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导电性口罩过滤器、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及口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导电性口罩过滤器、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及口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更换、可清洗、可再次使用、捕集功能优秀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及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及安装有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口罩。


背景技术:

2.口罩为以防止吸入病菌或灰尘等或者防止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呼吸使带有病菌的飞沫等飞散的方式遮挡使用人员的鼻子和嘴等呼吸器官的装置。
3.这种口罩以覆盖使用人员的呼吸器官的方式紧贴在使用人员的脸部来佩戴,在进行呼吸的过程中,以过滤在吸气和呼气中所包含的病菌或灰尘等的方式适用纤维、无纺布或网眼等的结构。并且,可根据过滤性能调节纤维或无纺布等的过滤层的网眼大小。
4.但是,在这种口罩中,当吸气或排气时,在空气通过过滤层的情况下,将发生吸气阻抗,口罩的性能越好,这种吸气阻抗越高。
5.因此,当长时间佩戴高性能的口罩时,呼吸将变得困难,从而很难长时间佩戴,进而,当进行运动等需要很大的呼吸量时,很难佩戴口罩。
6.并且,大部分的口罩为一次性口罩,在清洗之后,无法发挥出第一次的性能,从而将导致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以轻松呼吸且在分离后可以清洗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及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及安装有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口罩。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揭示导电性口罩过滤器,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包括:导电性材质的第一网眼,与电源的阳极相连接,呈通气的网眼形态;导电性材质的第二网眼,与电源的阴极相连接,与上述第一网眼相向隔开配置,呈通气的网眼形态;以及绝缘层,配置于上述第一网眼与第二网眼之间,用于使得上述第一网眼与第二网眼绝缘,由通气的材质形成。
10.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框架,安装上述第一网眼和第二网眼及绝缘层,用于隔开上述第一网眼与第二网眼。
11.上述绝缘层可用于防止被上述第一网眼捕集的异物向第二网眼侧移动。
12.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气体过滤器层,设置于上述第二网眼的朝向上述第一网眼的面的相反侧,用于去除所通过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有害气体。
13.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湿气防渗透层,设置于上述第二网眼的朝向第一网眼的面的相反侧,能够使空气通过并防止湿气的渗透。
14.上述第一网眼或第二网眼可由铜或石墨烯材质形成。
15.上述第一网眼或第二网眼可以为在表面涂敷有导电性材质的纤维。
16.本实用新型可包括:阳极端子,设置于上述框架,使上述第一网眼与电源的阳极电连接;以及阴极端子,以与上述阳极端子隔开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框架,用于使上述第二网眼与电源的阳极电连接。
17.本实用新型可包括堆积传感器,向上述绝缘层内插入,用于检测向绝缘层内渗透的异物是否堆积规定量以上。
18.上述堆积传感器可包括:堆积基板,向上述绝缘层内插入,用于堆积向上述绝缘层内渗透的异物;以及一对检测电极,在上述堆积基板的一面上,以相向的方式隔着规定间隔配置,随着向绝缘层内渗透的异物堆积在隔开的空隙,相互电连接。
19.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揭示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包括:框架,形成有使空气连通的通气口;至少一对导电性网眼层,在上述框架的通气口,以相向的方式相互隔开安装,以通气的网眼形态形成,与电源的阳极或阴极连接;绝缘层,设置于上述框架的上述导电性网眼层之间,由通气的材质形成,用于使得上述导电性网眼层之间绝缘;以及吸气阀,设置于上述通气口,用于使空气仅向一方向流动。
20.上述导电性网眼层可以为在表面涂敷有导电性材质的纤维。
21.上述吸气阀可包括板膜,设置于上述框架,当空气向吸气方向流动时开放上述通气口,当向反方向流动时关闭上述通气口。
22.上述吸气阀可包括:一个以上的轮辐,从与上述框架相结合的外侧边缘朝向上述框架的中心延伸;以及板膜,以当空气向吸气方向流动时为基准,沿着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于上述轮辐的后侧,固定于上述轮辐,边缘侧部分形成自由端,当空气向一方向流动时,发生弹性变形并开放,当空气向反方向流动时,被上述轮辐或边缘支撑并关闭上述通气口。
23.本实用新型可包括至少一对电源端子部,设置于上述框架,以使电源的阳极及阴极与上述导电性网眼层连接。
24.本实用新型可包括:堆积传感器,向上述绝缘层内插入,用于检测向绝缘层内渗透的异物是否堆积规定量以上;以及至少一对感测端子部,以使得上述堆积传感器与外部的控制部相连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框架。
