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声涡旋场产生非实体管道的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中空壳体和多个电声换能器组;多个电声换能器组嵌入中空壳体上,每个电声换能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每组换能器的对称轴处在同一圆平面内,其声发射端面指向该组换能器阵列中心;各组沿中空壳体排布,调整换能器的输出功率使声涡旋场即可将流体约束在中心管状区域处,形成一虚拟的输运管道。
本发明产生的非实体管道在输运物质时没有实际的管壁与被输运物质相接触,大大减小腐蚀和污染问题,可广泛用于生物化学、材料加工和3D打印领域,尤其是可解决3D打印喷头不能处理高温熔体的问题,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0834464.8
申请日
2020-08-19
公开日
2020-12-25
公开号
CN112124975A
主分类号
/B/B65/ 作业;运输
标准类别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洪振宇 张博文 杨晓慧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声涡旋场产生非实体管道的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中空壳体和多个电声换能器组;多个电声换能器组嵌入中空壳体上,每个电声换能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每组换能器的对称轴处在同一圆平面内,其声发射端面指向该组换能器阵列中心;各组沿中空壳体排布,调整换能器的输出功率使声涡旋场即可将流体约束在中心管状区域处,形成一虚拟的输运管道。
本发明产生的非实体管道在输运物质时没有实际的管壁与被输运物质相接触,大大减小腐蚀和污染问题,可广泛用于生物化学、材料加工和3D打印领域,尤其是可解决3D打印喷头不能处理高温熔体的问题,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