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2.燃烧器在工作过程中,燃气的燃烧需要持续不断地提供预先混合的一次空气和燃烧中的二次补充空气。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的小火盖座一般通过隔板连接大火盖,起到连接支撑的作用,导致锅里溢出的水先流到隔板上,再通过隔板流向接水盘,不利于接水盘收集水滴,同时隔板会影响二次空气的进气阻力,影响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器的技术方案,便于空气流通,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同时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使燃烧更充分。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燃烧器,包括
6.大火盖座,大火盖座上设有大火盖;
7.小火盖座,小火盖座上设有小火盖;
8.大火引射管,用于向大火盖座提供燃气;
9.小火引射管,用于向小火盖座提供燃气;
10.其特征在于:
11.大火盖座与小火盖座之间形成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呈完整的不间断环形结构,便于空气流通,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使燃烧更充分。
12.进一步,小火盖设有第一中心通孔,小火盖座设有第二中心通孔,第一中心通孔与第二中心通孔相匹配,便于空气沿第二中心通孔和第一中心通孔自下而上流动,提高小火盖的燃烧效率;通过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二中心通孔的设计不仅便于空气流动,而且可以使锅里溢出的水直接从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二中心通孔掉落至接水盘上,便于清洗,同时可以防止对大火盖或小火盖造成堵塞。
13.进一步,大火引射管包括上大火引射盖和下大火引射盖,上大火引射盖和下大火引射盖配合连接,便于大火引射管的装配,通过分体式的大火引射管设计,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维修方便快捷,降低维修成本。
14.进一步,上大火引射盖设有第一定位凸条,下大火引射盖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凸条与第一定位槽相匹配,实现大火引射管的定位装配,通过第一定位凸条卡入第一定位槽,可以大大提高大火引射管的装配精度,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造成燃气泄漏。
15.进一步,大火盖座设有第二支撑柱,下大火引射盖设有耳板,耳板上设有第二通孔,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连接至第二支撑柱,实现大火盖座与大火引射管的固定连接,提高了大火盖座与大火引射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安装拆卸,第二紧固件
优选为螺丝。
16.进一步,小火引射管包括上小火引射盖和下小火引射盖,上小火引射盖设有第二定位凸条,下小火引射盖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凸条与第二定位槽相匹配,实现小火引射管的定位装配,通过分体式的小火引射管设计,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维修方便快捷,降低维修成本。
17.进一步,下大火引射盖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下小火引射盖,实现下大火引射盖与下小火引射盖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提高了下大火引射盖与下小火引射盖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18.进一步,小火盖座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第一通孔,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连接至第一支撑柱,实现小火盖座与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之间的固定连接,提高了小火盖座与小火引射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安装拆卸,第一紧固件优选为螺丝。
19.进一步,大火盖座上位于靠近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的进气侧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用于限位支架,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形成凹槽,便于对大火喷嘴座和小火喷嘴座的顶部进行限位,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20.进一步,燃烧器还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底板、大火喷嘴座、小火喷嘴座、大火进气口和小火进气口,大火喷嘴座和小火喷嘴座设于底板上,大火喷嘴座和小火喷嘴座上均设有喷嘴,大火进气口和小火进气口设于底板上,大火进气口连通大火喷嘴座,小火进气口连通小火喷嘴座,通过大火进气口可以将燃气输入大火喷嘴座,并通过喷嘴将燃气喷入大火引射管内,小火进气口可以将燃气输入小火喷嘴座,并通过喷嘴将燃气喷入小火引射管内。
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便于空气流通,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同时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使燃烧更充分。
23.2、通过分体式的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设计,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维修方便快捷,降低维修成本。
24.3、通过第一定位凸条卡入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凸条卡入第二定位槽,可以大大提高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的装配精度,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造成燃气泄漏。
25.4、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形成凹槽,便于对大火喷嘴座和小火喷嘴座的顶部进行限位,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的效果图;
28.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大火盖座、小火盖座、大火引射管和小火引射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大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小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拆除大火盖和小火盖后的效果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大火盖座和小火盖座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大火引射盖和下小火引射盖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大火引射盖和下小火引射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大火盖;101-大火出火孔;102-大火出火槽;
