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口罩架。
背景技术:2.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口罩是必不可少的个人防护用品,但掩住口鼻对吃饭、饮水等行为造成影响。一般来说戴过了的口罩外侧不应被触碰,其表面可能因静电吸附阻留更多病毒。现阶段人们需要在外就餐时都是直接将口罩摘下放在一边或者直接垮到下巴处,这样手部难免触碰口罩外侧,刚佩戴的口罩因为临时摘下就丢掉也可惜。
3.市面上也有用于临时存放刚使用过口罩的口罩夹,这种存放方式为接触式存放,存在风险;一些场合合适的挂钩可用于临时存放刚使用过的口罩,但不是随处就能遇到。另外大量使用的一次性口罩并没有根据配戴者不同的头型设置不同型号大小口罩,造成佩戴不适或者影响口罩使用效果,市面上存在很多调整配戴时口罩松紧的卡子,但其只能作为调节口罩松紧用。因此作为出行便于携带物件,有必要发明一种多功能口罩卡以同时满足以上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口罩架,能够方便的调节口罩佩戴时的松紧度,还能够方便实现口罩配戴者临时摘下后的无接触式存放,减少风险较高的口罩外侧可能存在的病毒转移的风险,。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多功能口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外弧形框架,其左端设置有左过线孔;左内弧形框架,其穿插在所述左外弧形框架中,且左内弧形框架的右端与左外弧形框架的右端相铰接,在左内弧形框架的左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左挂钩,左内弧形框架的右部设有连接钩;右外弧形框架,其右端设置有右过线孔;右内弧形框架,其穿插在所述右外弧形框架中,且右内弧形框架的左端与右外弧形框架的左端相铰接,在右内弧形框架的右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右挂钩,右内弧形框架的左部设有与所述连接钩相匹配连接的挂销;拉张结构,其包括:左限位框,其呈u形,左限位框的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外弧形框架右端,左限位框与左外弧形框架之间的夹角锐角;左扣位框,其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内弧形框架的右端,且左扣位框与左内弧形框架之间的夹角锐角,左扣位框的下侧边框上固定有左推板;右限位框,其呈u形,右限位框的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外弧形框架左端,且右限位框与右外弧形框架之间的夹角锐角;右扣位框,其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内弧形框架的左端,且右扣位框与右内弧形框架之间的夹角锐角,右扣位框的上侧边框上固定有右推板,右扣位框与所述左扣位框相扣合匹配;当所述左扣位框和右扣位框扣合在一起时,所述左推板抵持在右限位框上,所述右推板抵持在左限位框上。
7.优选的,所述右扣位框与左扣位框呈上下相错位设置。
8.优选的,所述左扣位框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扣位板,所述扣位板垂直于左扣位框。
9.优选的,左内弧形框架和右内弧形框架上均设有的两个支脚。
10.优选的,在所述左外弧形框架和右外弧形框架内侧均贴有亲肤硅胶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口罩架的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口罩架,通过在左内弧形框架的左部和右内弧形框架的右部分别设有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左挂钩和右挂钩,便于根据不同佩戴者头型调整配戴口罩的松紧度,另外通过在左内弧形框架的连接端的左扣位框、左扣位框上的左推板、右内弧形框架的连接端的右位框和位框上设有的右推板配合,在方便调节配戴口罩的松紧度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实现口罩配戴者临时摘下刚使用不久的口罩时,不必触碰口罩外侧,也不必将口罩与口罩卡拆开,口罩可被很方便地临时支起安全放置,减少风险较高的口罩外侧可能存在的病毒转移的风险。
13.2、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口罩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起来方便卫生,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口罩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口罩架的拆解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口罩架将要佩戴或刚摘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口罩架随口罩临时放置时的示意图;
