,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在为正值的场合,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113.如图13所示那样可知,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越小、即压缩机11的频率越低,则误差越大。具体来讲,在外气温度为5℃、温度差为15℃的场合,误差为-0.03mpa,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相对于此,在温度差为10℃的场合,误差为0.078mpa,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即,在外气温度为5℃的场合且温度差为10℃的场合,与温度差为15℃的场合相比,若不增大高压用孔口的压力,则无法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114.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气温度高的场合、或者在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小的场合,即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低的场合,有时无法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气温度高的场合或者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小的场合、即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低的场合设为第1条件,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控制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以便高压用孔口的压力变大。
115.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流程的流程图。本处理由控制装置50的运转控制部501、条件判定部502以及压差确保部503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4的步骤s205~步骤s209与压差确保处理相当。在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首先,执行第1运转。具体来讲,由运转控制部501将第2流路切换阀21a切换成第2状态(s201)。此时,第3流路切换阀21b被维持成与制热运转时相同的第1状态。并且,根据压差确保处理的结果,旁通膨胀阀18以第1开度或者第2开度被设定成打开状态,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除霜开始(s202)。并且,判断从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除霜开始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203)。规定时间是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除霜结束的目标时间,设定任意的时间。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场合(s203:
是),转移到步骤s204的处理,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场合(s203:否),定期地反复进行步骤s203的处理。
116.在步骤s204中,由条件判定部502,判断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a检测的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是否高于5℃(s204)。并且,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高于5℃的场合(s204:是),转移到步骤s208的处理。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高于5℃的场合,旁通压力成为0.951mpa,即便在外气温度为7℃的场合,也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因而,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高于5℃的场合,不进行压差确保处理,向步骤s208的处理转移。
117.另一方面,在第1室外热交换器15a的温度为5℃以下的场合(s204:否),转移到步骤s205的处理。在步骤s205中,由外气温度传感器91检测外气温度(s205)。并且,计算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s206)。具体来讲,计算外气温度与由热交换温度传感器92b检测的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温度的温度差。
118.接着,由条件判定部502判断是否满足第1条件(s207)。第1条件例如是外气温度为第3阈以上的场合且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4阈值以下的场合。第3阈值以及第4阈值被预先设定,被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存储器。例如,第3阈值是1.45℃。另外,第4阈值例如是15.6℃。如图13所示那样,在外气温度为7℃的场合,当温度差大于15.6℃时,误差为负值。由此可知,即便在外气温度为1.45℃以上的场合,当温度差大于15.6℃时也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因而,通过将第1条件设成外气温度为第3阈以上的场合且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4阈值以下的场合,能削减无需压差确保处理的场合中的多余控制。
119.另外,第1条件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将第1条件设成仅仅是外气温度为第3阈以上的场合。或者,也可以将第1条件设成仅仅是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4阈值以下的场合。进而,也可以将第1条件设成外气温度为第3阈以上的场合或者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4阈值以下的场合。另外,当第1条件包括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为第4阈值以下的场合时,也可以对应于外气温度而设定多个第4阈值。例如,在图13的例子的场合,也可以设定外气温度为7℃时的第4阈值=15.6℃、外气温度为5℃时的第4阈值=13.6℃,对应于外气温度选择任意的第4阈值。另外,第3阈值、第4阈值根据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最低动作压差、制冷循环装置1的规格以及动作环境来适当设定,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120.在不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s207:否),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被设定成规定的第1开度(s208)。另一方面,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s207:是),由压差确保部503,将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设定成大于第1开度的第2开度(s209)。例如,第2开度设成第1开度的1.5倍。由此,压差确保处理结束,执行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第2运转。具体来讲,第2流路切换阀21a被切换成第1状态,第3流路切换阀21b被切换成第2状态(s210)。并且,旁通膨胀阀18以第1开度或者第2开度被设定成打开状态,第2室外热交换器15b的除霜开始(s211)。此时,在满足第1条件的状况、即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未确保最低动作压差的状况下,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被设定成大于第1开度的第2开度。由此,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第5孔口k)的压力上升,在与低压用孔口(第6孔口i)之间,确保最低动作压差以上的压差。另外,在第3流路切换阀21b也通过进行上述压差确保处理,能与第2流路切换阀21a同样地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121.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第1运转向第2运转切换时,通过执行压差确保处理,能在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确保最低动作
压差。其结果,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使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正常动作。
122.实施方式3.