38.2-小火盖;201-小火出火孔;202-小火出火槽;203-第一中心通孔;
39.3-大火盖座;302-第一分火腔;303-第一出气通道;304-第一倾斜面;305-第二支撑柱;
40.4-小火盖座;402-第二分火腔;403-第二出气通道;404-第二倾斜面;405-第二中心通孔;406-第一支撑柱;
41.5-大火引射管;501-上大火引射盖;502-第一定位凸条;503-限位块;504-下大火引射盖;505-第一定位槽;506-耳板;507-限位柱;
42.6-小火引射管;601-上小火引射盖;602-第二定位凸条;603-下小火引射盖;604-第二定位槽;605-第一连接部;606-第二连接部;
43.7-支架;701-底板;702-支撑脚;703-大火喷嘴座;704-小火喷嘴座;705-大火进气口;706-小火进气口;707-热电偶套筒;708-点火针套筒;
44.8-空气通道;
45.9-热电偶;
46.10-点火针。
具体实施方式
4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9.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50.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包括
51.大火盖座3,大火盖座3上设有大火盖1;大火盖1上设有大火出火孔101和大火出火槽102,大火出火孔101呈环形均匀分布于大火盖1上,大火出火槽102呈环形设于大火盖1上;大火出火孔101和大火出火槽102均与第一分火腔302连通,使燃气一部分经大火出火孔101输出,另一部分燃气经大火出火槽102输出,提高大火盖1工作时的稳定性。
52.大火盖座3上位于靠近大火引射管5和小火引射管6的进气侧设有限位块503,限位块503用于限位支架7,相邻两个限位块503之间形成凹槽,便于对大火喷嘴座703和小火喷嘴座704的顶部进行限位,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53.大火盖座3设有第一分火腔302、第一出气通道303和第一倾斜面304,大火引射管5通过第一出气通道303与第一分火腔302连通,下大火引射盖504的延伸段通过第一倾斜面304连接第一分火腔302。大火引射管5中的燃气经第一出气通道303后沿第一倾斜面304进入第一分火腔302,实现第一分火腔302内燃气的快速流动。
54.小火盖座4,小火盖座4上设有小火盖2;小火盖2上设有小火出火孔201和小火出火槽202,小火出火孔201呈环形均匀分布于小火盖2上,小火出火槽202呈环形设于小火盖2上;小火出火孔201和小火出火槽202均与第二分火腔402连通,使燃气一部分经小火出火孔201输出,另一部分燃气经小火出火槽202输出,提高小火盖2工作时的稳定性。
55.小火盖座4设有第二分火腔402、第二出气通道403和第二倾斜面404,小火引射管6通过第二出气通道403连通第二分火腔402,下小火引射盖603的延伸段通过第二倾斜面404连接第二分火腔402。小火引射管6中的燃气经第二出气通道403后沿第二倾斜面404进入第二分火腔402,实现第二分火腔402内燃气的快速流动,使燃烧更充分。
56.大火引射管5,用于向大火盖座3提供燃气;大火引射管5包括上大火引射盖501和下大火引射盖504,上大火引射盖501和下大火引射盖504配合连接,便于大火引射管5的装配,通过分体式的大火引射管5设计,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维修方便快捷,降低维修成本。
57.上大火引射盖501设有第一定位凸条502,下大火引射盖504设有第一定位槽505,第一定位凸条502与第一定位槽505相匹配,实现大火引射管5的定位装配,通过第一定位凸条502卡入第一定位槽505,可以大大提高大火引射管5的装配精度,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造成燃气泄漏。第一定位凸条502上靠近大火引射管5的进气端一侧设有卡块,便于对下大火引射盖504进行限位,提高装配精度。下大火引射盖504的底部设有限位柱507,通过限位柱507可以将大火引射管5固定于支架上。
58.大火盖座3设有第二支撑柱305,下大火引射盖504设有耳板506,耳板506上设有第二通孔,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连接至第二支撑柱305,实现大火盖座3与大火引射管5的固定连接,提高了大火盖座3与大火引射管5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安装拆卸,第二紧固件优选为螺丝。
59.小火引射管6,用于向小火盖座4提供燃气;小火引射管6包括上小火引射盖601和下小火引射盖603,上小火引射盖601设有第二定位凸条602,下小火引射盖603设有第二定位槽604,第二定位凸条602与第二定位槽604相匹配,实现小火引射管6的定位装配,通过分体式的小火引射管6设计,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维修方便快捷,降低维修成本。
60.下大火引射盖504通过第一连接部605和第二连接部606连接下小火引射盖603,实现下大火引射盖504与下小火引射盖603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605和第二连接部606提高了下大火引射盖504与下小火引射盖603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61.小火盖座4设有第一支撑柱406,第一连接部605和第二连接部606均设有第一通孔,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连接至第一支撑柱406,实现小火盖座4与大火引射管5和小火引射管6之间的固定连接,提高了小火盖座4与小火引射管6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便于安装拆卸,第一紧固件优选为螺丝。
62.燃烧器还包括支架7,支架7包括底板701、大火喷嘴座703、小火喷嘴座704、大火进气口705和小火进气口706,大火喷嘴座703和小火喷嘴座704设于底板701上,大火喷嘴座
703和小火喷嘴座704上均设有喷嘴,大火进气口705和小火进气口706设于底板701上,大火进气口705连通大火喷嘴座703,小火进气口706连通小火喷嘴座704,通过大火进气口705可以将燃气输入大火喷嘴座703,并通过喷嘴将燃气喷入大火引射管5内,小火进气口706可以将燃气输入小火喷嘴座704,并通过喷嘴将燃气喷入小火引射管6内。
63.底板701上设有热电偶9套筒707和点火针10套筒708,热电偶9套筒707用于安装热电偶9,点火针10套筒708用于安装点火针10,底板701上设置有支撑脚702,支撑脚702提高了整个燃烧器安装的稳定性。
64.大火盖座3与小火盖座4之间形成空气通道8,空气通道8呈完整的不间断环形结构,便于空气流通,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使燃烧更充分。
65.小火盖2设有第一中心通孔203,小火盖座4设有第二中心通孔405,第一中心通孔203与第二中心通孔405相匹配,便于空气沿第二中心通孔405和第一中心通孔203自下而上流动,提高小火盖2的燃烧效率;通过第一中心通孔203和第二中心通孔405的设计不仅便于空气流动,而且可以使锅里溢出的水直接从第一中心通孔203和第二中心通孔405掉落至接水盘上,便于清洗,同时可以防止对大火盖1或小火盖2造成堵塞。
6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