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顶盖装置及包括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顶盖装置及包括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盖装置。
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顶盖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3.冰箱顶盖通常用于保护冰箱的顶部,以防止剐蹭或掉落灰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冰箱的功能性和易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冰箱顶盖现在更多地被用于支撑和盛放各种生活物品,因此需要一种安装便捷、使用方便的冰箱顶盖。
4.现有的顶盖装置通常采用全螺栓装配,装配较为麻烦,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不易变形的顶盖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装置,其包括:
7.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的内底壁具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用于与冰箱本体顶部的卡凸部相卡合,所述顶盖本体的后端具有朝下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第一安装孔;
8.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冰箱本体的第二安装孔,以连接所述顶盖本体和所述冰箱本体。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包括侧板部和底板部,所述侧板部设于所述内底壁与所述底板部之间并连接二者,所述侧板部、所述底板部和所述内底壁围成可供所述卡凸部插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顶盖本体的后端。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呈凹弧形。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部远离所述侧板部的一侧边缘具有抵接斜面。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顶盖本体的边缘设置。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扣部并排设置于所述顶盖本体靠近前端的位置。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本体的内底壁具有多个沿所述顶盖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肋板,多个所述加强肋板交错设置。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板与所述顶盖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预定间隙。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间隙为0.5mm-1.5mm。
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冰箱本体以及上述的顶盖装置,所述冰箱本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卡扣部相对应的卡凸部,所述冰箱本体的后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卡凸部与所述卡扣部卡合,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装置包括顶盖本体和紧固件,顶盖本体的内底壁具有卡扣部,卡扣部用于与冰箱本体顶部的卡凸部相卡合,顶盖本体的后端具有朝下延伸的安装板,安装板具有第一安装孔,紧固件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和冰箱本体的第二安装孔,以连接顶盖本体和冰箱本体。基于上述结构,在安装顶盖本体时,只需将卡扣部与冰箱本体顶部的卡凸部卡合,并将顶盖本体盖设于冰箱本体顶部,装配紧固件即可完成顶盖本体的安装,也即,本顶盖装置减少了紧固件的装配数量,通过卡扣部和卡凸部的配合辅助固定顶盖本体,使得装配较为简单,装配效率较高。
20.其次,卡扣部和卡凸部为主要受力处,卡扣部远离顶盖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利于防止因应力过大造成顶盖本体四周变形、发白或开裂,也即,本顶盖装置不易变形。
21.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顶盖装置,装配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24.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25.图4为图1中c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顶盖本体;11、内底壁;12、卡扣部;121、侧板部;122、底板部;122a、抵接斜面;123、卡槽;13、安装板;131、第一安装孔;14、加强肋板;15、内侧壁;2、冰箱本体;21、卡凸部;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31.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盖装置,其包括顶盖本体1和紧固件3,顶盖本体1的内底壁11具有卡扣部12,卡扣部12用于与冰箱本体2顶部的卡凸部21相卡合,顶盖本体1的后端具有朝下延伸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具有第一安装孔131,紧固件3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131和冰箱本体2的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以连接顶盖本体1和冰箱本体2。
32.基于上述结构,在安装顶盖本体1时,只需将卡扣部12与冰箱本体2顶部的卡凸部21卡合,并将顶盖本体1盖设于冰箱本体2顶部,装配紧固件3即可完成顶盖本体1的安装,也即,本顶盖装置减少了紧固件3的装配数量,通过卡扣部12和卡凸部21的配合辅助固定顶盖本体1,使得装配较为简单,装配效率较高。
33.需要强调的是,冰箱本体2的卡凸部21即可与冰箱本体2为一体设置,其也可为分体结构。
34.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扣部12包括侧板部121和底板部122,侧板部121设于内底壁11与底板部122之间并连接二者,侧板部121、底板部122和内底壁11围成可供卡凸部21插入的卡槽123,卡槽123的槽口朝向顶盖本体1的后端。基于此,将卡凸部21插入卡槽123内即可完成卡合,装配较为方便。
35.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23呈凹弧形,相应地,卡凸部21为圆台型。如此,卡凸部21与卡槽123形状相匹配且接触面积大,装配定位较为方便,卡合较为稳固。
36.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部122远离侧板部121的一侧边缘具有抵接斜面122a。相应地,卡凸部21的边缘具有相对应的抵接斜面122a。基于此,卡凸部21的抵接斜面122a和底板部122的抵接斜面122a相配合可使得易于定位和插入卡凸部21。
37.可选地,考虑到现有的顶盖装置的受力点一般设置在边缘,容易因应力过大造成顶盖四周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卡扣部12远离顶盖本体1的边缘设置。如此,卡扣部12和卡凸部21为主要受力处,卡扣部12远离顶盖本体1的边缘设置有利于防止因应力过大造成顶盖本体1四周变形、发白或开裂,也即,本顶盖装置不易变形。
38.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扣部12设为两个,两个卡扣部12并排设置于顶盖本体1靠近前端的位置,卡凸部21与卡扣部12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如此,两个卡扣部12与两个卡凸部21相配合可辅助固定顶盖本体1的前部,卡合较为稳固。
39.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盖本体1的内底壁11具有多个沿顶盖本体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肋板14,多个加强肋板14交错设置。如此,加强肋板14提高了顶盖本体1的结构强度。
40.可选地,考虑到顶盖本体1通常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其可能会发生收缩,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肋板14与顶盖本体1的内侧壁15之间形成预定间隙。基于此,当顶盖本体1因环境因素发生收缩时,预定间隙可提供一定的收缩裕度,防止因收缩而导致顶盖本体1的侧壁产生缩痕或白口等问题,保证了顶盖装置的美观效果。
41.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预定间隙为0.5mm-1.5mm。其中,0.5mm、0.8mm、1mm、1.5mm为预定间隙的优选值。
42.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冰箱本体2以及上述的
顶盖装置,冰箱本体2的顶部具有与卡扣部12相对应的卡凸部21,冰箱本体2的后端具有与第一安装孔13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卡凸部21与卡扣部12卡合,紧固件3穿过第一安装孔131和第二安装孔。由于该冰箱采用了上述的顶盖装置,其装配较为方便快捷,且不易出现变形或开裂等问题。
43.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盖装置,其主要由顶盖本体1和紧固件3构成,顶盖本体1的内底壁11具有卡扣部12,卡扣部12用于与冰箱本体2顶部的卡凸部21相卡合,顶盖本体1的后端具有朝下延伸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具有第一安装孔131,紧固件3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131和冰箱本体2的第二安装孔,以连接顶盖本体1和冰箱本体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顶盖装置具有装配简单、不易变形等优点。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冰箱具有装配方便、不易变形等优点。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