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变色短纤维/短纤维包绕纱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出条位置处加装一个左、右两侧均呈弧形的纺纱成型器,该成型器可以左倾或右倾调整角度。
纺纱时,同时平行喂入2种不同颜色的短纤维粗纱进行牵伸,A、B两色短纤维须条沿着成型器两侧输出。
当成型器在中间位置时,两色短纤维产生双色交捻效果;若成型器右倾,纺成B色短纤维包绕A色短纤维包绕纱;若成型器左倾,纺成A色短纤维包绕B色短纤维包绕纱。
根据工艺设置及纱线效果要求,纺纱成型器所处的位置及该位置停留的时间都是可调节的,故沿着纱线长度方向所述的双短纤维包绕纱会形成有一定规律或无规律、等距或不等距的双色变化效果。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710220163.4
申请日
2017-04-06
公开日
2021-04-27
公开号
CN108625021B
主分类号
/DD/D01/ 纺织;造纸
标准类别
天然或化学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李文雅 沈正杰

申请人

李文雅 沈正杰

申请人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锦溪路99号江南大学科技园103-2室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变色短纤维/短纤维包绕纱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出条位置处加装一个左、右两侧均呈弧形的纺纱成型器,该成型器可以左倾或右倾调整角度。
纺纱时,同时平行喂入2种不同颜色的短纤维粗纱进行牵伸,A、B两色短纤维须条沿着成型器两侧输出。
当成型器在中间位置时,两色短纤维产生双色交捻效果;若成型器右倾,纺成B色短纤维包绕A色短纤维包绕纱;若成型器左倾,纺成A色短纤维包绕B色短纤维包绕纱。
根据工艺设置及纱线效果要求,纺纱成型器所处的位置及该位置停留的时间都是可调节的,故沿着纱线长度方向所述的双短纤维包绕纱会形成有一定规律或无规律、等距或不等距的双色变化效果。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