123.接着,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在旁通膨胀阀18具备用于确保最低动作压差的流路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关于制冷循环装置1的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124.图15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旁通膨胀阀18的概略构成图。旁通膨胀阀18是由控制装置50控制开度的电子膨胀阀。如图15所示那样,旁通膨胀阀18具备主体180、配置在主体180内的台座181及针体182、以及驱动针体182的驱动装置183。
125.主体180例如通过对黄铜制铸造品进行切削加工而形成。在主体180的内部,形成供制冷剂流入的阀室184。在主体180的侧面,形成用于使制冷剂流入阀室184的制冷剂流入口185。在制冷剂流入口185,连接有第1高压配管67之中的分支部63侧的配管(图1)。
126.台座181贯通主体180的底部地配置。台座181具有圆筒形状,在中央形成在轴向贯通的制冷剂流出口186。在制冷剂流出口186,连接有第1高压配管67之中的分支部65侧的配管(图1),经过减压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口186流出。在台座181中的制冷剂流出口186的上游端,形成有朝上方扩展的斜面部181a。
127.针体182具有圆锥形状的末端部182a,配置在阀室184内。针体182配置成末端部182a与形成于台座181的制冷剂流出口186相向,构成为在去往台座181的方向以及离开台座181的方向移动。针体182的末端部182a具有与台座181的斜面部181a匹配的形状,通过针体182的末端部182a嵌入台座181的斜面部181a,制冷剂流出口186被闭塞。另外,通过使针体182移动而改变与台座181的距离,变更制冷剂流出口186的开度,能改变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即,由台座181和针体182形成旁通膨胀阀18的节流部。
128.驱动装置183设在主体180的上部。驱动装置183包括步进马达或者电磁线圈等,根据来自控制装置50的控制信号,使针体182在去往台座181的方向以及离开台座181的方向往复动作。
129.图16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18的台座181的俯视图,图17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18的节流部的剖视图。图17将构成节流部的台座181以及针体182的一部分放大,从箭头方向示出与图16的a-a剖面相当的剖面。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台座181的斜面部181a,形成有凹部187。凹部187是将斜面部181a的一部分从上端至下端地切削形成的槽。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等间隔地配置4个凹部187。
130.图18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的场合的节流部的剖视图。所谓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的场合是指针体182的末端部182a与台座181的斜面部181a抵接的状态。在现有技术中,在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的场合,在台座与针体之间没有间隙,制冷剂不流向制冷剂流出口186。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台座181的斜面部181a设置凹部187,即便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也在台座181与针体182之间形成图18中虚线所示那样的流路。由此,在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的场合,也能使阀室184内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口186流出。其结果,能始终使一定量的高压制冷剂经由与制冷剂流出口186连接的第1高压配管67而流向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
131.由此,能将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第5孔口k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的第5孔口o维持成高压,能在与作为低压用孔口的第6孔口i以及第6孔口m之间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因此,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使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正常动作。
132.例如,即便在将旁通膨胀阀18设为打开状态且正在进行制热除霜同时运转的过程中因旁通膨胀阀18的故障而变成关闭状态的场合,一定量的高压制冷剂也经过凹部187而流向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由此,能确保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处的最低动作压差,能根据需要而切换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
133.另外,在从制热运转向制热除霜同时运转切换的场合,在因旁通膨胀阀18的故障而固定成关闭状态时,一定量的高压制冷剂也经过凹部187而流向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由此,能确保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处的最低动作压差,能切换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之后,尽管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进行了切换,但旁通膨胀阀18仍保持关闭状态,因而,无法进行制热除霜同时运转中的流量控制,检测误动作。此时,由于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正常地被切换,故而容易确定在旁通膨胀阀18发生误动作的情况。
13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既可以进行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中的压差确保处理,也可以不进行。另外,用于确保旁通膨胀阀18中的最低动作压差的流路并不限定于由凹部187形成的形式。关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在以下进行说明。
135.图19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18的节流部的剖视图。如图19所示那样,也可以不在台座181而是在针体182的末端部182a形成凹部187a。凹部187a是通过将末端部182a的一部分从上端至下端切削而形成的槽。在本变形例中,即便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也在台座181与针体182之间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由此,在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的场合,也能使一定量的高压制冷剂流向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
