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蒸汽供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蒸汽供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加工食品的蒸汽供热机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种类以及量越来越大,为了方便人们能够便捷获得各种食品以及为了食品的推广销售,往往会将某些食品进行加工以延长其保质期进行售卖,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某些食品需要制成熟食,制熟食的其中一种方式便是通过蒸箱将食品蒸熟。
3.现有技术中,在给蒸箱供给蒸汽的过程中,蒸汽在管道内进行输送时,部分蒸汽会冷凝呈液体,而现有技术由于设计原因难以对管道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供热机组。
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6.一种蒸汽供热机组,包括立式锅炉以及蒸箱,所述立式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的下部安装有燃烧头,所述炉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端与燃烧头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外端通过通气管连接混合室,所述混合室分别连接有燃气管以及空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炉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在竖直方向上呈螺旋状盘旋安装在炉体的内壁上,所述炉体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端与加热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外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水箱,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炉体内的上部设有汽水分离箱,所述加热管的上端与汽水分离箱连接,所述炉体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内端与汽水分离箱连接,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汽水分离箱连接,所述炉体的顶部还设有与炉体内连接的废气出口,所述蒸箱的底部具有进汽口,所述进汽口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连接管通过送汽管与蒸汽出口连接,所述送汽管倾斜设置,所述送汽管的下端与连接管的侧壁连接,所述送汽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靠近连接管的上端,所述送汽管的上端与蒸汽出口连接,所述蒸箱的顶部具有泄气口。
7.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汽管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送汽管之间设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呈螺旋状沿着送汽管缠绕,所述保温管的一端与出水管的外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保温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输水管与水箱连接。
8.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汽出口通过弯管连接有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竖直设置,所述竖直管的上端与弯管连接,所述竖直管的下端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二输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竖直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密封设置,所述外壳内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螺旋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上端与竖直管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下端与第二输水管连接,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出水口。
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炉体上包覆有隔热壳,所述隔热壳与炉体之间不连接用于
在隔热壳与炉体之间形成空气腔,所述隔热壳的上端设有若干围绕炉体设置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空气腔连通,所述隔热壳的下端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空气管连接,所述空气管上设有风机。