25.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包括:本体,以覆盖呼吸器官的方式佩戴在脸部;供电部,设置于上述本体;过滤器安装部,形成于上述本体,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所安装的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与上述供电部电连接;排气部,形成于上述本体,排出从上述呼吸器官排出的呼气,当吸气时关闭;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向安装于上述过滤器安装部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供给的电源。
26.当吸气时,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吸气阀可以开放,当呼气时,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吸气阀开放关闭。
27.上述排气部可包括排气扇,被上述控制部控制,强制排出上述本体内的空气。
28.上述排气部还可包括呼气阀,以吸气时防止空气通过上述排气扇流入的方式在从上述本体排出空气时开放,当向反方向流动时关闭。
29.上述过滤器安装部可包括固定部,用于固定向安装口插入的上述口罩过滤器模块,上述安装口形成用于插入上述口罩过滤器模块的空间。
30.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提醒部,被上述控制部控制,通过对上述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导电性网眼层的短路发生进行检测,来提醒使用人员。
31.上述控制部还可包括提醒部,当检测到在设置于上述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堆积传感器堆积的异物达到规定量以上时提醒使用人员。
32.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密封部,设置于与上述本体的面部相接触的面,以能够紧贴在面部皮肤的方式由软质的材质形成;以及至少一对佩戴传感器,设置于上述密封部,以检测是否与皮肤相接触的方式隔开配置,与上述控制部相连接。
33.当在上述佩戴传感器中未检测到与皮肤接触时,上述控制部可断开向上述排气扇或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供给的电源。
34.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及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及具有其的口罩具有如下的效果。
35.第一,可向口罩过滤器施加电流来捕集带电荷的异物,因此,过滤性能并不局限于网眼的大小,因而,可形成较大的网眼并可以维持过滤性能,从而可以减少呼吸阻抗并提高呼吸便利性。
36.第二,口罩过滤器模块可以更换,在清洗及干燥后也可以维持过滤性能,从而每天可以使用干净的口罩过滤器模块并可减少浪费。
37.第三,在口罩过滤器设置堆积传感器,从而可以推算堆积在口罩过滤器的异物的量,因此,可以在适当时期更换口罩过滤器。
38.第四,仅当佩戴口罩时,向口罩过滤器模块或排气扇供电,当未佩戴口罩时,自动断开电源,因此,可以减少电池的浪费并可增加佩戴时间。
39.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40.在说明附图的过程中,以下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以上说明的摘要变得更加明确。为了例示本实用新型,在图中示出了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准确的配置和单元。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口罩过滤器的分解立体图。
42.图2为图1的口罩过滤器的剖视图。
43.图3为示出图1的口罩过滤器的堆积传感器的图。
44.图4为图1的口罩过滤器的立体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46.图6为图5的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剖视图。
47.图7为图5的吸气阀开放时的剖视图。
48.图8为图5的吸气阀关闭时的剖视图。
49.图9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口罩的立体图。
50.图10为示出图9的安装有导电性过滤器模块的口罩的过滤器安装部与导电性过滤器模块结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51.图11为示出图9的安装有导电性过滤器模块的口罩的过滤器安装部内周面的多个
端子的立体图。
52.图12为示出图9的安装有导电性过滤器模块的口罩的排气部的图。
53.图13为示出图9的安装有导电性过滤器模块的口罩的内侧面的密封部及接触传感器的图。
54.附图标记的说明
55.100:导电性口罩过滤器
ꢀꢀꢀꢀꢀꢀꢀꢀꢀ
110:框架
56.112:通气口
ꢀꢀꢀꢀꢀꢀꢀꢀꢀꢀꢀꢀꢀꢀꢀꢀꢀ
120:导电性网眼层
57.122:第一网眼
ꢀꢀꢀꢀꢀꢀꢀꢀꢀꢀꢀꢀꢀꢀꢀꢀꢀ
124:第二网眼
58.126:电源端子部
ꢀꢀꢀꢀꢀꢀꢀꢀꢀꢀꢀꢀꢀꢀꢀ
127:阳极端子
59.128:阴极端子
ꢀꢀꢀꢀꢀꢀꢀꢀꢀꢀꢀꢀꢀꢀꢀꢀꢀ
130:绝缘层
60.142:气体过滤器层
ꢀꢀꢀꢀꢀꢀꢀꢀꢀꢀꢀꢀꢀ
144:湿气防渗透层
61.150:堆积传感器
ꢀꢀꢀꢀꢀꢀꢀꢀꢀꢀꢀꢀꢀꢀꢀ
152:堆积基板
62.154:检测电极
ꢀꢀꢀꢀꢀꢀꢀꢀꢀꢀꢀꢀꢀꢀꢀꢀꢀ
156:感测端子部
63.160:吸气阀
ꢀꢀꢀꢀꢀꢀꢀꢀꢀꢀꢀꢀꢀꢀꢀꢀꢀꢀꢀ
162:边缘
64.164:轮辐
ꢀꢀꢀꢀꢀꢀꢀꢀꢀꢀꢀꢀꢀꢀꢀꢀꢀꢀꢀꢀꢀ
166:板膜
65.200: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
ꢀꢀꢀꢀ
300:口罩
66.310:本体
ꢀꢀꢀꢀꢀꢀꢀꢀꢀꢀꢀꢀꢀꢀꢀꢀꢀꢀꢀꢀꢀ
320:供电部
67.330:过滤器安装部
ꢀꢀꢀꢀꢀꢀꢀꢀꢀꢀꢀꢀꢀ
332:端子部
68.334:固定部
ꢀꢀꢀꢀꢀꢀꢀꢀꢀꢀꢀꢀꢀꢀꢀꢀꢀꢀꢀ
336:突起
69.338:槽
ꢀꢀꢀꢀꢀꢀꢀꢀꢀꢀꢀꢀꢀꢀꢀꢀꢀꢀꢀꢀꢀꢀꢀ
