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燃气灶用支锅架,还涉及一种装有上述支锅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只是局限于物质所需,越来越重视生活的体验,燃气灶作为生活电器的重要组成,基本的烹饪功能已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对其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燃气灶用支锅架一般直接放置在燃气灶的盛液盘或灶面上,燃气灶支锅架的材质一般为铸铁或者钢板,盛液盘的材质多为不锈钢或不锈钢搪瓷,灶面的材质多为钢化玻璃或不锈钢,在燃气灶的使用过程中,可随意活动的支锅架对盛液盘或灶面接触发生摩擦,造成一方划伤,而在烹饪中移动锅具时,锅底与支脚的摩擦带动锅架跟随移动,会出现座锅不稳的情况,增加了安全风险。而目前燃气灶用支锅架的结构大多也都是连成一体的圆形铁条组成的,支锅架在盛液盘上一般是采用凹凸配合定位,使得支锅架底圈与盛液盘凸包或凹槽进行配合定位,当支锅架与盛液盘相互接触时,二者之间接触面积大,在支锅架移动时,受力面积更大,因此导致盛液盘受划伤面也大。即使有些支锅架会在支锅架底圈上增加缓冲胶垫,使支锅架底部避免与盛液盘直接接触,但是还是很难从本质上解决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发生摩擦所造成的划伤问题。
3.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燃气灶用支锅架来解决现有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支锅架与盛液盘和灶面之间接触容易发生摩擦,造成一方划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容易发生摩擦,造成其中一方划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用支锅架,包括有支撑圈和盛液盘,所述支撑圈上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支脚,所述支脚插入所述盛液盘的槽孔内或者卡在所述盛液盘的凸起上,以使所述支撑圈无法移动和旋转。
5.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支脚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相应的,所述槽孔为与所述支脚对应的多边形,所述支脚插入所述槽孔内。
6.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凸起为多边形,两个所述支脚分别卡在所述凸起的不同的角上。
7.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凸起为多边形,两个所述支脚分别卡在所述凸起的不同的角上。
8.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脚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凸起为长方形,四个所述支脚分别卡在所述凸起的四个角上。
9.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圈呈四周闭合的桶状。
10.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圈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支脚
固定在所述支撑圈的角上。
11.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脚和所述盛液盘之间设有胶垫。
12.在上述燃气灶用支锅架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圈上还设置有支爪。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用支锅架。
14.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用支锅架,包括有支撑圈和盛液盘,支撑圈上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支脚,支脚插入盛液盘的槽孔内或者卡在盛液盘的凸起上,以使支撑圈无法移动和旋转。
15.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用支锅架固定设置,减小了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支锅架与盛液盘以及灶面之间接触发生摩擦,从而造成二者之间的划伤。
1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燃气灶作为生活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其基本的烹饪功能之外,人们也对其外观的要求随之增高。在燃气灶的使用过程中,可随意活动的支锅架会在其结构、材料以及固定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与燃气灶的盛液盘或灶面进行接触时发生摩擦从而造成一方的划伤。同时,在支锅架与盛液盘进行配合定位时,如果二者之间接触面积很大,在支锅架移动时,受力面积更大,往往受损伤面也很大。在烹饪中移动锅具时,锅底与支爪的摩擦带动锅架跟随移动,会出现座锅不稳的情况,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基于此,可以考虑在支锅架的结构上进行改善,降低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的滑擦接触面积,提升定位点的可靠性,使得支锅架可滑动量减小,就会相应的减小受损伤面积,再在此基础上增加缓冲件,更进一步的保护到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的接触点,从而避免造成一方的划伤。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主要从两点出发:首先,为提升定位点的可靠性,在支锅架的支撑圈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脚,使得支撑圈无法移动和旋转,四个支脚分别卡在盛液盘凸起的四个角上,这种设置方法可以减小支锅架的活动量,增加支锅架与盛液盘的凹凸配合定位点,提升定位点的稳定性,限制了支锅架的滑动,从根本上减少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其次,在支锅架支撑圈的支脚与盛液盘之间设置有胶垫,这种设置方法可以进一步的保护接触点,避免了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二者接触时造成划伤。另外,支锅架上支撑圈结构设置成四周闭合的形状,使得支锅架中部支撑圈对火焰中部的空气流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减少热量随空气的散失,也起到一定的聚能作用。综上,本方案在本质上通过增加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的止滑定位,防止支锅架在盛液盘上滑动,在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接触点增加胶垫可以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作用力,进而也可以避免支锅架与盛液盘之间的划伤。并且,支锅架的支撑圈设置成四周闭合的形状,会对火焰中部的空气流动起到阻挡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起到了聚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用支锅架。附图中:
18.图1为支锅架与盛液盘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
19.图2为支锅架与盛液盘实施例2的装配示意图;
20.图3为支锅架与盛液盘实施例2的装配爆炸图;
21.图4为支锅架与盛液盘实施例3的装配示意图。
22.附图标记列表:
23.1-支撑圈,11-支脚,12-支爪,2-盛液盘,3-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支撑圈上的支脚插入盛液盘的槽孔内或者卡在所述盛液盘的凸起上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采用磁吸式的固定方式,只要该设置方式使得支撑圈无法移动和旋转,起到固定不滑动的效果即可。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用支锅架进行描述。
