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贮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贮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贮液装置。


背景技术:

2.贮液装置是空调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储存液态介质;贮液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内腔,内腔具有工作介质,由于工作介质具有压力,在使用过程中,壳体可能会产生变形,因此如何提高壳体的耐压性以减小壳体的变形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贮液装置,有利于提高壳体的耐压性以减小壳体的变形。
4.一种贮液装置,具有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所述第一孔口为所述贮液装置的一进口,所述第二孔口为所述贮液装置的一出口,所述贮液装置包括壳主体部、第一盖体部、第二盖体部以及第一隔部,所述第一盖体部与所述壳主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盖体部与所述壳主体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部的一侧与所述壳主体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隔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壳主体部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主体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呈平面状,所述贮液装置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第一隔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第一隔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分列设置,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孔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孔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隔部的一侧与壳主体部的内壁连接,第一隔部的另一侧与壳主体部的内壁连接;壳主体部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位于第一隔部的一侧,第二腔位于第一隔部的另一侧,第一腔与第二腔分列设置;通过上述第一隔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壳主体部的机械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壳主体部的耐压性,从而有利于减小壳体的变形。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7.图2是图1中贮液装置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8.图3是图2中贮液装置沿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9.图4是图2中贮液装置沿b-b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0.图5是图1中壳主体部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6是图1中第一盖体部在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7是图1中第一盖体部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8是图1中第二盖体部在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9是图1中第二盖体部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10是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11是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12是图11中贮液装置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13是图12中贮液装置沿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14是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15是图14中贮液装置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16是图15中贮液装置沿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17是图16中的a部的一个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18是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19是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20是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1是图20中贮液装置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2是图21中贮液装置沿a-a剖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23是图21中贮液装置沿b-b剖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24是图23中a部的一个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将对本技术中的贮液装置进行详细介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六种实施方式中的贮液装置所提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名词是以将未进行剖面的贮液装置中的各个零部件按图3所示的位置进行安放时的状态为基准;下文中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贮液装置的所提到的“上”、“下”等方位名词是以将未进行剖面的贮液装置中的各个零部件按图22所示的位置进行安放时的状态为基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附图中图示的方位特征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视为限制。