340:排气部
70.342:排气扇
ꢀꢀꢀꢀꢀꢀꢀꢀꢀꢀꢀꢀꢀꢀꢀꢀꢀꢀꢀ
344:呼气阀
71.350:控制部
ꢀꢀꢀꢀꢀꢀꢀꢀꢀꢀꢀꢀꢀꢀꢀꢀꢀꢀꢀ
352:开关
72.360:提醒部
ꢀꢀꢀꢀꢀꢀꢀꢀꢀꢀꢀꢀꢀꢀꢀꢀꢀꢀꢀ
370:环境传感器
73.380:密封部
ꢀꢀꢀꢀꢀꢀꢀꢀꢀꢀꢀꢀꢀꢀꢀꢀꢀꢀꢀ
382:佩戴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74.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可以具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实施例的过程中,对相同结构赋予相同的名称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的附加说明。
75.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100的一实施例。
7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100可包括第一网眼122、第二网眼124、绝缘层130、框架110及堆积传感器150。
77.上述第一网眼122作为由导电性材质形成的网眼网,可以形成通气大小的网眼,可以与电源的阳极相连接。
78.上述第二网眼124可以与电源的阴极相连接,由导电性材质形成,可以形成通气大小的网眼。
79.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以可相向的方式隔开配置。
80.即,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以可相向的方式隔开配置,并可形成施加不同极性的电的导电性网眼层120。
81.上述第一网眼122或第二网眼124可以由铜或石墨烯材质等的导电性物质形成,或者可以在纤维等的表面涂敷铜或石墨烯材质等的导电性物质。
82.在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第一网眼122和第二网眼124由具有99.9%以上的纯度的纯铜材质形成为例进行说明。在上述第一网眼122和第二网眼124由纯铜材质形成的情况下,附着在表面的细菌等的增殖受到抑制,微尘或超微尘的捕集效率可以增加。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由其他导电性材质形成,或者涂敷导电性材质。
83.在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之间可形成使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绝缘的绝缘层130。
84.上述绝缘层130可以由无纺布或海绵等不通电且通气的绝缘性材质形成。
85.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第一网眼122和第二网眼124及绝缘层130可安装于框架110来固定位置和间隔。
86.上述框架110可包括使空气连通的通气口112,如上所述,上述第一网眼122和第二网眼124及绝缘层130安装于上述通气口112内,其位置和间隔可以被固定。
87.并且,上述绝缘层130可以相互绝缘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同时可以防止被上述第一网眼122捕集的异物向第二网眼124侧移动。
88.即,若向上述第一网眼122施加阳极,向第二网眼124施加阴极,则在所吸入的空气中,带有负电荷的异物被第一网眼122捕集,带有正电荷的异物被第二网眼124捕集。在此情况下,上述绝缘层130可以使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之间绝缘,因此,可以防止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相互发生短路。并且,可以防止被吸入上述第一网眼122捕集的异物通过空气向第二网眼124移动。
89.并且,上述框架110的通气口112包括空气过滤器层142,从而可以吸附去除所吸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有害气体。
90.并且,上述框架110的通气口112可包括湿气防渗透层144,从而可以防止人体的呼气中所包含的湿气向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及绝缘层130渗透来破坏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之间的绝缘。
91.上述湿气防渗透层144可配置于与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100的面部相向的一侧。
92.并且,上述框架110可包括电源端子部126,上述电源端子部126可包括阳极端子127,用于使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电源的阳极电连接;以及阴极端子128,用于使上述第二网眼124与电源的阴极电连接。上述阳极端子127与阴极端子128能够以不电连接的方式隔开配置。
93.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第一网眼122朝向第二网眼124的异物中的一部分有可能渗透堆积在上述绝缘层130。
94.在此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用于检测向上述绝缘层130渗透的异物是否堆积规定量以上的堆积传感器150。
95.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堆积传感器150可包括堆积基板152和检测电极154。
96.上述堆积基板152可向上述绝缘层130内插入,并可形成堆积向上述绝缘层130内渗透的异物的堆积空间。
97.上述检测电极154在上述堆积基板152的一面上,以相向的方式隔开规定间隔配置,随着向绝缘层130内渗透的异物堆积在隔开的空隙,可以相互电连接。
98.即,若异物向上述一对检测电极154之间堆积规定量以上,则上述一对检测电极154电连接,通过检测上述电连接来推算规定量以上的异物堆积在上述绝缘层130内。
