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冷冻排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冻排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2.目前随着近年来体育盛事的日渐兴起,体育场的建设速度也逐渐加快,滑冰运动已成为冰上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冰场的建设也日趋优化。
3.现有的冰场建设,通常将支架固设在基层上,支架的底端与基层固连,冷冻排管置于放置架内,多个支架对冷冻排管进行支撑,冷冻管作业并将水凝固成冰。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冷冻管置于支架上时,冷冻管放置位置不均匀易造成冰面质量不佳,甚至出现冰面化冰现象,造成制冰效率低下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增强冷冻排管的安装稳固程度,以提高制冰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冻排管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冻排管安装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冷冻排管安装结构,包括固设于基层上的支架,支架包括供冷冻排管放置的放置架和固设于放置架两侧的支撑架,冷冻排管的底端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穿过放置架并位于放置架下方,所述支架的顶端铰接有多个用于对冷冻管两侧进行包裹的包裹臂,包裹臂的顶端位于放置架上方,所述固定杆靠近自身底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固定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冷冻排管进行固定时,支架均匀固设于基层上,工作人员将冷冻排管放置于放置架内,包裹臂对冷冻排管的两侧进行包裹,固定杆穿过放置架,固定杆的底端通过锁紧螺母拧紧至放置架上,固定杆将冷冻排管的底端固定在放置架内,包裹臂与冷冻排管相抵紧,增强了冷冻排管的安装稳固程度,实现了冷冻排管的均匀制冰,进而提高了制冰效率。
9.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支撑杆,放置架的底端与支撑杆固连,所述固定杆的底端穿过支撑杆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放置架的底端进行支撑,提高了放置架的承重能力,进而增强了冷冻排管的安装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呈球形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底端的球形端面提高了固定杆的插设效率,进而提高了固定杆的固定便捷性。
13.可选的,所述放置架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槽,复位槽内固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设于复位槽内,弹簧的另一端固连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复位槽内,复位杆的另一端与包裹臂固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冻排管未安装至放置架内时,弹簧对复位杆施加作
用力使得包裹臂的底端远离放置架的内壁设置;当需要将冷冻排管安装在放置架内时,包裹臂对冷冻排管的侧壁进行包裹,弹簧压缩,当锁紧螺母将固定杆拧紧时,复位杆完全进入复位槽内,实现了包裹臂的敞口设置,提高了冷冻排管的放置便捷性,提高了冷冻排管的安装效率。
15.可选的,所述放置架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供包裹臂放置的放置槽,放置槽与复位槽相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紧螺母将固定杆拧紧时,包裹臂完全位于放置槽内,包裹臂和放置架同时将冷冻排管的周向侧壁进行包裹,提高了冷冻排管的防止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冷冻管的安装稳固程度。
17.可选的,所述包裹臂位于自身铰接点下方的厚度小于自身铰接点上方的厚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裹臂自身的厚度变化降低了放置槽的开设深度,进而提高了放置架的支撑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包裹臂朝向冷冻排管的一侧固设有柔性垫。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垫降低了包裹臂可能对冷冻排管造成的摩擦,提高了冷冻排管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所述放置架的顶端与自身内壁相交处弧形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置的放置架边角降低了放置冷冻排管时可能造成的磕碰,进而提高了冷冻排管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支架均匀固设于基层上,冷冻排管放置于放置架内,固定杆穿过放置架,固定杆的底端通过锁紧螺母拧紧至放置架上,冷冻排管的底端固定,包裹臂与冷冻排管相抵紧,冷冻排管的两侧位置固定,增强了冷冻排管的安装稳固程度,实现了冷冻排管的均匀制冰,进而提高了制冰效率;
25.2.弹簧和复位杆实现了包裹臂的敞口设置,提高了冷冻排管的放置便捷性,进而提高了冷冻排管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为显示复位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29.图中,100、冷冻排管;1、支架;11、放置架;111、复位槽;112、放置槽;12、支撑架;121、支撑杆;13、包裹臂;131、柔性垫;2、固定组件;21、固定杆;22、锁紧螺母;3、复位组件;31、弹簧;32、复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冷冻排管安装结构。
32.参考图1和图2,一种冷冻排管100安装结构包括固设在基层上的支架1,支架1包括放置架11和支撑架12,放置架11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架12的顶端固连,支撑架12的底端固设
于基层上,放置架11为弧形且开口向上设置,放置架11的顶端与自身内壁相交处为弧形,冷冻排管100置于放置架11内。
33.参考图2和图3,支撑架12的顶端铰接有多对对称设置的包裹臂13,放置架11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供包裹臂13放置的放置槽112,包裹臂13位于放置架11上方部分的宽度宽于包裹臂13位于放置槽112内部分的宽度,每对包裹臂13相对的侧壁为弧形,包裹臂13相对的侧壁上粘贴有柔性垫131,两个对称设置的包裹臂13分别对冷冻排管100的两侧进行包裹,冷冻排管100与放置架11之间设有多组用于将冷冻排管100固设于放置架11内的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将冷冻排管100的底端固定在放置架11内,包裹臂13与放置架11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包裹臂13的底端远离放置架11内壁的复位组件3,当冷冻排管100未设于放置架11内时,复位组件3带动包裹臂13开口向上设置。
34.参考图2,冷冻排管100同时固设于多个支架1上,多个横向设置的支架1之间水平固设有多个支撑杆121,支撑杆121与放置架11的底端固连;固定组件2包括竖直固设于冷冻排管100底端的固定杆21和螺纹连接在固定杆21底端的锁紧螺母22,固定杆21靠近自身底端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与锁紧螺母22相适配的螺纹,固定杆21的底端球形设置,放置架11的底端设有供固定杆21穿设的通孔,通孔穿过支撑杆121设置,固定杆21滑动连接在通孔内;当需要将冷冻排管100固设于放置架11内时,固定杆21插设至通孔内,锁紧螺母22由固定杆21的底端拧入,直至拧紧螺母与支撑杆121相抵紧,冷冻排管100的底端位置固定,增强了冷冻排管100的安装稳固程度,进而提高了制冰效率。
35.参考图3,放置槽112内开设有弧形设置的复位槽111,复位组件3包括固设于复位槽111内的弹簧31和滑动连接在复位槽111内的复位杆32,弹簧31的一端与复位槽111远离自身开设口处的侧壁固连,弹簧31的另一端与复位杆32的一端固连,复位杆32弧形设置,复位杆32远离弹簧31的一端与包裹臂13固连,复位杆32靠近包裹臂13的铰接点设置;当冷冻排管100置于放置架11内时,复位杆32与弹簧31相连的一端位于复位槽111内,两个相对设置的包裹臂13均开口向上设置,提高了冷冻排管100的放置效率;当固定组件2将冷冻排管100固设于放置架11内时,两个包裹臂13对冷冻排管100进行包裹,弹簧31压缩,复位杆32完全位于复位槽111内,包裹臂13与放置槽112的内壁同时与冷冻排管100的侧壁相抵接,冷冻排管100的两侧位置固定,增强了冷冻排管100的安装稳固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制冰效率。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冷冻排管100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冷冻排管100未固定在支架1上时,复位组件3带动包裹臂13的底端远离放置架11的内壁设置,包裹臂13向上开口设置;冷冻排管100固定时,包裹臂13内的柔性垫131对冷冻排管100的侧壁进行包裹,固定杆21依次穿过放置架11和支撑杆121并由锁紧螺母22拧紧,冷冻排管100的两侧和底端均固设在放置架11内,增强了冷冻排管100的安装稳固程度,实现了冷冻排管100的均匀制冰,进一步提高了制冰效率。
3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