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加热产生蒸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2.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本技术人早先申请过类似蒸汽发生器的多项专利,并很庆辛获得了大部分授权,其中较为典型的是cn201610528501.6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和cn201610528505.4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这两项发明专利。
3.实践过程中,本技术人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原设计时,为了快速加热蒸汽发生桶,加热线圈都是绕在蒸汽发生桶的外壁上,为了避免空烧,水位必须到达加热线圈所在位置,如此一来,蒸汽发生桶内的水位也就比较高,那么大量蒸汽需要穿过水位冒出来,造成了损失,也就降低了蒸汽的发生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快速蒸汽发生装置,旨在改变加热方位,提升装置电能利用率,使同等电能消耗情况下,快速高效地产生更多量的蒸汽。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快速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一蒸汽发生桶,所述蒸汽发生桶通过一进水管连接有一水箱,所述进水管中连接有一水泵,所述蒸汽发生桶的上端设置有一出蒸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桶的下方设置有一托在其底部的加热线盘,所述蒸汽发生桶的内腔中心设置有一水位探针,所述水位探针外间隙套设有一罩管,所述罩管上设置有若干道使其内管腔与蒸汽发生桶内腔互通的过水缝,所述水位探针、水泵和加热线盘共同连接到一控制器上。
6.本实用新型将加热线盘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底部进行加热,无需在蒸汽发生桶内添加很多水来没过线圈所在位置以防止干烧,只需保证一直是薄薄的一层即可,薄水层更容易加热蒸发,相同能耗下,出汽更快更多。为了保证蒸汽发生桶内的水位一直是薄薄的一层,需要用到水位探针来探测及保持,然而水一旦被煮沸之后,水面上就会起大量气泡,液面被无序的气泡翻腾形成波浪,水位探针也就无法测到精准的数据,从而无法确保水位一直是薄薄的一层。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水位探针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内腔中心,即水位中心区域比较精确,再用罩管将水位探针套设住,在罩管上设计过水缝来与蒸汽发生桶连通,用细长的过水缝滤掉沸腾的气泡,消除液面不平整缺陷,从而确保水位监测数据精准,保证蒸汽发生桶内的水位一直是薄薄的一层。
7.作为优选,所述水位探针的水位触发点距离所述水位监测腔的底部5至40mm处。水位虽薄能够更快加热起蒸汽,但是太薄也不行,供水来不及,无法保证;太厚又失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
8.作为优选,所述水位探针和罩管均设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内腔顶部中心,所述罩管上每道过水缝的缝长走向均沿着其的管长走向,每道过水缝的下端起始点位置范围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0至40mm范围内。水位探针可以在蒸汽发生桶的顶部也可以是底部,用细长的过水缝才能滤掉气泡,消除液面不平整缺陷,让水位探针监测更加精准。
9.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所述水位探针和罩管均设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中心,所述罩管上每道过水缝的缝长走向均沿着其的管长走向,每道过水缝的下端起始点位置范围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0至40mm范围内。水位探针可以在蒸汽发生桶的顶部也可以是底部,用细长的过水缝才能滤掉气泡,消除液面不平整缺陷,让水位探针监测更加精准。
10.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与蒸汽发生桶之间的进水管上连接有一单向水阀,所述单向水阀与水泵之间的进水管上连接有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连接有一启闭水阀。在装置不需要工作室,蒸汽发生桶内水要排除干净,防止内部细菌滋生。
11.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桶外包覆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是为了保证蒸汽发生桶内能量损失变小,从而降低更多能耗。
12.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桶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控制器相连接。压力表用以实时显示蒸汽发生桶内气压情况。
13.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桶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压力开关以保持蒸汽发生桶内的压力保持的一定合理范围内。
14.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桶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单向气阀。单向气阀是防止蒸汽发生桶在装置关停之后倒吸水,也就是防止桶内产生负压。
