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2.现有的冰箱,在冷藏室和冷冻室中间分布有一个变温室,变温室的温度由5~-18℃可调,变温室和冷冻室为抽屉门结构。由于变温室高度不足,没有空间单独放置蒸发器和风机。另外,变温室最低温度需要下探至-18℃,在温度控制范围上,无法和冷藏共用一个系统。因此,在空间设计上,变温室只能和冷冻室共用一个蒸发器和风机,利用风门和风机的智能开停,控制变温室的温度。
3.由于冷冻和变温仅依靠一块隔板进行分隔的结构布局,当变温室的温度设定高于冷冻室时(例如5℃时),由于变温和冷冻巨大温差(最大29℃),变温室温度很难在各个温度档位下精准保持,很容易出现变温室无法达到正温的情况。
4.目前,市场上变温与冷冻共用蒸发器的同类型冰箱,要么一定程度上舍弃变温室的宽幅调温功能,只在冷藏或冷冻温度某一区间内调温,如-1℃~-15℃,要么依赖大功率补偿加热丝,变温室正温设置时,利用补偿加热丝的热量维持变温室温度。加热丝的引入,将会引发如下问题:
5.1.加热丝耗电,大幅拉低产品的能效水平;
6.2.变温加热丝的热量,提升变温室温度的同时,热量也向冷冻室方向传递,拉升了冷冻室的温度,导致变温室处于高环境温度条件下,冷冻室温度很难下拉至预定温度。若加大压缩机冷量,势必拉低变温室温度,导致变温室加热丝功率需要进一步加大,造成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能够提升间室整体的保温能力,变温室在与冷冻室共用风道条件下,变温室内的温度和冷冻室的温度互相影响,实现间室温度精确控温、且能源节约。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冰箱包括箱体和变温隔板,所述箱体具有相邻设置的变温室和冷冻室,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变温室和所述冷冻室之前的内壁上向内延伸设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中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变温隔板设置在所述变温室和所述冷冻室之间;
9.所述变温隔板具有相连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四周均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形成有抵接面,所述第一安装部插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侧壁与所述变温室的内壁相抵,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安装平台的上表面相抵,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面朝向所述冷冻室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面朝向所述变温室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温隔板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及真空隔热板,所述前盖板的
底面设置在所述冷冻室内;所述后盖板的顶面设置在所述变温室内,其与所述前盖板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真空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温隔板还包括发泡层,所述真空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发泡层和所述后盖板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层的材质为聚氨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隔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温隔板还包括补偿加热丝,所述补偿加热丝设置在所述真空隔热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变温室内设有变温温度传感器和变温风门,所述变温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变温室内的温度;所述变温风门设置在所述变温室的后侧;
16.所述冷冻室的后侧设有冷冻风机,所述冷冻风机与所述变温风门通过风道相连,所述变温温度传感器、所述变温风门、所述冷冻风机及所述补偿加热丝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通过卡勾和与所述卡勾相适配的卡合位连接固定。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侧壁、所述限位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侧面均黏贴有海绵。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温隔板与所述箱体通过螺钉相连。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冰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变温隔板的四周呈台阶状,变温隔板的第一安装部的侧壁和安装腔的内壁抵接,变温隔板的第二安装部的侧壁和变温室的内壁抵接,变温隔板的限位面和安装平台抵接,从而形成了三个密封面,由此提高了变温室和冷冻室的隔热效果,由于三个密封面互相垂直,从而使得冷风和热风不易通过变温隔板进入到另外的间室,避免变温室和冷冻室的温度互相影响,从而满足变温室和冷冻室宽幅调温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冰箱冷藏室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冰箱的截面图;
