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一种带气膜孔双曲扰流柱的双层壁冷却结构,属于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包括气膜孔板、冲击孔板以及设置于两板之间的若干带气膜孔双曲扰流柱,形成双层壁冷却结构;冲击孔位于冲击孔板上,其轴向垂直于冲击孔板;气膜孔位于气膜孔板上,其轴向与涵道气流方向成20‑90°倾角;冲击孔和气膜孔沿气流方向呈周期性交错排列;带气膜孔双曲扰流柱为带有双曲扰流柱内气膜孔;使得冷却气流通过双曲扰流柱内气膜孔从冷气涵道一侧通入到燃气涵道一侧。
相比传统结构,冷气的贴敷效果更好,沿程冷效大幅度提高。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1159378.8
申请日
2020-10-27
公开日
2021-01-05
公开号
CN112178691A
主分类号
/F/F23/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标准类别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朱惠人 徐志鹏 郭涛 张丽 许卫疆 李鑫磊 周道恩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一种带气膜孔双曲扰流柱的双层壁冷却结构,属于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包括气膜孔板、冲击孔板以及设置于两板之间的若干带气膜孔双曲扰流柱,形成双层壁冷却结构;冲击孔位于冲击孔板上,其轴向垂直于冲击孔板;气膜孔位于气膜孔板上,其轴向与涵道气流方向成20‑90°倾角;冲击孔和气膜孔沿气流方向呈周期性交错排列;带气膜孔双曲扰流柱为带有双曲扰流柱内气膜孔;使得冷却气流通过双曲扰流柱内气膜孔从冷气涵道一侧通入到燃气涵道一侧。
相比传统结构,冷气的贴敷效果更好,沿程冷效大幅度提高。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