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流管束受热面,特别是用于水平烟道余热锅炉的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


背景技术:

2.水平烟道式余热锅炉是常见的一种余热锅炉布局形式,其中布置的对流管束受热面多采用上、下横集箱加单屏直管受热面结构,下集箱横管积灰较为严重,每一屏都有单独进出口集箱,集箱数量多,制造较为复杂、组装效率低;改进一些对流管束受热面的采用弓形管加旗面管屏结构,集箱采用侧面单根立式,但炉内弯头水平段较多,同样容易积灰,且水循环差异大,影响换热,检修时除封堵外只能拆除取出单屏单管检修,较为麻烦、工期较长,难以满足停炉时间短、快速检修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它具有不易积灰、传热效率高的优点,且简化制造、提高组装率,可整体快速吊装更换及检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包括数根水平横向设置的出水上集箱、数组进水下集箱;其特征在于每组进水下集箱均包括两根立式的进水下集箱,同组的两进水下集箱位于水平横向的两侧并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相联;在所有出水上集箱的上方设有一根出水总集箱,出水总集箱水平纵向设置,所有出水上集箱均通过各自的两根以上的出水管与出水总集箱相联。
5.使用时,各进水下集箱均立式布置,l形管的水平段较小,使下部积灰减少,易于清除;两进水下集箱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相联,在炉内形成较大的换热面,并自然循环,可提高传热效率;所有出水上集箱均通过出水管与出水总集箱相联,形成整体模块化结构,可整体快速吊装、更换及检修,减少停炉时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下集箱的组数大于出水上集箱的数量,相邻2-4组进水下集箱各组的两进水下集箱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相联;可减少出水上集箱的数量,简化制造、提高组装率;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根进水下集箱的下部均设有膨胀密封装置;膨胀密封装置位于水平烟道灰斗外,可保证密封效果,并实现自由膨胀;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积灰、传热效率高的优点,且简化制造、提高组装率,可整体快速吊装更换及检修。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0.图2为图1的左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3.如图1至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包括数根水平横向设置的出水上集箱1、数组进水下集箱;每组进水下集箱均包括两根立式的进水下集箱2、3,进水下集箱的组数是出水上集箱1数量的两倍,同组的两进水下集箱2、3位于水平横向的两侧,相邻两组进水下集箱各组的两进水下集箱2、3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4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1相联,每根进水下集箱2或3的下部均设有膨胀密封装置7;在所有出水上集箱1的上方设有一根出水总集箱5,出水总集箱5水平纵向设置(与出水上集箱1相垂直),所有出水上集箱1均通过各自的两根出水管6与出水总集箱5相联。
14.使用时,各进水下集箱2或3均立式布置,l形对流管4的水平段较小,使下部积灰减少,易于清除;两进水下集箱2、3位于两侧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4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4相联,在炉内形成较大的换热面,并自然循环,可提高传热效率;所有出水上集箱1均通过出水管6与出水总集箱5相联,形成整体模块化结构,可整体快速吊装、更换及检修,减少停炉;两组进水下集箱共用一根出水上集箱1,可减少出水上集箱1的数量,简化制造、提高组装率;安装时,两进水下集箱2、3下部穿墙,膨胀密封装置位于水平烟道灰斗外,可保证密封效果,并实现自由膨胀。
15.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进水下集箱的组数也可与出水上集箱的数量相同,或如图3所示,四组进水下集箱8共用一根出水上集箱9,进一步减少出水上集箱的数量,简化制造、提高组装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包括数根水平横向设置的出水上集箱、数组进水下集箱;其特征在于每组进水下集箱均包括两根立式的进水下集箱,同组的两进水下集箱位于水平横向的两侧并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相联;在所有出水上集箱的上方设有一根出水总集箱,出水总集箱水平纵向设置,所有出水上集箱均通过各自的两根以上的出水管与出水总集箱相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下集箱的组数大于出水上集箱的数量,相邻2-4组进水下集箱各组的两进水下集箱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相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进水下集箱的下部均设有膨胀密封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模块化对流管束受热面,包括数根水平横向设置的出水上集箱、数组进水下集箱;每组进水下集箱均包括两根立式的进水下集箱,同组的两进水下集箱位于水平横向的两侧并均通过各自的数根L形对流管与同一根出水上集箱相联;在所有出水上集箱的上方设有一根出水总集箱,出水总集箱水平纵向设置,所有出水上集箱均通过各自的两根以上的出水管与出水总集箱相联;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积灰、传热效率高的优点,且简化制造、提高组装率,可整体快速吊装更换及检修。可整体快速吊装更换及检修。可整体快速吊装更换及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 陆咏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自贡东联锅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