25.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变温隔板的上视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变温隔板的截面图的局部视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冰箱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冰箱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30.图中,100、箱体,110、冷藏室,120、变温室,130、冷冻室,140、控制面板,200、变温隔板,210、后盖板,220、前盖板,230、真空隔热板,240、补偿加热丝,250、第二安装部,260、第一安装部,270、发泡层,300、螺钉,400、风道,500、冷冻蒸发器,600、变温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35.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冰箱,冰箱包括箱体100和变温隔板200,箱体100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冷藏室110、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箱体100位于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之前的内壁上向内延伸设有安装平台(图中未示出),安装平台中部具有安装腔(图中未示出);变温隔板200设置在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之间;
36.箱体100中部为变温室120,可以实现5~-18℃的温度调节,变温室120既可以当做冷藏室110使用,也可将温度调低,按冷冻室130功能进行食物存储。箱体100下部为冷冻室130,冷冻室130的温度调节范围为-14℃~-24℃。
37.变温隔板200具有相连的第一安装部260和第二安装部250,第二安装部250的四周均凸出于第一安装部260,第一安装部260和第二安装部250之间形成有抵接面,第一安装部260插设在安装腔内,且第一安装部260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壁抵接,第二安装部250的侧壁与变温室120的内壁相抵,抵接面与安装平台的上表面相抵,第一安装部260的底面朝向冷冻室130设置,第二安装部250的顶面朝向变温室120设置。
38.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变温隔板200的四周呈台阶状,变温隔板200的第一安装部260的侧壁和安装腔的内壁抵接,变温隔板200的第二安装部250的侧壁和变温室120的内壁抵接,变温隔板200的限位面和安装平台抵接,从而形成了三个密封面,由此提高了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的隔热效果,由于三个密封面互相垂直,从而使得冷风和热风不易通过变温隔板200进入到另外的间室,避免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的温度互相影响,从而满足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宽幅调温的使用需求。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温隔板200包括前盖板220、后盖板210及真空隔热板230,前盖
板220的底面设置在冷冻室130内;后盖板210的顶面设置在变温室120内,其与前盖板220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真空隔热板230设置在安装空间内,通过设置真空隔热板230进一步地加强变温隔板200的隔热效果,确保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的温度不会互相影响。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温隔板200还包括发泡层270,真空隔热板230预置在发泡层270和后盖板210之间,发泡层270进一步地提高了隔热效果,且便于真空隔热板230的固定。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泡层270的材质为聚氨酯,聚氨酯的隔热效果优良,能够使得变温隔板200的隔热效果更好。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隔热板230设置在第二安装部250内,由于真空隔热板230设置在第二安装部250内,真空隔热板230的四周均凸出于第一安装部260,从而真空隔热板230能覆盖变温前盖板220所包覆的范围,从而确保能够阻隔冷冻室130和变温室120通过隔板进行传热,进一步地确保隔热效果。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温隔板200还包括补偿加热丝240,补偿加热丝240设置在真空隔热板230和后盖板210之间,通过设置补偿加热丝240,从而能够在变温室120由负温设置成正温,且急于回温的情况下进行热补偿,且由于补偿加热丝240设置在真空隔热板230和后盖板210之间,从而避免了对冷冻室130的温度造成影响。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控制器,变温室120内设有变温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变温风门600,变温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变温室120内的温度;变温风门600设置在变温室120的后侧,通过开启或关闭变温风门600能够实现对变温室120内的温度进行调整;
