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属于安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
背景技术:
2.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建筑物及其装饰物大多采用化学合成物,当其被引燃后,火势扩大迅速,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遇到火灾后,逃生的第一要点是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烟熏。但现实条件下很多时候找不到湿毛巾来保护口鼻,导致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现有的消防面罩大多为专利号cn201820195885.9型面罩。虽然能够起到应急自救效果,但使用起来繁琐、笨重,不利于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用法简便、体积小且能够很好防治高温气体损伤呼吸系统的便携式自救面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将含有水的脆性胶囊集成在面罩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滤和降温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包括应急口罩和脆性胶囊。其中:所述的应急口罩包括耐高温层、中间层、过滤层和耳带。
5.所述的应急口罩的外层耐高温层为耐高温布料。
6.所述的应急口罩的中间层是包含有脆性胶囊的海绵层。
7.所述的应急口罩的过滤层包括静电棉和熔喷布,起到过滤灰尘的作用。
8.所述的脆性胶囊由海藻酸钠溶液与难溶性二价金属盐混合制成。
9.所述的脆性胶囊内包裹液体水。
10.所述的应急口罩两侧有弹力软带材质的耳带,与应急口罩相连。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发明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可以在迅速的阻止火灾产生的高温含灰的气体吸入到人体内,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
12.(2)采用本发明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可以方便遇火人员操作和使用,不影响逃生活动,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的示意图。
14.其中:1
‑
耐高温层;2
‑
海绵层;3
‑
耳带;4
‑
过滤层;5
‑
脆性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实施例1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最外层耐高温层1,海绵层2,耳带3,过滤层4,分布在海绵体层2内的脆性胶囊5;其中:所述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发生火灾时,逃生人员可以将折叠密封在密封袋里的火灾自救面罩放到地上或者放在坚硬物体上将其中的脆性胶囊5挤碎,脆性胶囊5中的水分释放在海绵层2中,然后撕去密封袋,将耳带3戴至耳朵上。
17.所述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的工作原理如下:遇到火灾情况时,通过外力将面罩内的脆性胶囊5挤破,其中的水分释放至海绵体层2中,当人呼吸时,气流通过湿润的海绵层2进入呼吸系统,其中的水分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吸附一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漂浮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耐高温层1可以抵抗气体的高温,保护面罩和人体的口鼻。过滤层4贴近人体面部,可以进一步过滤空气中的纳米级别的有害物质。
18.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可以配备在有人员作业和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等极大的优点。
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口罩和脆性胶囊,所述的应急口罩,包括耐高温层、中间层、过滤层和耳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口罩的外层耐高温层为耐高温布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是包含有脆性胶囊的海绵层,脆性胶囊在外力作用下破裂可以释放其中的水分,脆性胶囊由海藻酸钠溶液与难溶性二价金属盐混合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的材质为静电棉和熔喷布,起到过滤灰尘的作用。
技术总结
一种便捷式火灾自救面罩属于安全装备技术领域,该自救面罩包括应急口罩和脆性胶囊。散热安全帽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遇到火灾情况时,通过外力将面罩内的脆性胶囊挤破,其中的水分释放至海绵层中,当人呼吸时,气流通过湿润的海绵层进入呼吸系统,其中的水分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并吸附一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漂浮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耐高温层可以抵抗气体的高温,保护面罩和人体的口鼻。过滤层贴近人体面部,可以进一步过滤空气中的纳米级别的有害物质。面罩可以配备在有人员作业和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等优点。实惠等优点。实惠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贾宝山 李光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