18.其中,1、左外弧形框架;2、左内弧形框架;3、右外弧形框架4、右内弧形框架;5、左过线孔;6、左挂钩;7、连接钩;8、右过线孔;9、右挂钩;10、挂销;11、左限位框;12、左扣位框;13、左推板14、右限位框;15、右扣位框;16、右推板;17、扣位板;18、支脚;19、上通孔;20、下通孔;21、嵌件螺母22、上旋转通孔;23、下旋转通孔;24、销轴;25、第一抠手部;26、第二抠手部;27、第三抠手部;28、口罩;29、耳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口罩架,包括:左外弧形框架1,其左端设置有左过线孔5;左内弧形框架2,其穿插在所述左外弧形框架1中,且左内弧形框架2的右端与左外弧形框架1的右端相铰接,在左内弧形框架2的左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左挂钩6,左内弧形框架2的右部设有连接钩7;右外弧形框架3,其右端设置有右过线孔8;右内弧形框架4,其穿插在所述右外弧形框架3中,且右内弧形框架4的左端与右外弧形框架3的左端相铰接,在右内弧形框架4的右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右挂钩9,便于根据不同佩戴者头型调整配戴口罩的松紧度,右内弧形框架4的左部设有与连接钩7相匹配连接的挂销
10,连接钩7与挂销10配合能将四个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左外弧形框架1和右外弧形框架3内侧均贴有亲肤硅胶贴,佩戴起来更加舒适。
23.左外弧形框架1的右端和左内弧形框架2的右端铰接实现的方式为:在左外弧形框架1的连接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开有上通孔19和下通孔20,在上通孔19内安装有嵌件螺母21,左内弧形框架2的连接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开有上旋转通孔22和下旋转通孔23,上端设有外螺纹的销轴24依次穿过下通孔20、下旋转通孔23和上旋转通孔22,并螺纹连接在所述嵌件螺母21上;右外弧形框架3的左端和右内弧形框架4的左端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实现铰接。
24.进一步,为了实现口罩摘下后的无接触式临时放置,该装置多功能口罩架还包括拉张结构,用于口罩摘下后使口罩架处于张开状态,方便无接触式临时搁放,拉张结构包括:左限位框11,其呈u形,左限位框11的连接端固定设置在左外弧形框架1右端,左限位框11与左外弧形框架1之间的夹角锐角;左扣位框12,其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内弧形框架2的右端,且左扣位框12与左内弧形框架2之间的夹角锐角,左扣位框12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扣位板17,所述扣位板17垂直于左扣位框12,左扣位框12的下侧边框上固定有左推板13;右限位框14,其呈u形,右限位框14的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外弧形框架3左端,且右限位框14与右外弧形框架3之间的夹角锐角;右扣位框15,其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内弧形框架4的左端,且右扣位框15与右内弧形框架4之间的夹角锐角,右扣位框15的上侧边框上固定有右推板16,右扣位框15与左扣位框12呈上下相错位设置,右扣位框15与所述左扣位框12相扣合匹配;当所述左扣位框12和右扣位框15扣合在一起时,所述左推板13抵持在右限位框14上,所述右推板16抵持在左限位框11上。
25.进一步,为了实现使临时口罩更稳定存放,左内弧形框架2和右内弧形框架4上均设有的两个支脚18,使所述多功能口罩架支撑在临时台面上时更稳定。
26.进一步,为了方便对左扣位框12和右扣位框15进行扣合和解扣合操作,在扣位板17的左端设有第一抠手部25,在扣位板17的右端设有第二抠手部26,在右扣位框15的自由端设有第三抠手部27。
27.配戴口罩前,将口罩28的两侧的耳挂29分别穿过左过线孔5和右过线孔8;并将其分别挂在的合适的左挂钩6和右挂钩9上;再用双手把多功能口罩架连同口罩一起戴上,在后脑勺处将连接钩7勾在挂销10上,将口罩配戴好,发现松紧度不合适时,将耳挂调到合适的左挂钩6和右挂钩9上,以达到松紧度合适。
28.需要摘口罩28时,用双手将连接钩7与挂销10脱开,将多功能口罩架连同口罩28一起取下,随后将连接钩7与挂销10勾起,捏住扣位板17的左端设有第一抠手部25和右扣位框15的自由端设有第三抠手部27,向内用力,使右内弧形框架4设有的右扣位框15与左内弧形框架2设有的左扣位框12扣合,此时左内弧形框架2与右内弧形框架4相对固定;同时在右扣位框15与左扣位框12扣合过程中,右扣位框15的上侧边框上设有的右推板16接触并推动左外弧形框架1上设有的左限位框11,使左外弧形框架1整体绕销轴24顺时针转动,最终将左限位框11限制在左内弧形框架2与右推板16之间,使其不可动。同样,左扣位框12的下侧边框上设有的左推板13接触并推动右外弧形框架3上设有的右限位框14,使右外弧形框架3整体绕其销轴顺时针转动,最终将右限位框14限制在右内弧形框架4与左推板13之间,使其不可动,此时,耳挂29被拉下,整个多功能口罩架成张开状态,形成如图4所示外形,用左内弧
形框架2和右内弧形框架4上设有的支脚18接触支撑放在临时台面上,从而保证摘口罩和临时放置口罩过程,人手均无需接触口罩,这样可能存在较高风险的口罩外侧,也不会碰到周围桌凳,避免接触造成病毒转移,从而减少临时摘口罩产生的风险。
29.再次需要配戴口罩时,手持多功能口罩架,手捏第一抠手部25与第二抠手部26,使得左扣位框12脱离右扣位框15,同时将连接钩7与挂销10脱开,重复以上的配戴口罩步骤。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