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背景技术:

2.常规防毒面具以滤毒罐为滤毒介质,以人的呼吸为动力,长时间使用会使使用者有缺氧憋闷的不适感。而且,在吸气时面罩内是负压状态,容易造成毒气向面罩内部泄露。因此需要一款电动动力送风的辅助装置,市面现有产品有:风量不足,消毒不便,电池续航时间短,电池不可更换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其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有保障、用后清洁消毒方便、故障率低,维护简单,便于维修。
4.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所述呼吸器本体包括壳体、风扇总成、控制电路和模块化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盖与底壳构成,所述上盖的配合面上开有槽沟,所述底壳的配合面上有突起,所述上盖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带阴螺纹的滤毒罐安装孔,所述底壳上端一侧设有出风端口,所述出风端口上有外螺纹,所述底壳的背面设置有四个突起的卡笋,四个所述卡笋之间配合安装有腰带连接器,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卡笋下方还设有用于固定腰带连接器的腰带连接器锁扣,所述上盖内部且对应滤毒罐安装孔处设有进风口,所述上盖的下方内部设有电池安装位,所述电池安装位的中央设有电池锁扣,所述底壳的下方设有电池安装卡槽,所述模块化电池组分别与电池安装位、电池锁扣和电池安装卡槽配合安装,所述风扇总成安装于底壳内部一侧,所述风扇总成出风口与出风端口连接,所述风扇总成一侧的底壳内设有屏蔽盒,所述控制电路位于屏蔽盒内,且通过导线与风扇总成模块化电池组相连,所述滤毒罐安装孔和出风端口外部分别配合设有进气口堵头和出风端口堵头。
5.作为改进:所述底壳的槽沟内安装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硅胶密封圈,上盖的突起插入槽沟与密封圈压紧。
6.作为改进:所述模块化电池由电池壳体包裹内部的锂电池,电池壳体外设置有电量显示器和电池连接触片,电池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保护电路高温断电电路和电量检测电路,模块化电池具有防水的设计,可以将电池整体浸入消毒液。
7.作为改进:所述上盖配合面上设有多个螺母安装孔,所述底壳配合面上设有与螺母安装孔相配合的螺栓安装孔。
8.作为改进:所述呼吸器本体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包括位于出风端口一侧的风量减少按键、风量增加按键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短按开机,长按三秒关机;所述风量增加按键和风量减少按键短按可以调整送风量,共设有四个风量挡位,以满足不同环境和不同人群的使用。电子开关为薄膜开关,通过排线由壳体外引入壳体内部,再用灌封胶对排线预留口进行密封,以保证气密性
9.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电路由电子开关电路、风量恒定电路、电池稳压电路、低流量报警电路、低电压报警电路和一氧化碳浓度报警电路组成。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安装双过滤罐,结构紧凑,控制电路和电子开关的作用,实现了四档送风量调节、风量恒定、低流量报警、低电量报警,更适合不同体质的使用者和不同环境中使用,能有效提高佩戴舒适度。壳体密封圈与局部灌封胶配合,增加整机的密封性。进气口堵头与出风端口堵头的配合使用,加上模块化电池组,使得装置可以整体浸泡消毒,加强了在生物污染环境使用后洗消作业的方便及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外观轴测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上盖配合面及内部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对应堵头及电池安装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堵头后的正视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底壳轴测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背面示意图。
17.以上附图中:1、腰带连接器;2、出风端口;3、滤毒罐安装孔;4、风量减少按键;5、风量增加按键;6、电源开关;7、螺母安装孔;8、槽沟;9、电池锁扣;10、电池安装位;11、进气口;12、模块化电池组(图3中未安装到位);13、进气口堵头;14、出风端口堵头;15、上盖;16、底壳;17、凸起;18、风扇总成;19、螺栓安装孔;20、电池安装卡槽; 21、卡笋;22、螺栓孔;23、腰带连接器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上盖15和底壳16均为槽口形状,上盖15的前端面由中间突起的两平面组成,平面上有两个带有螺纹的滤毒罐安装孔;出风端口2位于装置上端面的一侧,出风端口2上有外螺纹,用于与空气导管的连接。出风端口的旁边是电子控制按键,分别是:风量减少按键4、风量增加按键5、电源开关6。装置的背面有与腰带连接器连接的卡笋21,通过该卡笋可实现所述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主机与腰带连接器1的分离与连接。
20.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前盖如图2所示,底壳如图5所示。螺母安装孔7内安装有预埋螺母,槽沟8内装有密封硅胶条,前盖与底壳装配时,底壳上的螺栓安装孔19与上盖的螺母安装孔 7对齐,底壳配合面凸起17插入上盖配合面槽沟8,螺栓通过螺栓安装孔19旋入预埋螺母,螺栓旋紧时凸起17压紧槽沟8内的硅胶圈,由此达到气密。上盖的下方是电池安装位10,所述安装位的中央有电池锁扣9,底壳的下方是电池安装卡槽20;当模块化电池组12与电池安装卡槽20对齐时,即可滑入电池安装位10,电池安装到位后,所述锁扣9弹出并插入模块化电池组12上端的锁口内,电池即被锁死。
21.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后面如图6所示。后端面有四个t形卡笋21可通过该卡笋与腰带连接器1实现连接与分离,当所述卡笋21正确卡入腰带连接器时,腰带连接器锁扣23插入腰
带连接器1,使其锁死;需要分离时,按下连接器锁扣23并向上推所述壳体即可使所述壳体与腰带连接器1分离。
22.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内部结构如图5所示。风扇总成18位于底壳内偏左,所述风扇总成 18的出风口与出风端口2直接相连;为减少风力损失,所述风扇总成的外壳采用超声波焊接和灌封胶组合的方式使所述风扇总成的外壳除出风口与进风口外均达到气密;所述风扇总成的出风口外侧有硅胶圈用于与出风端口2连接时的气密。所述控制电路由电子开关电路、风量恒定电路、电池稳压电路、低流量报警电路、低电压报警电路、一氧化碳浓度报警电路组成,所述控制电路均位于屏蔽盒内,屏蔽盒位于出风端口2的下侧、风扇总成18右侧的空白区域内;所述控制电路由输出端口通过杜邦线与其他部分相连。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电路的总电源(包括风扇总成)和控制风扇送风量,所述风量恒定电路用于通过pid控制方式对风扇的送风量进行调控,使其总是保持在当前挡位的设定送风量
±
5%的范围内;所述电池稳压电路用于将3s锂电池的输出电压始终稳定在12v左右,当电池剩余电量低于15%时,所述低压报警电路启动,蜂鸣器持续发出报警声;所述低流量报警电路,可在由于某些意外情况造成的进气口堵塞、导气管打结等引起的输出风量低于设定最低风量时,启动报警装置,使蜂鸣器持续报警,以防止头罩内缺氧;现阶段的一氧化碳滤毒罐均采用霍加拉特剂,一定量霍加拉特剂只能提供一定时间的防护,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使用过程中很难人为判断滤毒罐是否有效,因此特别加入了一氧化碳浓度报警电路,当过滤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值接近危险值时就开始报警,使使用者有充足的时间离开危险场所。
23.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待消毒状态如图3所示。进气口堵头13旋于滤毒罐安装孔3,使得进气口被封死;出风端口堵头14旋于出风端口2使得出风端口14的出风口被封死;打开电池锁扣9,模块化电池组12从电池安装位10中弹出;此时电池和所述壳体均可直接浸入消毒液浸泡消毒。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已满足了在水深2m条件下,置于水下3h无气泡冒出,无水渗入的密封效果。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