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沥青混合料面层、透水基层、封层、非透水底基层和路基,非透水底基层的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集水沟,集水沟底部设有导水管,并在集水沟内填充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面层中钢渣集料的掺量为30‑90%,透水基层中钢渣集料的掺量为50‑70%,非透水底基层中钢渣集料的掺量为40‑90%,集水沟内钢渣的掺量为50‑80%;本发明在沥青混合料面层、透水基层、非透水底基层及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掺用滚筒钢渣,实现了钢渣资源化再利用,不仅提高了透水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减少了路面病害,提高了路面使用耐久性,而且还有效消减了雨水中的含磷、含氮污染物,从而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污染。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1911155862.0
申请日
2019-11-22
公开日
2021-07-20
公开号
CN110846968B
主分类号
/EE/E02/ 固定建筑物
标准类别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有效专利

发明人

王林 李嵩 赵玉静 刘帅 林龙杰

申请人

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蕴川路5075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沥青混合料面层、透水基层、封层、非透水底基层和路基,非透水底基层的底部外侧边缘处设有集水沟,集水沟底部设有导水管,并在集水沟内填充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面层中钢渣集料的掺量为30‑90%,透水基层中钢渣集料的掺量为50‑70%,非透水底基层中钢渣集料的掺量为40‑90%,集水沟内钢渣的掺量为50‑80%;本发明在沥青混合料面层、透水基层、非透水底基层及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掺用滚筒钢渣,实现了钢渣资源化再利用,不仅提高了透水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减少了路面病害,提高了路面使用耐久性,而且还有效消减了雨水中的含磷、含氮污染物,从而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污染。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