99.并且,在上述框架110可形成上述一对检测电极154能够与外部的控制部350收发信号的一对感测端子部156。
100.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揭示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100模块化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
101.如图5及图6所示,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可包括框架110、导电性网眼层120、绝缘层130及吸气阀160。
102.实质上,上述框架110与上述实施例的框架110相同,上述一对导电性网眼层120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网眼122和第二网眼124层相同,上述绝缘层130与上述实施例的绝缘层130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并且,上述堆积传感器150可以向上述绝缘层130之间插入。
103.上述吸气阀160可设置于上述框架110的通气口112,用于使空气仅向一方向流动。在此情况下,上述吸气阀160可设置于朝向上述框架110的使用人员面部侧的内侧面,仅当使用人员吸气时开放并吸入空气,当使用人员呼气时关闭上述通气口112,以防止呼气向上述一对导电性网眼层120及上述绝缘层130侧流动。
104.人的呼气中含有大量的湿气,若这种湿气堆积在上述绝缘层130,则上述一对导电性网眼层120之间的绝缘被破坏,因此,当使用人员吸气时,以吸入空气的方式开放上述吸气阀160,当呼气时,防止呼气向上述一对导电性网眼层120及绝缘层130侧流动,从而可以防止上述一对导电性网眼层120之间的绝缘被破坏。
105.如图7及图8所示,上述吸气阀160可包括板膜166,设置于上述框架110,当空气向吸气方向流动时开放上述通气口112,当空气向呼气方向流动时关闭上述通气口112。
106.更详细地,上述吸气阀160可包括:外侧边缘162,与框架110相结合;一个以上的轮辐164,从上述外侧边缘162朝向中心延伸;以及板膜166。
107.以空气沿着吸气方向流动时为基准,上述板膜166可沿着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于上述轮辐164的后侧,固定于上述轮辐164,边缘162侧部分形成自由端,当空气向一方向流动时,发生弹性变形并开放,当空气向反方向流动时,被上述轮辐164或边缘162支撑而关闭上述通气口112。
108.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按一个单品形成,从而可安装于后述的口罩300。并且,可向上述一对导电性网眼层120施加电源来吸附过滤灰尘,因此,在使用之后清洗干燥并再次施加电源,从而可以发挥口罩的性能来实现再使用。
109.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揭示安装有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口罩300。
110.如图9所示,上述安装有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的口罩300可包括本体310、供电部320、过滤器安装部330、排气部340及控制部350。
111.上述本体310可佩戴在使用人员的面部来覆盖鼻子和嘴等呼吸器官。并且,上述本体310以不通气且可紧贴在使用人员的面部的方式由柔性材质的塑料或硅胶等形成。并且,上述本体310能够以在外部观察佩戴者的嘴型的方式由透明的材质形成。
112.在上述本体310可设置供电部320。上述供电部320可包括能够更换的干电池或能
够再充电的二次电池。
113.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可以开口形成,以使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能够以更换的方式安装。在此情况下,当安装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时,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可以与上述供电部320电连接,从而可以接收电源及信号。
114.安装于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的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可以与上述供电部320电连接来接收电源。为此,如图11所示,在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的内周面可形成端子部332,上述端子部332与电源端子部126及感测端子部156电连接,上述电源端子部126及感测端子部156设置于上述导电性过滤器口罩模块的框架110。
115.并且,在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的内周面可设置固定所安装的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的固定部334。如图10所示,上述固定部334可包括在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的内周面突出形成的突起336。并且,在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的框架110可形成收容上述突起的槽388。当然,在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的框架110可形成突起,在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的内周面可形成槽。因此,可通过上述突起或框架110的弹性,上述突起336收容在槽338,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以可拆装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