28.如图1所示,为解决现有的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容易发生摩擦,造成其中一方划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用支锅架,包括有支撑圈1和盛液盘2,支撑圈1上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支脚11,支脚11插入盛液盘2的槽孔内或者卡在所述盛液盘2的凸起上,以使支撑圈1无法移动和旋转。
29.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在支撑圈1上设置支脚11,并把支脚11插入或者卡在盛液盘2的凸起上,目的是让支撑圈1和盛液盘2之间进行凹凸定位,提升定位点的稳定性,限制了支锅架的滑动,从而减小了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根本上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防止其中一方划伤。
30.下面进一步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用支锅架进行详细描述。
31.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燃气灶用支锅架中支脚11的数量为一个,支脚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相应的所述槽孔为与支脚11对应的多边形,支脚11插入槽孔内。
32.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在燃气灶用支锅架上设置一个支脚11,并把支脚11的横截面设置为多边形,同时把槽孔设置为与支脚11对应的形状,其目的是让支脚11固定在槽孔内,防止支脚11的移动,从而达到减小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接触面积的目的,从根本上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防止造成其中一方划伤,并且设置一个支脚11不仅能达到减小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接触面积的目的,同时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3.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燃气灶用支锅架支脚11的数量为两个,凸起为多边形,两个支脚11分别卡在凸起的不同的角上。或者,支脚11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
槽孔设置有两个(图中未示出)。
34.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在燃气灶用支锅架上设置两个支脚11,并且把凸起设置为多边形,直接把两个支脚11卡在凸起上,目的是为了让支脚11固定在盛液盘2上,降低与盛液盘2的滑擦接触面积,减少支锅架与盛液盘2摩擦,提升定位点的可靠性,使支锅架水平方向的可滑动量减小,防止造成其中一方划伤,并且对称设置有两个支脚11有助于提高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的稳定性。或者,把支脚11的数量设置成两个,让支脚11对应槽孔进行固定,目的是将二者进行很好的固定,减少支脚11与盛液盘2之间的移动,降低与盛液盘2的滑擦接触面积,提升定位点的可靠性,使支锅架水平方向的可滑动量减小,从根本上防止其中一方的划伤。
35.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脚11的数量为四个,凸起为长方形,四个支脚11分别卡在凸起的四个角上。
36.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支脚1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并且把支脚11卡在凸起的四个角上,增加支锅架与盛液盘2凹凸配合定位点,限制了支锅架的滑动,提升了支锅架的稳定性,减少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支锅架与盛液盘2的摩擦,从根本上减少了二者之间的划伤。
37.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圈1呈四周闭合的桶状。
38.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把支撑圈1设置成四周闭合的桶状,可以使得支锅架中部支撑圈1对火焰中部的空气流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减少热量随空气的散失,起到聚能作用。
39.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圈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支脚11固定在支撑圈1的角上。
40.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把支撑圈1横截面积设置成长方形,可以使得支锅架中部支撑圈1对火焰中部的空气流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减少热量随空气的散失,起到聚能作用,并且长方形有助于配合支脚11设置在支撑圈1的角上,增加支锅架与盛液盘2配合定位点,限制支锅架的滑动,防止造成二者的划伤。
41.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燃气灶用支锅架的支脚11和盛液盘2之间设有胶垫3。
42.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在支脚11和盛液盘2之间增加胶垫3,可以避免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的直接接触,同时胶垫3可以起到保护接触点的作用,同时避免了接触点之间的划伤。
43.如图1至图4所示,燃气灶用支锅架的支撑圈1上还设置有支爪12。
44.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在支撑圈1上设置有支爪12,可以对锅起到支撑作用,并且支爪12的设置可以提升锅与支锅架之间的定位点的可靠性,减小了锅与支锅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也能减少锅与支锅架之间的划伤。
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用支锅架,包括有支撑圈1和盛液盘2,支撑圈1的横截面积为长方形的桶状结构,支撑圈1上固定设置有四个支脚11,使得支撑圈1无法移动和旋转,四个支脚11分别卡在盛液盘2凸起的四个角上,支脚11与盛液盘2之间设置有胶垫3。将燃气灶用支锅架设置成此种结构,可以减少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的滑擦接触面积,提升定位点的可靠性,使支锅架水平方向的可滑动量减小,从而避免由于支锅架滑动而引起
的二者之间的划伤,在支脚11与盛液盘2之间设置胶垫3,也可以避免两个接触点的划伤;另外支锅架对支撑圈1结构的改进,使得支锅架中部支撑圈1对火焰中部的空气流动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减少热量随空气的散失,起到聚能作用。
4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47.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该燃气灶用支锅架的支撑圈1可以设计成四周闭合的桶状,也可以设计成横截面积为正方形的结构,只要能起到聚能的效果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8.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该燃气灶用支锅架上固定设置的支脚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也可以设置成多个,只要能起到增加支锅架与盛液盘2之间的止滑定位,防止支锅架在盛液盘2上滑动,减小二者之间摩擦的目的,进而避免二者之间的划伤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9.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该燃气灶用支锅架的支脚11和盛液盘2之间可以设置胶垫3作为缓冲材料,也可以设置泡沫聚合物作为缓冲材料例如,聚乙烯泡沫、聚丙烯泡沫等。只要能起到支脚11和盛液盘2之间的缓冲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燃气灶用支锅架。
51.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