31.本技术中的贮液装置有七种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为了方便描述这七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标记为贮液装置100,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标记为贮液装置100a,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标记为贮液装置100b,第四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标记为贮液装置100c,第五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标记为贮液装置100d,第六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标记为贮液装置100e,第七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标记为贮液装置100f。
32.参见图1至图4,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针对贮液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33.参见图1至图4,贮液装置100包括壳主体部1、第一盖体部2、第二盖体部3以及第一隔部4,第一盖体部2与壳主体部1的一侧连接,第二盖体部3与壳主体部1的另一侧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部2遮盖壳主体部1的一侧开口并与壳主体部1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第二盖体部3遮盖壳主体部1的另一侧开口并与壳主体部1的另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第一盖体部2与壳主体部1之间的连接处密封设置,第二盖体部3与壳主体部1之间的连接处密封设置,这里的密封设置可以是通过焊接实现密封,也可以是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圈或密封胶等方式实现密封;本实施例中,壳主体部1、第一盖体部2以及第二盖体部3
分别加工,然后再进行组装,当然,第一盖体部2和壳主体部1也可以是一体成形,然后再与第二盖体部3进行组装,或者第二盖体部3和壳主体部1一体成形,然后再与第一盖体部2进行组装。
34.参见图1至图3,贮液装置100具有第一孔口101和第二孔口102,第一孔口101作为贮液装置的一进口,第二孔口102作为贮液装置的一出口;这里当贮液装置独立设置在空调系统中时,系统中的连接管能够与贮液装置进口和/或出口连接;当贮液装置与其他零部件集成组装时,此时进行组装的零部件上的接口连接部可以与贮液装置的进口和/或出口连接;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孔口101成形于第一盖体部2,第二孔口102成形于第二盖体部3,当然,第一孔口101和第二孔口102也可以成形于壳主体部1的外壁上,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孔口10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孔口102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35.参见图3和图9,第一孔口101位于第一隔部4的一侧,第二孔口102位于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第一隔部4的一侧与壳主体部1的内壁连接,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与壳主体部1的内壁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其中间接连接包括通过转接件间接连接,或者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参见图3,贮液装置100包括第一容纳部10和第二容纳部20,第一容纳部10具有第一腔103,第二容纳部20具有第二腔203,第一腔103位于第一隔部4的一侧,第二腔203位于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第一腔103与第二腔203并排布置,第一腔103与第二腔203连通;第一孔口101与第一腔103连通,第二孔口102与第二腔203连通;这样一方面通过上述第一隔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壳主体部的机械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壳主体部的耐压性,从而有利于减小壳体的变形;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第一腔103与第二腔203分列布置,这样有利于降低贮液装置的高度,从而当贮液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安装空间受限时,有利于使得贮液装置在高度方向上能够安装至空调系统。
36.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腔103包括第一分腔1031、第二分腔1032以及第三分腔1033,第二腔203包括第四分腔2031、第五分腔2032以及第六分腔2033,具体地,第一分腔1031和第四分腔2031成形于第一盖体部2,第二分腔1032和第五分腔2032成形于壳主体部1,第三分腔1033和第六分腔2033成形于第二盖体部3,这样通过上述方式,有利于相对增大第一腔103和第二腔的203容积,进而有利于提高贮液装置的贮液能力,当然,第一腔103也可以只包括第二分腔1032,和/或第二腔203只包括第五分腔2032。
37.以下将针对上文中的壳主体部、第一盖体部以及第二盖体部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38.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壳主体部1的部分外表面呈平面状,具体地,壳主体部1包括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平行设置,这样使得壳主体部1的形状相对规整,进而当将贮液装置安装至系统中时,有利于提高系统安装空间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部11的一端和第二平面部1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13连接,第一平面部11的另一端和第二平面部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14连接,第一连接部13的部分外表面呈弧面状,部分外表面呈平面状,第二连接部14的部分外表面呈弧面状,部分外表面呈平面状;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隔部4的一侧与第一平面部11的内表面连接,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与第二平面部12的内表面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隔部4的一侧与第一平面部11的内表面通过圆弧平滑过渡连接,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与第二平面部12的内表面通过圆弧平滑过渡连接,这样有利于避免应力集中;参见图3和图9,第一隔部4与第一平面