136.图20是实施方式3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18的节流部的剖视图。如图20所示那样,也可以在台座181的斜面部181a设置凸部188而不是凹部187。另外,也可以在针体182的末端部182a设置凸部188a。凸部188以及凸部188a以制冷剂流动的方式在周向空开间隔地设置。另外,在图20中,在台座181以及针体182双方设有凸部188以及凸部188a,但只要设在台座181以及针体182中的至少一者即可。
137.在设置凸部188或者凸部188a的场合,台座181或者针体182与凸部188a或者凸部188抵接的状态成为旁通膨胀阀18的关闭状态。在该场合,也在台座181与针体182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成为流路而供制冷剂流过。由此,在旁通膨胀阀18为关闭状态的场合,也能使一定量的高压制冷剂流向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另外,凸部188或者凸部188a既可以与台座181或者针体182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将垫片等其他构件配置在台座181的斜面部181a上或者针体182的末端部182a上来作为凸部188或者凸部188a。
138.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旁通膨胀阀18的凹部187、187a以及凸部188、188a的大小以及数量只要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例如0.1mpa~0.2mpa)即可,并不限定于图16~图20所示的例子。例如,凹部187、187a以及凸部188、188a的数量只要为1个以上即可。可是,在凹
部187、187a以及凸部188、188a的数量过多的场合或者过大的场合,会无法以欲控制旁通膨胀阀18的cv值进行控制。
139.图21是示出旁通膨胀阀18中的开度与cv值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21所示那样,在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小的场合,cv值不变化。即,在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小的场合,无法控制cv值。在此,在旁通膨胀阀18设置凹部187、187a以及凸部188、188a而形成流路的场合,如图21中虚线所示那样,无法控制cv值的范围扩大。因而,凹部187、187a以及凸部188、188a的大小以及数量被设定在能确保最低动作压差且能控制cv值的范围内。
140.另外,旁通膨胀阀18的构成并不限定于图15所示的构成,也可以变更主体180、台座181以及针体182的形状乃至制冷剂流入口185以及制冷剂流出口186的位置等。
141.以上为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制冷循环装置1即可以仅进行上述实施方式1的压差确保处理或者上述实施方式2的压差确保处理中的任一方,也可以进行双方的压差确保处理。另外,第2流路切换阀21a以及第3流路切换阀21b并不限定于四通阀,也可以是压差驱动式的三通阀等其他阀或者阀的组合。
14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压差确保处理中,将外气温度与热交换温度的温度差作为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指标,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测定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来替代温度差,将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为第5阈值以下的场合设为第1条件。第5阈值基于最低动作压差、压缩机11的规格以及制冷循环装置1的使用环境等预先设定,被存储于控制装置50的存储器。
14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将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设定成比规定的第1开度大的第2开度,由此使高压用孔口的压力上升,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替代变更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或者除此以外,变更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具体来讲,在图11的步骤s103以及图14的步骤s207中,在不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被设定成规定的第1频率。另一方面,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被设定成比第1频率大的第2频率。在该场合,第2流路切换阀21a的高压用孔口(第5孔口k)的压力也上升,能在与低压用孔口(第6孔口i)之间确保最低动作压差以上的压差。
144.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中,在满足第1条件的场合,将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一律设定成第2开度,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当将第1条件设成外气温度为第1阈以下的场合时,对应于外气温度来设定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具体来讲,也可以是,在将第1阈值设为0℃的场合,当外气温度为0℃~15℃时,将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设为第2开度,当外气温度为-5℃~-10℃时,将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设为比第2开度大的第3开度。或者,也可以将定义了外气温度与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的关系的表格或者算式存储于存储器等,使用表格或者算式来确定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在将第1条件设为其他例的场合,也能同样地确定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在替代旁通膨胀阀18的开度地变更压缩机11的运转频率的场合,也并不限定于一律设定成第2频率,可对应于外气温度等进行设定。
145.附图标记的说明
146.1制冷循环装置;10制冷剂回路;11压缩机;11a吸入口;11b排出口;12第1流路切换阀;13室内热交换器;14膨胀阀;15a第1室外热交换器;15b第2室外热交换器;17a毛细管;17b毛细管;18旁通膨胀阀;21a第2流路切换阀;21b第3流路切换阀;22止回阀;50控制装置;
61排出配管;62吸入配管;63、65、68、69、71、84分支部;64第2高压配管;67、67a、67b第1高压配管;70、70a、70b低压配管;80、81、82、82a、82b、83a、83b制冷剂配管;91外气温度传感器;92a、92b热交换温度传感器;100阀主体;101缸体;102滑动台;103滑动阀;104、105活塞;106第1室;107第2室;110、111、112、113先导管;120先导电磁阀;180主体;181台座;181a斜面部;182针体;182a末端部;183驱动装置;184阀室;185制冷剂流入口;186制冷剂流出口;187、187a凹部;188、188a凸部;501运转控制部;502条件判定部;503压差确保部;504存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