15.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桶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安全备用气阀,所述安全备用气阀与控制器相连接。安全备用气阀是防止其它配件损坏情况下锅炉无法排气而爆炸的情况。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旨在改变加热方位,提升装置电能利用率,使同等电能消耗情况下,快速高效地产生更多量的蒸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
蒸汽发生桶,2
‑
加热线盘,3
‑
进水管,4
‑
水箱,5
‑
水泵,6
‑
单向水阀,7
‑
排水管,8
‑
启闭水阀,9
‑
出蒸汽管,10
‑
罩管,11
‑
过水缝,12
‑
水位探针,13
‑
压力表,14
‑
压力开关,15
‑
单向气阀,16
‑
安全备用气阀,17
‑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一蒸汽发生桶1,蒸汽发生桶1的下方设置有一托在其底部的加热线盘2。
22.蒸汽发生桶1通过一进水管3连接有一水箱4,进水管3中连接有一水泵5,水泵5与
蒸汽发生桶1之间的进水管3上连接有一单向水阀6,单向水阀6与水泵5之间的进水管3上连接有一排水管7,排水管7的出口连接有一启闭水阀8。
23.蒸汽发生桶1的上端设置有一出蒸汽管9,蒸汽发生桶1外包覆有一层保温层。
24.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压力表13,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压力开关14,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单向气阀15,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安全备用气阀16。
25.压力表13、压力开关14、安全备用气阀16、水泵5和加热线盘2共同连接到一控制器17上。
26.蒸汽发生桶1的内腔中心设置有一水位探针12,水位探针12与控制器相连接。水位探针12外间隙套设有一罩管10,水位探针12和罩管10均设置于蒸汽发生桶1的内腔顶部中心。
27.罩管10上设置有五道使其内管腔与蒸汽发生桶内腔互通的过水缝11,罩管10上每道过水缝11的缝长走向均沿着其的管长走向,每道过水缝11的下端起始点位置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0 mm处起,水位探针12的水位触发点距离水位监测腔的底部5mm处。
28.实施例2:每道过水缝11的下端起始点位置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10 mm处起,水位探针12的水位触发点距离水位监测腔的底部20mm处。
29.其余同实施例1。
30.实施例3:每道过水缝11的下端起始点位置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25mm处起,水位探针12的水位触发点距离水位监测腔的底部40mm处。
31.其余同实施例1。
32.使用1:本实用新型将加热线盘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底部进行加热,再保证一直是薄薄的一层即可(为了保证蒸汽发生桶内的水位一直是薄薄的一层,将水位探针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内腔中心,即水位中心区域比较精确,再用罩管将水位探针套设住,在罩管上设计过水缝来与蒸汽发生桶连通,用细长的过水缝滤掉沸腾的气泡,从而确保水位监测数据精准),薄水层更容易加热蒸发,相同能耗下,出汽更快更多。
33.实施例4:如图2所示,一种快速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一蒸汽发生桶1,蒸汽发生桶1的下方设置有一托在其底部的加热线盘2。
34.蒸汽发生桶1通过一进水管3连接有一水箱4,进水管3中连接有一水泵5,水泵5与蒸汽发生桶1之间的进水管3上连接有一单向水阀6,单向水阀6与水泵5之间的进水管3上连接有一排水管7,排水管7的出口连接有一启闭水阀8。
35.蒸汽发生桶1的上端设置有一出蒸汽管9,蒸汽发生桶1外包覆有一层保温层。
36.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压力表13,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压力开关14,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单向气阀15,蒸汽发生桶1的外壁上方外接有一安全备用气阀16。
37.压力表13、压力开关14、安全备用气阀16、水泵5和加热线盘2共同连接到一控制器17上。
38.蒸汽发生桶1的内腔中心设置有一水位探针12,水位探针12与控制器相连接。水位探针12外间隙套设有一罩管10,水位探针12和罩管10均设置于蒸汽发生桶1的内腔底部中心。
39.罩管10上设置有五道使其内管腔与蒸汽发生桶内腔互通的过水缝11,罩管10上每道过水缝11的缝长走向均沿着其的管长走向,每道过水缝11的下端起始点位置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0 mm处起,水位探针12的水位触发点距离水位监测腔的底部5mm处。
40.实施例5:每道过水缝11的下端起始点位置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10 mm处起,水位探针12的水位触发点距离水位监测腔的底部20mm处。
41.其余同实施例4。
42.实施例6:每道过水缝11的下端起始点位置均从距离蒸汽发生桶的内腔底部25mm处起,水位探针12的水位触发点距离水位监测腔的底部40mm处。
43.其余同实施例4。
44.使用2:本实用新型将加热线盘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底部进行加热,再保证一直是薄薄的一层即可(为了保证蒸汽发生桶内的水位一直是薄薄的一层,将水位探针置于蒸汽发生桶的内腔中心,即水位中心区域比较精确,再用罩管将水位探针套设住,在罩管上设计过水缝来与蒸汽发生桶连通,用细长的过水缝滤掉沸腾的气泡,从而确保水位监测数据精准),薄水层更容易加热蒸发,相同能耗下,出汽更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