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开阔繁忙水域的双层相对领域获取方法,其包括:将船舶感知区域划分为碰撞区域、主要干扰区域和次要干扰区域;在主要干扰区域和次要干扰区域内,根据船舶间特征项实时确定领域的边界点,船舶间特征项包括最小安全会遇距离、决策反应时间和停船视距;针对干扰船在船舶感知区域按照目标船的船首角度的范围确定来船类型;根据主要干扰区域内确定的多个边界点以及根据次要干扰区域内确定的多个边界点分别结合来船类型进行拟合,得到目标船的双层相对领域。
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对目标船相对于整个集群态势的船舶领域进行建模,得到相对于集群态势目标船相对领域,能够有效的提高船舶对周围环境辨识的速度。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1048004.6
申请日
2019-10-30
公开日
2021-01-26
公开号
CN110758669B
主分类号
/B/B63/ 作业;运输
标准类别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王晓原 张露露 夏媛媛 姜雨函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申请人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开阔繁忙水域的双层相对领域获取方法,其包括:将船舶感知区域划分为碰撞区域、主要干扰区域和次要干扰区域;在主要干扰区域和次要干扰区域内,根据船舶间特征项实时确定领域的边界点,船舶间特征项包括最小安全会遇距离、决策反应时间和停船视距;针对干扰船在船舶感知区域按照目标船的船首角度的范围确定来船类型;根据主要干扰区域内确定的多个边界点以及根据次要干扰区域内确定的多个边界点分别结合来船类型进行拟合,得到目标船的双层相对领域。
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对目标船相对于整个集群态势的船舶领域进行建模,得到相对于集群态势目标船相对领域,能够有效的提高船舶对周围环境辨识的速度。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