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排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2.空调在对外界进入的热空气换热制冷的时候,热空气经过换热然后形成冷空气,进入室内以降低室温。在热空气制冷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冷凝形成水滴,最终水滴聚集形成水流,从空调的排水管中流出。
3.在一些新建的楼宇中,往往在建设和施工中,会预留空调安装位,以及预设空调排水管。但是,在一些旧小区或者旧楼中,往往因为没有配置相应的排水管,以及各自单独安装的空调,使得各自的排水问题凌乱,较多住户选择将排水管的末端置于室外,水滴自然落下。这样会影响楼下的行人的通行,长期滴水也给楼下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其具有便于排水且不影响正常的排水系统使用的优点。
5.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包括对接管、内接环、弧形安装板、斜导管以及引导钢丝;
6.所述对接管的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所述内接环,该内接环的外径小于所述对接管的外径;
7.所述弧形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对接管的外壁,且所述弧形安装板的弧面与所述对接管的外壁弧面匹配;
8.所述斜导管依次贯通所述弧形安装板和所述对接管,所述斜导管相对所述对接管倾斜设置,且所述斜导管的内腔与所述对接管的内腔连通;
9.所述引导钢丝放置在所述斜导管内,且所述引导钢丝的长度大于所述斜导管的长度。
10.本技术所述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斜导管和引导钢丝,将空调的排水波纹管的一端套接在斜导管内,并通过引导钢丝对排水波纹管进行限位,使得从空调的排水波纹管排出的水能够顺畅的流入斜导管中。对接管可以安装在楼的排污管时,可以通过对接管的外径套接在排污管上,也可以通过内接环套接在排污管上,从而实现排放。斜导管的内腔与对接管的内腔连通,从而进入斜导管内的排水,沿着斜向流入到对接管内,进而排放入排污管中。设置斜导管,不仅方便排水,而且不会引起楼层的回水,也不会有回水从斜导管中流出,保持了斜导管外的清洁。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端盖,该端盖活动扣合在所述内接环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安装板与所述对接管胶粘固定。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箍,该卡箍分别套接在所述弧形安装板和所述对接管上。
14.进一步地,还包括“l”字形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内接环上。
15.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箱,该散热箱包括箱体、折流板以及排水管,所述箱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折流板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折流板的三个侧面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三个内侧壁固定;多个所述折流板交错布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形成有“s”形的折流通道;
16.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的顶部连通;
17.所述排水管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1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两个侧面板和方形的框体,两个所述侧面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框体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侧面板以及所述框体围成所述空腔。
19.进一步地,其一所述侧面板为不锈钢板,另一所述侧面板为塑料板。
20.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所述框体以及另一所述侧面板一体成型。
2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紧固套接在其一所述安装孔上。
2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的主视图;
26.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对接管、内接环、弧形安装板以及斜导管装配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对接管、内接环、弧形安装板以及斜导管装配关系的主视图;
28.图6为图1的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对接管、内接环、弧形安装板以及斜导管装配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对接管、内接环、弧形安装板以及斜导管装配关系的主视图;图6为图1的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31.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包括对接管23、内接环25、弧形安装板22、斜导管21以及引导钢丝24;
32.所述对接管23的两端分别同轴安装有所述内接环25,该内接环25的外径小于所述对接管23的外径;
33.所述弧形安装板22安装在所述对接管23的外壁,且所述弧形安装板22的弧面与所
述对接管23的外壁弧面匹配;
34.所述斜导管21依次贯通所述弧形安装板22和所述对接管23,所述斜导管21相对所述对接管23倾斜设置,且所述斜导管21的内腔与所述对接管23的内腔连通;
35.所述引导钢丝24放置在所述斜导管21内,且所述引导钢丝24的长度大于所述斜导管21的长度。
36.本技术所述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斜导管21和引导钢丝24,将空调的排水波纹管的一端套接在斜导管21内,并通过引导钢丝24对排水波纹管进行限位,使得从空调的排水波纹管排出的水能够顺畅的流入斜导管21中。对接管23可以安装在楼的排污管时,可以通过对接管23的外径套接在排污管上,也可以通过内接环25套接在排污管上,从而实现排放。斜导管21的内腔与对接管23的内腔连通,从而进入斜导管21内的排水,沿着斜向流入到对接管23内,进而排放入排污管中。设置斜导管21,不仅方便排水,而且不会引起楼层的回水,也不会有回水从斜导管21中流出,保持了斜导管21外的清洁。若将对接管23的两端安装在排污管上时,需要对排污管的中部进行锯断相应的长度,然后将对接管23的两端安装在排污管的两端锯口处。
3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端盖26,该端盖26活动扣合在所述内接环25上。设置端盖26,用于一端需要连接,另一端需要锁紧的应用场景。端盖26扣合在内接环25上,以密封其一内接环25。
3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安装板22与所述对接管23胶粘固定。在一些示例中,弧形安装板22的内侧,通过胶粘固定在对接管23的外壁。在该示例中,弧形安装板22和对接管23分别为塑料材质。
39.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卡箍(未图示),该卡箍分别套接在所述弧形安装板22和所述对接管23上。在该示例中,弧形安装板2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套设有卡箍,从两侧将弧形安装板22紧固套接在对接管23上,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4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弧形安装板22与斜导管21一体成型。
4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l”字形的连接管27,该连接管27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内接环25上。通过设置连接管27,以方便将对接管23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连接,并使得水流方向从竖直变横向。
4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箱10,该散热箱10包括箱体、折流板30以及排水管13,所述箱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折流板30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折流板30的三个侧面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三个内侧壁固定;多个所述折流板30交错布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形成有“s”形的折流通道;
43.所述连接管27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的顶部连通;
44.所述排水管13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45.从空调排放的水,依次流经斜导管21、对接管23、连接管27、折流通道、排水管13,最终从排水管13中排出。水流从最顶端的折流通道进入,然后依次流经折流通道并多次折流后,从最底端的排水管13中排出。在流经多个折流板30后,与散热箱10的侧壁进行换热,将侧壁上的热量带走,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冷凝水的冷量。
4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散热箱的厚度为5-15cm,散热箱的长度为50-150cm,其高度为40-120cm。是一种薄壁的冷量交换结构,增加接触面积,少量水流也能提高换热效果。
4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两个侧面板11和方形的框体12,两个所述侧面板11分别固定于所述框体12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侧面板11以及所述框体12围成所述空腔。
4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其一所述侧面板11为不锈钢板,另一所述侧面板11为塑料板。其一侧面板11为不锈钢板,从而既具有防锈效果,又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效果,加快热量和冷量的交换。
4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30、所述框体12以及另一所述侧面板11一体成型。
5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未图示),所述连接管27的另一端紧固套接在其一所述安装孔上。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是为了实现可以选择安装位置,既可以在左侧安装连接管27,也可以选择在右侧安装连接管27,以对应空调的波纹管的位置。
51.本技术示例性的住宅楼的空调排水系统的使用原理:
52.引导钢丝24可以弯折,也可以卷曲,从而将空调的波纹管套接在引导钢丝24上,波纹管的末端的形状与引导钢丝24的形状一致,且连接稳定,这样波纹管的末端就能稳固的连接在斜导管21上。在图示的示例中,对接管23通过连接管27安装在散热箱10上;在另一些示例中,对接管23可以直接安装在排污管上。
53.在图示的示例中,流经散热箱10后,空调排出的冷凝水在散热箱10的不锈钢板与空气换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室内的温度,并且进一步的利用了空调制冷产生的冷量,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
5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