部11垂直设置,第二分腔1032位于第一隔部4的一侧,第五分腔2032位于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隔部4可以与壳主体部1一体成形,这样可以在型材件上直接成形第一隔部4和壳主体部1,这样加工方便,当然,第一隔部4与壳主体部1也可以是分体设置,然后两者再固定连接,这里的“分体设置”是指第一隔部4和壳主体部1分别成形然后组装。
39.参见图6和图7,第一盖体部2包括第一本体部21、第一凸起部22以及第二凸起部23,第一凸起部22的外表面和第二凸起部23的外表面自第一本体部21的下表面211凸起设置,第一凸起部22的外表面和第二凸起部23的外表面位于第一本体部21外表面的内侧,结合参见图3,第一凸起部22位于第一腔103,第二凸起部23位于第二腔203;参见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分腔1031包括第一凸起部22所围成的区域,第四分腔2031包括第二凸起部23所围成的区域;参见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盖体部2向平行于第一盖体部2下表面211的方向正投影,第一孔口101的投影位于第一分腔1031。
40.参见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22的内表面的根部221和第二凸起部23内表面的根部231位于同一个平面,第一凸起部22的内表面的根部221和第二凸起部23内表面的根部231比第一本体部21的下表面211更靠近第一本体部21的上表面212,这样有利于增大第一分腔1031和第四分腔2031的容积;当然,第一凸起部22的内表面的根部221和第二凸起部23内表面的根部231也可以与第一本体部21的下表面211平齐,或者第一本体部21的下表面211也可以比第一凸起部22的内表面的根部221和/或第二凸起部23内表面的根部231更靠近第一本体部21的上表面212。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均呈环状,第一凸起部22、第二凸起部23以及第一本体部21一体设置,当然,第一凸起部22也可以与第一本体部21一体设置形成一个盖体部,第二凸起部23与第一本体部21一体设置形成一个盖体部,然后再各自与壳主体部进行组装。
41.参见图8和图9,第二盖体部3包括第二本体部31、第三凸起部32以及第四凸起部33,第三凸起部32的外表面和第四凸起部33的外表面自第二本体部31的下表面311凸起设置,第三凸起部32的外表面和第四凸起部33的外表面位于第二本体部31外表面的内侧,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32位于图3中的第一腔103,第四凸起部33位于图3中的第二腔203;参见图8和图9,第三分腔1033包括第三凸起部32所围成的区域,第六分腔2033包括第四凸起部33所围成的区域;参见图3和图8,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盖体部3向平行于第二盖体部3上表面311的方向正投影,第二孔口102的投影位于第六分腔2033。
42.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32的内表面的根部321和第四凸起部33内表面的根部331位于同一个平面,第三凸起部32的内表面的根部和第四凸起部33内表面的根部331比第二本体部31的上表面311更靠近第二本体部31的下表面312,即第三凸起部32的内表面的根部321和第四凸起部33内表面的根部331低于第二本体部31的上表面311,这样有利于增大第三分腔1033和第六分腔2033的容积;当然,第三凸起部32的内表面的根部321和第四凸起部33内表面的根部331也可以与第二本体部31的上表面311平齐,或者第三凸起部32的内表面的根部321和第四凸起部33内表面的根部331高于第二本体部31的上表面311。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32、第四凸起部33以及第二本体部31一体设置,当然,第三凸起部32也可以与第第二本体部31一体设置形成一个盖体部,第四凸起部33与第二本体部31一体设置形成一个盖体部,然后再各自与壳主体部进行组装。
43.结合参见图3、图5、图7和图9,壳主体部1的上端与第一盖体部2的第一本体部21的下表面211抵接,第一隔部4的上端面位于第一凸起部22和第二凸起部23之间,第一隔部4的上端面高于第一凸起部22的端面和第二凸起部23的端面,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第一本体部21的下表面与壳主体部1的上端面之间的连接处从而使得第一盖体部2与壳主体部1固定连接且密封设置;结合参见图3、图5、图7和图9,壳主体部1的下端与第二盖体部3的第二本体部31的上表面311抵接,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位于第三凸起部32和第四凸起部33之间,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低于第三凸起部32的端面和第四凸起部33的端面,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第二本体部31的上表面311与壳主体部1的下端面之间的连接处从而使得第二盖体部3与壳主体部1固定连接并密封设置。
44.参见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连通部41,第一连通部41成形于第一隔部4,沿着第一隔部4的厚度方向,第一连通部41贯穿第一隔部4设置,第一连通部41自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向靠近第一隔部4的上端面的方向延伸,第一连通部41的开口位于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第一连通部41连通第一腔103和第二腔203;参见图4和图9,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连通部34,第二连通部34与第一连通部41连通,第二连通部34成形于第二盖体部3,第二连通部34的第一开口位于第三凸起部32的内表面,第二连通部34的第二开口位于第四凸起部33的内表面,第二连通部34连通第三分腔1033和第六分腔2033。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通部41和第二连通部34的设置方式一方面使得第一腔103和第二腔203能够连通,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大第一腔103和第二腔203连通时的连通面积;当然,也可以只设置第一连通部41或第二连通部34,当只设置第一连通部41时,可以在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不成形第一连通部41的开口,即第一连通部41沿着第一隔部4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即可,当然,此时第一连通部41也可以在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成形开口;当只设置第二连通部34时,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与第三凸起部32的端面和/或第四凸起部33的端面所在的平面抵接。
