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3.但是,现有的冷却设备,在使用时,冷却效果较差,并且效果不够显著;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冷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冷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冷却设备,在使用时,冷却效果较差,并且效果不够显著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下表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风端口滤网,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回风管,所述下壳体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外接管,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轴流式风扇,所述轴流式风扇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的下表面排列有低温排管,所述低温排管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板,每个所述低温排管的外侧均排列有导温板,所述冷却板的内部排列有导温管,每两个所述导温管之间均设置有位于冷却板内壁的限位板,所述冷却板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整流腔,所述冷却板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流通管。
6.优选的,所述冷却板与整流腔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断,所述冷却板的内部通过隔断分割成左半边和右半边。
7.优选的,所述左半边和右半边的一端均与整流腔内部的两端连通。
8.优选的,所述导温管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导温管的材料为铝制材质。
9.优选的,每个所述低温排管的内部均排列有三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低温排管的材料为铝合金材质。
10.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聚拢锥面。
11.优选的,所述冷却板内部的左半边与右半边的另一端通过流通管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和低温排管、冷却板和导温板的配合,能够显著以及快速的降低空气中的温度,并且可对空气进一步的压缩,使其内部温度处于更低的位置,从而使后续结构更快的进行温度吸收;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板内部结构的配合,能够有效的传导空气中的温度,并将其吸收至内部管道的液体中,使液体迅速降温,并且形成循环流动的状态,有效的提高装置
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低温排管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出风端口滤网;4、回风管;5、外接管;6、轴流式风扇;7、分流罩;8、低温排管;9、冷却板;10、导温板;11、导温管;12、限位板;13、整流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包括上壳体1,上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壳体2,下壳体2下表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风端口滤网3,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回风管4,下壳体2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外接管5,上壳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轴流式风扇6,轴流式风扇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分流罩7,分流罩7的下表面排列有低温排管8,低温排管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板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冷却板9内部的介质实现流通功能,每个低温排管8的外侧均排列有导温板10,冷却板9的内部排列有导温管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装置的散热以及输送液体的功能,每两个导温管11之间均设置有位于冷却板9内壁的限位板12,冷却板9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整流腔13,冷却板9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流通管。
22.进一步,冷却板9与整流腔13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断,冷却板 9的内部通过隔断分割成左半边和右半边。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冷却板9内部的介质实现流通功能。
24.进一步,左半边和右半边的一端均与整流腔13内部的两端连通。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装置的循环流动的功能。
26.进一步,导温管11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导温管11的材料为铝制材质。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装置的散热以及输送液体的功能。
28.进一步,每个低温排管8的内部均排列有三个半导体制冷片,低温排管8的材料为铝合金材质。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装置冷源驱动功能。
30.进一步,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聚拢锥面。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装置的空气压缩功能。
32.进一步,冷却板9内部的左半边与右半边的另一端通过流通管连接。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装置的循环流动的功能。
34.使用时,通过轴流式风扇6将外部风导入上壳体1的内部,通过分流罩7将风吹至低温排管8的内部,通过低温排管8内部半导体制冷片运转,使低温排管8温度急剧降低,同时
通过导温板10将自身冷气向外扩散,同时经过外部风吹过低温排管8,使风迅速降低温度,同时再向下壳体2 位置下落,并且上壳体1与下壳体2有着直径差距,当风由大向小口径流动时,会使风进行压缩处理,使其温度更低,同时两个外接管5与外接设备连接,液体会由其中一个外接管5流入冷却板9内部的左半部,再流入流通管中,并将其送入右半部结构内部,当液体经过导温管11时,经过导温管11和限位板12的传导,会迅速的将导温管11内部的液体进行冷却处理,再由整流腔13流入另一个外接管5的内部,并排出装置内部,通过上壳体1与下壳体2和低温排管8、冷却板9和导温板10的配合,能够显著以及快速的降低空气中的温度,并且可对空气进一步的压缩,使其内部温度处于更低的位置,从而使后续结构更快的进行温度吸收,通过冷却板9内部结构的配合,能够有效的传导空气中的温度,并将其吸收至内部管道的液体中,使液体迅速降温,并且形成循环流动的状态,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1.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下表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风端口滤网(3),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回风管(4),所述下壳体(2)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外接管(5),所述上壳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轴流式风扇(6),所述轴流式风扇(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分流罩(7),所述分流罩(7)的下表面排列有低温排管(8),所述低温排管(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板(9),每个所述低温排管(8)的外侧均排列有导温板(10),所述冷却板(9)的内部排列有导温管(11),每两个所述导温管(11)之间均设置有位于冷却板(9)内壁的限位板(12),所述冷却板(9)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整流腔(13),所述冷却板(9)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流通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9)与整流腔(13)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断,所述冷却板(9)的内部通过隔断分割成左半边和右半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边和右半边的一端均与整流腔(13)内部的两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管(11)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低温排管(8)的内部均排列有三个半导体制冷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聚拢锥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9)内部的左半边与右半边的另一端通过流通管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冷却设备,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下表面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风端口滤网,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回风管,所述下壳体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外接管,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轴流式风扇,所述轴流式风扇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的下表面排列有低温排管,所述低温排管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板,每个所述低温排管的外侧均排列有导温板,所述冷却板的内部排列有导温管,每两个所述导温管之间均设置有位于冷却板内壁的限位板,所述冷却板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整流腔。本实用新型使装置具备了快速冷却以及高效冷却功能。却以及高效冷却功能。却以及高效冷却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魏正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盈索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8
技术公布日:20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