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减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自适应减振系统,包括由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组成的外套筒,U型板件的两侧镶嵌于金属外框架中,内部通过交叉型抗压板连接;交叉型抗压版的中部铰接,交叉型卡压板的中部分别与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通过第一阻尼弹簧连接;交叉型抗压版的左右两侧对称焊接第二阻尼弹簧;交叉型抗压板的四个端部分别通过滑块和限位弹簧与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滑动连接;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利用阻尼弹簧和限位弹簧的弹性势能、阻尼板的摩擦力、空气弹簧结构的空气压缩性以及磁流变阻尼器内磁流变液的粘性变化和电磁铁的斥力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使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具有减振效果好、可靠性强、自主化控制的优点。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1162714.4
申请日
2020-10-27
公开日
2021-01-15
公开号
CN112227118A
主分类号
/EE/E01/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发明公开

发明人

陈瑾 尹承双 马兆炜 李世林 陈政言 许天雄

申请人

长安大学

申请人地址

710064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33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减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自适应减振系统,包括由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组成的外套筒,U型板件的两侧镶嵌于金属外框架中,内部通过交叉型抗压板连接;交叉型抗压版的中部铰接,交叉型卡压板的中部分别与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通过第一阻尼弹簧连接;交叉型抗压版的左右两侧对称焊接第二阻尼弹簧;交叉型抗压板的四个端部分别通过滑块和限位弹簧与U型板件和金属外框架滑动连接;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利用阻尼弹簧和限位弹簧的弹性势能、阻尼板的摩擦力、空气弹簧结构的空气压缩性以及磁流变阻尼器内磁流变液的粘性变化和电磁铁的斥力作用等的综合作用,使本发明的减振系统具有减振效果好、可靠性强、自主化控制的优点。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