45.冷冻室130的后侧设有冷冻风机(图中未示出)和冷冻蒸发器500,冷冻风机与变温风门600通过风道400相连,通过冷冻风机能够将冷冻蒸发器500产生的冷风吹至风道400内,运送至变温风门600或冷冻风门(图中未示出)处,变温温度传感器、变温风门600、冷冻风机及补偿加热丝24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设置在箱体100内的主控制板。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盖板220和后盖板210通过卡勾和与卡勾相适配的卡合位连接固定,由此便于前盖板220和后盖板210的安装和拆卸。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60的侧壁、限位面及第二安装部250的侧面均黏贴有海绵(图中未示出),由此进一步地提高变温隔板200的隔热效果。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温隔板200与箱体100通过螺钉300相连,通过螺钉300将变温隔板200固定在箱体100内的安装平台上,从而让使得变温隔板200紧紧压在安装平台上,从而确保三个密封面紧紧贴合,进一步地确保隔热效果。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冷藏室110的左上方配置有箱内自动制冰室,可实现门上自动出冰出冷饮水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在冷藏室110门体上的显示板控制各间室的温度、出冰和出水。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的前侧设有控制面板140,控制面板140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便于用于对冰箱的功能进行选择。
5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前盖板220和后盖板210通过卡扣和卡勾连接固定,前盖板220内壁粘贴有补偿加热丝240(也可不使用加热丝,按实际情况确定),通过补偿加热丝240的热量,能够快速提升间室温度。补偿加热丝240粘贴后,在补偿加热丝240表面再粘贴一张真空隔热板230,真空隔板面积几乎全部覆盖前盖板220,用于提升变温隔板200的保
温绝热性能。上述零部件组装好后,送入专用的发泡模具中,通过聚氨酯发泡,固定变温隔板200内的补偿加热丝240和真空隔热板230,同时聚氨酯的高绝热性能,大幅提升变温隔板200的保温能力。
52.如图7所示,主控制板获取变温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变温室120温度信号,控制冷冻风机、变温风门600和补偿加热丝240运行。控制逻辑如图8所示,主控制板根据用户选定的变温室温度调取预置在主控制板内的温度表,从温度表中获得该选定温度下的预定开机温度tvk和预定停机温度tvt,主控制板将采集到的变温室120的温度tv与预定的开机温度tvk进行比对,如果满足tv≥开机温度tvk,说明变温室120温度过高,需要开启冷冻风机,打开变温风门600,对变温室120进行制冷。直至变温室120温度降低至停机温度tvt后,停止对变温室120制冷,此时变温风门600关闭。
53.由于冷冻风机不仅负责变温室120的制冷,同时也负责冷冻室130的制冷,变温室120满足制冷条件后,如果冷冻室130温度也满足要求,那么冷冻风机停止,如果冷冻室130需要制冷,冷冻风机继续运行,对冷冻室130进行制冷。
54.如果用户从比较低的档位如-18℃,调高至较高的温度,如5℃,此时变温风门600关闭。由于间室的保温作用,如果不使用补偿加热快速提升间室温度,变温室120需要漫长的时间才可回升至设定较高档位温度。因此,此时的补偿加热是需要的。如果变温室120内实际温度仍低于设定档位对应的停机温度tvt,且差距较大,即满足tv≤停机温度tvt-k1(k1一般设定为4℃)。此时需要快速将变温室120温度回升至设定温度,避免冻坏变温室120内食物。因此,需要补偿加热丝240运行,快速拉升变温室120的温度。补偿加热丝240运行一段时间后,变温室120温度升高,当满足tv≥开机温度tvk-k2(k2一般设定为2℃)后,说明变温室120温度回升到比较高的水平,可以依靠变温室120自身的保温性能进行控制,避免余热的释放进一步拉高间室温度导致过热需要重复制冷,导致变温室120加热、制冷频繁交替引起的能量冷热相抵和温度大幅波动。当间室温度在非补偿加热因素引起的温度升高,且满足制冷条件时,变温风门600开启,冷冻风机运行,对变温室120进行制冷。
55.变温和冷冻室130都为抽屉式结构,并且变温和冷冻共用一个冷冻蒸发器500。通过变温风门600的开闭、冷冻风机开停以及变温室120自身的保温,实现变温室120从冷藏到冷冻温度范围的宽幅调温。
56.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其冰箱的变温隔板200的四周呈台阶状,变温隔板200的第一安装部260的侧壁和安装腔的内壁抵接,变温隔板200的第二安装部250的侧壁和变温室120的内壁抵接,变温隔板200的限位面和安装平台抵接,从而形成了三个密封面,由此提高了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的隔热效果,由于三个密封面互相垂直,从而使得冷风和热风不易通过变温隔板200进入到另外的间室,避免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的温度互相影响,从而满足变温室120和冷冻室130宽幅调温的使用需求。
5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
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