1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室内设有搅拌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2.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送汽管的上端直接与蒸汽出口连接,下端与连接管连接并且送汽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与封盖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连接管内留有一定的空间收集冷凝液,送汽管内冷凝的冷凝液沿着送汽管流入连接管中,并且蒸箱内冷凝的冷凝液同样流入连接管中,在清理冷凝液时只需要打开封盖便能将冷凝液排出,清理便捷,降低了清理冷凝液的难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1、炉体;2、燃烧头;3、进气管;4、通气管;5、混合室;6、第一阀门;7、燃气管;8、空气管;9、加热管;10、汽水分离箱;11、出水管;12、排水管;13、第一水泵;14、水箱;15、废气出口;16、蒸汽出口;17、送汽管;18、保温层;19、保温管;20、蒸箱;21、连接管;22、封盖;23、输送管;24、第二水泵;25、第一输水管;26、泄气口;27、弯管;28、竖直管;29、外壳;30、冷凝管;31、进水口;32、出水口;33、第二输水管;34、隔热壳;35、空气腔;36、出风口;37、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一种蒸汽供热机组,包括立式锅炉以及蒸箱20,蒸箱20内设有若干蒸格用于蒸食品,所述立式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的下部安装有燃烧头2,燃烧头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比如燃气灶所使用的燃烧炉头,所述炉体1上设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的内端与燃烧头2连接,连接燃烧头2内的气管,所述进气管3的外端通过通气管4连接混合室5,所述混合室5分别连接有燃气管7以及空气管8,燃气管7用于向混合室5内输送燃气,空气管8向混合室5内输送空气,燃气与空气在混合室5内混合后再输送至燃烧头2便于燃气充分燃烧,所述通气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6,所述炉体1内设有加热管9,所述加热管9在竖直方向上呈螺旋状盘旋安装在炉体1的内壁上,燃烧头2位于加热管9围成的螺旋体的中轴线上,用于给加热管9进行加热,所述炉体1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端与加热管9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外端连接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12连接水箱14,所述排水管12上设有第一水泵13,第一水泵13将水箱14内的水泵送至加热管9进行加热,所述炉体1内的上部设有汽水分离箱10,所述加热管9的上端与汽水分离箱10连接,加热之后的汽水混合体输送至汽水分离箱10中,其中饱和的蒸汽上升,所述炉体1上设有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的内端与汽水分离箱10连接,汽水分离箱10中的液体由出水管11排出,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16,上升的饱和蒸汽通过蒸汽出口16排出,所述蒸汽出口16与汽水分离箱10连接,所述炉体1的顶部还设有与炉体1内连接的废气出口15,排出炉体1内的废气,所述蒸箱20的底部具有进
汽口,所述进汽口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封盖22,封盖22用于将连接管21的下端进行密封,使连接管21的下端形成一个容器,所述连接管21通过送汽管17与蒸汽出口16连接,所述送汽管17倾斜设置,所述送汽管17的下端与连接管21的侧壁连接,所述送汽管17与连接管21的连接处靠近连接管21的上端,所述送汽管17的上端与蒸汽出口16连接,,送汽管17的上端直接与蒸汽出口16连接,下端与连接管21连接并且送汽管17与连接管21的连接处与封盖2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连接管21内留有一定的空间收集冷凝液,送汽管17内冷凝的冷凝液沿着送汽管17流入连接管21中,并且蒸箱20的底部呈由上至下的缩口状,蒸箱20内冷凝的冷凝液同样流入连接管21中,在清理冷凝液时只需要打开封盖22便能将冷凝液排出,所述蒸箱20的顶部具有泄气口26。
17.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汽管17的外壁上包裹有保温层18,所述保温层18与送汽管17之间设有保温管19,保温层18与保温管19用于保持送汽管17内的温度,降低饱和蒸汽的冷凝,减少饱和蒸汽的散失,所述保温管19呈螺旋状沿着送汽管17缠绕,所述保温管19的一端与通过输送管23出水管11的外端连接,所述出水管11上设有第二水泵24,利用汽水分离箱10中的液体进行保温,有效的利用了现有的热能,起到了节能的作用,所述保温管19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输水管25与水箱14连接。
18.此外,还能再保温层18与送汽管17之间设有第二保温管19,第二保温管19同样缠绕送汽管17呈螺旋状设置,第二保温管19的一端与废气出口15连接,对废气的热能进行利用。
1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泄气口26通过弯管27连接有竖直管28,所述竖直管28竖直设置,所述竖直管28的上端与弯管27连接,所述竖直管28的下端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二输水管33与水箱14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竖直设置的外壳29,所述外壳29密封设置,所述外壳29内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螺旋设置的冷凝管30,所述冷凝管30的上端与竖直管28连接,所述冷凝管30的下端与第二输水管33连接,所述外壳29的上端设有进水口31,所述外壳29的下端设有出水口32,冷水由进水管注入,对冷凝管30内的蒸汽进行降温冷凝,并由出水口32排出。
2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炉体1上包覆有隔热壳34,由于炉体1的的燃烧,炉体1的外壁上通常温度很高,容易造成烫伤,通过隔热壳34进行隔热,所述隔热壳34与炉体1之间不连接用于在隔热壳34与炉体1之间形成空气腔35,所述隔热壳34的上端设有若干围绕炉体1设置的进风口37,所述进风口37与空气腔35连通,所述隔热壳34的下端具有出风口36,所述出风口36与空气管8连接,所述空气管8上设有风机,通过风机将空气由进风口37吸入空气腔35中,通过空气隔热,并由出风口36排出并通过空气管8送入混合室5内,有效的利用了燃气燃烧需要的空气进行隔热,不需要单独向空气腔35中通入空气,减少了设备的结构。
2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室5内设有搅拌器,使燃气与空气混合更佳均匀,提升燃烧效率。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