45.参见图3,贮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5、第一挡网6以及第二挡网7,第一挡网6、第二挡网7以及第一过滤装置5位于第一腔103,具体地,第一挡网6、第二挡网7以及第一过滤装置5位于第二分腔1032,第一过滤装置5能够过滤介质中的水分和杂质,第一过滤装置5位于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7之间,第一挡网6的一侧和第二挡网7的一侧与第一容纳部1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挡网6的另一侧和第二挡网7的另一侧与第一隔部4固定连接,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7竖直分布,第一挡网6比第二挡网7更靠近第一孔口101,第一过滤装置5的下端位于第一连通部41的上方,这样能够保证进入第一腔的介质先经过第一过滤装置5后再流入第一连通部41。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过滤装置5设置在第一腔103内,当然,也可以将第一过滤装置5设置在贮液装置之外,此时该贮液装置只具有储存液态介质的功能。
46.以下将对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贮液装置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47.参见图3,液态或气液混合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孔口101进入第一腔103,然后流经第一过滤装置5后,液态或气液混合态的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会被第一过滤装置5过滤掉,经过滤后的液态或气液混合态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流通部41后流入第二腔203,再从第二腔203流入第二孔口102,最后从第二孔口102流出。
48.参见图10,图10为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贮液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49.参见图10,与贮液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a还包括第二过滤装置8,第二过滤装置8位于第二腔203,其中第一过滤装置5能够过滤水分,第二过滤装置8能够过滤杂质,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装置8与第二盖体部3固定连接,第二腔203的介质经过第二过滤装置8的过滤后流入第二孔口102,再从第二孔口102流出;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特征可参考贮液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50.参见图11至图13,图11至图13为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贮液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51.参见图11至图13,与贮液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孔口101和第二孔口102均成形于第一盖体部2,第一孔口10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孔口102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第一孔口101位于第一隔部4的一侧,第二孔口102位于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b还包括吸液管9,至少部分吸液管9位于第二腔203,吸液管9与第一盖体部2固定连接,吸液管9包括吸液通道91,吸液通道91连通第二孔口102与第二腔203。
52.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b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5和第二过滤装置8,第一过滤装置5位于第一腔103,第二过滤装置8位于第二腔,第一过滤装置5能够过滤水分,第二过滤装置8能够过滤杂质,第二过滤装置8与吸液管9的一端连接,第二腔203的介质经过第二过滤装置8的过滤后流入吸液通道91,再从吸液通道91流入第二孔口102;另外,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装置8的下端面低于第一连通部41的顶部,这样使得位于第一连通部41顶部以下的介质都能被第二过滤装置8过滤,进而使得位于第一连通部41顶部以下的介质也能经吸液管9的吸液通道91流出。
53.参见图14至图16,参见图14至图16为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贮液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54.参见图14至图16,本实施例中,与贮液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贮液装置100c包括第一隔部4和第二隔部40,第二隔部40与第一隔部4平行设置,贮液装置100c具有第一腔103、第二腔203和第三腔303,第三腔303位于第二隔部40的一侧,第一腔103位于第二隔部40的另一侧,第三腔303与第一腔103连通;贮液装置100c还包括第三孔口104和第三过滤装置50,第三孔口104成形于第一盖体部2,第三孔口104与第三腔303连通,第三孔口104能够作为贮液装置的另一进口,第三过滤装置50位于第三腔303,第三过滤装置50能够过滤水分和杂质,当然,也可以不包括第三过滤装置50,而是将第三过滤装置50设置在贮液装置之外;通过上述两进一出的方式,有利于满足系统的多流路需求。
55.参见图16和图17,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部2包括安装部24,安装部24的开口与第三腔303连通;贮液装置100c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组件60,第一单向阀组件60位于安装部24所形成的腔内,至少部分第一单向阀组件60能够使得工作介质从第三孔口104流入第三腔303,但第三腔303内的工作介质不能从第三孔口104流出;具体地,参见图17,第一单向阀组件60包括阀座601、阀芯组件602、弹簧603、垫片604以及限位件605,阀座601与安装部24的侧壁密封设置,限位件605比垫片604更靠近第三孔口104,弹簧603的一端与阀座601抵接,弹簧603的另一端与垫片604抵接,限位件605能够限制弹簧603沿着第一单向阀组件60的轴向脱离;具体地,阀芯组件602包括阀杆6021和阀芯6022,阀杆6021的下端与阀芯6022限位连接或固定设置,阀杆6021穿过阀座601上的通孔,弹簧603、垫片604以及限位件605套设于
阀杆6021的外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605为卡簧,当然,限位件605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参见图17,阀座601包括阀口部6010和连通腔6011,连通腔6011能够与阀口部6010的腔连通,至少部分阀芯6022位于阀口部6010所形成的腔内,阀芯6022与阀口部6010的侧壁能够密封设置,阀口部6010的开口朝向第三腔303。