116.在此情况下,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可以在朝向上述本体110的面部的后侧面安装于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在朝向上述本体110的外侧的前部面安装等,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的安装方向并不受限。
117.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可安装于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当使用人员吸气时,对外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并使其向上述本体310内部流入。如图10所示,当吸气时,设置于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的吸气阀160开放,当呼气时关闭。
118.上述排气部340可形成于上述本体310,可向本体310的外部排出通过使用人员的鼻子或嘴等的呼吸器官排出的呼气。在此情况下,当吸气时,上述排气部340关闭,外部的空气仅可通过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向本体310的内部流入。
119.并且,上述控制部350可以控制向安装于上述过滤器安装部330的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供给的电源。
120.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上述排气部340可包括排气扇342及呼气阀344,被上述控制部350控制,向上述本体310外部强制排出上述本体310内的空气。
121.上述排气扇342可安装于上述口罩,通过上述控制部350的控制进行旋转并向上述本体310的外部强制排出上述本体310内的空气。并且,本实用新型可包括呼气阀344,当吸气时,当空气从上述本体310排出时,即,当呼气时关闭,以防止未通过上述排气扇342过滤的空气向本体310的内部逆流,当向逆方向流动时,即,当吸气时关闭。
122.另一方面,在上述本体310或控制部350还可设置提醒部360。上述提醒部360可以告知是否更换上述口罩过滤器模块及更换时期。
123.若在上述口罩过滤器模块的绝缘层130堆积过多的湿气,则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的绝缘有可能被破坏。如上所述,若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的绝缘被破坏而发生短路,则上述导电性网眼层120有可能丧失对灰尘进行集尘的能力。
124.因此,在上述第一网眼122与第二网眼124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在上述控制部350中检测上述短路来通过声音或点灯等向使用人员提醒,以更换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
200。
125.并且,上述提醒部360在安装上述口罩过滤器模块之后,通过对供电的时间进行计数,在经过已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声音或点灯等方式向使用人员提醒更换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
126.并且,在上述口罩本体310的外侧安装额外的环境传感器370来检测暴露在对应环境的时间,以此通过声音或点灯等方式向使用人员提醒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寿命的完结。
127.在此情况下,上述环境传感器370可以为测定粉尘的浓度或有害气体的浓度的传感器。
128.并且,上述堆积传感器150与上述控制部350相连接,在检测到堆积在上述堆积传感器150的灰尘的量为设定的量以上的情况下,可通过声音或点灯等方式向使用人员提醒更换上述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
129.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可形成由硅胶等的软质部件形成的密封部380,以使面部的皮肤可以紧贴在与上述口罩本体310的面部部相接触的面。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至少一对佩戴传感器382,设置于密封部380,以检测是否与皮肤相接触的方式隔开配置,与上述控制部350相连接。
130.因此,若使用人员佩戴口罩,则上述佩戴传感器382与皮肤相接触来检测是否佩戴,若使用人员摘下口罩,则上述佩戴传感器382并不与皮肤相接触,因此,可以判断为摘下口罩。
131.另一方面,当在上述佩戴传感器382中未检测到与皮肤的接触时,上述控制部350断开向上述排气扇342或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供给的电源,由此可以防止电力的浪费。
132.并且,上述控制部350可包括手动开闭向上述排气扇342及导电性口罩过滤器模块200供给的电源的开关352。因此,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可通过关闭上述开关352来防止电力的浪费。
133.如上所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除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之外,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在不超出其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具体化成其他特定形态。因此,上述实施例并非为限定性实施例,而是例示性实施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说明,而是可以在附加的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及其等同范围内进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