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减震安全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减震安全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安全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宿舍与办公区办公室多采用临建板房的形式,现有临建板房套逃生杆多数为圆柱形杆体,下方减震设备也没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当出现紧急状况时,经逃生杆下落,落地瞬间缓冲效果差,极易对逃生人员中造成二次伤害,在真正发生紧急情况时难以保证人员的真正安全。因此亟需一种缓冲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新型减震安全逃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安全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安全逃生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在通孔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深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通孔中心设置有逃生杆和载人台,所述逃生杆贯穿载人台设置,所述载人台包括台底,所述台底两侧对称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与滑槽对应设置,所述缓冲槽内滑动设置有缓冲滑块,所述缓冲滑块与滑槽相适配,所述缓冲滑块与缓冲槽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台底下方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套设在逃生杆外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一端与载人台的台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另一端与通孔底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支架靠近地面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卡紧槽,所述卡紧槽开设在支架内壁上,所述卡紧槽与缓冲滑块位于同一竖直面,所述卡紧槽内滑动设置有卡紧块,所述卡紧块与卡紧槽底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卡紧弹簧,使装置无法自由上升,实现固定,便于人员走出。
6.优选的,所述逃生杆沿轴向方向开设有若干弧形限位槽,所述台底开设有与逃生杆相适配的限位孔,使载人台沿弧形限位槽滑动,防止滑动过程中载人台发生偏转,导致人员受伤。
7.优选的,所述通孔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位于地平线以下,所述减震底座材质为橡胶,所述减震底座中心被逃生杆贯穿,减少载人台落地瞬间的冲击力,减少振动,提高安全性能。
8.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高度为第二缓冲弹簧的压缩极限高度,使第二缓冲弹簧压缩到极限时载人台与减震底座接触,减少冲击力,同时使载人平台接近地平线,方便人员逃出。
9.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第二缓冲弹簧尺寸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逃生杆顶端与屋顶固定连接,所述屋顶固定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
块距离载人台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防止载人台回升过程中速度较高导致载人台损害。
11.优选的,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用于将载人台固定在顶部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与固定凹槽地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促进载人台回升后的固定,避免载人台在弹簧作用下持续振动,增加稳定速度,方便下次使用。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载人台代替传统的简单逃生杆,增加了舒适性,也避免了人员因动作失误或使用错误造成伤害;通过缓冲块在第一缓冲弹簧作用下与支架内的通槽产生摩擦,配合载人台下设置的第二缓冲弹簧共同作用,提高了载人台下落时的稳定性,然后利用减震底座再次进行减震缓冲,充分减少载人台内人员损伤,再利用锁紧单元将载人台卡紧,防止载人台在弹簧作用下回升,导致人员不方便走出,也避免了因紧急回升对载人台和人员造成较大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传统逃生杆对逃生人员规范动作的要求,同时提高了缓冲能力,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逃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台底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台底的俯视图;
17.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18.图5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19.其中:1

支架,2

通孔,3

滑槽,4

逃生杆,5

载人台,501

台底,601

缓冲槽,602

缓冲滑块,603

第一缓冲弹簧,7

第二缓冲弹簧,801

卡紧槽,802

卡紧块,803

卡紧弹簧,9

限位孔,10

减震底座,11

环形槽,12

缓冲块,13

减震弹簧,14

固定组件,1401

固定凹槽,1402

固定滑块,1403

固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参照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安全逃生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中心开设有通孔2,支架1在通孔2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槽深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通孔2中心设置有逃生杆4和载人台5,逃生杆4贯穿载人台5设置,载人台5包括台底501,台底
501两侧对称开设有缓冲槽601,缓冲槽601与滑槽3对应设置,缓冲槽601内滑动设置有缓冲滑块602,缓冲滑块602与滑槽3相适配,缓冲滑块602与缓冲槽601底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603,台底501下方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7,第二缓冲弹簧7套设在逃生杆4外侧,第二缓冲弹簧7一端与载人台5的台底501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弹簧7另一端与通孔2底部固定连接。
23.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架1靠近地面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锁紧单元,锁紧单元包括卡紧槽801,卡紧槽801与缓冲滑块602对应设置在支架1底部,卡紧槽801内滑动设置有卡紧块802,卡紧块802与卡紧槽801底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卡紧弹簧803;通过卡紧弹簧803对卡紧块802产生压力,使卡紧块802伸出部分,缓冲块602下落时可挤压卡紧块802顺利下落,回升时被卡紧块802卡死,无法自由上升实现固定,便于人员走出。
24.进一步优化方案,逃生杆4沿轴向方向开设有若干弧形限位槽,台底501开设有与逃生杆4相适配的限位孔9;通过设置弧形限位槽使载人台沿弧形限位槽滑动,防止滑动过程中载人台发生偏转,导致人员受伤。
25.进一步优化方案,通孔2底部固定设置有减震底座10,减震底座10位于地平线以下,减震底座10材质为橡胶,减震底座10中心被逃生杆4贯穿,减少载人台5落地瞬间的冲击力,减少振动,提高安全性能。
26.进一步优化方案,减震底座10高度为第二缓冲弹簧7的压缩极限高度;使第二缓冲弹簧7压缩到极限时载人台5与减震底座10接触,减少冲击力,同时使载人台接近地平线,方便人员逃出。
27.进一步优化方案,减震底座10开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与第二缓冲弹簧7尺寸相适配,方便低压缓冲弹簧7压缩时落入环形槽11。
28.进一步优化方案,逃生杆4顶端与屋顶固定连接,屋顶固定设置有缓冲块12,缓冲块12距离载人台5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13,防止载人台5回升过程中速度较高导致载人台5受损。
29.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架1顶部设置有用于将载人台5固定在顶部的固定组件14,固定组件14包括固定凹槽1401,固定凹槽1401内设置有固定滑块1402,固定滑块1402与固定凹槽1401地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1403。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人员进入载人台5,载人台5在人员重力的作用下沿逃生杆下滑,下滑过程中,载人台5台底内的缓冲滑块602与滑槽3接触,由于滑槽3越来越窄,缓冲滑块602挤压第一缓冲弹簧603的力越来越大,摩擦力也就越来越大,配合台底501下方设置的第二缓冲弹簧7对载人台5的弹力,使载人台5平稳下滑,当下滑到最下端时,利用减震底座10减少停止下滑瞬间的冲击力,第二缓冲弹簧7压入减震底座中10的环形槽11中,缓冲滑块602下滑时将卡紧块802顶回,当缓冲滑块602继续下滑至离开卡紧块802时,卡紧块802在卡紧弹簧803作用下弹出,在载人台5落地后无法上升,起到锁死作用,人员从预留的出口走出完成紧急避险;用拉绳将卡紧槽801中的卡紧块802拉回,载人台5在第二缓冲弹簧7作用下回升,上升到最顶端时与缓冲块12和减震弹簧13接触减小振动,然后在第二缓冲弹簧7和缓冲块12反作用力使载人台5下落,下落到固定组件14时缓冲滑块602与固定组件14中的固定滑块1402接触,无法继续下落实现稳定,等待下次使用。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