56.参见图16和图17,当工作介质从第三孔口104流入时,工作介质会流入连通腔6011,连通腔6011内的工作介质会对阀芯6022的上表面施加正压力,受到正压力作用的阀芯6022能够向远离阀口部6010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阀杆6021、弹簧603以及垫片604轴向向下运动,此时弹簧603会被压缩;当阀芯6022向远离阀口部6010的方向运动至设定距离时,阀口部6010打开,进而使得阀口部6010的腔与第三腔303连通,这样工作介质就能够流入第三腔303。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孔口104与第三腔303的连通处设置第一单向阀组件60,这样将第一单向阀组件60集成在贮液装置中,使得系统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当然也可以只在第一孔口101与第一腔103的连通处设置第二单向阀组件,第二单向阀组件的结构可参考第一单向阀组件,第二单向阀组件能够使得工作介质从第一孔口101流入第一腔103,但第一腔103内的工作介质不能从第一孔口101流出;当然,也可以同时在第三孔口104与第三腔303的连通处设置第一单向阀组件、第一孔口101与第一腔103的连通处设置第二单向阀组件;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特征可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贮液装置,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57.参见图18,图18为图15中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下将该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58.参见图18,本实施例中,与贮液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贮液装置100d还包括第二隔部40以及第一单向阀组件60,第二隔部4与第一隔部40平行设置,这里关于第二隔部40以及第一单向阀组件60的结构特征可参考贮液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这里关于贮液装置的其他结构特征可参考贮液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59.参见图19,图19为图15中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该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60.参见图19,本实施例中,与贮液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相比,贮液装置100e还包括第二隔部40以及第一单向阀组件60,第二隔部40与第一隔部4平行设置,这里关于第二隔部40以及第一单向阀组件60的结构特征可参考贮液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这里关于贮液装置的其他结构特征可参考贮液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61.参见图20至图23,图20至图23为本技术中贮液装置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贮液装置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62.参见图20至图23,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f包括导管90,导管90包括第一连接部91、第二连接部92以及第三连接部93,第三连接部93连接第一连接部91和第二连接部92,第三连接部93穿过第一连通部41,第二连接部92与第一盖体部2固定连接;参见图22,第一连接部91位于第一腔103,第二连接部92位于第二腔203,第一连接部91位于第一隔部4的一侧,第二连接部92位于第一隔部4的另一侧;第一连接部91具有第一通道911和第一管口912,第一管口912与第一通道911连通,第一管口912与第一腔103连通;第二连接部92具有第二通道921和第二管口922,第二管口922与第二通道921连通,第二管口922与第二孔口102连通;第三连接部93具有第三通道931,第三通道931连通所述第一通道911和第二通道
921;参见图22,贮液装置100f还包括挡部95,挡部95遮盖第一管口912,至少部分挡部95位于第一管口912和第一孔口101之间,本实施例中,挡部95与第一隔部4固定连接,第一孔口101与第二孔口102均成形于第一盖体部2;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贮液装置100f也可以还包括第二隔部,第二隔部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贮液器。
63.参见图22,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f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5,第一过滤装置5能够过滤工作介质中的水分,当然,第一过滤装置5也可以用来过滤杂质;参见图23,第一过滤装置5位于第一连接部91和第一隔部4之间,第一过滤装置5位于第一腔103,当然,第一过滤装置103也可以位于第一容纳部10的底部等其他位置。
64.参见图23和图24,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f还包括回油装置70,回油装置70与第三连接部93固定连接,回油装置70相对靠近第一隔部4的下端面设置;回油装置70包括第二过滤装置72以及回油孔道71,回油孔道71与第三连接部93的第三通道931连通,第二过滤装置72能够过滤杂质,至少部分第二过滤装置72位于回油孔道71的一侧。
65.参见图22与图23,本实施例中,贮液装置100f包括第一连通部41和第三连通部42,第一连通部41和第三连通部42成形于第一隔部4,第一连通部41靠近第一隔部4的下端设置,第三连通部42靠近第一隔部4的上端设置,沿着第一隔部4的厚度方向,第一连通部41和第三连通部42贯穿设置,第一连通部41连通第一腔103和第二腔203,第三连通部42连通第一腔103和第二腔20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连通部42,当第一腔103内的气态介质从第一连通部41进而第二腔203时,位于第二腔203上方的气态介质能够通过第三连通部42回到第一腔103,进而能够流入第一管口912。
66.以下将针对第七种实施方式的贮液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67.参见图22与图23,当气液混合态的制冷剂从第一孔口101进入第一腔103时,由于挡部90遮盖第一管口912,从而使得液态的制冷剂不会进入第一管口;同时,由于气态和液态介质的比重不同,液态的制冷剂会向下沉降,气态的工作介质会悬浮在液态工作介质的上方,然后进入第一管口912,通过导管90内的通道流入第二孔口102,再从第二孔口102流出;针对回油装置70,当气液混合态的工作介质中掺杂有油时,由于油的比重大于液态的制冷剂比重,这样油会向下沉降至第一容纳部10的底部,然后油会经过第二过滤装置72后流入回油孔道71,再通过回油孔道71流入导管90内的通道,最后流出第二孔口102。
68.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